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命名 見證台灣政治史★保健宅配 施松林寄藥半世紀!★全球最斜人造塔樓/阿布達比首都門斜角 比薩斜塔的4倍★一江山老兵歸來 未成仁「絕非孬種」★「中國遠征軍」★300年傳說 迎媽祖來台的和尚找到了★台灣同仁堂 比北京還正宗★誤解操舵命令 鐵達尼才撞冰山★神祕力量 牡丹社事件重挫日軍?★★


金門茶室831 「獻身服務10萬大軍」(歷史痕跡2)
過去到金門服役的阿兵哥談到八三一就眉飛色舞,八三一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一副趣聯「大丈夫效命上沙場、小女子獻身以報國」、橫批為「服務三軍」,傳神地點出八三一的情境。
「八三一」名稱到底從何而來?「走過烽火歲月的金門特約茶室」一書作者陳長慶說,根據在通訊兵科服務的另一作家謝輝煌介紹,早年在軍民通用電報明碼本上,第八十三頁上「屄」字的明碼是八三一一 ;後來因軍中電話習慣採用「三碼制」,金防部因此將特約茶室電話編為「八三一」。
陳長慶表示,八三一全盛時期設立十幾個分室,對東碇、北碇等第一線離島,採取每季一次巡迴到島上服務。陳長慶曾經承辦八三一業務多年,他指出在裡面的女侍應生總數有數千人,進出官兵更是難以計數;存在了四十個年頭的八三一,對於調劑外島官兵生活、防止性犯罪等發揮了相當作用。
陳長慶表示,軍方招募女侍應生會做身分調查,通過後即行簽約,通常是一年一簽,小姐們到了部隊由軍方提供食宿,再分配至各島營業,小姐不用真名,只有編號,侍應生是自願的,不是罪犯、也不是強迫的,這一段八三一歷史不容扭曲、誤導。
陳長慶指出,金門特約茶室是依據內政部「公娼管理辦法」設立,純以服務三軍將士為對象,一度還設立「社會部」提供無眷的公教員工服務,一般民眾則不能到八三一尋歡。
現存的八三一舊址當中,許多處已被拆除,例如山外的舊址,被拆後改建為金門監獄的一部分;金城的舊址則已改建為民宅;庵前村的舊址,在數年前金門開放觀光後一度改為旅館,現在已大門深鎖荒廢,東蕭、安歧等處已找不到舊址。2010/11/13 聯合新聞網
******
金門八三么 返前線憶溫柔鄉
【李金生/金門報導】兩岸軍事高度對峙,國軍進駐外島金門的年代,曾撫慰百萬雄師寂寞心靈的八三一「軍中樂園」,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精心規畫下,選定小徑特約茶室整修一新,十二日在當地鄉親溫馨關懷下揭幕,開放遊客回顧那一段大時代的故事。
一幅仿當年門聯:「大丈夫效命沙場磨長槍,小女子獻身報國敞蓬門」,橫批「捨身報國」,令觀者會心一笑。小徑展示館的牆上還寫著:「成立特約茶室,不是提高士氣,而是穩定一下免於瓦解的軍心。」反映當年大時代的環境。而隨民意在民國八十年間走入歷史的「八三一」,就如同另一堵牆寫著:「她們是無聲無息的來去,在那火線上,隨時隨地會葬身在炮火中,生前沒人知道,死後軍籍上也沒有名字。」讓人感慨。
金門在民國四十年於朱子祠後方設立全島第一座「軍中樂園」,稱為金城總室。後來在山外、沙美、小徑、成功、庵前、東林、青岐、后宅和大擔島陸續成立分室,以及配合慈湖築堤工程,為期約一年的安岐機動茶室。另有每季至少一次的偏遠離島巡迴服務,東碇由金城總室派遣,北碇由山外分室負責。二至三名侍應生搭乘軍船前往,再隨下航次運補船返航。軍中茶室編制有甲、乙、丙級之分,設有經理、副經理、事務主任、管理主任、管理員、售票員、工友、炊事等,並有軍官部、士官兵部之分,票價也不相同。
