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阿茲海默氏症和第二型糖尿病似有關聯阿茲海默症會人傳人 器官移植「病種」恐上身 防癡呆 維生素E有效★德研究:咖哩內含姜黃 可預防老人癡呆★懷舊治療 失智榮民不失禁★ 病房開修車店 失智公喚回記憶★兒與店家套招 失智母親上門免費★我只記得你!失智老夫妻不忘枕邊人促腦神經再生中藥方劑獲美國專利★失智老人服抗憂鬱藥易跌倒★年輕工作須耗盡腦力 老年記性較強★每周玩電腦 銀髮族可防失智★6道題目自我檢視失智症★別放棄!失智症可醫療 早中期仍有救★法國逾百萬患者病歷調查 長期酗酒 易早發性失智★★★★★★★★★★


失智翁遭騙婚詐財的消息層出不窮!不肖歹徒利用失智症長者判斷力變差的弱點,企圖從中牟取錢財,不少人因而傾家蕩產,處境十分淒慘。為有效保障弱勢失智者的身家財產安全,家屬可向法院申請輔助宣告(監護宣告),對其資產產生法律保護力。
台灣失智症協會解釋,有權聲請輔助宣告的人,包括失智長者本人、配偶、四等親內的親屬、最近一年內有同居事實的其他親屬(四等親外)、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聲請人只要檢附戶籍謄本或身分證等可證實與失智長者間關係的文件、就醫證明、身心障礙手冊、醫療檢定等文件,就能向法院提出輔助宣告。

***-----------------------------------------------------------------------***
「維他命D」吃多會失智?江坤俊2點揭真相:它也沒這麼神(老年癡呆症2)
摘錄自:2022/08/30  三立新聞網【生活中心/藍詩孟報導】保健食品吃多就是好嗎?國衛院29日公布一份最新研究,表示失智患者及骨鬆、洗腎患者若多服用維生素D,對身體恐怕「壞處多於好處」,引起不少民眾恐慌。對此,外科名醫江坤俊就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曾到國外上課,學習到跟維生素D有關的知識,一般針對研究大家各說各話,但從他的認知來看,維他命D「也沒這麼神」。
維他命D的功效在近日受到討論,國衛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失智患者每週使用超過3天、每次1~2顆維生素D,每日使用0.25國際單位,年用146天,死亡率反而是未服用者的2.17倍。且從尚未發生失智的骨鬆患者和洗腎患者也發現,年用146天,發生失智率是未服用者的1.8倍。
研究指出,高齡及失智症長者的維生素D傳導機轉出現異常者,長期使用活性維生素D,反而可能有更大危害。報告一出也讓大眾更加恐慌,懷疑是不是不能讓老人家吃維生素D?
對此醫師江坤俊也臉書發文,表示很多人希望他能幫維生素D正名,因此他也分享幾點自己的看法;第一,你為什麼會需要維生素D?江坤俊表示,維生素D的來源是陽光照射和食物,但食物大概只佔了10%,「所以只要你日照不足,你就極容易缺乏維他命D,現在的人幾乎都在防曬,所以維他命D缺乏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第二,一般人要補充的是「非活性的維他命D」,不是活性的,江坤俊解釋,陽光給我們的是非活性的維他命D,所以你防曬後會缺的是非活性的維他命D,「所以請你補充非活性的維他命D」。另外關於維他命D的好處和壞處,其實每個研究機構都有各自的主張,但江坤俊說,「我無意神化維他命D,它也沒這麼神」。
江坤俊表示,現代人的生活讓大部分的人缺乏了非活性的維他命D,而維他命D顧名思義是維持生命的要素,因此「維他命D和其它維生素一樣都是不能缺乏的」,希望大家能了解這點。
***-----------------------------------------------------------------------***
研究指阿茲海默氏症和第二型糖尿病似有關聯
摘錄自:2010/11/22   中央社【中央社記者禾楓云溫哥華二十四日專電】新的研究顯示,阿茲海默氏症和第二型糖尿病之間存有關聯,甚至有人懷疑它們是一種疾病,只是以不同型態出現。
