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跨物種團隊實驗證明 社交階級形成「從小定高下」★7成過動兒未就醫 行為偏差恐犯罪★教育得趁早 好習慣10歲養成★性格教育,決定一生成敗★父母當現成靠山 孩子不知人間疾苦★爸媽陪找工作 高材生1年換24個老闆★台北某明星國小老師投訴:我的學生是文盲★資深校長:讀書不是唯一標準★從北一女學生自殺,看高成就父母的教育,究竟錯在哪裡?★孩不是我們! 成大教授「家醜」外揚★李眉蓁論文抄襲風波★中山大學「洗學歷」首選? 綠營大咖曾遭檢舉抄襲曝光★★★★★★


【如何管教小孩】
  前幾天無意間看到韓劇"加油金順"裡面有一場父親體罰小孩的劇情,當父親的竟然拿球棒打小孩屁股!明知是演戲,但總是一場錯誤的示範。
  這使我想到媒體經常報導有小孩被不當的體罰毆打甚至失手致死,也知道親朋好友中多人當小孩哭鬧不聽話時,一時氣憤,手上能拿到什麼就打小孩,甚至連皮帶、木棍、藤條……等會造成傷害的東西都拿來打。如此必然成為內傷,到了中晚年會引發"風傷痛"甚至於死亡,一旦成為內傷,就不是隨便到國術舘推一推;或吃了些傷藥就沒事(參閱【拔膿系列】「跌打損傷的後遺症」),若無正確醫治將造成終身困擾,這主要是現代的父母沒這方面的常識,也不曉得其後遺症的嚴重性 。
  閩南話說:「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孩子從小的時候就要嚴格管教,越長大就越不好教,這就好比雕塑盆栽,嫩枝就要定型,一旦樹枝長粗就沒辦法了。
打在兒身痛在娘心,沒有父母喜歡用打罵的方式教小孩,但是有的小孩個性頑強好動,講都講不聽,真的不得已體罰是難免,但是要有分寸,不可以沒理性亂打,例如頭、臉就不可打,以免發生憾事。就曾經發生過打耳光以致失聰;打頭以致腦震盪的事情。器具也必須講究,凡是會造成瘀青、內傷的都不可用,最佳的"家法"是"細竹子",抽打起來頂多會一條條紅紅的好像要流血,雖然很痛但不會有瘀青或內傷之慮。如果是無心之過,當然不可隨便就打小孩,應該告訴他如何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
    "家法"做法是小孩二、三歲時就去買竹掃帚,把鐵絲拆掉並分成好幾束,每束約六、七支細竹子綁成一束,好幾束擺在家裡各各角落,方便取用。
  任何人有了痛苦的經驗就深記在腦海裡,不會輕易再犯,小孩也一樣,處罰就是一種刺激可以加深印象,一旦犯錯被父母處罰就是"痛苦的經驗",只要刺激夠,印象深刻,就不會輕易再犯,因此一旦拿出家法使用時,就必須達到使用的效果,刺激夠使他印象深刻,也就是說,小孩不聽話時,當他看到大人要拿家法時會害怕,就會順從管教,確忌只拿在手上嚇唬而已,數次之後就失效。
  現代人開口閉口就是愛的教育,對於打罵認為是不合時宜的作法,其實此時小孩還不懂事,只要讓他知道什麼事做了父母會處罰,讓他不再犯或改掉壞習慣即可,不必告訴他為什麼;孩子長大稍懂事就必須告訴他錯在哪裡,後果如何,使他明白不能這樣做,孩子也比較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這道理跟以前私塾老師教學生讀書的原理是相同的,剛開始只教識字、背書,並不講解,這就是孔夫子所謂:『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的道理,等稍大已懂事後才講解文義。
當然,這種打罵的教育是有時限的,僅適合在讀小學之前,現代的小孩比較早熟,進了小學之後漸漸進入叛逆期,這時候應以講道理的方式替代打罵;倘若仍再打罵,親子關係可能惡化,更甚者,發生終生遺憾的後果!
最重要的一點是,當父母的必需以身作則,管教小孩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犯了同樣的錯誤,設想一個嗜酒嗜賭的父親憑什麼去管教孩子不要喝酒賭博?