以民國四十年為例,當時二兵月薪七元,一兵九元,上兵十二元,士官兵的票價就要十元之多,發洩一下也算是很大的開支。至民國七十八年間,少尉軍官月薪八五五○元,少校一○三五○元,二等兵三一○○元,軍官票僅二五○元,尉官和士官長票二○○元,土官兵票一五○元,已有更多官兵開銷得起。後期也設有公教娛樂票,擴大服務對象。當年,每逢假日茶室門口都大排長龍,還有用手帕、帽子、皮帶、破皮鞋、報紙、書籍,甚至掃帚、原子筆排隊,有時綿延半公里長,十分壯觀。
侍應生人數以金城總室四、五十人最多,其餘則從六人至十餘人不等,大都從台灣的私娼寮、小旅社、茶室和酒吧自願前來掙錢。每周四「莒光日」一律接受軍醫抹片檢查,每三個月還要抽血檢查。若呈陽性反應,必須停業治療,以免傳染性病影響前線「戰力」。雖然「老鳥」總是會叮嚀「菜鳥」不要感情用事,但仍有人與官兵談戀愛,最後自盡殉情,空留無盡的遺恨,也讓鄉親和舊地重遊的老兵,在走過殘破的軍中樂園遺址時,不禁勾起許多傷感。2010/11/13 中國時報
******
補票、移防...戰地春夢40年
「八三一」在金門走過四十個年頭,官兵與小姐扮演前線鴛鴦,共織戰地春夢。往事如煙逐漸散去,但一頁頁塵封歷史,依然長留昔日國軍當地民眾的心中,小徑展示館的開幕,喚起許多人的回憶。
早年,金門多數人家還在看黑白電視時,軍中樂園已配置彩色電視,讓小姐打發客人離開的漫漫長夜;貼心的伙房還會替交情好的小姐們準備貢丸湯、肉圓、筒仔米糕當消夜吃。不管寒暑,早上七時左右就要起床,準備梳洗接客的小姐們,當紅的一天最多可賣卅幾張票,姿色差一點的也有十來張。但未必賣幾張就做幾個人,有些是老相好的多買幾張捧場,通常七時卅分左右,就有人拿各種東西排隊,星期日放假的官兵多,生意也特別忙碌。
傳說有小姐要進門官兵自選一首歌,歌播完就停止動作,要繼續還得「補票」,因此惹惱阿兵哥,火大在提「槍」上陣前,先偷偷塗抹綠油精,結果被管理員轟出去,還找來憲兵登記「違紀」。小姐和部隊一樣要「移防」,在總室和分室之間輪調服務,以增加官兵新鮮感。不少大頭兵出操時,始終搞不清楚左、右腳,卻記得小姐移防的時間和地點,讓長官氣得半死。
每周四「公休」一天,小姐早上看莒光教學,接受政治教育,也吸收一些可與官兵聊天的話題,下午則上醫院接受身體檢查。偶爾,金城、山外街上可以看到小姐和老士官長同行,出手大方又不用找錢,讓商家賺得笑呵呵;也曾傳說年輕戰士上軍中茶室尋歡,卻發現對方竟是自己的姐妹,兩人當場抱頭痛哭,但這種淒慘的遭遇,也止於傳聞而已。
當然,小姐與阿兵哥也有露水姻緣。有人動了真感情,時間一到就打包行李,返台共組小家庭,絕口不提那一段往事;但也有人碰到騙子,落得人財兩空,連姐妹們也看笑話。對洗盡鉛華回台的小姐來說,在金門「戰地」的「春夢」,只是不堪回首的一場夢,就讓它消失在愈來愈模糊的過去吧!2010/11/13 中國時報
***-----------------------------------------------------------------------***
道路命名 見證台灣政治史
2011/11/21〔自由時報記者林良哲/台中報導〕台中市原有八個行政區的街道、路名,經常被抨擊其政治意味濃厚,但仔細推敲檢驗,卻能從這些名稱中見證了台灣近代政治思維的轉變。國民政府統治初期大多以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及偉人來命名,而反共復國時期則充斥著中國各省、市地名,直到解嚴之後本土意識抬頭,才有大墩、惠來、朝馬等本地名稱出現。
