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痠痛貼藥布慎防「經皮毒」傷腎!4重點教你怎麼貼、貼多久★無孔不入的「經皮毒」 你的皮膚天天在吸毒?女裝驗出致癌物超標20多倍…專家曝:恐改變人體DNA 涉案公司遭註銷男子發現藍色肝臟,竟是紋身導致的,看完你還敢紋身嗎?★1杯珍奶等於4碗飯 市售飲料熱量驚人★大學生愛聽MP3 一成二輕度聽障 ★ 「娃娃醫學生」 社會歷練不足★ 半夜鬼壓床? 科學來解析★大腦被干擾 「撞鬼」就會存在★搶救血栓腦中風 黃金6小時通血路★整日盯電腦! 黃斑部水腫眼恐過勞死★ 具4不良習慣 平均早十二年死亡★吸入奈米微粒 恐引發肺病★待冷氣房 小心得冷氣病★奈米化妝品風行 學者憂威脅生態★他動完手術天天喝大骨湯 傷口竟潰爛2次開刀★★★★★ 


***-----------------------------------------------------------------------***
想不到「經皮毒」居然這麼毒!
摘錄自:2016-08-0 今日新聞【由 科學育兒創新社 發表于健康】「經皮毒」是指經過皮膚吸收,沉積在體內的毒素。我們日常所用的洗護用品,包括洗髮水、沐浴露、化妝品、藥膏等都含有非常微小的化學元素,它們能夠破壞皮膚的防護壁,進入到我們的體內,形成毒素。
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是怎樣接觸到不同的化學物質的呢?早晨洗漱的洗面奶、牙膏;洗碗用的洗滌劑、消毒液;洗衣服用的洗衣粉、漂白粉;晚上的卸妝水、洗髮水、沐浴露等等;除此之外,寶寶的紙尿褲、女性的生理用品、日常使用的防蟲劑、除濕劑等等都含有化學物質。
由於經皮毒是經由皮膚吸收,並且難以分解,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傷害,因此需要媽媽們格外注意。
大家都知道水和油是無法混合到一起的,這就好比是合成洗滌劑的原理:為了讓本來無法混合到一起的物質混合到一起,就添加一些合成界面活性劑,利用化學反應使其混合到一起並安定。
這種混合合成技術在市面上的商品中廣泛使用,包括沐浴露、洗髮液、護髮素、漱口水、洗滌劑、牙膏、化妝品、洗衣類產品、芳香劑、除草劑等……因此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由皮膚進入身體的「經皮毒」了。
皮膚作為身體最大的組織器官,擔負著保護、排汗、呼吸以及排出體內多餘垃圾油脂的作用。但由於上類商品中所含的合成界面活性劑對皮膚的皮質層有著極強的破壞作用,使得一些有害物質直接經由皮膚滲透進體內,堆積在血液和脂肪中,增加大腦和排毒器官的負擔。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生殖器對於經皮毒的吸收能力特別強,因此建議媽媽們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使用乾淨的清水為寶寶清洗生殖器官。
有害物質對大腦和免疫力造成很惡劣的影響,大腦組織有六成是脂肪,有害物質極易在脂肪中堆積。當大腦輸入口發現有害物質侵入的時候就會及時關閉血液通道,但也有一些微小的有害物質會直接進入腦部,對大腦造成傷害。容易產生多動症、自閉症、對環境適應困難等。
經調查,2000年日本幼兒哮喘病的發病率相較1982年增加了21倍。這是由於身體吸收了這些有害物質,免疫力遭到破壞,產生疾病,除了哮喘病之外,還極易產生皮膚炎症、過敏、氣管及支氣管炎症等過敏性疾病。
2016年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對市面上60款沐浴露進行了化學物質、微生物及防腐劑效能的檢測。結果顯示其中有超過一半的樣品含有污染物——二噁烷,23款樣品中含有致命的防腐劑——MIT、CMIT。美國接觸性皮膚炎協會將MIT評為年度致命物質!