醫學研究指出,第二型糖尿病對胰腺的傷害,與阿茲海默氏症對人腦造成損害的模式相近。這些研究結果是在日前於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阿茲海默氏症及相關疾病國際會議上提出。
科學家發現,阿茲海默氏症患者腦中會出現類澱粉斑塊沈積,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中的類澱粉蛋白沈積,也可能是胰島素製造細胞的殺手。
加拿大卑詩大學教授麥嘉爾表示,這只是這兩種疾病間另一項類似之處。過去的研究也顯示,糖尿病患者出現記憶流失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的風險會較一般人高出七成,而這些也都是阿茲海默氏症徵候,醫師認為,糖尿病產生的毒素可能會影響腦部對糖分的利用。
在這次馬德里會議中,數項研究都指控制住第二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
事實上,用來控制血糖的同一種藥物,也有可能拉慢、甚至預防病患出現癡呆症候的風險。麥嘉爾表示,如果能找出阿茲海默氏症的病因,並研究出有效治療方法,將是醫學上一大進展。
另一方面,阿茲海默氏症和第二型糖尿病之間可能有關聯,也讓加拿大醫界和衛生官員甚感憂慮,因為隨著民眾肥胖比例不斷增加,罹患糖尿病人數也只會持續攀升。如果這些研究推論無誤,這也代表加國未來罹患阿茲海默氏症人數也會同步增長。
根據統計,加國已有近四分之一人口體型肥胖,在可預防的死因當中,肥胖更超越吸菸,成為頭號殺手。
評論
 現代才有的阿茲海默氏症,就是西藥的後遺症,過去我國千年以上的醫案中從未有過這種病出現,這就是證據了,已經有許多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來找我,他們都知道自從開始使用西藥控制血糖後,記憶就開始衰退,腎臟也出現問題,眼睛也出現問題,讀者請注意,糖尿病病患用西藥控制血糖後,除了得到阿茲海默氏症以外,還會得到青光眼與白內障,骨質疏鬆症,腎衰竭洗腎,雙足潰爛後截肢等。《美國佛州漢唐中醫 倪海廈醫師評論》
***-----------------------------------------------------------------------***

阿茲海默症會人傳人 器官移植「病種」恐上身
摘錄自:2016/01/31聯合新聞網【 作者編譯陳韋廷╱綜合報導】英國獨立報報導,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腦部疾病阿茲海默症可能在人際傳播,而阿茲海默症的「種子」可能在使用受贈人體器官組織的手術過程中傳播的假設,也因這項新發現而獲得佐證。
科學家在數十年前曾接受神經組織移植手術的患者,以及在阿茲海默症初期出現的大腦內蛋白質間,發現了此一關聯性。
這項研究也證實了去年九月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兒童時期注射過人類生長激素的人,在他們幾十年後死去時體內藏有相同的阿茲海默症種子。
這項最新研究以曾在奧地利與瑞士接受組織移植,但因另種腦部疾病─庫賈氏症(CJD)(庫賈氏症:是由一種具感染性的變性蛋白質(普利昂蛋白,prion)快速增加,而造成神經細胞死亡,使腦組織變成海綿樣的疾病。)死亡的八名受試患者大腦為樣本。目前已知庫賈氏症可在涉及自人類屍體取出神經組織手術過程中傳播。
在這八名因庫賈氏症死亡受試患者的回顧分析中發現,其中死亡年齡介於廿八歲至六十三歲間的七個人腦部有稱為「乙型澱粉樣蛋白」(amyloid beta,A-beta)的蛋白質團塊。這種情形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的早期階段,發生在這樣一個年紀相對較輕的群組中則極不尋常。
雖然目前仍無證據顯示阿茲海默症會藉由觸摸或照顧大腦退化疾病患者的方式來傳染他人,但上述發現證實了某些醫療過程可能不經意地將阿茲海默症「種子」在人際之間傳播的看法。