一八九五年日本統治台灣初期,街道名稱是沿襲清代的傳統,以大墩街、小北門街等命名,但一九○○年台中市展開「市區改正」(都市計畫),日本政府有計畫開闢新街道,而以新起街、新盛街等命名,後來又將日本天皇名號明治、大正及具有日本色彩的寶町、高砂町命名。
二次戰後初期,台灣為國民政府所統治,當時的「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台灣省政府前身)發布街道改名命令,以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及民族偉人來命名,使得台中市中區、西區一帶,產生了民生、民權、民族、中正、中山、五權等路名。
到了一九六○年代,台中市都市範圍擴張,道路向四方延伸,即以延伸處之地名來命名,例如大雅、中清、台中港、南屯、西屯、北屯等路名;一九六○年代末期起,台中市展開重劃區規劃,剛開始因其為新建土地,因此以建功、建德等路名。
到了一九七○年代進行第四期重劃區,一位主導重劃案的市府黃姓秘書,即以中國各省市名稱來命名,使得當地充斥著天津、北平、青海、太原、漢口、寧夏、遼寧等街道名稱。
一九八○年代台灣解嚴,本土文化開始受到重視,開始產生了以本土地名來命名的意識,因此在第七期重劃區中,有了惠來、朝馬等本地名稱出現。第九期重劃區位於東區,即以「東」為代表,出現東英路及東英一街等名稱;第十期重劃區位於北屯區,當地舊名為「軍功寮」,即以「軍」為代表,出現了軍福、軍功等路名。
從日本統治到解嚴的近百年以來,台中市的道路命名見證了台灣近代政治思維的轉變,而近年來民主化社會逐漸成形,台中市的新道路在命名時,都會由當地戶政所召集市議員、里長、鄰長等地方人士開會討論,不再由一人獨斷獨行,未來甚至可能出現「公民投票」的情況,這都顯示出道路的命名與政治生態、環境息息相關。
******
大甲里名路名 戲說封神榜
2011/11/21〔自由時報記者張軒哲/大甲報導〕大甲區有許多里名跟路名,與中國經典章回小說封神榜有淵源,成為戲說大甲的主題,文曲、武曲、太白、福德、順天、西岐等里名極具特色,皆是戶政所人員周東成所取,區長蔡信豐說,這些名稱歷經數十年依舊令人玩味,也成為當地學子文史教材探討的主題。「姜子牙在渭水垂釣,坐鎮西岐運籌帷幄,為周朝打江山。」大甲文史工作者張慶宗表示,封神榜背景是以商紂王殘暴無道、周武王弔民伐罪的歷史,故事人物眾多,有許多神佛仙魔法術相鬥的情節,最後以姜子牙將伐紂戰役中成仁和有功的英雄封神作為結尾,大甲區以此典故為地名相當特殊。
大甲區有如封神榜之區,最具代表性的西岐里,不少民眾都知道此里名稱與封神榜西岐城名稱一樣,大甲區的渭水路也是跟封神榜有關。
最近有大甲民眾又細數地方有趣的地名與路名,蔡信豐說,例如文曲里與小說中的文曲星君相關,商朝丞相比干對紂王一片忠心,比干敢於諫言而遭妲己等人設計命比干剖腹摘心,姜子牙助周伐紂成功,將比干追封為「文曲星君」。通天路則是與故事中的截教掌門人通天教主,通天教主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的師弟。通天教主為了幫門徒出氣,也參與了各宗派爭鬥之中。
***-----------------------------------------------------------------------***
保健宅配 施松林寄藥半世紀!