二噁烷又叫二氧六環,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呈無色液體狀,稍有香味,具有微毒。它對皮膚、眼部和呼吸系統有刺激性,並且可能對肝腎功能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二噁烷急性中毒也可能會導致死亡。
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在2015年12月的報告中指出,化妝品及洗護用品中的二噁烷含量低於10ppn(濃度水平)為安全。
洗護用品在正常使用下會被沖洗掉,二噁烷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太大傷害。但根據經皮毒的一些特質來說,由於化學物質的繁多,使得一些物質之間會存在一些因果關係,但這些副作用並不是立刻就能顯現出來的,因此孕婦、有過敏體質的人群,以及為寶寶挑選洗護用品的時候需要格外注意。
***-----------------------------------------------------------------------***
痠痛貼藥布慎防「經皮毒」傷腎!4重點教你怎麼貼、貼多久
摘錄自:2022/12/21 早安健康【新聞中心呂維振】一般民眾常有身體各處痠痛的情形,常見的一種處理方式就是貼痠痛藥布。不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提醒,其實貼藥布也有學問,一次不能貼太多片,否則對身體也可能產生危害,明明沒有傷口,貼在皮膚表面的藥布,為何也有可能傷身? (編輯推薦:打胰島素會傷腎?譚敦慈父親糖尿病40年,吃藥打針沒洗腎關鍵是這個)
《痠痛貼布全身一次最多貼兩片》
林口長庚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腎臟科門診常見到許多民眾是因為腰痠背痛才來掛門診,以為腎臟在腰部,可能是腎臟出問題。其實這不一定有關。不過他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有些民眾在還沒有來看門診前,已經先在家裡買一些止痛、痠痛貼布來貼。
雖然這些痠痛藥布在一般藥局都有賣,但在使用還是要很小心。顏宗海表示,市面上止痛貼布有一些成分是水楊酸,但大部份都是屬於非類固醇、抗發炎的藥物,也就是NSAID。藥布的好處是針對局部例如脖子痛或腰痛就可以貼,相對口服,其實不會讓身體吸收那麼多劑量,也就是一般來說,經皮膚吸收量比口服要少。 (編輯推薦:護肝腎首要戒掉亂吃藥!便祕胃痛全靠腸胃藥,大腸癌上身都不知)
但是要注意的是,同一時間全身上下總計不能貼到五、六片,那就太多了,建議一次貼一到兩片即可。比方說,如果脖子痛貼一片,腰痛貼一片,不可到處貼一整圈。貼很多片吸收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藥量,可能會產生腎毒性,對腸胃道黏膜也有傷害,醫學期刊就看到國外有人貼了藥布之後腎衰竭,或可能造成上消化道出血。
《痠痛貼布一次不要超過六小時》
顏宗海記得有一次一個民眾說腰痛,就開了口服止痛藥給他,後來民眾表示效果不強,希望加開止痛貼布,但這樣子藥的劑量太重了。
此外,止痛貼布其實有藥效限制,一般來說約6多個小時就沒有效果,所以6個小時到就可以移除了。許多人習慣貼了以後就去睡覺,藥布貼過夜,上面有一些膠可能第二天起來後,皮膚就會感到不舒服,會癢,其實就是貼太久對皮膚刺激的緣故。
另一個要注意的是,如果皮膚有傷口就不要貼,因為會影響到傷口癒合,有紅疹也不要貼,因為該處已經有太過刺激的情形。最後,不論是止痛藥或者痠痛貼布,都只是治標不是治本,如果痛一直存在,還是要去看醫生。例如用了痠痛貼布貼了5天或一個禮拜都沒好,還是建議到醫院給主治醫師看。
******
日本天皇的心臟醫師、順天堂大學醫學院心臟血管外科教授天野篤指出,貼布不可以輕易地使用,尤其是心臟有問題的民眾更是要小心,有造成血壓升高、病況惡化的危險。這是因為市售止痛貼布中常會有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的成分,雖然能夠抑制會引起體內發炎、疼痛的前列腺素等物質,但也同時會影響腎臟調控水分與電解質的能力,讓水、鈉容易積聚在體內,使血壓上升並造成浮腫。
天野篤教授也為文以近年日本效力強勁的市售貼布舉例,僅僅只要貼2枚,血液中藥物主成分的上升程度,就能與直接服用口服藥的情況相同。藥劑過量不僅傷腎,還產生胃痛、胃潰瘍的狀況。
此外,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曾有老翁因腳痛自行貼貼布緩解長達5年,後來就診才發現是下肢動脈栓塞,甚至嚴重到幾乎要截肢的程度。
******
近日藝人玉兔在《醫師好辣》上分享一位在醫院上班的學姊的經驗,曾有一位農夫時常有痠痛困擾,但因就醫路途遙遠,不斷要求醫師一次開多張痠痛貼布給他回家貼,醫師拗不過他只好給藥;約兩個月後,該農夫因為凝血功能不良發生大量胃出血就醫,醫師本來以為是因為服用抗凝血藥物,後來才發現是農夫一次使用多張貼布,懷疑因為吸收太多貼布裡的抗凝血成分而導致胃出血。
更有甚者,國外曾發生使用過量痠痛貼布致死的案例,該死者是一名運動選手,疑似使用過量的痠痛藥膏,皮膚直接吸收後,身體累積過多甲基水楊酸,未能即時代謝而死亡。
***-----------------------------------------------------------------------***

無孔不入的「經皮毒」 你的皮膚天天在吸毒?
