手麻恐是罹癌、腦中風 醫:發麻伴隨「3情況」要特別注意低頭族小心! 手麻無力又頸痛 原來是…★男背痛打止痛藥…4hr後竟身亡 奪命原因曝光★胸背疼痛誤診為心絞痛 原來是頸椎壓迫交感神經作祟★手麻痛 原來是頸椎退化壓迫神經惹禍★婦肩頸酸痛敷藥草「黑面馬」 5分鐘「皮膚如火燒」潰爛黑又腫 ★恐怖推拿拉筋 婦人手臂骨折!★大陸男子靠拔罐治肩頸痠痛 堅持一個月後差點送命★35歲低頭族 頸椎退化像老頭★夜市攤按肩頸 一覺醒來「眼中風」★愛低頭滑手機 女大生「猿背」上身★叫老婆踩背按摩!「喀喀聲」阿伯胸椎骨折...GG不舉險癱瘓小心!肩頸酸痛加速大腦萎縮★扛著工作到處走 包包重的像鉛塊傷肩頸★肩膀酸痛數月 小心奪命黑色素瘤★★★★★★★★★★★★

 

案例十五:肩頸僵硬、手指發麻  不是頸椎壓迫神經所引起

吳0淋先生52歲,住新竹縣新豐鄉新豐村,從事水電工作,數年前原先是肩頸僵硬、腰痠背痛,後來經常從右臂牽引到小指及無名指,好似觸電般發麻,胸部也經常悶痛氣好像喘不上來。曾經多方治療或推拿,都只是短暫舒緩,很快又復發。看了很多中、西醫都說是椎長骨刺,壓迫到神經才會導致手麻,中醫吃藥效果不彰;西醫建議先用物理治療看看,不行的話就唯有開刀一途,別無他法。
吳先生由於工作關係與湖口鄉自來水公司,已退休的趙0燈主任熟識,在一次接洽事務時提及此事,趙先生才介紹他來本店治療,因為趙主任在將近廿年前就是長骨刺在本店治好的。

98年10月中旬 吳先生前來本店,除了上述症狀之外,平時工作彎腰稍久些,腰就會很痠,必需挺身一會才繼續工作。其實這是因為搬重物時,用力超過可承受的程度,導致背部肌肉群的嚴重損傷;或是局部肌肉群一再重複受傷(例如經常閃到腰),造成〝慢性勞損〞所致。由於手麻的情況比較嚴重,所以在「膏肓」部位先用〝拔膿術〞治療,並且給予一瓶顧筋骨的藥丸,囑咐他一定要按時換藥、吃藥,如果有必要,下次再治療腰部

99年2月3日中午,吳先生再度前來詢問我:「自從上回治療之後,一切都很好,只是最近幾天,背部膏肓會覺得比較痠,但是項背不再痠緊,手也不麻這是什麼緣故?」我先反問他一些問題。
1、是否有依照吩咐按時換藥、吃藥?
2、拔膿是否超過五天以上?
3、出膿的頭三、四天,人是否會覺得比較疲勞?
4、膿拔完之後情況如何?
對於前三項他都回答:「有」。並且告訴我:「膿拔完及藥吃完之後一切都很好,項背不再痠緊,手也不麻,連腰也不痠了,同時也較有精神,能這麼快就痊癒,著實出乎意料。」並且反問我:「會不會是年關已近,工作較忙的緣故?」

 

我告訴他:「依我四十年的經驗,除了很嚴重的少數幾個案例之外,如果有按照囑咐去做,治療過的部位永遠不會再復發,除非再被傷到。趙主任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我與他非親非故,又沒利益關係,他為何要介紹你來?所以來本店的患者之中,一、二十年以上的老患者比比皆是,他們都是再來治療別的部位,也從沒聽他們說過,以前治療過的地方又復發了。(所以拔膿的時候一定要依照囑咐去做,否則效果不佳。)依據上述你的回答,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關鍵在於你的筋骨不好(機體衰弱現象)只要繼續吃藥徹底改善體質即可根治,否則一年半載之後你的肩頸痠痛會復發,全身的疼痛唯獨膏肓最特殊,這與體質有關。

「上回吃了藥之後,腰痠沒治療卻好了,精神也比較好,這就証明你本身的筋骨不好,元氣很差,所以補一補元氣,情況就會改善。近來會復發,如你所說,不排除與工作勞累有關,目前的處理方法,就是睡前用〝賊仔膏〞敷在上回治療的地方,並繼續吃藥丸一段時間就會改善,往後只用藥丸保養就不會再復發。」

***-----------------------------------------------------------------------***
★長者衰弱前期別放棄 專業治療可延緩失能
摘錄自:2019/08/28 自由時報【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82歲的李阿嬤患有慢性病,在跌倒後骨折,手術後的日常生活功能也大幅下降,因此入住養護機構,雖然傷口癒合,仍
經常感覺疲倦、食慾差、白天嗜睡,下床活動意願降低,經常筋骨痠痛,(機體衰弱現象)家人帶她到老人醫學門診就醫,醫師評估她是「衰弱合併老年憂鬱」。
台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林純聿表示,
「衰弱」是高齡者的風險指標,約有4成長者是衰弱前期,勿將衰弱視為正常老化的過程。
林純聿為李阿嬤整合藥物及復健,3個月後,阿嬤已能使用助行器行走,半年後進步到使用單邊四腳枴杖走路,食慾、力氣都有明顯進步,精神狀態也恢復很多。
林純聿說,有些長者因疾病、親友辭世等身心壓力,或身體受傷等刺激下,身心狀況與自我照顧能力都大不如前,「衰弱」是高齡者的風險指標,也是影響老年人失能、生病的重要因素。
她指出,以臨床文獻資料來看,約1/3的住院高齡病患發生日常生活功能衰退,住院期間衰弱老人的死亡率、住院天數及產生併發症比例均大幅增加。
林純聿說,
「衰弱」是從身體強健到功能衰退的變動狀態,常被誤以為是正常老化的過程,若能早期發現衰弱並接受專業治療,就有機會延緩衰弱、延緩失能。約有4成長者是衰弱前期,切勿將衰弱視為老化的正常過程,緩慢散步對延緩衰弱並無實質幫助,民眾應積極面對「老」的來臨,在衰弱前先改變生活作息、維持均衡的營養及良好的運動習慣。
她表示,
衰弱大致分為前期、中期、末期3個階段,當病人因行動緩慢、疲累、體重減輕、多重用藥或頻繁就醫等因素接受老人醫學門診,醫師會透過「周全性老年評估」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照顧計畫。
【版主按:〝衰弱〞是身體機能衰退現象與年紀老少無關,是可以補救的;〝老化〞是生理機能正常的演變過程,是不可逆的。
補救的方法除了注意養生,但不要吃健康食品,如果真要顧身體,一定要吃傳統中藥例如固本丸,補肾丸,還少丹,回春丹…等為宜
***-----------------------------------------------------------------------***