〔自由時報記者林國賢/虎尾報導〕台灣早已進入全民健保社會,虎尾鎮還有一位「寄藥包」外務員施松林,近半世紀來,仍堅守為客戶送藥。施松林說,這個延續日治時期的古早行業,即將消失,讓人噓唏。
早期醫療、交通不發達的年代,許多藥廠為了推銷成藥,都會在民眾家中寄放藥袋,業務員在固定時間把藥送到藥袋裡,民眾再依個別需求拿藥付錢,「寄藥包」守護早年民眾的健康,隨著時代演變,加上全民健保實施,社區藥局如雨後春筍般開設,這個古早的「宅急便」行業已漸式微。
年近花甲的施松林,從十八歲開始進入藥廠擔任業務員後,就擔任送藥包的工作,當年服務範圍涵蓋元長、崙背、西螺、虎尾、古坑等鄉鎮,客戶約七、八百戶,每個月剛好輪流服務一次,目前只剩下二、三十個點,儘管生意不好,但他很珍惜與老客戶近半世紀的情誼,持續服務送藥包。據他了解,全國大概只剩下二、三位送藥包業務員。
施松林表示,以往藥包裡的藥品應有盡有,上至頭痛、牙齒痛、下至頑癬藥一應俱全,可說是一間活動的藥局,早年不識字的民眾很多,為避免不識字吃錯藥,藥廠大都在藥包畫上圖案,例如腹痛,就畫上一位小孩摀著肚子痛苦的表情,讓人莞爾。施松林說,五、六○年代,除了送藥包的業務員外,還有像賣醬油、賣水缸、補鼎、賣布及赤腳醫生,都是穿梭村庄叫賣,目前都已絕跡,回憶昔日的風光,不免令他感嘆,隨著醫藥分業制度實施,現在藥也不能隨便亂賣、限制多,利潤微薄,幾乎都是以交朋友的態度在寄藥包。2010/11/10 〔自由時報記者林國賢/虎尾報導〕台灣早已進入全民健保社會,虎尾鎮還有一位「寄藥包」外務員施松林,近半世紀來,仍堅守為客戶送藥。施松林說,這個延續日治時期的古早行業,即將消失,讓人噓唏。
早期醫療、交通不發達的年代,許多藥廠為了推銷成藥,都會在民眾家中寄放藥袋,業務員在固定時間把藥送到藥袋裡,民眾再依個別需求拿藥付錢,「寄藥包」守護早年民眾的健康,隨著時代演變,加上全民健保實施,社區藥局如雨後春筍般開設,這個古早的「宅急便」行業已漸式微。
年近花甲的施松林,從十八歲開始進入藥廠擔任業務員後,就擔任送藥包的工作,當年服務範圍涵蓋元長、崙背、西螺、虎尾、古坑等鄉鎮,客戶約七、八百戶,每個月剛好輪流服務一次,目前只剩下二、三十個點,儘管生意不好,但他很珍惜與老客戶近半世紀的情誼,持續服務送藥包。據他了解,全國大概只剩下二、三位送藥包業務員。
施松林表示,以往藥包裡的藥品應有盡有,上至頭痛、牙齒痛、下至頑癬藥一應俱全,可說是一間活動的藥局,早年不識字的民眾很多,為避免不識字吃錯藥,藥廠大都在藥包畫上圖案,例如腹痛,就畫上一位小孩摀著肚子痛苦的表情,讓人莞爾。施松林說,五、六○年代,除了送藥包的業務員外,還有像賣醬油、賣水缸、補鼎、賣布及赤腳醫生,都是穿梭村庄叫賣,目前都已絕跡,回憶昔日的風光,不免令他感嘆,隨著醫藥分業制度實施,現在藥也不能隨便亂賣、限制多,利潤微薄,幾乎都是以交朋友的態度在寄藥包。2010/11/10
***-----------------------------------------------------------------------***
全球最斜人造塔樓/阿布達比首都門斜角 比薩斜塔的4倍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的一棟還在興建中的大樓,已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全世界「傾斜得最厲害的人造塔樓」。這棟高一百六十公尺、有三十五層樓的「首都門」(Capital Gate)傾斜角度為十八度,足足是義大利知名的比薩斜塔的四倍;但與隨著時間自然傾斜的比薩斜塔不同的是,「首都門」的傾斜完全出於人工刻意打造。「首都門」預定今年底完工,未來內部會有一家五星級飯店與辦公室。 2010/06/07 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