 摘錄自:2017/05/10 每日頭條【由 依貝茲 發表于健康】俗話說,病從口入。我們經
常關注「吃」方面給我們帶來的不良影響。可讓我們沒想到的是,一些化學物品經過皮膚進入我們的體內,在血液和淋巴液中溶解,對人體產生的危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經皮毒」日常用品中,凡是洗的、用的、穿的、抹的、擦的、噴的,都可能隱藏各種不良的化學合成物質,經由皮膚攝取吸收,侵入體內,對身體造成毒害。且毒害難以代謝排出,日積月累嚴重損害健康,甚至可致癌。
「經皮毒」究竟是什麼?
「經皮毒」通過字面來理解就是通過皮膚進入人體的毒素,這些毒素都是通過皮膚吸收的。例如洗髮精,護髮素,洗滌劑,化妝品等這些日常用品中都含有大量的合成化學成分,某些化學成分是可以通過皮膚吸收,沉積在身體內,對身體造成損害。這些物質我們就統稱為「經皮毒」。
經皮毒前三甲排行榜
◎冠軍:甲醛——家具中,質量不合格的衣物中,甲醛的身影無處不在,它不但自身有毒,還會讓許多隱性毒素進入體內,一旦過量,就可能引發身體各個器官的疾病。
◎亞軍:月桂醇硫酸鈉——存在於洗髮水等洗護用品中,促進多種化學物質的經皮吸收,當它侵入皮下組織並長時間殘留時,就可能誘發皮膚癌,還可能導致其它臟器的癌變。
◎季軍:直鏈烷基苯磺酸鹽——在洗衣液等清潔用品中可以找到它的身影,激發有毒化學物質經皮膚被身體吸收,破壞機體良性循環,導致內分泌失調。
《經皮毒是怎麼進入身體的?》我們皮膚的結構仿佛是一片葉子,上面有很多氣孔,作為二氧化碳、氧氣和水蒸氣的進出口。氣孔內有一層有張力的皮膜,發揮著阻擋外部物質入侵的作用。我們長期使用的日用品中,幾乎都含有溶解劑和表面活性劑,它們會使皮膚的角質層處於溶解狀態,發揮屏障作用的皮膜張力下降,從而導致有害化學物質透過皮膚進入體內——這就是毒素進入皮膚的過程,而這樣進入身體的毒素就被稱之為「經皮毒」。當身體溫度越高時,皮膚對於經皮毒的吸收能力就會越強,毒素隨著新陳代謝進入身體的不同部位,如果不能及時將其代謝出體外,就可能會對身體的各個器官產生不良影響。
《經皮毒有什麼危害?》化學物質通過皮膚進入身體內部,在血液和淋巴液中溶解,這個過程叫做「經皮吸收」。對女性而言經皮毒可以進入子宮,對男性而言經皮毒容易進入睪丸,破壞荷爾蒙平衡,從而引發過敏症,哮喘等各種症狀,也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還容易導致不孕不育症。最大的危害是會導致胎兒的先天性過敏症或者胎兒畸形。最嚴重的症狀是我們日常經常使用的化妝品里含有的合成化學成分會誘發癌症,而且經皮毒容易誘發腦部疾患,神經系統疾病等等。
《那麼如何有效「防」毒和「排毒」呢?》當然,我們的生活中無法避開所有的經皮毒。所以我們要想些辦法讓我們的生活儘量遠離!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農藥殘留和各種化學有毒物質,可以使用仙薈美依貝茲果蔬餐具用品清潔劑,真正從源頭上祛除毒物。此外,還可以多吃像魚類、蘋果、豆類、芋頭等食物,可以幫助你清除毒素和提高免疫力。
***--------------------------------------------------------------------------***
 ★女裝驗出致癌物超標20多倍…專家曝:恐改變人體DNA 涉案公司遭註銷