***--------------------------------------------------------------------------***
 防癡呆 維生素E有效
摘錄自:2010/07/14  網路新聞【中央社台北14日電】日前荷蘭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多吃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助於降低罹患老年癡呆症的風險。
新華社報導,大腦容易受氧化影響而損傷,損傷累積可能導致老人癡呆症,而維生素E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多攝取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可有助於保護大腦,減少患老人癡呆症的風險。
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學醫學中心,對5395名荷蘭人進行了平均9.6年的追蹤研究。在1990年至1993年間針對55歲以上的對象進行研究。
由研究對象的飲食訊息顯示,他們主要透過飲食攝取4種抗氧化劑—維生素E、維生素C、β-胡蘿蔔素以及類黃酮。(透過飲食取得的方式才是正確的,這個研究對人類貢獻很大。)
維生素E的主要食物是黃油、葵花籽油、豆油、蛋黃醬等維生素C來源是橙子、獼猴桃、柚子、花椰菜等β-胡蘿蔔素則來自胡蘿蔔、菠菜、番茄等類黃酮主要來自茶、洋蔥、蘋果和胡蘿蔔堅果類食物可極大程度改善實驗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吃核桃對人類有相同的作用,因此有助降低老年癡呆症危險。
研究發現,排除影響研究結果的潛在基因後,攝取維生素E最多的研究對像(每天18.5毫克)患老年癡呆症的風險比攝取維生素E最少的對象(每天9毫克)低25%。對患早老性癡呆症的風險也有類似的效果。建議,老年人每週5次,每次30分鐘的高爾夫、快走或跑步機運動,可有效防止老年癡呆症。
但研究未發現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和類黃酮的攝取量與老年癡呆症患病風險之間具有相關性,為了保證充足的維生素D,更重要的是經常曬太陽。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精神病學文獻」7月號上。
***-------------------------------------------------------------------***
德研究:咖哩內含姜黃 可預防老人癡呆
2014/09/28 ETtoday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科學家又發現新的治療腦溢血、阿茲海默症的方法,研究指出多吃咖哩可以促進神經細胞生長,因為咖哩內含一種叫做姜黃(Turmeric)的成分,德國研究人員將姜黃所含的芬芳姜黃酮注射在老鼠身上,發現牠們變得更活躍,推斷可以用來治療老人癡呆。
這項研究被刊登在《幹細胞研究與治療》(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期刊,發現咖哩中的姜黃內含一種芬芳姜黃酮(Fragrance turmerone)物質,可以用來刺激腦細胞的生長。研究人員將芬芳姜黃酮注射進老鼠的腦部,然後加以掃描,發現腦細胞似乎受到芬芳姜黃酮的作用,變得更活躍。
除了直接施打,研究人員還將老鼠的神經幹細胞分別浸泡在芬芳姜黃酮含量不一的溶液中,神經幹細胞可以轉化成任何種類的腦細胞,結果發現浸泡在含量越高的神經幹細胞,其生長速度也越快,證明芬芳姜黃酮確實可以幫助老鼠腦部發展。