***-----------------------------------------------------------------------------***
一江山老兵歸來 未成仁「絕非孬種」
昨天中午桃園機場,七十八歲的陳小斌坐著輪椅,踏進中華民國土地。已等待多時的陸軍司令楊天嘯趨前自我介紹,代表國軍歡迎陳小斌歸來,也感謝陳為國家的犧牲。見到三名將軍,右眼雖盲的陳小斌起身回禮,左眼早已淚水盈眶。
陳小斌是浙江省臨海縣人,一九三三年生,隸屬「西方公司」(美國中情局駐台機構的化名)一江山特勤大隊情報組。一江山是大陳島的門戶,拿下一江山,大陳島形同失守,也是逼蔣中正的國民政府退出在浙江的最後據點。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共軍對一點二平方公里的一江山砲轟一萬多發,飛機空襲,隨後共軍五千多人兩棲登陸,一直打到第三天下午,島上的槍聲才完全沈寂。軍方在台北替一江山殉難烈士舉辦盛大追悼會,蔣中正總統親臨致哀。政府宣稱一江山守軍七百廿名無一生還,「正好是黃花崗烈士的十倍」。但戰役結束後,共軍就宣布島上的「蔣匪軍」有五百多人被俘,部分被俘官兵,後來還寫文章敘述戰役經過。一九九一年前後,就有當初被俘生還的官兵陸續申請返台,根據國防部資料,總數達一三一人。
一九六六年一月十八日共軍進攻時,陳小斌負責操作機槍,但被砲彈炸中,右眼當場炸瞎,雙腿也受傷,無法動彈。戰友將重傷的他拉到一旁,繼續與敵激烈交火,等共軍攻陷據點,發現還倒在一旁未死的陳小斌,將陳送回大陸救治。陳小斌坐了十二年牢,獲釋後轉任礦工,直到退休為止。瞎了一眼、「政治成分」又不好,陳畢生未成家,晚年生活孤苦。
去年初陳小斌透過先前已來台的戰友樓子香代為申請赴台定居,國防部透過海基會,查驗大陸當局核發的各項證明文書後,確認陳小斌作戰被俘身分,批准來台養老的要求。
依國軍撫卹相關規定,陳小斌可依照年資計算退休金,階級以被俘時為準,在大陸坐牢的時間,可以併計年資。另外會依滯留大陸期間,發給慰助金,最高五十萬元。當初國軍指揮官王生明之子王應文,現任「一江山烈士遺屬協會」會長,近年多次前往大陸,打聽父執輩犧牲的經過。
王應文說,自己與多位返台定居的老兵討論,認為真正被俘的守軍數字,絕對不到共軍宣稱的五百六十七人,因為至今中共拿不出五百六十七人的名單,現有的戰俘照片裡,也從未一次出現十幾人以上。
王應文說,一位被俘的士官提起,自己被炸昏醒來後,搞不清是否還在人世,回神一看發現在醫院,旁邊躺著副指揮官王輔弼中校,頭蓋骨被削掉一截。王輔弼問:「你還看到誰關在這裡?」士官說沒看到其他人,王輔弼嘆氣說:「我現在這樣不能動,想自殺也沒辦法了!」兩人只能流淚。
王應文強調,包括王輔弼以下被俘的官兵,都盡了全力,且在被俘後遭受了十年以上的牢獄之災,有些特別「頑固」的甚至被關逾廿年,「我認為王輔弼不是孬種」。對國防部終於不再將戰俘「繼續看得不堪」,他相當肯定。2011/02/16 聯合新聞網
***-----------------------------------------------------------------------***
「中國遠征軍」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印度蘭齊特稿)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遠征軍」最後反攻緬甸北部、殲敵凱歸。陣亡將士埋骨異域,應獲告慰與崇敬。國防部、外交部重修印度軍墓,對開創歷史的英雄致敬,意義重大。