參考資料:
***-----------------------------------------------------------------------***
清大跨物種團隊實驗證明 社交階級形成「從小定高下」
摘錄自:2022/05/23  鏡週刊 【李育材】清華大學幼教系副教授周育如、系統神經所助理教授郭崇涵進行幼兒與幼鼠的跨物種研究發現,社交階級的形成從小就定高下,部分幼兒自然而然成為團隊中的小領袖,取得支配權;而勝負的關鍵並不在強勢的一方,而是弱勢方自願退出或放棄。換言之,勝敗的決定不在贏家,而是輸家。
這項重要研究登上了國際頂尖期刊《細胞》(Cell)的子期刊iScience。研究團隊建議家長與幼教工作者應留意幼兒與社會互動的初期表現,並提供社交弱勢幼兒更多的引導與協助。
長期研究動物社交階級的郭崇涵曾在幼兒園擔任志工。他觀察到幼兒的社交階級的形成方式竟與幼鼠有驚人的相似性,因此決定與研究幼兒社交階級的周育如展開合作。
研究團隊對剛斷奶的幼鼠進行「鑽管實驗」,如黑羊白羊過獨木橋一樣,把兩隻幼鼠放入管子的兩端,看牠們在管子中間相遇時誰先後退。實驗證明,階級高的幼鼠沒有改變行為,反而是由階級低的幼鼠決定放棄、不戰而逃的退縮行為來分出輸贏,顯示社交階級的「敗者效應」。
研究團隊進一步針對216位幼兒園5至6歲的中大班幼兒進行遊戲競爭實驗,證實了幼兒與幼鼠社交階級形成的相似性。周育如表示,在堆積木遊戲中獲勝的幼兒不需硬搶,就能指揮對手把積木拿過來;輸的一方則往往不是自己先放棄了,就是還幫著對手蓋房子。
研究發現,有些幼兒似乎很自然成為團隊中的小領袖,能發號施令、決定遊戲;而低堅持度、易退縮的幼兒則易落入臣服、追隨的地位,不常參與決策,說出的意見也很少獲得同學的看重或認同。且一旦社交階級形成就比較難改動。
郭崇涵指出,研究結果告訴我們,要翻轉成敗的關鍵就是堅持下去、不要放棄原來的目標。周育如則建議家長及老師可以多留意處於社交弱勢的幼兒,幫助他們累積正面成功的經驗,提升自信,這對他們未來的人際相處將會產生很正面的助益。
清華大學自6年前與新竹教育大學合校後,即積極鼓勵兩校區教授合作進行跨領域研究,這項研究即是清華研發處跨領域計畫支持,由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與生命科學院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組成跨域研究團隊的重要成果。
周育如及郭崇涵都認為跨領域合作為他們的研究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周育如表示,幼兒研究有許多倫理上的限制,不允許侵入性的實驗,不像動物實驗可以在老鼠的腦子裡打藥並進行解剖。郭崇涵說,老鼠不會說話,要了解他們的社交階級往往只能用簡單的行為實驗如打架來解讀,但研究幼兒互動則可以看到更多複雜的技巧與策略。
周育如、郭崇涵並與中研院生醫所助研究員楊世斌合作另一項有關幼兒與幼鼠的記憶力研究。團隊發現,記憶力好的幼兒比較會辨識他人臉部表情線索,進而採取適當的社交策略,成為團體中的領導者。在幼鼠腦中注射藥物,增強牠們腦內與記憶相關的信號傳遞後,幼鼠的記憶力變好、社交階級也顯著提升。這項研究也登上了國際頂尖期刊《生物學通訊》(Communications Biology)。
***-----------------------------------------------------------------------***
曲艾玲:6歲前教養很重要
摘錄自:2015/12/10  中國時報【劉育良╱台北報導】曲艾玲40歲生子、42歲產女,她認為高齡產婦對她的體能稱不上辛苦,辛苦的是產後教養,她雖受美式自由教育長大,但骨子裡卻很傳統,「小孩子6歲前的養成教育很重要,我隨時備妥『愛的小手』,有愛的教育,更要有鐵的紀律。」
她覺得打小孩要打得「到位」,讓小朋友痛到喊不敢,這樣的喝斥效果才明顯,5歲的兒子是她口中的「天使」,卻也是在一次狠打小孩後的脫胎換骨。
曲艾玲打小孩前,一定會先口頭警告,講不聽就以「罰站面壁」處之,再不聽,則祭出「愛的小手」,唯獨有次兒子行為失控,讓她氣炸。那時兒子站上餐桌,猛拉水晶燈,興奮地對她說:「媽媽,妳看!」她氣得大喊要兒子住手,兒子變本加厲,持續搖晃水晶燈,她這下火了,一把衝過去抱兒子下桌,怒斥他:「你轉過去,我要抽打你屁股10下!」當第一下出手後,兒子大哭:「媽媽,我不敢了!」曲艾玲並未心軟鬆手,打完10下才鬆手。
曲艾玲說:「看到兒子哭,自己也想哭,但絕不能因自己的婦人之仁,少打或不打,要讓孩子知道,犯了錯就要接受一定程度的處罰。」自此後,兒子乖巧至極,「小孩子在6歲前聽不太懂語言溝通,當父母的應在沒有情緒化的狀況下,適度的處罰小孩,讓他們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不要試圖做孩子的朋友,要讓他們尊敬妳。」
兒子才5歲,卻是出奇的乖巧、懂事,更是疼愛妹妹的好哥哥,當妹妹被處罰時,兒子還會幫妹妹求情:「媽咪,妳不要再處罰妹妹了。」只是,哥哥的好意,處處讓步,鬼靈精怪的妹妹卻不領情,偶爾兒子出錯,妹妹在旁幫腔:「媽咪,妳這時候就要打哥哥,哥哥太不乖了。」女兒自主性強,即便曲艾玲幫她梳好頭髮,她頓時全都打亂,寧可披頭散髮,而小大人的口吻,更讓曲艾玲常翻白眼:「妹妹就是那種我平常最討厭女生說的口吻,天啊,這就是我女兒!」這樣的女兒活脫像個「魔鬼」。
***-----------------------------------------------------------------------***
家有過動兒,不可不知的教養訣竅
謝芸容是幼稚園老師,總是笑容親切,耐心教導,深得家長信任與喜愛。直到最近班上新來一位同學強強,上課很不專心,常常會講一些跟課程無關的話,例如:「老師,牆壁上有蜘蛛」、「老師,為什麼樹葉在動」,或者喜歡扯男生的衣服、拿女生的玩具,或是到處走來走去,嚴重影響課堂秩序。最初芸容很有耐心,慢慢教導,只是強強愈來愈不聽話,還會跟同學發生衝突扭打,讓她不知道該拿強強如何是好。