儘管已經證實姜黃的確可以幫助腦細胞生長,但是德累斯頓工業大學(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化學博士安德烈亞斯(Andreas Androutsellis-Theotokis)對此表示,「這實驗意義不大,因為研究人員是將芬芳姜黃酮直接施打進腦部,但人們根本吃不了那麼多咖哩來達到一樣的效果。」
******
石柑湯防治老人癡呆
根據學理的研究,鋁及冬紛(因含明礬,有氫氧化鋁),容易影響腦部細胞,因此應避免接觸。至於預防,目前主要歸納出五點:1.使用抗氧化物(維他命A、C、E等);2.魚油補充品;3.磷脂胺酸補充品;4.咖哩(每周吃一次);5.從事大腦的交叉訓練。
除此之外,銀杏可以強化記憶力。石柑湯也可以防治老人癡呆症。每隔一段時間,就熬些石柑湯當茶喝。其做法為:新鮮石柑葉7至8片(乾品則為8至12片),用3碗水熬成1碗,於飯後飲用,1天1帖,每10天為1個療程。
石柑又名石葫蘆、石柑子、柚葉籐,是一種籐狀植物,多數攀附在樹木上,也有生長在石頭上,與一般柑桔有差別,購買時不可弄錯。摘錄自:2012/05/04台灣新生報《疑難雜症治癒談》
***--------------------------------------------------------------------***
懷舊治療 失智榮民不失禁
【黃天如/台北報導】國旗、先總統蔣中正的照片也能治療失智?為幫助榮家失智症長者控制病情,台北榮總對他們進行懷舊治療,透過環境與情境改造,例如在長者隨意小便的走道豎立國旗、在交誼廳擺放「蔣委員長」照片等,結果才一個月,長者躁動與憂鬱情緒都獲改善。
隨著人口老化,國內失智症患者逐年增加,目前近五十萬平均年齡近七十歲的榮民長者中,愈來愈多人面臨失智症衝擊。北榮進駐北縣三峽白雞山莊,對六十多名平均年齡高達八十一歲的失智症長者試辦集體懷舊治療。台北榮總護理督導長陳美碧說,失智導致各項功能退化,很多長者都有憂鬱情緒,甚至合併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患。
台北榮家六十多名失智長者治療前進行專業評估,都有程度不一的躁動行為,逾五成有憂鬱症傾向。另因認知、定向感退化及日夜顛倒,長者們常為瑣事爭執,甚至隨地尿尿,三更半夜不睡覺到處逛等問題。陳美碧說,不瞭解的人多認為患者有廁所不上,隨地小便,是故意搗亂,其實是患者已無法認知現代廁所的樣子,憋急了只好亂尿。曾遇過失智老人退化到無法辨識花生糖或老鼠藥,竟直接從桌上拿起,拆了包裝就吃,幸旁人發現緊急送醫挽回一命。
台北榮家配合台北榮總,將失智專區的廁所門面改成榮民長者熟悉的古早兩片式木製推門,並發揮巧思,在長者原本習慣亂尿尿的走道、洗手台等處豎立國旗,張貼「請尊重國旗」標語後,就再也沒有人敢犯錯了。
台北榮總護理部團隊設計的懷舊治療,還包括在交誼廳擺放許多榮民伯伯至今念茲在茲的「蔣委員長」先總統蔣中正的照片,藉此提醒長者,為表尊敬,不可在此鼓譟或吵架。晚上就寢時間到了,播放軍中晚點名歌曲,長者聽了果然都乖乖上床睡覺。2010/05/21 中國時報
***-------------------------------------------------------------------***
病房開修車店 失智公喚回記憶
摘錄自: 2013/09/27 網路新聞【綜合報導】「修了一輩子腳踏車,下輩子還要修!」罹患失智症的老先生張連紅,4年前住進淡水馬偕醫院護理之家,因緣際會下,接觸到過去修單車的工具、零件,依稀想起家人的長相、名字。院方於是在病房開設腳踏車行,讓他「顧店兼治病」,喚回生命的記憶。
高齡84歲的張連紅從日治時代開始修腳踏車,約七、八年前,阿公開始出現失智症狀,常修好車後告訴顧客「車沒有壞啊」,或是客人要付錢,卻說「已經給過了」,家人只好歇業,安排阿公到護理之家復健。
今年7月間,護理長李莉的兒子在淡水自行車道騎單車摔斷手,走了5公里到馬偕醫院治療。李莉隨手將摔壞的單車放在角落,隔天發現單車竟然跟新的一樣。一問之下才知道,坐在輪椅上的張阿公三兩下就把腳踏車修好了。
張阿公雖想不起來自己修好單車,但口中念著「補胎」、「落鏈」、「換輪框」等單車術語,他忘了家人的名字,卻沒忘記跟了他一輩子的功夫。