「哨兵說:『明明看見一夥人從橋對面走來,喝令停止不聽,故鳴槍警告,槍響後不見蹤影。』此後,每夜哨兵都說『橋上有腳步聲,就是看不到任何東西。』」「後來哨兵聽到聲音即說:『我們是來為你們報仇,向日本鬼子討還血債,你們安息吧!』自此之後都說安靜無事」。抗戰時期「中國駐印軍」新22師第65團第2營第6連排長吳如岡,在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的訪談中這麼說。
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中華民國正式與美國、英國同盟,共同對抗軸心國,並編組「中國遠征軍」10餘萬人入緬作戰。1942年8月,攻勢受挫的遠征軍部分轉進印度蘭伽(Ramgarh)整訓,改稱「中國駐印軍」。
二戰後期,駐印軍於1943年10月開始向緬北反攻。12月1日,中、美、英3國發表「開羅宣言」,確立台灣在戰後歸還中華民國。1945年1月,整編後的駐印軍與滇西的中國遠征軍打通中印公路;6月,駐印軍凱旋歸國。然而,在遠征軍轉進、整訓期間,官兵傷亡慘重。無名戰士客死異域,來不及等到勝利返鄉,魂魄飄盪異鄉。
1942年時任遠征軍第5軍通信兵營無線電連連長的夏志忠,在國防部史編局訪談中指出,包括第5軍直屬部隊和尾隨的新22師,由緬北轉進印度之初有1萬2000多人,在惡劣天候、貧乏物資下,最後抵印阿薩姆(Assam)省雷多(Ledo)時,僅剩3000多人。為國流血犧牲的抗戰英烈應獲告慰與崇敬。然而,受限時空因素,二次大戰期間,中國遠征軍、中國駐印軍陣亡官兵,分別葬於部隊行止處。據國防部後備司令部網站,華僑及印度軍方在蘭伽、雷多和阿魯納查省(Arunachal Pradesh)佳蘭埔(Jairampur)發現3處中華民國國軍墓園,分別安葬580、467、734具遺駭。
其中,「中華民國駐印軍蘭伽公墓」曾於1982年由國防部編預算整修,平日則由加爾各答(Kolkata)華僑協助維護環境。然而,距上次整修已近30年,墓園祠堂、佛堂樑柱出現裂痕,許多墳塚有破洞、圍牆破裂,英烈靈位碑也斑駁剝落。抗戰忠靈為國捐軀異域,埋骨之所卻破落不堪,令人不忍。國防部今年專案撥款新台幣758萬元,7月27日動工後,於11月底完成整修,竣工大典在12月9日舉行。2011/12/08 摘錄自:中央社
***-------------------------------------------------------------------***
300年傳說 迎媽祖來台的和尚找到了
2013/11/22 聯合新聞網【記者蔡維斌╱雲林縣報導】北港朝天宮是國內唯一曾由和尚任住持、且世襲相承的媽祖廟,這個流傳民間的說法,最近終於得到證實。
朝天宮人員去年輾轉在大陸福建仙遊縣,找到當年帶著媽祖來台的開山住持「樹璧和尚」墳位,同時也找到清光緒三年記錄的「沙園龍紀寺朝天閣」史籍,詳載樹璧來台經過。證實流傳三百多年的媽祖野史不虛。
依朝天宮史載,朝天宮是由清康熙卅三年第一代開山祖師樹璧和尚,恭迎大陸湄州朝天閣聖母渡海來台,駐駕台灣笨港的一座古井上(即北港朝天宮正殿),卻再也搬不動,示意建祠,進而發展成今天的朝天宮。
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副董事長蔡輔雄指出,這段口傳歷史是眾多信徒熟知的媽祖經歷,但可供佐證的文物不多,只有廟方所典藏的雍正年間的樹璧和尚泥塑像、蓮座與樹璧所留的陶缽,被稱「鎮廟三寶」。
廟方多年一直想找史料,證實有關樹璧的傳說不假,可惜連史學界也少有資料。去年蔡輔雄得知樹璧的家鄉可能位在距離湄州不遠的仙遊縣,立即和多名董事到仙遊縣訪查,結果在一個名為沙峰小村落,找到樹璧的故鄉。