摘錄自:2022-10-10 CTWANT【編輯:網編組 】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開展抽檢。在檢測過程中,一件標稱為「深圳市安若依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生產的時尚女裝,被檢出一種名為「聯苯胺」的可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標,而且超標非常嚴重。據悉,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在與人體長期接觸的過程中,有害成分被皮膚吸收,在特殊條件下可能產生20多種致癌芳香胺。
《央視》報導,檢測工程師表示,該產品的可致癌芳香胺染料實測高達540毫克每千克,超標27倍,也就意味著致癌染料具有較高濃度,對人體健康帶來的安全風險也更高。
報導指出,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在與人體長期接觸的過程中,其有害成分被皮膚吸收,在特殊條件下分解產生20多種致癌芳香胺,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經過活化作用而改變人體的DNA結構,可能引起病變和誘發惡性腫瘤物質,導致膀胱癌、輸尿管癌、腎盂癌等惡性疾病。
除上述企業外,一家標稱為東莞市曼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生產的牛仔馬甲,也檢出可致癌芳香胺染料含量也超過了標準數值,達到了30毫克每千克。專家認為,有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就沒有特別注重環保的要求。
據悉,在本次網售休閒服裝產品監督抽查結果中,共發現246批次產品合格,占比超八成。其餘58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9.2%。主要不合格項目為纖維含量、色牢度、pH值,以及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方面。
針對本次休閒服裝抽查結果,檢測機構已經向不合格企業發出了產品質量改進建議書。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將繼續開展對休閒服裝產品的質量監督,有效跟蹤不合格企業,督促企業糾正錯誤,保護消費者權益。
***--------------------------------------------------------------------------***
男子發現藍色肝臟,竟是紋身導致的,看完你還敢紋身嗎?
 摘錄自:2017/09/14 網路新聞【綜合報導】可能最近大家都被那個藍血人的新聞所驚呆了,同樣小編也是如此,之前還想著要不要去紋個身呢,看完再也不敢了.....
據相關新聞報導,湖北恩施一醫院普外科主任肖體現在給一位小伙做膽結石手術時驚呆了,患者的整個肝臟竟然是藍色的。「看起來像不鏽鋼被烤過的那種金屬藍,也挺像鋼筆的藍墨水的顏色,帶有光澤。」幸運的是小伙的雖然肝臟顏色異常,但其表面看上去光滑健康,形態、功能都挺正常,沒有肝臟相關的病變。
蔡醫生表示,他從醫多年,只知道因為用了含鉑的化療藥物會引發毒性反應,導致肝臟變藍,但這屬於「藍肝綜合徵」;此外,長期接觸金屬鐵的從業者,也有可能因為鐵在體內沉積,引起肝臟發藍。但是在這個小伙的身上這些都一樣遭到排除。另一位醫生也表示:「想半天都沒想明白,如此光滑的肝只有注入染色劑才有可能啊。」
在細細追問後,醫生很快發現身上果然紋了一個10厘米×10厘米大的狼臉圖,無獨有偶,一些醫生看到這個病例後表示,自己也在手術中見過,同樣沒有肝臟相關病變,而他們基本上都有過紋身經歷,而且紋的面積還不小......
為什麼紋身會導致藍色肝臟?