 

任何筋骨痠痛的病症,包括骨剌,在初患時都是時好時壞,時發時止,時間拖久了就越來越嚴重,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只是一般的醫療工作者,很少從這個角度去探討而已。很多患者之所以會發作,都是在感冒、勞累或從事其他比較消耗體力的勞動之後才發作,經過休息、調養、等待體力逐漸恢復,情況也改善,這說明時好時壞的原因與元氣有關所以年輕時元氣旺盛,任何的跌打疼痛,不必處理很快就沒事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中年以後,身體機能漸漸衰退,元氣也相對的變差,所以筋骨痠痛越來越嚴重且難好。

***-----------------------------------------------------------------------***
老翁早年車禍病根未除 椎間盤突出頸痛手麻
摘錄自:2019/05/22健康傳媒【健康傳媒 林雁茹/新北報導】
頸椎骨刺或椎間盤突出發生的原因多數為車禍、退化和慣性低頭族因姿勢不良造成,倘若遭受車禍或外力撞擊,嚴重可導致壓迫性骨折,頸椎關節曲度異常且頸椎經擠壓後會造成椎間盤突出。通常西醫治療除服藥、復健外,若症狀嚴重,會建議病患開刀處理,頸椎關節退化嚴重者甚至需要加裝人工關節或椎間盤等,侵入性治療往往令不少病患前思後想,必須做足強大的心理建設。
  現年73歲的老伯早年曾發生車禍,加上老化因素,某次因為頸部疼痛併發手麻症狀,檢查後發現頸部2至6節皆有椎間盤突出,合併3、4節脊椎壓迫性骨折,當時服用強效止痛藥緩解後,復健了1、2年仍效果有限。醫師建議動刀加裝人工椎間盤改善,但孩子因考量父親年事已高,皆不贊成,最後經過親朋好友介紹,決定尋求中醫進行治療。
  收治該名7旬病患的中醫師張賜興表示,老伯進到診間時頸部嚴重疼痛到幾乎無法轉動,手臂延伸至指端整個發麻,處於急性發作期,猶如機器人般的僵硬,一臉痛苦並自述疼痛難耐,在夜晚幾乎無法躺著入眠。從老伯的X光片看出頸部椎間盤突出已幾乎沒有空隙,判斷應為車禍後遺症加上老化的結果,起初先用中醫傳統保守的治療方式,每天服藥並配合風池、夾脊、後谿、大椎、足三里、陽陵泉等穴位針灸及推拿,治療1周後麻痛雖稍緩解,但改善仍不理想,因此決定改採另一種特殊療法醫治。
  
張賜興依據中醫典籍記載,研發以脊椎作為醫療出發點的「膏藥外敷療法」,療程先以刮痧幫助頸部毛孔開啟,再貼上傳統膏藥貼布,經皮膚滲透吸收,刺激病灶血液循環,促使體內發炎物質排出,降低體內肌筋膜間的壓力,大幅減輕痠痛麻感;每天連續敷貼達二十四小時,一天換藥一次,每周複診一次,連續敷貼一個月並配合服用通經活絡去瘀的水藥,就能標本兼治。該名老伯治療半個月,手臂的麻痛感已明顯改善,一個月後已完全復原。
  中醫認為「腎主骨、肝主筋」,腎為先天之本,中醫治療頸椎骨刺和椎間盤突出,講求治根本,一方面治療麻痺和疼痛感,另一方面加強肝腎功能和血液循環,除前1個月療程兼顧內外調理,後續仍應配合吃藥粉三個月來鞏固療效,方能收取最佳成果。只要身體調養好,自然能抵抗衰退,除非再遭受車禍、外力重擊等,否則治療好後五年內的復發率極低。
  椎間盤突出和新生不久的骨刺透過中醫治療通常成效不錯,若骨刺生成時間愈久,相對治療愈棘手。張賜興提醒,中醫治療期間應少碰冰冷飲食,勿長時間固定低頭或躺著看電視,一段時間即應變換姿勢休息,平時可抽空練習抬頭後仰並縮下巴,頸部各種不同角度的自我拉筋法,再配合擴胸運動的自我復健方式,就能舒緩頸椎頸部的血液循環。此外,若感覺頸部常緊繃有緊壓感,或觸摸頸部有特殊疼痛感,應積極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版主按:張醫師的「膏藥外敷療法」就是類似本店傳承百年的「痠痛拔膿術」,當然經驗不同,所用藥膏和藥物也不盡相同。】

 

結語:一般人如果遇到吳先生這種情形,往往會認為無效,於是就另找高明,「膏肓」部位的痠痛,與體質好壞有關,體質好的治好了一輩子根治;體質差的若是接受〝拔膿術〞治療,痠痛已經好了,但是經過一、二年之後仍會再度復發,但不像之前那麼痠,所以筋路不好的人平時更需要靠「養筋壯骨」藥丸保養這完全是個人先天體質的問題,不是療法的問題,因此不必再拔膿,只靠吃藥徹底改善體質即可根治。