注意力不集中、好動 不一定是過動兒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孟瑛如表示,過動兒的醫學名詞為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中文名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但不能說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就一定是過動兒,需要由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或是縣市政府鑑輔會採用DSM-IV中的ADHD診斷標準及相關資料作評估或綜合研判,初發年齡在7歲以前,而且需評估是不是常見於團體認知學習過程中,具有重大妨礙日常生活或是學習等事實。
通常過動兒的發生盛行率約在3~5%,但社團法人台灣兒少生涯教育促進會理事長賴聖洋表示,過動兒的特徵是易分心、衝動及有過動症狀,但臨床有許多誤診,真正屬於先天疾病型的過動兒約在3%以下,一般人認為的不專心、過動,應該屬於「動態孩子」,而且與後天發展有關。
動態孩子 偏好以遊戲、運動來學習
人的性格本來就有動態及靜態之分,前者如冒險家、運動員,後者如學者、會計。過動兒屬於動態孩子,天生身心需求、學習模式與靜態孩子不同,他們通常是先用右腦處理訊息,再慢慢用到左腦,不擅長寫字、閱讀及符號,如果用「學多於做」的靜態學習模式教導動態孩子,賴聖洋理事長表示,這種不注重遊戲、運動的錯誤教養模式,會讓動態孩子累積許多不想學習的情緒,甚至會喪失學習動機,形成身心失調的學習困擾。他說:「很多人會用『學習障礙』這個字,但會讓家長嚇到,我用的是學習困擾,可以改善,只要用對教學模式,就能改變動態孩子的學習。」
長期投入特殊教育的孟瑛如教授,很了解這類孩子的性格,由於大腦皮質層和一般人不同,或是多巴胺分泌不足的因素,導致控制能力不足,產生各種過動的症狀。但只要用對教養方式,他們會是擔任電腦工程師、運動員、軍警、保全人員的最佳人選,因為他們可以同時監視幾十個螢幕,甚至樂此不疲。賴聲洋理事長也說右腦發達的孩子,很擅長造型設計、創意性工作,而且會是優秀的運動員。
他們是獵人 不是農夫
靜態孩子會乖乖坐好聽課、喜歡閱讀、數學運算及計算能力強、能夠掌握情緒,會遵守規則;動態孩子則常被強烈的訊息所吸引,會對環境充滿好奇,所以會動來動去、喜歡遊戲及運動、不愛坐著寫功課、寫字會歪歪斜斜、情緒較衝動、數學邏輯較弱,程序及秩序感差,執行力不足。
動態孩子對於符號解碼的能力較弱,所以長時間以符號為主的書寫、閱讀、數學邏輯的知識學習對他們來說很不利。他們的學習與經驗值累積有關,會去尋找各種刺激的訊息,且訊息強度愈高,接受力就愈強。
賴聖洋理事長呼籲過動兒的師長,必須理解動態孩子的大腦結構不同於靜態孩子,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而不能用對待靜態孩子的方式要求動態孩子的學習,他用「農夫」比喻靜態孩子,以「獵人」比喻動態孩子,前者重視辛勤耕作的技術,後者重視野外巡獵技巧,教養方式及內容自然很不一樣。 2012/04/06《大家健康雜誌》101年4月號
***-----------------------------------------------------------------------***
7成過動兒未就醫 行為偏差恐犯罪
2014/12/23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別讓錯誤決定害了孩子的未來!曾經在小學時期接受ADHD過動症藥物治療的小安(化名),因媽媽擔心藥物成癮而擅自停藥,結果小安的行為從單純的過動、衝動、不專心,漸漸出現脫序性變化,上了國中後經常蹺課、偷竊,再次就醫發現治療變得更棘手了。
【過動症趁早治療!7歲前是黃金治療期】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精神科醫師蔡佳叡表示,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生理疾病,孩子因為腦中的多巴胺分泌不足,而產生過動、衝動、不專心等症狀。診斷上,大部分ADHD孩童在小學即可被確診,此時孩子的症狀較單純,是最佳的治療關鍵期。
研究指出,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孩,在7歲時,症狀侷限於單純的過動、衝動、注意力不足,以及低自尊;但不處理和治療,拖延到11歲時,症狀就變成混亂行為、學習障礙,以及社交技巧問題;若持續不治療到13歲,甚至拖到成年,症狀演變更複雜,會出現對立反抗、挑戰權威、品行混亂、學習障礙,甚至是退學、犯罪、成癮等狀況。
【過動藥不藥?過動兒治療3疑問 】放任不治療,只會讓過動症狀如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但多數家長對ADHD有著治療和藥物使用的存疑,約有7成過動症孩童沒有好好接受治療。
蔡佳叡醫師表示,診間最常遇到家長詢問的3個過動症問題,包括:ADHD是疾病嗎?為何要用藥物?用藥要用多久?事實上,早在110年前,知名醫學期刊就對ADHD孩童的症狀做出描述和紀錄,醫界近年來也透過腦部影像證實ADHD是一種生理疾病,就像有近視的孩子一樣,需早期治療和矯正,且黃金治療期是國小三年級前。
而多數家長擔心的用藥部分,蔡佳叡醫師說明,ADHD治療所使用的藥物是為了補足孩子不足的多巴胺,進而提升專注力、協調力及學習動機;研究也發現ADHD的最佳治療組合是行為治療加上藥物治療,若用藥可穩定孩子的專注力和行為,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和人際互動技巧,可望提高停藥的可能性。
建議家中有過動症孩子的家長,在孩子按時服藥和接受行為治療的情況下,每年可讓醫師做一次評估,確認症狀對孩子日常生活及學習能力、社交技巧、組織協調等功能影響不大,再進一步討論減藥或停藥的可行性。但當孩子的對立反抗嚴重時,則建議家長先不要停藥,以免病症惡化。
***-----------------------------------------------------------------------***
教育得趁早 好習慣10歲養成