報導指出,一名科學家發現紋身墨水含有「二氧化鈦顆粒」等有毒物質後,針對紋身墨水做出研究。發現有醫務工作者被二氧化鈦顆粒接觸皮膚後,造成發炎及其他不良反應,因此利用加速器來觀察二氧化鈦顆粒狀況。
隨後徵得4位刺青志願者同意後,從他們的紋身中取一小塊皮膚,借助加速器產生的X射線照亮,來檢查紋身皮膚內墨水狀況。結果發現,紋身墨水確實會移動,甚至二氧化鈦和其他染料成份分子會從紋身滲入更深層的皮膚,積聚在淋巴結中。
科學家大膽假設,這些刺青墨水分子進入淋巴系統對志願者的身體可能會造成影響,讓他們的淋巴結擴大,甚至細胞和皮膚會分泌一些特殊的分子分解至墨水,而這些分子會造成人皮膚發炎,嚴重點還可能致癌。

看完不知道你們還敢不敢紋身,總之我是不敢了,接下來再給大家科普科普紋身的危害吧,大家在紋身之前不妨都來看看,做好心理準備。
《1、皮膚過敏》紋身普遍存在的危害就是皮膚過敏了,主要是因為紋身用的顏料種類很多,並且含有不少的化學物質,當這些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內會引起皮炎、過敏,甚至致使局部發癢、疼痛。
曾經就有一位母親為了表達對女兒的愛做了個心形紋身,卻因為嚴重的過敏反應後變得很不平整,長成了一大塊的痛得讓人難受的肉團,最後給她留下了永遠的疤痕。
《2、細菌感染》紋身用針尖在人體上刺、紋,對人體皮膚細胞、神經細胞,是一種破壞皮膚,不利於健康的行為。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能抵禦外界機械性、物理性、化學性刺激的傷害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襲。紋身損傷了皮膚,容易招致細菌感染,如癤、癰、丹毒、膿皰瘡等。
《3、誘發皮膚癌》據研究,紋身專用的刺青顏料含鉛、鉻等重金屬及其它化合物,這些有色化學合成物質對人的身體有潛在的危害,紋身的時候會刺破皮膚破壞皮膚角質層的作用,造成大部分紋身者身體機能抵抗力下降時發生皮膚病變。並且頻繁紋身可能使皮膚存留大量的毒素,從而可能誘發皮膚癌。雖然說誘發皮膚癌的機率很小,但是誰知道這種機率會不會發生在你的身上呢,所以說還是要引起注意的。
【專家提醒,打算紋身的朋友最好事先了解清楚染料里的各種成分,做到心中有數,理性選擇。儘量避免紋面積較大的圖案,以防染料中大量的不明物質對身體造成損害。肝臟是重要的解毒器官要好好善待它。】
***-------------------------------------------------------------------***
1杯珍奶等於4碗飯 市售飲料熱量驚人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8日電)市售包裝飲料是熱量陷阱,董氏基金會調查,1杯700cc奶茶加糖加粉粿或珍珠,等於4碗飯。連感覺很健康的果茶,多半添加香料果露而非果汁,喝多了不但影響身材,還會對糖上癮。
董氏今天公布市售包裝飲料411品項和12家手搖飲料連鎖店的營養成分調查,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抽檢的飲料平均含糖10%到16%,最誇張的某款茶飲含糖量最高者達20%,1杯700cc竟有140公克糖,相當於28顆方糖。
許惠玉指出,以每天所需熱量1800大卡計算,衛生署的精緻糖建議攝取量上限45公克,這次調查的茶飲熱量超過1000大卡,熱量除了來自超高含糖量之外,還有茶飲中的奶精、粉粿、粉圓。
許惠玉表示,愈是風味清爽的茶飲,例如無糖或減糖的紅茶、綠茶,或是未加奶精和粉粿的飲料,例如洛神花茶、酸梅湯,所含的熱量愈低,平均每杯約含300到400大卡熱量,飲料中添加愈多的糖、全脂奶、奶精、澱粉製品,熱量愈高。另外,這次調查也顯示,感覺很健康的手搖調味果茶,常常加的不是天然果汁,而是混合糖漿、香料、色素的濃糖果露。
許惠玉指出,國人飲料消費驚人,市場調查資料估計每年飲料市場銷售約千億元,根據衛生署2005年到2008年的國民營養調查,國人飲料攝取頻次比10年前成長2倍,兒童青少年大約平均每2天喝1次飲料。
她指出,糖分攝取高量會產生上癮現象,增加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胰臟癌的機率,並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導致體位兩極化現象,不是攝取熱量太多而過胖,就是偏食而吃不下正餐。為了孩子的健康,董氏基金會建議家長不主動提供孩子含糖飲料,並以身作則多喝白開水,以減少對健康危害。2010/04/08