院方與家屬討論後,將4樓病房一個角落打造成「順發腳踏車行」馬偕分店,並將他修理單車的工具、設備,甚至當初開店的營業登記證都帶來,讓他的記憶、智能恢復不少。
昨日上午「車行」開幕,張阿公也在現場示範如何校正彎曲的單車輪框,仍可看出老練的熟悉感。院方說,未來要成立「愛車社」,聘請阿公當社團講師,講解修理單車的技術,病患、員工若有壞掉的車,也可牽來修理。
張阿公說,「哪一款車都可以修,但要提醒收錢,不然會忘記啦!」讓現場的笑聲不斷。
馬偕醫院淡水分院復健科醫師謝曉芙指出,失智症患者可透過懷舊治療、感官治療等幫助復健,利用日常生活情境,讓患者在習慣的環境、做習慣的事,有助於延緩功能退化。
李莉說,現在活動室佈置成夜市情境,有腳踏車店、野台戲、裁縫店及「柑仔店」,甚至有古早味結婚新房和大灶,幫助失智長者恢復往昔記憶。
昨天院方致贈一把金鑰匙給張連紅,告訴他:「以後每天早上都要來開門喔!」阿公用他熟悉的日語說:「阿里阿多!(謝謝)」現場有人詢問︰「修『落鍊』要多少錢?」阿公說:「免錢啦!」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飲食方面:每天多吃有抗氧化成份的蔬果,如菠菜、花椰菜、地瓜等,可降低發病率;每天吃一個蘋果,可減緩發病時程;天天吃莓果、肉桂,可活化腦細胞;喝巧克力及咖啡,可增加腦部血液循環;多吃咖哩,有助維護記億力;多吃堅果,可防治老年失智;每天2~3顆魚油,失智率可下降20~40%;此外,多攝取維他命E,多喝綠茶、紅茶、醋及少量紅酒,也有助於智力的保鍵。
******
摘錄自:2014/01/05聯合新聞網【 失智的阿嬤買賣不會出錯】阿伸阿嬤沒罹病前在行天宮當志工幫人消災解厄,也是個收驚婆,沒開過店,但聽說投資股市成為「菜籃族」後,虧了不少錢,讓她對錢、對數字很敏感。

五年前,阿伸阿嬤摔倒造成髖關節骨折,住進馬偕骨科病房,但她每次坐輪椅問醫院保全「公車站在哪裡?」就回不了病房,醫師懷疑她患有失智症,檢測驚訝發現連住在哪都不知道的她,算數題卻全對。於是有幫她開間「柑仔店」的想法。
醫護們集資到淡水老街買了一些古早味的東西,有人幫忙布置,連門牌都訂製好,兩年前讓阿伸阿嬤開了這家全台唯一的病房柑仔店,補貨、進貨都是醫護幫忙。
令人驚訝的是,阿伸阿嬤竟記得每樣商品的售價,讓醫護覺得「妳好神喔!」柑仔店每個月都會結算,都有約四百元的盈餘,重要的是阿伸阿嬤不僅很快活,病情也穩定多了。
***-------------------------------------------------------------------***
兒與店家套招 失智母親上門免費   
2013/10/08 聯合報【記者 趙容萱/台中報導】這是現代版孝子娛親。魏姓男子見母親失智,老抱怨自己「無路用」變得不愛出門;男子買通附近店家,只要母親上門消費,就誇「老太太人緣好、免錢」,魏母果真重拾歡顏。
「阿嬤,妳最近好像很快樂喔?」魏母日前到醫院回診,開心地回應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周希諴:「對啊,大家都對我很好,不跟我收錢。」眼睛瞇成一線笑著,沉醉在幸福裡。
跟診的護士順口讚美說:「一定是阿嬤太可愛,到處吃喝都不用花錢,好好喔!」魏母突然抬起頭,揮手說:「小姐,我告訴妳,還有洗頭髮也是免費!」
醫師表示,八十歲的魏母,在未患失智症之前個性開朗,很受街坊鄰居歡迎,三年前出現話講完就忘,常拿著鈔票卻看不懂是多少錢,無法出門購物,有時和鄰居聊天,常抱怨「無路用」。
兒子帶母親到醫院,確診為失智症。剛開始魏母排拒吃藥,家人、看護得連哄帶騙,相當折騰。兒子觀察發現母親沒體力走遠,但偶爾會想吃美食,因失智對金錢沒概念,付帳常搞錯,一、二次挫折後,就裹足不前。
為鼓勵媽媽出門,兒子心生一計,每個月都先付錢給媽媽常去的店家,並和店家套招,請對方在媽媽來消費時都要說「老太太做人真好、免錢」。
兒子說,這招很管用,母親每次出門返家都笑得合不攏嘴,逢人就說「我的運氣很好,老闆都不跟我收錢。」兒子說,每月只花一、兩千元就能換得母親快樂,很值得,何況以前是媽媽辛苦照顧他長大,現在換她照顧母親,天經地義!