(中央社台北16日電)如果你要減重或拒絕多吃一份布丁感到吃力,別怪罪意志力,該怪罪你的父母。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英國一項研究發現,人們的飲食與運動態度多半在10歲時就已定型。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研究員布朗(Heather Brown)表示,健康飲食習慣會在童年根深蒂固,因此家長、學校和政府該及時協助學童養成良好習慣。
她研究了幾百對美國的兄弟姊妹,才得出這個結論。這些研究對象有的已成年,各自生活,有的則介於10到18歲之間,還跟家人住在一起。相關資料經過篩檢,分出不隨時間改變的影響,像是遺傳學和教養;以及比較會改變的影響力,如交往的朋友。結果顯示,從小養成的飲食與運動習慣會終生持續。
布朗博士表示,一些簡單的習慣例如是否定時吃早餐,可能多半在10歲前就已養成。她說:「父母親是很重要的榜樣。如果家長的生活習慣不健康,兒女比較會跟著學習,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一直維持到成年。」她並說,學校也應該供應學童健康的正餐和點心,給予充足時間運動,以協助學童養成良好習慣。她在「肥胖」期刊(Obesity)上撰文指出:「這顯示及早管束兒童對促進國民健康的重要性。」
英國「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昨天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英國學童11歲小學畢業時,有1/3體重過重。(譯者:中央社郭中翰) 2011/12/16
***-----------------------------------------------------------------------***
性格教育,決定一生成敗
最近有一則報導,一名35歲的台大主治醫師月薪只有8.9萬元,開一次刀40分鐘,只獲得500元的健保給付。醫師們不禁自嘲,自己的收入還比不上美髮設計師,這則新聞打破了「醫者富有」的傳說,也讓許多人對「醫生」的收入產生許多好奇心。
  最近坊間有一本新書上市,書名為《醫者──披上白袍之前的14堂課》。作者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黃瑞仁指出,醫師是個與人溝通、幫助別人的行業,不能將賺錢與醫師畫上等號。他認為,成為一位好醫師的條件,除了具備知識技能與溝通能力之外,人格特質與價值觀也相當重要。但目前台灣的醫學教育中,缺乏讓年輕學子認識自我的課程,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清楚自己的強項與弱點在哪裡,以致把自己放在不對的位置上。黃教授甚至指出,醫學院畢業生不是每個人的性格都適合當醫生,不擅長溝通的人,可以選擇從事醫學研究、醫療經濟、病理分析師、臨床教師等,當醫生不是醫學院畢業的唯一出路,他為醫學院的學生提供了非常完整的職涯規劃建議。
  台大副校長湯銘哲在推薦序中也提到,醫生是非常專業的行業,但想要成為一名好醫師,除了聰明才智外,還要有特殊的人格特質,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幸的是,國內醫學院都是依考試成績分發,往往考不出學生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
林來瘋,歸功於家庭教育
 對於想進醫學院的學生或已執業的醫生們,《醫者》這本書提供寶貴的職涯指南,作者從醫者的職業性格、適才適所到醫生的職業倫理與工作精神,結合醫院裡的精采故事分享給讀者。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作者的職涯理念與工作價值觀,正是Career就業情報23年來一直在宣導的職場態度與軟實力,深信適用於各行各業。
  例如近日林書豪掀起的「林來瘋」現象,大家都將目光焦點放在林書豪在球場上的精湛表現,鮮少人注意到,他之所以能夠在籃球場上發光發熱,和他母親對他的性格養成,有莫大的關係。
  林書豪的父母親都是工程博士,從小媽媽就堅持要他先把書讀好才能去打球,所以林書豪每天放學就會趕快把功課做完,把書讀好,這樣才能去打球,養成他日後有紀律、有原則的性格。
 在籃球的世界裡,林書豪的身材不像老外那麼高大壯碩,如果單靠體型,很難獲得NBA的關愛眼神,所以一開始他在勇士隊與火箭隊都是板凳球員,並沒有獲得重用。但是他懂得發揮自己的持續性與挑戰性,最後才能在尼克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成為家喻戶曉的NBA球星。
  性格特質可圈可點!
 《聖經》中提到:「一夜雖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身為基督徒的林書豪,懂得如何面對挫折,以及駕馭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每天都能接受新的挑戰,重新出發。就像當年他申請就讀史丹佛和UCLA都被拒於門外,也是他的母親鼓勵他申請哈佛試試看,最後終於進入一流學府哈佛大學就讀。
 林書豪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有自己的堅持,即使成功也不忘謙虛。從Zero到Hero,他再三感謝家人的支持及隊友給他的機會,否則不會有這樣的成績。他沒有將功勞獨攬己身,這代表他有很好的共感性。在人生價值觀方面,他從不認為進哈佛或NBA,就是要賺大錢,他的願望是當牧師,也很希望能教小孩子打籃球。他拋棄功利思維,勇敢做自己,與黃瑞仁教授一樣,職業價值觀令人敬佩。
  訓練性格,比訓練球技重要
 林書豪媽媽的一番話更是讓我感動不已。「身為母親,我覺得訓練他的性格,比訓練他的球技來得重要。」林媽媽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期待林書豪會成為NBA球員,只是因為孩子喜歡打球,在打球過程中看到他的喜悅,所以才讓孩子打球。我認為林書豪的成功,林媽媽功不可沒。