經向當地樹璧和尚出家的「龍紀寺」探訪,找到樹璧的墳位及其年籍史料;樹璧和尚俗名「嚴瑞義」,康熙三年出生,樹璧卅歲抵笨港,協助建廟。擔任朝天宮開山住持十六年,四十六歲回到故里,並由第二代「能澤」來台接任住持,法承世襲,延傳至今。樹璧五十九歲圓寂,神位奉於龍紀寺。
朝天宮並從龍紀寺獲得「沙園龍紀寺朝天閣」史籍,詳載康熙卅三年樹璧迎朝天閣聖母,從楓港(今莆田市境)坐船抵台灣笨港(今北港),和台灣口耳相傳的媽祖史吻合。「真是奇緣!」蔡輔雄說,樹璧精通醫藥,在故鄉救人無數,被奉為「祖師爺」,村內許多家戶、藥商至今仍供奉其牌位神像。
***-----------------------------------------------------------------------***
台灣同仁堂 比北京還正宗
【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在中醫藥界價值最高的百年品牌「同仁堂」,也是中國最神秘的家族品牌,極盛期在全中國有35個家族分支,後遭收歸大陸中央和地方所有,樂氏十三代傳人樂崇輝便帶著祖傳配方手抄本避居台灣。
這本由樂氏第五代傳人樂鳳鳴手抄編制的《樂氏世代祖傳丸散膏丹下料配方》,即是讓國內外業界搶著要的同仁堂傳統配本。雍正元年(1723年)同仁堂正式開始供奉清宮御藥,專為清宮御藥房提供中藥,連皇帝、后妃吃的藥也不例外。同仁堂也多次為宮內辦藥,先由太醫院奏明皇帝,再下聖旨到全國各地,將上好藥材上貢北京,延續清王朝八代皇帝,歷時188年。
總計,同仁堂生產的中成藥近600種,大都經過反覆實驗,配方合理,劑量合適,具明顯療效而聲名大噪,清末八國聯軍之亂時樂氏一度流失配方,後來北京淪陷,又遇上日本商人想染指同仁堂,向樂家提出入股要求,樂家花錢找權貴疏通,才躲過這場災禍。
後來樂崇輝帶著樂家手抄本配方,領著幾個年輕藥工避居台灣,為保命不敢開店販售,但仍承襲樂家傳統,由於配方只傳子,每個配方下料那4、5味重要的藥,樂崇輝也只會把兒子全叫到一個密室告知,再來每逢端午節,樂覺心更會淨身舉行製酒儀式。
直到6年前,樂覺心看到兩岸情勢漸好,開始瞞著父親做泡澡配方在網路上銷售,逐漸獲父親認同,這2年推出做月子食補系列進電視購物銷售,今年開出首家台灣樂氏直營店,將同仁堂招牌搬上檯面。2010/10/20 工商時報
***-----------------------------------------------------------------------***
誤解操舵命令 鐵達尼才撞冰山
【黃文正/綜合報導】長久以來,外界多認為一九一二年「鐵達尼號」郵輪係因沒看到海上大冰山,加上航速太快、閃避不及,終至沉沒。不過最新出爐的史料顯示,當時船上高階船員其實早已看到冰山,但因操舵船員誤解命令,轉錯方向,並且在撞上冰山後,仍繼續航行,導致船身大量進水,才會釀成悲劇。
鐵達尼號二副萊特勒(Charles Lightoller)的孫女佩頓夫人(Lady Louise Patten)最近出書指稱,她的祖父僥倖存活,很清楚悲劇真相,但為了保護船公司「白星航運」(White Star Line)名譽,也為避免同事失業,才會把祕密埋藏心底。
佩頓夫人說,祖父只跟祖母透露真相,她從小就聽祖母講鐵達尼號故事,而祖父過世後,祖母為保護祖父戰爭英雄的聲譽,要求家人不可對外透露。不過祖母和母親逝世多年後,佩頓夫人驚覺自己可能是世上唯一知道真相的人,所以才決定寫成小說《Good as Gold》,昭告天下。