案例十五:肩頸僵硬、手指發麻  不是頸椎壓迫神經所引起

各種筋骨痠痛問題請點閱〝文章分類〞的【拔膿系列】及【橘井泉香】參考相關文章,或想詢問者,請來電(02)2679-3117   德輝居士。

 

***-----------------------------------------------------------------------***
★手麻恐是罹癌、腦中風 醫:發麻伴隨「3情況」要特別注意
摘錄自: 2023/10/02 CTWANT【編輯:朱冠宇 】小心!手麻可能是疾病徵兆。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在節目《健康2.0》指出,若手麻伴隨「3種情況」可能是罹患糖尿病、腦中風甚至是癌症,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或「摸東西感覺像戴手套」,最好找醫師確認。
陳欣湄表示,曾有個患者看診時主動表示手很麻,尤其在摸各種東西時「都覺得沒碰到」,像是戴上手套或套了襪子般「隔了一層」,且發麻位置都在末端。她檢查病歷發現,原來患者罹患糖尿病10年、血糖一直控制得不是很好,空腹指數甚至達200、300以上。
陳欣湄除告訴患者要處理的是糖尿病外,也在節目提醒要注意手麻時的3種狀況:
1.手麻伴隨腳、臉以及半邊身體麻木;某側出現無力、麻木,可能是腦中風。
2.手比腳更麻且兩邊對稱。可能是糖尿病致周邊血管循環不佳,出現從末端開始麻的四肢麻木。
3.手麻伴隨肩膀、腋下內側麻木。可能是癌症、腫瘤壓迫導致麻感,另壓迫不同神經會有不同麻感。
腦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也曾提醒,手麻是感覺神經的訊號異常,只要訊號在大腦、腦幹、脊椎、神經和到例如手部之間的過程有異常,就可能有麻感。而治療的第一步「判定位置」通常可透過診槌敲打判定,例如拇指或第二、第三指手麻,對應位置就可能為頸椎第五、第六節。
***-----------------------------------------------------------------------***