 林媽媽訓練他的個性,教他如何團隊合作,如何找到對的價值觀,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綜合媒體的報導,我認為林書豪具備高行動性和持續性,面對挫折的EQ很高,柔軟度也非常好。將來即使不打球,也一定會有所成就,因為他的性格是大家喜歡的性格,而這種性格正是來自他母親的訓練。
  奠定人生成敗的教育工程
 日本心理學大師伊藤友八郎說:「一個人的性格決定其一生的成敗,性格的教育,遠比學歷更重要。」
  這番話與林媽媽的理念不謀而合,球技會受到年紀的影響,但性格沒有年齡好的性格,所以在醫界及球界皆能發揮莫大的影響力,就像武俠小說裡描述的,心正的人練劍,劍在你手上,就會展現「仁者之風」。
  總之,「性格教育」是家庭父母、學校老師平時最容易忽略的議題,希望藉由《醫者》一書及林書豪母親的觀念,提醒大家重視這項最重要的教育工程。 撰文◎翁靜玉2012/04/06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4月號(432期)Career職場情報誌-
***-------------------------------------------------------------------***
父母當現成靠山 孩子不知人間疾苦
【本報訊】最近國內外有不少成功的企業家、名人,不約而同提到他們的育兒經不是「讓孩子吃苦」就是「斷絕孩子的退路」。不只從小不讓孩子們過著小王子、小公主的生活,長大也不打算讓他們繼承家業、財產,要徹底切斷孩子的前途與「錢」途。有企業家表示,唯有這樣才能激發出孩子的潛力、提早為自己的人生找尋新出路,讓他們瞭解,如果什麼事都不做,事業和財富不可能無緣無故從天上掉下來。
▲多元智能與創意中心夏冬令營很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
「多元智能與創意中心」劉主任表示,他非常敬佩這些企業家及名人們勇於做出這樣的決定,這和傳統家長認為「現在自己多辛苦一點,將來孩子就多幸福一些」的觀念大相逕庭;劉主任認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若有父母當現成的「靠山」,孩子很可能會不知人間疾苦,或懶得奮鬥、不懂得自己志向何在,反而抹煞孩子未來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擁有五年訓練經驗的多元智能兒童夏冬令營,為了提倡這項觀念,激發孩子的潛能與競爭力,特別以專業師資群、創新體驗式教育,讓孩子不再只是死讀書,而是一邊玩樂、一邊學習,並能不用藉由他人的協助獨立在各種團體活動與競賽中享受團隊合作與競爭的樂趣,訓練他們基本生活技能與培養各種興趣。
劉主任指出,在夏冬令營裡,孩子們透過運動體能、玩具設計、創意魔術、自然科技與實驗、團體遊戲領袖、理財專家、小小廚師、小小記者、小小明星…等種類豐富的主題夏令營與新奇趣味角色扮演,發展出自己的興趣,亦順便讓他們提早「體驗獨立生活,激發潛能」。今夏「2011年多元智能兒童夏令營」擴大舉辦6個營區,共19種營隊課程,家長可來電02-82857375 或上網http://eliteweb.myweb.hinet.net/查詢詳細課程內容。2011/06/0... 臺灣立報
***-----------------------------------------------------------------------***
爸媽陪找工作 高材生1年換24個老闆
摘錄自:2016/07/20  Yahoo奇摩新聞【作者Yahoo!奇摩】30歲男性畢業於國立大學,工作不穩定,一年換24個老闆,工作還要爸媽幫忙做,確診依賴型人格障礙。專家提醒,父母若太保護孩子,可能反而害了孩子。
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今天表示,近幾年發現罹患依賴型人格障礙的年輕患者增加約2成,他們主訴都是求職不順利、在職場不開心,甚至不敢工作窩在家裡「啃老」,也會併發憂鬱、焦慮、失眠等情緒問題。
一名約30歲男性畢業於國立大學,在校成績良好,但畢業後求職常碰壁,必須爸媽陪著一起找工作;就算找到工作也做不久,最短一週就離職,最長也不超過3個月,一年換24個老闆,從辦公室行政人員到便利超商店員都做過,但都沒辦法穩定。
楊聰財說,這名男性沒自信,在職場上容易有挫敗感,覺得長官、顧客言語不友善,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常常覺得委屈、憤怒,且工作能力不好,常把公司的文書作業帶回家拜託爸媽一起完成,後來更直接辭職,窩在家裡好幾年都不找工作,在家長陪同下來就醫。
他表示,觀察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多是從小嬌生慣養、過度被寵愛,爸媽都保護得太好,加上現在文憑不代表工作實力,孩子一出社會抗壓力弱,一遇到挫折、委屈就選擇逃避,回家賴著父母。
楊聰財建議,父母應適度放手讓孩子成長,給孩子獨立學習解決事情、時間管理、壓力調適等能力,不要事事都幫孩子設想甚至都出手協助。
***-----------------------------------------------------------------------***
台北某明星國小老師投訴:我的學生是文盲
2012/12/04台灣立報 【記者廖雲章台北報導】我的學生從小學畢業時,我不願給他畢業證書,因為他連九九乘法都背不齊,他的學科能力只有國小三年級程度,這樣去讀國中會很慘。畢業典禮那天,我故意扣住他的畢業證書,他媽媽來找我,懇談了很久,兩個人談到抱頭痛哭,卻對孩子的拒絕學習一籌莫展。
家長在市場擺攤,工作很忙,小孩就放牛吃草,父母用錢打發小孩,有求必應,卻缺乏親情互動。我曾經跟他說:「你如果一直考二十幾分,這樣沒辦法畢業!」他說,姊姊也是考二十幾分,也畢業讀國中了,他知道自己一定可以畢業,因為國小不會留級!