周希諴說,失智症患者與腦組織退化有關,很多患者會自我封閉,加速退化,想辦法讓他們與人互動,確有助於減緩病情。
******
我只記得你!失智老夫妻不忘枕邊人
  2013/08/12.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遺忘,是失智症患者的典型症狀之一,不過台中有一對結褵50載、皆罹患失智症的王姓老爺爺、老奶奶,就算腦中的橡皮擦將記憶都抹滅,他們依然記得彼此,總是緊緊相守,天天上演牛郎和織女幸福相聚卻不捨分離的七夕愛情物語。
王爺爺是退伍軍官,和王奶奶相伴半個世紀,感情甚篤,卻因先後罹患失智症,幾乎什麼事都記不得,就連剛發生的事情也不例外,但讓醫護人員驚訝的是,他們「即使遺忘了全世界,也不會忘了彼此」。
王爺爺和王奶奶自去年8月開始,白天在光田紀念醫院的日間照護中心接受照護和復健,晚上則回家與家人相聚、享受天倫之樂。
醫護人員發現,王爺爺和王奶奶就算什麼也記不得,卻還能認得彼此的臉孔,隨時找尋著對方的身影。散步時,夫妻倆總是牽著小手,王爺爺只要一秒鐘沒看到奶奶,就會追著旁人問:「奶奶呢?」如果醫護人員沒在1分鐘內將奶奶帶到他的視線範圍,爺爺就會焦慮不已。
而隨著奶奶的病症加劇,需接受24小時的全天候照護,晚上無法隨著爺爺一起回家,每天傍晚的分別情節就像牛郎和織女一般,爺爺總不斷詢問:「奶奶呢?我得帶她一起回家。」最後經醫護人員耐心安撫後才作罷。
相較於總是憂慮「老婆不見了」的王爺爺,失智較嚴重的奶奶則每天都顯得非常開心,喜歡穿上紅色的衣服,沈浸於少女時期、即將嫁給爺爺的那段時光,幸福地告訴周圍的朋友「我快要結婚了!」。更讓人感動的是,奶奶總是能精準地說出新郎官的名字。
健忘和遺忘是失智症患者的典型症狀,而懷舊治療是藉患者過去生活經驗中的照片、音樂、空間佈置、活動體驗等方式,讓老人家重溫舊時的美好時光,維持好心情,減少因疾病所帶來的挫折感。
不過,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提醒,懷舊治療需配合失智患者的生命經驗,且避免使用可能會引發負面或消極情緒的素材,例如聽腔調悲苦的台語老歌、陳述曾遭舊政權迫害的經驗,以免將患者導入更不愉快的情緒中。
陳俊佑主任表示,部分失智長者若過度深陷過去的記憶,則需透過人時事地物的問題引導,將患者拉回現實生活,使其認知親友姓名和模樣、今夕是何夕,甚至透過讀報讓他瞭解社會上正在發生的事。但值得注意的是,讀報時應選擇正面、開心的素材,如中華台北男籃在亞錦賽的傑出表現;避開可能引發負面情緒的新聞。此外,烹飪、園藝、家務等感官性活動;還有算術等學習療法,或書法、繪畫等認知活動;外丹功、太極拳、散步等休閒旅遊運動,也有助於延緩失智症退化。
***--------------------------------------------------------------------***
醫界大突破!促腦神經再生中藥方劑獲美國專利
摘錄自:2012/01/31 網路新聞【生活中心 /綜合報導】中藥可以讓受損的腦神經再生!三總與中醫界組成的研究團隊,以大鼠腦中風模式為依據,餵食當歸、黃耆、人參、川芎等共9種材料等中藥濃縮方劑,經3天的中藥餵食,發現中醫藥可預防損傷腦細胞的凋亡。餵藥4周即證明腦神經纖維細胞和腦的膠質細胞都出現新生細胞,未來可進一步運用在預防大腦老化及相關疾病的保健。
由中醫師李政育主持,協調三軍總醫院腦血管神經科主任張成富博士,宜蘭大學陳怡伶博士、中醫師何秀琴博士,共同進行研發的「誘導腦神經細胞增生之醫藥組成物,其醫藥萃取物及其製造方法」,去年底正式取得美國專利。
李政育指出,過去,醫學界認為神經細胞不能再生,民國85年底,他和當時三總神經外科部主任林欣榮博士共同進行人體觀察實驗,發現脊椎脊髓神經細胞在截癱之後,仍可再生與恢復正常或部分功能,民國86年由美國《科學》雜誌列為當年十大科學成就之一,這項重大發現,幾乎算是全球第一。
腦膠質細胞也出現增生狀況,由此可見,吃中藥也能預防腦部老化、腦中風、帕金森氏症等重大疾病,那麼自己燉人蔘雞、當歸鴨,也有同樣效果嗎?中醫師李政育:「原則上以補氣補血補陽的藥物,效果會比較好,只是說你單品的藥物,療效沒有比綜合複方來得有效。」 
這項中西醫結合的腦細胞再生專利,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能治療關於腦部的所有疾病,李醫師指出,舉凡腦震盪、腦中風、腦萎縮、帕金森氏症、阿滋海默症…等,或是因腦神經細胞導致患者肢體功能障礙,如肌抽跳、肌震攣、肌僵直、半身不遂…,皆能由藥物促進腦細胞新生,改善肢體功能、減少致殘率、減輕社會經濟負擔、改善病患生活與健康品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黃建榮表示,已有越來越多的中藥經研究証實對神經系統具保護作用,包括西洋參、枸杞、丹參、薑黃、川續斷、鈎藤等,都可能對預防阿滋海默氏症(老年癡呆症)、巴金森氏症等有幫助。
***--------------------------------------------------------------------***
研究:年輕工作須耗盡腦力 老年記性較強