低頭族小心! 手麻無力又頸痛 原來是…
摘錄自:2019/08 / 19自由時報【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人手一機的時代到來,南投縣從2015年起,全縣169所國中小之中,各校學生近視人數至少都有1人以上,迄今「無近視」的學校依舊掛蛋,且除了眼睛乾澀等後遺症以外,連罹患「簡訊頸」文明病的人,也有愈來愈多又年輕化的趨勢,令低頭族大意不得﹗
支援衛福部南投醫院的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外科醫師蔡佳勳指出,最近收治一位年約30歲的陳姓職業婦女,因上班期間大部分使用電腦處理業務,下班回家跟同事或朋友聯絡使用手機Line簡訊互動,睡前還會躺在床上低頭追劇,結果開始出現手麻、頭痛、頸部疼痛,甚至雙手連拿杯子喝水的氣力也沒有,原以為是新陳代謝或血液循環出現問題,經南投診治後,也才驚覺罹患「簡訊頸」,經治療及改善使用手機等3C產品的時間後,目前已恢復健康。
據南投醫院資料顯示,近半年來,有許多粉領族、職業婦女上門求診,年齡層從25歲至55歲不等,共同病灶則是肩頸酸痛,原因乃是動輒長達數小時低著頭、弓著身體划手機所造成的,醫學界遂以「簡訊頸」稱之。    
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據美國醫界研究,長時間維持頸椎向下彎曲低頭收發簡訊,如果低頭彎曲的程度達60度以上,頸部承受的重量約27公斤,即5包家庭式白米包裝的重量,不只造成頸部肌肉疲勞、韌帶拉傷,同時也可能引起頸部退化性關節炎、頸椎間盤突出合併脊髓壓迫等併發症。
以陳姓職業婦女而言,因症狀不算嚴重,經適當的止痛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目前雙手已恢復氣力,且不再有麻木感,不過,若出現胸腹部麻木疼痛、大小便失禁等較嚴重症狀時,便可能需透過手術才能治癒或減緩不適感。    
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醫師建議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每隔15分鐘做頸椎舒緩運動,透過頭部前趨後仰,左右旋轉,幫助頸部肌肉舒展,且使用3C產品時,也應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除了維持正確坐姿及站姿以外,也應避免同一姿勢超過20分鐘,才是避免「簡訊頸」找上門的保健之道。
***-----------------------------------------------------------------------***
男背痛打止痛藥…4hr後竟身亡 奪命原因曝光
摘錄自:2019/06/10  東森新聞【社會中心/綜合報導】身體萬一出現莫名疼痛千萬不可忍!因為身體會產生疼痛感,可能是存在一些疾病隱患,有些甚至是大病來襲的徵兆,若沒有及時發現診治,小心釀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
急診科醫師魏志偉在東森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一樁急診室發生慘痛的經驗,當事人是擔任婦產科醫師的學長,平常有騎自行車的習慣,有次學長來急診主訴「下背痛」,由於本身是醫師,所以通常會先自己做一些診斷,猜測有可能是騎車經過比較顛簸的路段,才會導致疼痛不適,因此醫師幫他打了止痛藥後,就讓他先回家休息。不料,4個小時後情況卻令人出乎意料。
魏志偉緊接著表示,當該名婦產科醫師再度返回掛急診時,已經沒有呼吸心跳了,驚人發展讓現場來賓聽了也紛紛發出驚呼聲,「結果一檢查才發現,他是主動脈剝離,主動脈往下裂,所以他的(病癥)表現是以背痛來表現」。他最後也提醒大家,身體有很多線索其實都是在提醒健康狀況亮紅燈。
此外,女藝人佩佩也分享身邊的案例表示,她家附近的鄰居伯伯因為幫老婆搬東西閃到腰,就算貼了藥膏、服用肌肉鬆弛劑都沒有好轉,沒想到一檢查竟然已經罹患肺癌末期;對此,醫師則解釋,這是因為癌細胞轉移,骨頭變得比較脆弱,很容易因為碰撞或一些姿勢而受傷。最後也提醒大家,身體有疼痛其實都是在提醒健康狀況亮紅燈。
***-----------------------------------------------------------------------***
胸背疼痛誤診為心絞痛 原來是頸椎壓迫交感神經作祟
摘錄自: 2018/09/25   網路新聞【佛教大林慈濟綜合醫院新聞參考資料】四十八歲的黃姓婦女因為劇烈的上背疼痛,加上頭痛、頭暈、胸痛、噁心、嘔吐等症狀,緊急送醫急救,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轉送大醫院治療,都已經排定施行心導管手術,因為症狀減緩,逃過一劫。五年來飽受心絞痛之苦,最後看診骨科醫師,終於確診是頸椎6、7節的神經壓迫所引起,手術後終於重享幸福人生。
大林慈濟醫院簡瑞騰醫師強調,頸椎位居人體神經中樞,神經、血管分佈交錯密集,只要稍有不適,影響所及遍及全身,因此往往被誤診為其他疾病。例如這位黃姓婦人,因為壓迫到交感神經,所以出現類似心絞痛的症狀,民眾可以稍微區別,如果是頸椎病變所引起的症狀,比較不會有冒冷汗的情形,且胸痛會因前彎或後仰而加重;如果真的是心臟血管疾病,服用舌下含片會有改善,但若是頸椎病變所致的則沒有效果。
黃姓婦人在五年前就開始感到肩胛骨間的上背疼痛及頭痛,到診所求診,醫生都告訴她是神經痛或是落枕,吃點止痛藥就會改善,但還是反覆發作。二年多前感到右手酸麻,到醫院看診,醫師診斷是腕隧道症候群,幫她開了正中神經減壓手術,症狀幾乎沒有改善。之後也曾因心窩處悶痛診斷為胃食道逆流及上腹部疼痛診斷為胃潰瘍及膽結石,看過胃腸科,均無療效。
今年六月,黃女士突然感到上背劇烈疼痛,引起頭痛、眩暈、及左前胸劇痛,同時也有腹瀉、下腹部疼痛等症狀,經送急診,心電圖檢查後診斷是急性心肌梗塞,轉送大醫院緊急安排心導管手術,所幸後來症狀暫時緩解,且抽血報告不符,故沒有施作,但因仍疼痛難耐,醫院將她轉到腫瘤病房檢查、治療逾一個月,會診各科(疼痛科、神經內外科、腸胃科、婦產科、精神科),甚至做了上背部的皮下腫瘤切除術,但都沒有效果,她決定自行出院。
出院後,左前胸痛及頭痛症狀仍不時發作,常有輕生的念頭,只好求諸神明,擲茭杯指示她要到大林慈濟醫院求診,終於輾轉看診簡瑞騰醫師。簡醫師在脊椎病變方面有相當研究,當下即判斷她有可能是因為頸椎椎間盤病變壓迫到交感神經,才引起類似心絞痛的症狀,先給她施打交感神經阻斷劑的治療,注射後她的症狀果然獲得很大的緩解,但在接連施打二次後,效果無法持續很久,最後只好選擇手術治療,將退化突出的頸椎椎間盤切除,並做椎體間融合術。
手術後的第一天,黃婦就感到無比的輕鬆,上背痛及頭痛完全不見了,她興奮的說,這種感覺好像是由地獄來到了天堂。術後兩個禮拜的回診,黃婦夫妻婦特別帶來自產的文旦及感恩的盆花,說要慶祝自己的重生,也感謝簡醫師的再造之恩。 
簡醫師指出,典型的頸椎神經病變會壓迫到感覺或運動神經,造成上肢抽麻、酸痛、肌肉萎縮甚至步態不穩、四肢無力、大小便失禁等脊髓病變,診斷上較為明確。但頸椎病變也可能壓迫到鮮為人知的交感神經,症狀多樣且不典型,包括頭痛、眩暈、耳鳴、視力模糊、心悸胸悶、噁心嘔吐、記憶力減退、煩躁不安甚至憂鬱症,不但病患輾轉各科看診而延誤病情,一般醫師也極易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誤診。類似黃女士症狀的個案其實臨床上並不少見,簡醫師特別呼籲,若民眾患有心悸、胸悶、心率不整、高血壓、甚至類似心絞痛等心血管症狀,同時伴隨頭痛、眩暈、耳鳴等交感神經失調症狀時,應會診骨科檢查是否有頸椎方面的毛病。
***-----------------------------------------------------------------------***
手指麻痛看哪科
摘錄自:2007/09/06 聯合晚報【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整理】問:我睡覺睡到半夜時,常常因為手指麻、痛而醒過來,而且很怪的是只有右手的無名指和中指的指根節,其他整個手掌、手指都沒有異狀。甩甩手、揉一揉之後,就可以稍微恢復,但還是感覺這兩根手指較為無力。
如果白天用電腦打字時間延長,晚上睡覺時,麻痛的發作頻率就會更高。
而且,最近症狀好像變得更為嚴重,連在白天騎摩托車時,都會感覺到手指痠麻的無力感,灼熱感還會延伸到手腕,必須噴塗痠痛軟膏,才能舒緩。請問這是什麼問題?我需要看醫生嗎?該看哪一科呢?(北縣李小姐,28歲,愛網拍的上班族)
答:李小姐可能是罹患了「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位於腕關節腹面部位,底層有八塊腕骨,上層有一橫走腕關節韌帶,因此形成一通道。此通道內有手指屈肌及正中神經通過,當通道壓力過高,導致正中神經壓迫而產生不適症狀,如手掌、拇指、食指和中指腹面麻木、疼痛就稱為腕隧道症候群。
病患可能在夜間劇痛,手掌握力減弱,症狀稍久還可能出現拇指肌肉萎縮,嚴重影響手部功能。
腕隧道症候群較常發生在四、五十歲患者,女性病人稍多,特別是勞工、家庭主婦、按摩師或美髮師等腕部負擔較大的人都是好發的族群,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廣大的摩托車族也是此種病症的高危險群。