佩頓夫人說,一九一二年時期的遠洋航運掌舵指令系統正處於轉變期,有些使用「舵柄令」(Tiller Orders)系統,有些採用較現代的「舵令」(Rudder Orders)系統,而且兩者方向相反。鐵達尼號船員有的熟悉新系統,有的仍沿用舊系統。
當鐵達尼號大副梅鐸看見兩英里外的冰山時,他依據舵柄令下達「右滿舵」(hard a starboard)指令,要讓船向左轉閃避冰山,然而舵工希契斯誤解,把船向右轉,雖然他立刻發現錯誤,試圖改正,但為時已晚,鐵達尼號隨即撞上冰山。
更慘的是,鐵達尼號接著又陷入第二個致命錯誤。鐵達尼號開始下沉後,船應該停止航行,白星航運董事長伊斯梅在船橋召開緊急會議,要求船長繼續慢速前進。結果導致海水大量湧進船身破洞,沖垮防水艙壁,鐵達尼號加速沉沒。
佩頓夫人說,當時距離出事現場最近的船隻,約四小時航程可以趕到,如果鐵達尼號停留原處,救援船隻抵達時,它可能還能浮在海面,一千五百多位乘客和船員也不至於葬身大海。2010/09/23 中國時報
***-----------------------------------------------------------------------***
神祕力量 牡丹社事件重挫日軍?
2014/01/17民視新聞【林致明、李奇樺綜合報導】西元1874年,日本以琉球人在屏東牡丹鄉,被排灣族人殺害為由,派出3000軍力攻打台灣,歷史上稱之為牡丹社事件,但是這一場彎刀與槍砲的不平等戰爭,看似佔盡優勢的日軍,在開戰之後士兵卻莫名接連發病倒下,繼而死亡,2個月之後,活下來的竟然只剩下500多人,究竟是什麼神祕的力量在攻擊日軍,來看以下的報導。
西元1874年,日本以琉球人在屏東牡丹鄉被排灣族人殺害為由,派出3000軍力攻打台灣,歷史上稱之為牡丹社事件,這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急欲展現海上霸權的侵略,也是台灣首次與日本短兵相接的故事,但是這一場彎刀與槍砲的不平等戰爭,結果卻是讓日本人大驚失色。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所石正人教授vs.排灣族古英勇長老:「當時的戰況讓人感覺到非常的痛心,他們打了將近2個月,然後在這2個月下來之後棄守牡丹,當時(若)沒有人帶日本人從後山把後面那些我們的食物切斷,一兩個禮拜我們在山頭沒水沒食物吃,自然我們就下來被日本一抓就宰我們殺我們了,後來日本軍隊怎麼了?日本軍隊在這個戰役裡面他們也得不到什麼好處,你看他們3000多個人進來打這個牡丹社,但是他們到最後把剩下500多個生還的人送回去了,其實日本人比我們還要慘,是因為有一股神祕的力量重挫著日軍。」
經過半世紀答案終於揭曉,重挫侵台日軍的就是令世人聞之色變的台灣矮小瘧蚊,帶有瘧原蟲的雌性瘧蚊叮人時會將瘧原蟲注入人體內,發病初期除了發冷、發熱還併發如脾腫大肝腎衰竭、急性腦病等,死亡率超過10%,說瘧蚊是恐怖的殺手一點也不為,過所幸在台灣昆蟲學家努力的研究下,我們找到了對治的方法。
蚊子專家連日清:「50年代台灣開始做防瘧工作那個時候,就完全徹底的調查牠的習性,家裡有哪些蚊種停留大概(調查出)有10種瘧蚊會停留在室內,室內抓的蚊子拿去解剖發現(瘧原蟲)比例最高的還是矮小瘧蚊。」
科學家發現若將DDT殺蟲劑少量噴灑在矮小瘧蚊棲息的室內牆壁上,殘留的殺蟲劑就能將絕大多數停留在牆壁的矮小瘧蚊一舉殲滅,西元1965年終於拿到了世界衛生組織頒發給台灣全世界第一張的瘧疾根除證書,瘧蚊再也不能威脅台灣人的生命。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上仙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