***-----------------------------------------------------------------------***
大學生愛聽MP3 一成二輕度聽障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年輕人平常走到哪都會聽MP3、戴耳機,假日還喜歡去KTV、聽演唱會,暴露在高噪音環境中。調查發現,一成二大學生出現輕度聽障,雖暫時不會出現溝通與聽力困擾,但長期下來聽力恐將惡化。
台灣師大衛生教育所教授董貞吟針對「青年學生娛樂性噪音暴露與其早期聽損關係」進行研究,共調查一七八七位大一新生,結果顯示,過去一年內有八成一學生參加高噪音活動,以KTV最多,其次為電動遊樂場、戶外演唱會、看球賽等,去一次KTV平均要唱三個半小時。
此外,九成一學生有使用耳機習慣,其中近七成每週用一到五次不等,十二%每天使用,每次戴耳機平均一.六個小時。該研究並進行實驗,結果顯示,高暴露噪音組出現「常聽不見遠處房間叫喊聲」、「需要別人重複說」、「有耳鳴」、「常聽錯」、「電視機要開很大聲」等現象,聽力異常現象顯著高於對照組。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成二的學生聽力閾值超過二十五分貝。台北榮總耳科主任蕭安穗解釋,正常聽力在二十五分貝內,超過這個範圍已屬輕度聽障,小部分會出現耳鳴,耳鳴如持續,應該就醫檢查。董貞吟表示,聽力受損就無法挽回,一旦確認聽力異常時,通常情況都已經很嚴重。
蕭安穗提醒,聽音樂時,把耳機塞到耳朵裡,產生的音壓會傷害耳朵,最好每聽三十分鐘,就要休息。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光超說,九十分貝的環境,只能工作四小時,超過九十五分貝,只能工作兩小時。搭車、走路時,在背景嘈雜環境下,聽MP3音量會不自覺調很大聲,但時間宜縮短,同時避免在極端音量的環境中待太久,才能保護聽力。2010/04/08 自由時報
***-----------------------------------------------------------------------***
「娃娃醫學生」 社會歷練不足
【劉競明/新北林口(主治醫師)】今年指考放榜有一種特殊現象,那就是用「跳級生」身分報考醫學系,獲得錄取者特別多,這些僅年滿十六歲的小孩,一下子就進入大學醫學院就讀,若以其讀書的拚勁與本事,應付課業應是游刃有餘;不過問題出在可能因其年齡較低,社會化的程度不足,以及對於「挫折」之抗壓性可能不夠;若加上未來不須服兵役(採募兵制),廿三歲即可畢業,服務兩年後的廿五歲就可以開業?
其實與其在年紀小時當醫學生,學習那些枯燥無味的解剖學、組織、生理及往後之內、外、婦、兒等臨床應用課程等,不如好好的在基礎科學的數學、物理或化學、生物學領域鑽研,取得博士學位時,正是年輕力盛、頭腦清晰的青年;以過人的頭腦及才華來學醫,是非常可惜的。
國內這些「娃娃醫學生」進入醫學院讀書,多半受了父母鼓勵與誘導,根本還未見識到「生、老、病、死」的實況,筆者擔心一旦其進入醫院見習或實習時,若發現到「醫學生」的工作不僅是「做學問」那般的單純,還要關心及應付那些無窮無盡、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病患?過度年輕且尚未具備足夠的社會經驗、生活體驗與歷練,怎麼能夠受得了未來「血汗醫院」的磨練呢? 2011/08/11 中國時報
***-----------------------------------------------------------------------***
半夜鬼壓床? 科學來解析
很多人都曾經有過俗稱鬼壓床的經驗,意識清醒卻發現無法動彈,有時候還會出現幻影或幻聽,就靈學的角度來看,會被聯想和鬼怪有關,但是就醫學來看,其實這是睡眠麻痺的現象,在睡眠的過程中,大腦已經清醒,但是睡眠中樞卻沒有同步作用,所以身體才會無法控制,看到的幻影或幻聽,其實都只是還在作夢而已。
俗稱的鬼壓床,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經驗。意識清醒,但是身體、四肢卻動彈不得,連想要喊叫都沒有辦法,有時候甚至還會出現幻覺,像是遇到靈異現象,讓人心生恐懼,國內知名的民俗宗教老師林正義談起鬼壓床,自己也有親身經歷,而從靈學的角度要怎麼解釋。