一旦出現手掌麻痛不適現象,應立即求診,如果是早期症狀,大部份只要好好休息,多多熱敷,配合藥物及復健、護具等治療即可獲得緩解,並不需過度緊張。
然而,若起初沒有好好診治,到後期出現嚴重症狀時,表示正中神經受損已達到某種程度,臨床上必須藉由肌電圖檢查,最後極可能只有透過手術才有療效。(諮詢對象:振興醫院骨科醫學部主治醫師溫哲昇)【版主按:不客氣的說這醫生的診斷是錯誤的,這與手腕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腕隧道症候群」很少有手麻現象!】
***-----------------------------------------------------------------------***
醫病》手麻痛 原來是頸椎退化壓迫神經惹禍
摘錄自:2017/11/09  自由時報【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長期使用電腦造成手麻痛,不見得是腕隧道症候群,可能是頸椎退化壓迫神經惹的禍。
52歲的張先生長期在電腦前工作,近幾年來感覺右肩頸疼痛不適,最近疼痛加劇且延伸到手臂甚至手掌,合併有酸、麻、刺、無力的症狀,因頭痛、胸悶、肩頸酸痛、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血壓升高。拿稍微重一點的東西就覺得很吃力,扭毛巾、打罐頭也變得很困難。病人一開始被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接受手術治療,但對症狀緩解幫助不大。
成大斗六分院骨科醫師藍聖閔說,病人後來到成大斗六分院求診,經檢查發現他除有手掌、手臂麻痛的症狀外,手部動作也變得比較笨拙,扣鈕釦變得困難,肌腱的反射強度也有降低的狀況。經安排頸椎X光、電神經生理檢查及磁振造影(MRI),發現病人除了頸椎退化、有骨刺外,第五、六節頸椎椎間盤的凸出也對神經造成相當明顯的壓迫。
藍聖閔指出,頸椎椎間盤退化好發在中老年人,且隨著年紀變大病人也會增多,根據知名的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統計,超過60歲的人有85%患有頸椎退化的問題,在X光片上會有某種程度的椎間盤高度降低、骨刺的形成等現象。【版主按:可見手麻痛是上背部的問題,不是手腕的問題!】
***-----------------------------------------------------------------------***
婦肩頸酸痛敷藥草「黑面馬」 5分鐘「皮膚如火燒」潰爛黑又腫 
摘錄自:2019/05/25   網路新聞【綜合報導】彰化56歲賴姓婦女日前因肩頸痛就敷了朋友介紹的「黑面馬」葉子草藥,沒想到敷了5分鐘後,隔日竟然頸部像被火燒般疼痛,後頸又黑又腫,腹部還長出水泡,趕緊掛急診,檢查確診是皮膚炎及過敏反應。醫師提醒,該草常被當成疼痛偏方,並無醫學根據。
賴婦表示,她頸椎長骨刺,常會痠痛,朋友摘了某種草藥,要她將葉子搗碎後敷在後頸痠痛處,還再三告誡她,不能敷超過10分鐘,不然藥性太強,會有後遺症,「我很聽話,只敷了5分鐘就拿掉」,沒多久就感到皮膚紅熱,不料,隔了一晚,後頸竟變得黑腫,又熱又痛,像被火燒一樣,連腹部也冒出數十顆水泡,又癢又痛。
賴婦拿了她敷的草藥掛彰化醫院急診,急診醫師會診毒物科主任廖曜磐,有多次看診這類病人的廖曜磐一眼就看出那是「黑面馬」,謹慎起見,收治賴婦住院,4天後好轉才出院,賴婦吐了吐舌頭「沒想到草藥會那麼嚴重!」
廖曜磐指出,賴婦後頸是接觸性皮膚炎,並引起廣泛性的過敏反應,以抗組織胺等抗過敏藥物治療後,才免於惡化成皮膚潰爛或蜂窩性組織炎。
廖曜磐說,坊間不少民眾視「黑面馬」為治療跌打損傷及筋骨痠痛的偏方,卻常造成皮膚灼熱、變黑、起水泡、糜爛等接觸性皮膚炎的發生,這類個案一而再地發生,主因是民眾以為草藥無害,何況又不是吃進肚子,只是敷在皮膚而已,不了解其嚴重性。 
彰化醫院中醫師馮天祥表示,他曾看過敷了「黑面馬」的病人,不只是皮膚炎,還因黑色素沈澱,患部的皮膚黑了好幾個月還不退。他提醒民眾若要敷中藥,一定要看中醫師,不要亂敷藥,畢竟中藥經過合格驗證,才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對此類病例頻傳甚為重視,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指出,「黑面馬」又稱「烏面馬」,有著潔白似雪的小白花,所以也有白花丹、白花藤等許多俗名,於 1645年引入台灣,屬外來種植物,植物可做為蝴蝶幼蟲食草、觀賞用。民間傳聞將鮮葉搗爛外敷,用於跌打腫痛、風濕性關節炎及骨刺,但含有藍雪素(磯松素)(Plumbagin)等多種有毒物質,葉、根液接觸引起紅腫、脫皮,外用會使皮膚變灰黑色,久敷易造成皮膚潰爛。內服大劑量或長期服用可能對腎臟有毒害,達中毒劑量時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麻痺致呼吸抑制、血壓下降及心搏停止。
衛福部中醫藥司指出,台灣的傳統醫療,已有發展良好的中醫藥體系,民眾若身體不適,千萬勿胡信及亂試傳統草藥偏方或祕方,還是應循正常就醫管道。
***-----------------------------------------------------------------------***
恐怖推拿拉筋 婦人手臂骨折!
摘錄自:2011/04 /05  華視新聞【江麗君 林志輝 報導  / 台中市】去推拿真的要小心,台中一個婦人因為肩頸酸痛,到一家養生館推拿,推拿師先從肩頸推到雙手,再用力拉甩左手,結果婦人痛到飆淚,還造成左手骨折,但推拿師說,是婦人的筋太緊了。
被吳姓推拿師推拿後,張姓婦人的左手肱骨竟然骨折,必須要打著石膏,整隻左手腫大,痛得要命,根本沒辦法動。已經兩個多月沒辦法上班工作,婦人當時肩頸就像這位小姐一樣又緊又酸痛,找上推拿師,師傅先用拇指按壓肩頸肌肉,再甩動左手臂舒緩筋骨和肌肉的壓力,但當時那位吳姓推拿師恐怕太用力甩動和折壓婦人的左手臂,才會造成婦人肱骨竟然骨折。
合格的中醫師說,婦人會受傷主要原因就是推拿時的力道太猛,像是拉直手臂往後折壓的動作頸角度不能太大,否則容易造成肩頸地方肱骨骨折,甩動手臂力道也必須溫和,才不會會像這位婦人一樣骨折受傷,而記者找到這家在位在豐原的推拿診所,但拉下鐵門沒有營業。消保官就說,一般人不知道,其實拉扯和甩動,這些具有醫療性質的矯治動作,必須由合格醫師執行,坊間常見的推拿師只能提供疏壓服務,不能涉及推拿等醫療行為,違者開罰150萬。
******
看完這篇報導,對於這位吳姓推拿師,一方面很想譴責他的不專業,另外一方面也很同情他的遭遇。另外一個媒體有提到這位吳推拿師具有整復協會証照,首先我們必須聲明,目前台灣沒有給明眼人的「按摩技術士証照」,盲人的技術士証照是用申請的,不用考試,所以台灣目前的按摩環境相當混亂一般人以為拿到整復師証照的按摩師就是「有牌的」,其實是大錯特錯,反倒是這種的特別特別危險!為什麼?各整復協會並不是隸屬於政府的按摩教育機構,僅僅是工會或協會罷了,這類私立機構通常都可以在你繳交會費加入協會之後,直接發給你一張整復協會証照,並不需要經過任何考試或實習就可以拿到,不要懷疑,某中壢地區工會就是以一張3800元來入會發証的。
tang師傅感到很可悲,民眾是無知的、無辜的,當民眾單純相信某協會按摩師能夠帶給他們按摩上的專業保障時,又何曾知道這張令他們安心的協會証書只要花3800元給錢就發?不具備任何按摩知識的外行人只要花少少錢就能躲在這張証書的保護下,在外號稱按摩師、推拿師,堂而皇之的為顧客按摩,甚至大著膽子為人治病。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是制度害人,因為政府把按摩列為「民俗療法」寬鬆管理,缺乏技術士養成及認証的專業培訓環境,導致市場上各種似是而非的協會濫發証照,令消費者無所適從,間接導致拿著協會証書的「假按摩師」危害顧客,這是誰之過?是這些假按摩師嗎?還是這些亂發証的協會?還是放縱亂象的政府?
到底要多少人被按出毛病來,才會讓政府正視這個問題??
tang師傅在此強調,台灣目前「沒有按摩師証照」!凡是強調有拿証照的推拿按摩師,請您仔細審視他的証照,看清楚是哪個地方發出來的,出了事才好追究責任。正因為台灣目前沒有証照,所以進行按摩推拿工作時更要時時謹慎小心,不了解的病症要請客人看醫生,不熟悉的動作不要任意在客人身上嘗試。
tang師傅自己拿到的証照是中國核發的「按摩師–技師証」,並不是台灣的,但平心而論,在中國的按摩師認証制度相當明確,各省份皆有政府公立的「省針灸推拿學校」,負責教育各級學生,學生結業可以報考勞動局主辦之按摩師考試,中國的按摩師分為五級,分別為「初級按摩師→中級按摩師→高級按摩師→技師一級→高級技師」五個級別,tang師傅拿到第四個等級「技師一級」,相當於按摩師指導老師,可以進行對一般按摩師的教育工作,再往上的高級技師就相當於按摩醫生,能從事具有按摩治療性質的工作每個等級都需要經過筆試、口試、術科實測,這份証照雖然在台灣沒有用,但是卻在全世界受到認可,可以做為技術移民的認証資料。
相較於中國,台灣的按摩師真的很可憐,找不到地方學按摩,在私人機構學的又不見得是正確的,職訓局的課程教出來的也沒辦法立刻在職場使用,還要給錢買証照來取信消費者,其實比較起來,還真的比大陸的按摩師還不堪,難怪按摩事故頻傳,衛生單位應該要好好改善一下按摩師的就業環境,從頭到尾都要仔細規劃,以免悲劇再上演。《摘錄自:台灣的按摩師其實很可憐@唐老壓養生輨|PChome 個人新聞台》