摘錄自:2014/11/22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如果你現在所從事的工作,都須花費大量的腦力去處理數據,分析事務,日日須絞盡腦汁,下班時猶如靈魂出竅,腦筋一片空白時,可別太過抱怨工作繁忙很傷腦力,因為根據研究指出,從事較費腦力的工作,老年之後記性反而會比較好!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指出,研究針對一千多名的七十歲老年人進行分析發現,年輕時若從事會計師、律師、設計師等容易大量動腦的工作,記性明顯比早年從事工廠員工、書本裝訂員工等,較為不靠腦力的工作來得高出許多。
研究指出,有這樣的結果,很可能是因為年輕時若能接觸須耗盡大量腦力的工作,將會刺激腦部,建立「認知儲備」,才能有抵抗大腦衰退的能力。
***-----------------------------------------------------------------------***
每周玩電腦 銀髮族可防失智
摘錄自:2016/03/05 蘋果日報【張渝萍╱綜合報導】「不想忘了自己」是不少年長者的心聲,要如何延緩老化造成的記憶力衰退?據美國梅約診所最新研究指,一周玩一次電腦的銀髮族,其認知能力受損的機率較完全不用電腦的人少42%,預防失智的情況比閱讀、社交、織毛衣等活動還要有效。
英國《每日電訊報》前天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梅約診所(Mayo Clinic),連續4年追蹤1929名逾70歲長者的日常生活習慣與腦力退化的情況,發現每周至少用一次電腦者較完全不用的人,認知能力受損的情況少42%。其他活動如閱讀雜誌、參與社交活動、打毛衣等手工藝,分別可降低30%、23%及16%認知能力受損的機率。認知能力受損通常被視為是罹患失智症的警訊。該研究下個月將在美國神經醫學會的年會上發表。 
受測者均是有正常記憶力及思考能力的年長者,他們在開始接受研究追蹤前,都先填問卷回答在過去一年中,自己對於可刺激腦力活動的參與情況,包括用電腦、閱讀等。 
研究者柯瑞洛斯(Janina Krell-Roesch)指出,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年紀增長,保持活躍的思考是很重要的,「但這份研究僅顯示(腦力及活動)的關聯性,並非因果關係。」英國阿滋海默症專家華登也稱,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多動腦及社交活動活躍,是讓大腦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像是猜謎活動,做手工藝或參加讀書會等。」華登表示,規律運動、戒菸及吃得健康、飲食均衡可降低罹患失智的機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昨受訪時表示,目前沒有藥物可預防失智,也無方法完全避免罹患失智,但不論是打電腦或外出做志工、參與活動等,只要多動腦、多運動,增加腦部細胞傳遞速度,就能維持腦部功能;若什麼事都不做、常發呆不動腦,容易有失智症狀。
甄瑞興建議採地中海飲食、低鹽低油,不要吃太多紅肉多吃蔬菜,也可喝少量紅酒,都有助大腦功能。
******
6道題目自我檢視失智症
美國在1983年時,就研發6項認知功能損傷測驗,只是後來被英國家庭醫師更新成為6CIT-Kingshill Version,只要透過回答問題來累積分數,總分最高為28分,就能初步了解是否有無記憶障礙。
只不過在進行測驗前,需請受測者記住一個名字與地址,而名字與住址應由5個詞語所組成,舉例來說:彼得.史密斯,盧頓鎮大街56號。
1)今年是哪一年?(回答正確為0分,不正確6道題目自我檢視失智症為4分)
2)現在是幾月?(回答正確為0分,不正確為3分)
3)不看時鐘,現在最靠近幾點?(回答正確為0分,不正確為3分)
4)從20數回1(回答正確為0分,錯誤2分,出現超過一個錯誤以上4分)
5)反過來說出一年的月份(回答正確為0分,一個錯誤2分,超過兩個錯誤以上4分)
6)請他說出先前提到的名字與住址(回答正確為0分,一個錯誤2分,兩個錯誤4分,三個錯誤6分,四個錯誤8分,全錯10分)
檢測結果:0~7分代表記憶力沒有問題;8~9代表有些問題,需看醫師;10~28分則代表明顯受損,需更一進步診斷。
******
失智症的早期臨床症狀多因人而異,但常是由短期記憶力減退、忘東忘西開始,以下十大警訊是失智症常見早期徵兆:
1.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
2.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
5.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
6.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
7.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
9.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