他對學習毫無動機和興趣,上課都在睡覺或鬧同學,我寫過很多次聯絡簿,也打了無數通電話給家長、去家訪,家長說她都知道,小孩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送去安親班還被退貨,人家不收。孩子就是不愛讀書,她也沒辦法。
學生跟我說,不讀書有什麼關係?擺攤做生意、或當洗碗工也可以,為什麼要讀書?他不是壞孩子,只是拒絕學習。因為進度嚴重落後,上課幾乎都聽不懂,我提報他參加學校攜手計畫,需要家長同意書,發了三四次,都沒有回應。我猜他可能沒有交給媽媽,後來我想法子讓他答應參加。結果,他在課堂上大發脾氣,還兇那個補救教學老師說:「妳看過學生殺老師嗎?」把那個老師嚇得不敢上課,也不想再教他了。
他的程度有多差?寫一句話十個字,大概會錯七八個字,我覺得他有閱讀障礙,發過通知單給家長,希望送他去做資源鑑定。可是,家長不願意,因為怕孩子被貼標籤,甚至還會怪老師。我們不能私下偷偷帶小孩去鑑定,這樣會被告。甚至連學校輔導處都私下拜託我,別再通報了,大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現在恐龍家長太多,認真的老師很容易被告,動輒得咎,學校希望息事寧人,可是我真的不忍心眼睜睜看著小孩自我放棄。
老實說,小孩不笨,他們知道去資源班會被歧視,我聽過其他孩子稱呼資源班的小孩是「資源垃圾」,小孩不願去、家長不承認孩子有狀況,一直拖,拖到最後就變成這樣:國小畢業,卻可能變成文盲。而且還在台北市,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我相信這不是特例。
我認為特殊生鑑定必須落實,這要處理家長,太多特殊生都是因為家長而延遲治療機會,孩子的時間就被浪費了。
如果老師可以透過通報,讓學校強制對疑似可能有狀況的孩子鑑定,透過社工系統介入,才是真正的保障學習權。
我很憂心即將實施的12年國教,因為基礎沒弄好,如果國小都這樣,他一路讀到高中還是拒絕學習,不是很可怕嗎?我認為12年國教須提早分流,小學畢業就讓對學術沒興趣的孩子學習技藝。我問過很多孩子,他們都願意去學一門手藝,在學校打瞌睡的日子很難熬,老師和學生都很痛苦,在教室當「客人」的感覺很差,怎麼可能培養得出競爭力?12年國教說要「成就每一個孩子」,我很想知道,教育部要如何「成就」這樣的孩子?
***-----------------------------------------------------------------------***
資深校長:讀書不是唯一標準
面對拒絕學習的孩子,學校可以怎麼辦?新北市中和興南國小校長李春芳聽聞台北市的「文盲小學生」案例後明白表示,問題不在孩子,他不是特殊生,他有思考能力,只是學習過程中,從家庭、幼稚園、低、中、高年級一路走來都不「接受要求」,導致基礎能力薄弱。不過,他樂觀地認為,當代社會裡,孩子即使不會寫字、認字依然可以生存,甚至像蕭敬騰也還透過星光大道的比賽,一路努力成為偶像歌手,不必太悲觀。
李春芳不諱言:「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要成就每個孩子,終究是理想,如果政府、學校、老師,還是認為一定要書讀好才叫做有競爭力,那這種理想就是空想,就是對家長、老師、孩子的責罰。」以校長的身分這樣說,雖然違反政治正確,卻相當務實。
國小畢業證書只是證明孩子讀過國小,而非證明學科能力都合乎標準,李春芳認為應該讓孩子順其自然讀上去,也許過一段時間,等他想通了,自然會想學東西,尤其台灣學制比較自由,不管是升學體系還是職業體系學校、還有進修體系的夜間部、社區大學,都能提供孩子日後充實能力、豐厚內涵的機會。
「孩子一定要上國中,不然會不斷被通報中輟,可偏偏孩子在國中裡顯然學不了任何東西,除非老師願意給他做一些他可以做、喜歡做的事情,讓他平安度過3年苦牢,進到職業學校去學功夫。」李春芳指出,另外一個可能是,進入體制外學校,不必照著老師的期望和班上齊一進度來蹲教室。但這需要父母親的覺悟和支持,而家長通常一開始都會感到無助、無感、甚至無奈,需要老師的耐心說明與陪伴。
一枝草一點露,老師可以當學生的後盾,讓他知道有人真誠關心他,願意在他有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讓他保住對生命、對人的信心,沒走上歧途犯錯,終究還是會有機會可以發展屬於自己的人生。李春芳相信,讓孩子知道世界上還有人接受他、關心他,比計較那張國小畢業證書更重要。
***-----------------------------------------------------------------------***
從北一女學生自殺,看高成就父母的教育,究竟錯在哪裡?