***-----------------------------------------------------------------------***
大陸男子靠拔罐治肩頸痠痛 堅持一個月後差點送命
摘錄自:2016/06/23中天快點報報【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現代人久坐辦公室,腰酸背痛是常見的文明病,大多數人會去找推拿、按摩等民俗療法舒緩症狀,但也有人選擇用「拔罐」來處理。但成都一名男子為治療肩頸痠痛,連續拔罐一個月,每次拔的位置也都相同,結果痠痛沒好,反而燒出7個大洞差點送命。 李男表示他一直有血脂過高的狀態,並有肩周炎,常常會感到頸背僵硬,每次不舒服時他就會去拔罐。某次他跟往常一樣去拔罐時,店員說:「堅持拔一個月火罐,就能治好肩周炎。」為了能治好肩周炎,李男從5月22日到6月20日,近1個月的時間,天天拔罐,不但每次拔罐1個小時,連位置也相同。
拔了10幾天後,拔罐處開始出現大水泡,李男不以為意,只用鹽水擦拭後就繼續拔,而這樣持續快一個月後,李男散步回家時突然身體不適而且發高燒,家人趕緊將他送醫。 被送到醫院時,李男已發燒近40度,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李男這次是因為連續拔罐1個月,且都在同一位置,因而導致皮膚燙傷感染,所以拔罐處燒出「大洞」,又因水泡破裂後受細菌感染,差點引發敗血症,幸好及時就醫保住一命。
***-----------------------------------------------------------------------***
35歲低頭族 頸椎退化像老頭
2009/10/21中國時報【林欣儀╱台中報導】隨著3C產品盛行,低頭族越來越多,頸椎病變患者也增加!台中市1名35歲男子,日前因雙手痠麻就醫,診斷後發現他的頸椎退化至70多歲老人狀態,追究原因才知是因男子天天低頭滑手機數小時所致,經過1個多月頸椎牽引及電療、熱療後,痠麻症狀終於緩解。
這名正值壯年的林姓男子愛上滑手機,除了每晚睡覺前躺在床上玩手機,就連白天只要有空就會低頭滑手機,每天低頭時間長達數小時,今年初他開始出現肩頸痠痛、雙手發麻且僵硬情況,直到症狀越來越嚴重,9月間到醫院求診。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楊鎮嘉表示,從林男頸椎X光檢查發現,他第4、5、6節椎體變形且間隔變窄,中間還有骨刺,就像是70幾歲老人的頸椎退化狀態,經了解男子生活習慣後,研判應是低頭滑手機導致。
楊鎮嘉說,另1名71歲老人,因參加社團認識不少朋友,最近也愛滑手機與朋友聯絡,每天低頭數小時,日前也出現肩頸痠痛、僵硬的症狀,他原以為是五十肩,經X光檢查為低頭滑手機導致頸椎傷害導致。
楊鎮嘉說,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問世後,這類頸椎患者求診情況增多,近幾個月門診數量增加約1成,所幸2人經1個多月治療後,目前症狀緩解,但因復發機率高,未來仍須注意手機使用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尤其不要躺床上玩手機,以免造成更嚴重傷害。
***-------------------------------------------------------------------***
夜市攤按肩頸 一覺醒來「眼中風」
2013/11/25 聯合新聞網【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一名有高血壓、膽固醇偏高的50歲婦人,因近來肩頸痠疼,在夜市攤位按摩紓壓,沒想到隔天左眼視力模糊、缺損,就診發現視網膜已出現大範圍出血、水腫,發生「眼中風」現象。
國軍高雄總醫院眼科主任洪啟庭指出,眼中風大多發生在65歲左右的高齡族群,因按摩造成眼中風的案例相當罕見。一旦發生視網膜阻塞造成眼中風,患者在5年內發生心肌梗塞的死亡率高達4成,可說是突發性中風的前驅症狀之一,患者應徹底檢查心血管健康,慎選有品質的店家按摩,降低致命危機。
意外發生眼中風的婦人向醫師說,因肩頸痠痛不適,為圖方便就近到住家附近的夜市百元按摩攤按摩放鬆,隔天早上起床,「左眼就看不到了任何影像了!」由於婦人視力只剩0.1,視網膜出血也侵犯到黃斑部,接受多次類固醇與癌思停注射,兩個月後出血症狀消退,視力也逐漸恢復到0.5。
洪啟庭提醒有三高問題者,應避免過度用力按摩頭頸;一旦發生眼中風,最好在黃金時間兩小時內就醫,否則可能失明。
婦人得知眼睛發生中風相當訝異,定期回診、服藥的她,聽到三高患者不能隨便按摩,嚇得表示「再也不敢給別人亂按了!」高雄市衛生局表示,醫療法並未規範按摩、推拿等項目,民眾按摩後引發身體不適,只能循消費者保護管道尋求解決。
高雄市勞工局指出,明眼人不得從事按摩工作的規定在100年11月解禁,滿街連鎖按摩店品質良莠不齊,至今仍未開辦明眼人按摩職類技能檢定,僅視障者才有證照制度,建議民眾按摩時慎選店家,以免危害健康。
***-------------------------------------------------------------------***
愛低頭滑手機 女大生「猿背」上身
2015/01/05 蘋果日報【記者沈能元 】狂滑手機傷眼,還可能肩頸僵硬、「猿背」上身。一名二十多歲女大生長期低頭滑手機,雙肩斜方肌隆起,肩膀厚實猶如猿背,醫師形容她猶如金剛猩猩、猿背上身,加上近來天冷,她竟肩頸僵硬到頸部無法轉動,一度以為不明原因癱瘓;女大生頸椎椎間盤也壓迫神經,導致右手手指發麻,同樣是低頭惹禍。
收治病例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劉森永說,女大生就醫時雙肩隆起,被同學戲稱是在練健美的「金剛芭比」,她自述手機幾乎不離身,每天約用十二小時上臉書、傳LINE或玩遊戲,診斷因長時間低頭加上天冷,導致她肩頸肌肉僵硬痠痛。
女大生右手手指末端還發麻,檢查她頸椎椎間盤已壓迫頸椎神經,經用藥、熱敷、復健緩解症狀。劉森永指出,若延誤治療,椎間盤易提早老化、得手術改善,甚至神經恐遭長期壓迫而無法復元,手麻無法根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上周也收治一名十六歲高中生,每天玩平板十小時,造成頸部僵硬、手掌發麻。近兩周天冷,他門診肩頸僵硬患者約增二至三成,建議可用毛巾沾攝氏四十度溫水熱敷改善,每次約十五至二十分鐘,一旦頸部無法轉動、手麻,應速就醫。
***-----------------------------------------------------------------------***            
叫老婆踩背按摩!「喀喀聲」阿伯胸椎骨折...GG不舉險癱瘓
摘錄自:2018/07/08   ETtoday【記者謝承恩/綜合報導】腰痠背痛想按摩可別亂出力!高雄市一名60歲的阿伯因請太太幫自己「踩背舒壓」,不料卻造成胸椎第11與第12節骨折,持續年後神經系統損傷惡化,開始出現走路跌倒、房事不順等症狀。
七賢脊椎外科副院長蔡東翰指出,阿伯的步態不穩、腳步僵硬遲鈍,有時後拖鞋容易掉了又穿,穿了又掉,甚至還出現「不舉」的情形。該名患者過往求診時,都以為只是骨刺、腰刺作祟,後來做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是胸椎與腰椎的交界附近,出現脊隨損傷的情形,阿伯才表示自己有請太太「踩背」的習慣。
蔡東翰表示,該名患者習慣一周踩背數次,好幾次都踩到「喀喀響」,不料造成胸椎第11與第12節骨裂,壓迫到神經,使身體出現僵硬的反應,結果阿伯誤認只是一般的身體痠痛,反而「踩背踩的更勤勞」,造成惡性循環。
醫師根據核磁共振的顯影研判,踩背受傷的時間點應該已經超過一年,嚴重者更可能造成癱瘓,並表示專業按摩多靠手把分散身體重量,且有專門的按摩技術,勸民眾不要隨便在家「踩背」按摩。蔡東翰表示,若身體出現神經壓迫、僵硬等現象,一直都沒有好轉,最好先到醫院檢查,避免誤認為一般筋骨痠痛而「越按越糟」!
***-----------------------------------------------------------------------***
小心!肩頸酸痛加速大腦萎縮
摘錄自:2017/04/26 聯合新聞網【聯合線上 陳翌函】別以為肩頸僵硬、腰酸背痛是3C族的專利!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一年約有600萬人因骨骼肌肉問題至醫院求診,平均每年花費100億元治療酸痛相關問題;另從民國104年勞工保險職業病給付資料中亦發現,手臂頸肩疾病給付者占最大宗(47.0%),堪稱是台灣排名第一的職業病,其次是下背痛者占19.3%。
換句話說,因職業傷害造成肩頸僵硬、腰酸背痛超過六成的比例。但美國西北大學研究發現,只要酸痛超過1年,大腦恐怕就會萎縮5~11%,比老化每年讓大腦萎縮0.5%,迅速10倍以上。
根據研究顯示,每當耳朵與肩峰之間的距離向前增加1吋,肩頸的肌肉與頸椎的關節就必須多承受將近10倍頭部的重量,所以經年累月下,牙醫師的肩頸很容易提早退化,導致慢性肩頸疼痛持續發生;倘若一直無法緩解肩頸酸痛,長久下來恐會造成骨骼錯位、變形及壓迫臟腑等諸多問題。
***-----------------------------------------------------------------------***