拿出觀音的畫像,民俗老師林正義說遇到這樣的情形,唸唸佛號有助於解除鬼壓床的情況,但是從醫學的角度來看,神經內科醫生不以為然,俗稱的鬼壓床根本非關靈異,完全可以用科學來解釋。用大腦的模型圖來解釋,睡眠中樞主要有視丘和下視丘,視丘是感覺運動神經系統與大腦皮質的中樞站,下視丘控制吃喝、攻擊、性慾和體溫維持等等的機能。
說穿了,就是大腦清醒了,但是睡眠中樞卻還來不及同步作用,所以對於夢境的感受會特別真實。睡眠品質不好,發生睡眠麻痺,也就是俗稱的鬼壓床,也有人會求助睡眠門診,醫生說,這種情況對身體不會有不良影響,也不必特別在意,下次如果你遇到了,也不用緊張,其實是夢境一場。 2011/05/27 民視新聞
***-----------------------------------------------------------------------***
大腦被干擾 「撞鬼」就會存在
2014/11/07 蘋果日報【施旖婕/綜合外電報導】「撞鬼」到底存不存在?瑞士科學家以實驗「證明」人們「撞鬼」其實可能是與大腦活動有關,只要干擾大腦號訊,就會讓人覺得有鬼魂存在。
據英國《鏡報》報導,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在實驗前,為12名神經失調病人進行大腦掃瞄,他們過去曾聲稱有「撞鬼」經驗。科學家由此斷定出,3個特定大腦區域,即島葉、顱頂骨前皮質以及側頭頭頂皮質在「撞鬼」時出現訊號干擾,這些區域全部與自我意識、動作及空間位置感有關。科學家再找來12位健康的志願人士參加實驗,並混淆他們內在對「自己」及「其他人」的觀感。
為了製造鬼魂,科學家設置了兩部機械人裝置,叫蒙住雙眼的志願人士用手指操控其中一具機械臂,這些指令動作卻由另一支機械臂從後方觸碰志願人士的背部。觸碰背部的動作跟志願人士操控機械臂的動作延遲約500毫秒,讓志願人士產生幻覺。部分人表示,能強烈感受到肉眼看不見的人離他們很近,其中2名志願人士更被嚇得要求中止實驗。
總結實驗結果,平均每位志願人士感覺到有2隻、甚至最多有4隻鬼魂停留在身邊,又覺得「鬼魂」伸出手指戳他們背部。研究結果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
***-----------------------------------------------------------------------***
搶救血栓腦中風 黃金6小時通血路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台北縣15日電)腦中風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搶救更是分秒必爭,署立雙和醫院今天指出,若在黃金6小時內打通血路,才能有效搶救血栓腦中風患者,並減輕癱瘓或智力受損等後遺症發生。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紀乃方指出,53歲羅姓女子日前吃午飯時,突然無力、嘴歪,經送醫急救,在黃金6小時內進行手術,使用微導管進入腦動脈置入血栓溶解劑,還以手控式碎裂大塊血栓,順利打通血路。
紀乃方表示,由於羅女的血栓位於中大腦動脈,大腦中的血液有2/3由中大腦動脈供應,若不能及時打通,將出現左側全癱、智力嚴重受損的嚴重後遺症。他說,腦中風大都是突然發生,症狀或預兆多樣化;臨床上,病患從自覺腦中風並送醫施救,往往都已超過黃金6小時。紀乃方強調,為趕在黃金時間內搶救患者,雙和醫院成立「中風中心」,以利快速整合相關單位,才能救命並讓腦中風後遺症減緩到最低程度。2010/06/15
***-----------------------------------------------------------------------***
整日盯電腦! 黃斑部水腫眼恐過勞死
現代人幾乎仰賴電腦,長期窩在電腦前!但是現在眼科醫師提出警訊,被稱為眼睛過勞死的,眼睛黃斑部病變,近來讓許多的患者相當困擾!患者多半是年紀不大,30多歲,但每天使用電腦10多小時,熬夜睡眠不足,眼睛出現了視力衰退模糊現象,如果沒有及時診療,醫師說恐怕會失明。
打電腦打電腦,整天窩在電腦前,小心眼睛過勞死!眼科醫師劉宗學:「黃斑部產生了積水,所以造成視力會變模糊,一般這種情況,發生在30歲、40歲左右的病人身上。」原來被稱為眼睛過勞死的疾病,就是眼球黃斑部病變,有年紀輕輕40出頭的工程師,就是因為一天看著電腦超過10多個小時,在視力模糊長達4個多月後,才到醫院求診!