 摘錄自:2017/09/08  Yahoo奇摩新聞【作者:洪雪珍】「從什麼時候開始,從童年至少年的成長,變得壓力這麼大?」這是一位美國母親在遇見一位親子教育專家時,說出的心聲,而話未完,淚水已盈眶。
《才開學第五天,一名北一女新生昨日清晨自殺身亡。》據媒體報導父親的說法,原來女兒擔心念北一女會跟不上進度,想念第二志願師大附中,認為自己才有競爭力,但是家人認為她國中課業優異,希望她還是念第一學府。開學沒幾天,女兒似乎已經給自己一些壓力,不知道是否因為如此,想不開才跳樓自殺。
《媽媽念北一女,要女兒當學妹》兩位父母都是醫生,母親是北一女畢業,大女兒也念北一女,因此母親期盼小女兒一樣成為學妹。昨天小女兒離開家時,並未有任何異狀,不過日前曾說:「活在這世上好累,我真不想長大,希望還活在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生活。」
去年有一位高中生是另一種狀況,他考上建國中學,非常期待能夠進到建中有名的數學社團,可是父母認為念建中不一定可以考上醫科,強迫他轉去念私立高中;而且當他從事志工時,父母就責罵他浪費時間。最後,這名學生投書PTT,表示不念了…這種例子,在父母高成就的家庭裡,俯拾即是。
父母念台大,就要子女都來當學弟學妹,一家子台大,好不榮耀!若是當醫生律師,就要子女也來當醫生律師,一門光彩!若是經商致富,就要子女繼承衣缽,把家業發揚光大!對於未來,打從子女一出生,父母就做好規畫,給盡資源,除盡阻礙,讓子女一樣成為人生勝利組,注定榮華富貴,社會中的人上人。
《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在這些高成就父母的腦子裡,子女自然遺傳到他們的優質基因,更何況他們給得起任何資源,也有充足資訊,為子女做最有效安排,子女一定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哪有可能表現不如他們的?打從心底,高成就父母就不接受「萬一」孩子沒有出息的結果。
這些父母用身體力行,探測出一條成功捷徑,因為愛孩子,他們希望孩子跟著走,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少讓他們自己做決定,孩子想做的,父母就阻止,給另一個方案;不管孩子說什麼,一概不聽,因為孩子想的不周全,父母想的才是正確,最愛掛在嘴上的口頭禪是–「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
於是展開「戰備競賽」,從小安排各種才藝學習與課業補習,即使連遊戲都要上課學知識與技巧,把孩子的時間塞得滿滿。基因遺傳優秀,後天培養積極,可是有的孩子「跟不上去」,甚至成為父母的「翻版」,父母堅毅,他們軟弱;父母勤奮,他們懶散;父母全校第一名,他們倒數第一…怎麼會這樣?
其中,令人最不解也最遺憾的是,看起來擁有一切的孩子,包括父母的關愛、優異的成績、親友的讚美,以及出眾的外貌等,為什麼要在中途放棄生命?
《身為父母,我們是不是太盡職了?》「所有的錯誤概括起來,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家長太強勢,不給孩子自由,也不給他自信 。」一位大學教授的母親在面臨孩子輟學時,求教心理諮商專家,後來這位專家寫成文章《有本事的父母,為什麼教出沒本事的孩子》,他給的建議很簡單,就是「還給孩子自由,為自己的人生做主,培養出自信。」
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擔任新生主任十年的茱莉李斯蔻特,最近出版新書《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書中她反問所有父母:「身為父母,我們是不是太盡職了?」
李斯蔻特有兩個孩子,和任何一位父母一樣,很愛她的孩子,可是在學校任職期間,看到太多家長在過度教養之下,使得不少大學生毫無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讓她發現到一個事實,父母的所做所為都是以愛為基礎,也同時源於恐懼,最主要的是擔心孩子無法出人頭地。
「我們對『成功』的定義過於狹窄,以致傷害了我們的孩子。」
若只是看短期結果,高度參與的養與方式,提供了安全,獲得了機會,並確保了結果,但是過度指導、過度保護、或過度涉入孩子的生活,對待孩子有如稀有珍貴的植物標本,也阻擋了他們應該面臨的考驗與挑戰。未曾體驗過人生現實的粗糙面,孩子變得精緻,卻缺乏生存能力,無法在現實世界中自力更生。
《放手讓孩子自主》中國作家馮唐說,如果能做到以下三點,可以免於得癌症,其實做父母也是要做到這三點,給予孩子充分信任,不過度渉入孩子的人生,孩子會成長得更強靱有力,走出另一個不一樣的生命風貌。
1. 不著急:–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有自己的成長時間表,有人早熟,有人慢熟,父母不能急,否則一定壞事,說話就會傷孩子的自尊,很多親子問題是「急」出來的,做父母要能「等得」。
2. 不害怕:–父母的擔心會把孩子逼到窒息,讓孩子感到不被信任,妨礙他們發展出一種重要的心理特徵:「自我效能」,相信個人有充分能力可以完成某事的信念,所以不要害怕他們可能考上爛大學,不要害怕他們未來找不到工作,不要害怕他們以後沒有結婚對象。可能不會發生的事情,通通都不要害怕。
3. 不要臉:–癩痢頭的兒子是自己的好,就算沒有成龍成鳳,只要好手好腳、健康快樂,就是上天最大的賜福,不要和別人比較,不要在乎別人的評價,不要拿孩子的成就當作自己的價值,拿掉臉皮,不要臉最大!