扛著工作到處走 包包重的像鉛塊傷肩頸(慢性肌肉勞捐)
摘錄自:2017/09/29   TVBS  【記者 呂蓓君】你喜歡帶大包包嗎?總是怕有什麼沒帶到,因此把所有的東西都往包包塞,這樣的習慣可能正在慢慢的傷害你的身體!肩背包太重會不自覺聳肩,久而久之就容易肩頸疲勞酸痛,手挽著包包也會讓肩胛肌或二頭肌拉傷,最好的方式是把包包整理一下,來個「斷捨離」,只帶必要的東西,降低重量,也減輕肩頸的負擔。
打開包包有筆電、還有皮夾,還有工作用的平板和資料。在外商公司工作的Rosa,因為工作需要,每天都要帶著大包包到處跑,放在磅秤上量量看,竟然將近5公斤!Rosa說:「長期下來,其實左右邊都不太對稱,所以每一天扛在身上的負擔是還滿大的。」
Rosa習慣肩背或手提,不過因為施力點集中,讓肩頸和手肘的壓力很大。Rosa表示:「我每個月少說會去按摩,大概1到2次這樣子,來做一個定期的保養,特別是會加強在肩頸的部分。
不帶這麼多就沒安全感,而且可能會用到,這樣的想法是許多人沒說出口的秘密。但背著大包包也要注意,因為重量重,會不自覺聳肩,久而久之就容易肩頸疲勞酸痛,手挽著包包,也會讓肩胛肌或二頭肌拉傷。
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說:「我們建議是說除了雙肩之外,最好是加上一個胸帶跟腰帶,讓我們整個背包的重量加在我們的背部,你看我們背部的面積,就比較大跟單點的肩頸的話,壓力就會相差相當多。」
***-----------------------------------------------------------------------***