10.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資料參考來源:臺灣失智症協會網站
 ***-----------------------------------------------------------------------***
別放棄!失智症可醫療 早中期仍有救
摘錄自:2015/12/11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調查,台灣地區失智症人口約有近23萬人,而失智症至今仍被大多數人誤以為是無藥可醫的。南投醫院失智中心李志銘醫師表示,近年來失智症治療已有許多的進展。近10%是可以治癒的;而35%的血管性失智症,可經治療而遏止惡化或改善病情的;其餘約55%阿滋海默氏病,仍然是可以醫療的,尤其是在早期或中期更見療效。
李志銘醫師表示指出,失智症的早期臨床症狀多因人而異,但常是由短期記憶力減退、忘東忘西開始,在治療失智症的部分,如硬腦膜下腔出血,常壓性水腦症,則應開刀。如果是維他命B12缺乏,則應補充,只要對症治療就有可痊癒的機會,而藥物能改善失智症病人的認知功能障礙,改善生活品質,減輕家屬的照顧負擔。其次,約半數病患會有焦慮、憂鬱、焦躁不安、妄想、幻想等精神行為症狀,須以行為改善方式或藥物來治療。
李志銘主任特別提及腦中風後所引起的血管性失智症,表示這不僅可以遏止,有許多證據顯示部分是可以恢復的。初期血管型失智症的病人更有近3成可明顯進步到脫離失智病況。目前也有數種藥物使用在慢性血管性失智症的病人,可稍微改善其智能狀態。簡而言之,失智症患者,倘若能夠即早診斷、即早治療、預防,是能夠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亦能減輕照顧者、家屬的照顧負擔。
***-----------------------------------------------------------------------***             
法國逾百萬患者病歷調查 長期酗酒 易早發性失智
摘錄自:2018/02/22 華視新聞【編譯劉宜庭、記者吳亮儀/綜合報導】《較正常人多出3倍罹患風險》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二十日刊登的一份研究,調查法國公立醫院出院資料庫二○○八年至一三年間逾一百萬名失智症患者的病歷,發現長期酗酒是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等所有類型失智症的重大風險因子,較正常人多出三倍的罹患失智症風險,尤其容易引發在六十五歲前發病的早發性失智。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酗酒」為男性每天攝入超過六十公克純乙醇(相當於達六標準杯以上),女性每天攝入超過四十公克純酒精。研究顯示,酗酒引發失智症的風險,男性(四.七倍)較女性(四.三倍)略高,男性的發病年齡也較女性早;考慮高血壓、肥胖、吸菸等因素的影響後,酒精使用疾患(指酒精依賴與酒精濫用)總體而言仍較正常人多出三倍罹患各類失智症的風險。
這份研究蒐羅六年間超過一百萬名失智症患者的病歷,但不包含罕見失智症或早年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堪稱該類型研究中最大規模的調查。研究顯示,逾五.七萬例早發性失智症個案當中,有超過一半被診斷出是酒精依賴、酒精濫用等酒精使用疾患。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記憶與阿茲海默症治療中心」神經心理學教授李凱特梭(Kostas Lyketsos)指出,儘管過去已有許多研究揭露酗酒與失智症之間有很大的關聯性,該研究在「早發性失智」領域仍是獨一無二的。
《研究指出 酒精恐永久損壞大腦》研究人員指出,酒精使用疾患與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心臟衰竭有關,這些都會增加血管性失智症的風險。研究主筆、巴黎跨國健康經濟網科學家史瓦辛格(Michael Schwarzinger)表示,乙醇及其副產物乙醛對大腦具有毒性,可能永久損壞大腦結構和功能,重度酒精濫用者還可能導致肝性腦病變,「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酒精使用疾患引發失智症的程度,遠大於過去的想像,……酗酒應該列為所有類型失智症的重大風險因子」。
《醫師指酗酒傷肝 會造成腦病變》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則指出,長期酗酒是會造成腦部麻醉效果,且會伴隨肝功能不好、肝功能異常,也會造成代謝性的腦病變,影響及傷害確實很大;甄瑞興並警告,長期酗酒的人較容易跌倒、造成頭部外傷、頭部流血等,頭部傷害可能也是造成失智症的相關原因。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上仙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