讓孩子自由吧!每個生命,都有最好的安排。《「孩子應該從父母那兒得到兩樣東西:根與翅膀。」/德國詩人歌德》
***-----------------------------------------------------------------------***
孩子不是我們! 成大教授「家醜」外揚
棒下出孝子?成大教授景鴻鑫發表新書「孩子,謝謝你-一個父親的懺悔」,指出因為無法忍受長子景威成績長期不理想,而說出「我一輩子的名次加起來,還沒有你一次多」等傷害他的話,導致親子關係破裂,希望天下父母不要再犯同樣的錯,因為「孩子畢竟不是我們」。
景鴻鑫專長航太安全與文化科技,他昨(14)日隔海向在美失聯3年的景威喊話,「爸爸永遠等著當面跟你說對不起的那一天來臨」;妻子與小兒子也現身力挺說,景鴻鑫是堅強、硬脾氣的人,卻為此事多次掉淚、自省,除了透過寫作達到療癒作用之外,更希望可以一家重新團圓。
景威原本是個活潑可愛,愛看小說、愛寫作的孩子!景鴻鑫說,但卻常因成績問題,發生親子衝突,而孩子的笑容也越來越少,他大學畢業後到美國留學後傳了一封e-mail寫道,「你們以後不用再e-mail或打電話給我了,錢也不用匯了,我會活得很好……我想忘記過去,過我自己」。
景鴻鑫勇於向孩子道歉,宣揚「家醜」,在和妻子「在一次又一次的淚水裡深切檢討」,「我們都太自以為是,以為對孩子好的就加諸在孩子身,卻忘了孩子的感受」,希望提供給為人父母者一份最坦誠的教材。值得開心的是,景威上週終於把景鴻鑫加為Facebook的「好友」了。摘錄自:2010/10/15 今日新聞
****** 
父母都學者!女當不成博士 沒工作鬧旅店
摘錄自:2015/12/12 TVBS【TVBS作者周俐萱 】高雄一間背包客旅店,出現一名女子想續住又付不出房費,店家請她退房,她大動肝火和業者爆發口角,業者報警處理,警方通知她的家人,她看到父母態度沒軟化反而更糟甚至還意圖攻擊,原來她的父母都是高知識分子,從小她就受到嚴格教育,但最近沒拿到博士學位找工作又碰壁,一連串打擊讓她情緒崩潰。
看到父母不是高興地反應,女子呈現歇斯底里的狀態大聲謾罵,甚至企圖衝上前攻擊,情緒激動還不斷丟擲東西,她的父母沉默不語,彎著身子撿拾女兒丟的物品收拾殘局,發不完的火到底是發生什麼事?原來這名女子25歲,碩士畢業攻讀博士但一直無法順利取得學位,4日從台中南下高雄找工作又碰壁,再加上父母從小對她期望高,多重打擊和壓力她崩潰了。
五福二路派出所副所長林卓材:「他一直希望他女兒能夠超越他們,也是一樣在學術上有一定地位,只是說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因為管教的方式,造成他女兒情緒上沒有辦法適度的舒壓。」
從小就被實施嚴格教育,但努力不一定成正比,女子離開台中來高雄尋求慰藉,投宿背包客旅館入住兩天要想要住下去,但付不出房費,旅館要求她退房於是女子情緒激動,累積在心底的負面情緒也跟著爆發,最後出動警察通知父母,看到女兒如此失控她的爸媽感嘆自己當教授卻沒有好好關心孩子,反而造成她的壓力真的很慚愧。
***-----------------------------------------------------------------------***
★李眉蓁論文抄襲風波
 摘錄自:2020/07/24  網路新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近年來,候選人學位意外成為選戰攻防焦點,過往的學位論文會被選民或政治評論員拿放大鏡檢視。新聞報導,李眉蓁是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現已改名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2008年曾發表碩論〈台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分析〉,卻遭去年參選高雄市立委失利的吳佩蓉指控,其論文多處抄襲時任政大助理教授、現為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發表的〈兩岸政經互動〉多達整整4頁內容,且內文也未見標註。
比對者認為李眉蓁的行為除侵害童教授著作權外,也構成學位授予法第17條應撤銷學位的事由,引發學術倫理與著作權二方面的爭議。(註:最新發展,該論文近乎九成抄襲另一本碩士論文)
李眉蓁昨(22)日針對「有一些沒有標註到的」部分道歉,但強調能通過中山大學審核,「相信沒有問題。」她在記者會唸完聲明快閃,隔天又在記者會上落淚致歉,坦承自己不察,造成學術倫理爭議,同時宣布放棄「中山大學在職碩士班學位」。
對此,中山大學回應表示,依現行學位授予法規定取得的學位,無自行放棄規範。校方今(24日)針對該案召開審定委員會,並預計於一個月內審定確認。
10月13日論文抄襲案中山大學公告撤銷李眉蓁的社會科學碩士學位,註銷其碩士學位證書。
***-----------------------------------------------------------------------***
★中山大學「洗學歷」首選? 綠營大咖曾遭檢舉抄襲曝光
摘錄自: 2020/07/27  鏡週刊 【 謝文哲】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近日深陷碩士論文抄襲風波,不僅影響系所(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時稱「大陸所」),連同同校的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也遭到質疑,為何放任抄襲的論文通過審查,被批該系是政治人物「洗學歷」首選。
蘇嘉全在2010年也曾爆出論文抄襲風波, 臉書粉專《逆風的烏鴉》指出, 國民黨前立委邱毅就爆料,蘇嘉全論文抄襲親戚陳永森發表的文章,不過經中山大學判定,認定蘇嘉全沒有抄襲。對此,蘇嘉全告邱毅誹謗、違反選罷法的案子,不過北檢認定,蘇嘉全論文與邱毅指控他抄襲的論文有多處雷同,因此兩罪皆不起訴。
經查後發現總統府祕書長蘇嘉全、準監察院長陳菊,都是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畢業,且2人的指導教授都是高捷前董事長、中山大學前公事所專任教授吳濟華。
另外,陳菊碩士論文《植基於勞動人權與勞動競爭力之台灣外勞政策》的指導教授也引發關注,為時任中山大學公事所專任教授的吳濟華,研究領域為都市規劃、政策分析。據了解,吳濟華在陳菊市長內任受聘為市府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後來接手高雄捷運董座。
對此,陳菊辦公室表示,陳菊論文2001年完成,當時是勞委會主委,不是高雄市長。針對近期學術論文引發爭議,中山大學也表示,社會科學院已成立審定委員會,秉持公正客觀的原則,對於只要有爭議或遭檢舉的論文案,都會再次進行嚴格審查。
對於論文被指控抄襲,蘇嘉全辦公室今澄清表示,當年在邱毅檢舉後,中山大學成立7人審定委員會,後來經1/2以上出席,最終評審會議討論並投票議決,認定蘇嘉全的碩士學位論文未有抄襲行為。蘇辦認為,蘇嘉全的論文已通過學術界嚴格檢驗,希望國民黨不要再以抹黑他人當作解決問題的求生手段。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上仙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