肩膀酸痛數月 小心奪命黑色素瘤
摘錄自:2008/12/11 網路新聞【徐韻翔報導】   肩膀酸痛,小心黑色素瘤奪命!一位中年男子,出現肩膀持續疼痛症狀,在今年九月間就醫,結果檢出為黑色素瘤,並且已經遠端轉移到肺部與骨頭,病況急遽惡化,約兩個月便過世;醫師提醒,黑色素細胞瘤是一種惡性皮膚癌,當發現皮膚出現有痣,形狀不規則,顏色變深或變淡、越來越大,就要提高警覺,儘速就醫,即早發現,存活率較高。
   肩膀酸痛成因複雜,但如果長期持續疼痛,對藥物反應差,就要提高警覺,小心是癌細胞上身。一位49歲從事資源回收工作的中年男子,肩膀出現疼痛症狀,持續了約兩個月之久,影響了工作與生活,他曾經就醫接受過X光檢查,並沒有發現異樣,於是服用止痛消炎藥物,想要緩解症狀,不料他的肩痛症狀卻不見改善,前往三總就醫,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左肩部有一個腫塊,進一步接受核磁共振與肩部切片病理檢查後,證實為黑色素細胞瘤。
   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醫師侯宗昀表示,這名病患住院三週後,肺部X光及電腦斷層掃瞄發現,癌細胞已經遠端轉移到肺部、骨頭,他在今年9月住院,約11月就不幸過世,病程發展相當快速,他表示,有些病灶單透過X光檢查,不一定能呈現,有疑慮時,應該進一步接受相關精密儀器檢查,以利及早檢出。
   醫師表示,黑色素細胞瘤是一種惡性皮膚癌,在西方人身上較為常見,提醒民眾如果發現自己皮膚的痣有變化,例如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變深或變淡,痣越來越大,表面發生潰瘍,出血等,或是出現腫塊,或某部位持續疼痛,X光檢查無異狀,仍要提高警覺,建議必要時接受切片檢查,以確認是否為黑色素瘤。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上仙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