而看在醫師眼裡,這樣的個案,近來常見,他們多半都是長期緊盯電腦、熬夜、眼睛過度使用,結果就形成了,過勞症狀!而且這樣的症狀,多集中在的男性,許多人不以為意,但沒及早治療,視力模糊的情況容易復發,一拖下去,難保不會真的瞎掉。劉宗學:「如果反覆發生的話,就可能永久影響患者的視力。」即使要打電腦,也要適當的休息,盡量避免熬夜,有狀況立即就醫詢問,才能讓這針對中壯年的眼睛過勞死症狀,遠離靈魂之窗。2010/06/16 TVBS
***-----------------------------------------------------------------------***
具4不良習慣 平均早十二年死亡
【台北訊】 挪威一項研究發現,同時有吸菸、酗酒、缺乏運動和飲食不健康4種不良生活習慣的人,平均早死12年。
據新華社報導,挪威奧斯陸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內科學文獻」上報告說,先前研究已顯示,吸菸、酗酒、缺乏運動和飲食不健康4種不良生活習慣將會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風險。他們的研究是進一步了解同時具有這4種不良生活習慣將對健康造成何種影響。
研究人員界定4種不良生活方式為:吸菸成癮、男性每天攝入酒精超過168克、女性超過112克、每周運動少於2小時、每天吃水果和蔬菜不到3次。
研究人員1984年開始對近5000名成年人進行為期20年跟蹤調查,結果發現,與沒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相比,同時有4種不良生活習慣的人平均早12年死亡,死於心血管疾病或癌症風險高出2倍,死於其他疾病風險高出3倍。2010/04/28 臺灣新生報
***-----------------------------------------------------------------------***
吸入奈米微粒 恐引發肺病
現代生活充滿奈米科技,市面上標榜奈米科技的產品越來越多,大家都以為高科技一定比較好。不過成功大學實驗證明,奈米微粒會造成急性肺部損傷,比一般空氣中的微粒影響更大,因為奈米微粒會活化肺部的上皮細胞,刺激肺部,造成發炎和水腫。
實驗室裡的白老鼠,經過實驗現在全都有肺部損傷的情況,生病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吸入了奈米微粒,做實驗的是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他們發現,用同樣兩組白老鼠,一組讓牠吸入奈米微粒,一組讓牠吸入普通空氣中粉塵,結果吸入奈米微粒的白老鼠就出現肺部發炎情況,後來證實這是因為奈米會活化肺部上皮細胞,刺激後會導致發炎水腫,而且不只是吸入,甚至連皮膚接觸都有可能。
到底奈米是什麼,也許很多人還搞不清楚,其實簡單來說,奈米不是一種物質,它是一種長度單位,一奈米大小約十億分之一,差不多一根頭髮寬度的十萬分之一,所謂的奈米科技,就是把物質或是科技成份,從大轉到奈米這麼小的單位。
生活上許多產品,都標榜奈米科技,就是因為廠商強調,已經把添加成份縮的極小,讓人體好吸收,或是產品極精緻的表現,只是現在實驗研究卻出現如此顛覆性的結果,也提醒大眾該開始重視,奈米產品的使用謹慎度。2009/09/21 華視新聞
***
奈米恐致癌! 怎樣用才安全?
奈米產品有多夯,現在從口罩、衣服、鍋子、鉆板、甚至衛生棉都有產品號稱運用奈米技術,不過現在成大實驗出,奈米產品使用不當有可能增加致癌風險,民眾難免擔心,要怎麼使用奈米產品才安全。
口罩、襪子、甚至衛生棉,奈米科技運用已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恐不入,現在卻有實驗說奈米可能會造成肺部損傷,要幫家人採購用品的婆婆媽媽真有點嚇一跳。
噴一噴,就連傢具噴霧,也號稱增加了奈米,最令女性擔心的是,很多化妝用品,甚至美容儀器導入,也有號稱運用奈米技術,強調分子超小,皮膚吸收會更好,現在反倒讓女性擔心,這樣會不會有反效果,廠商強調,奈米只是把東西縮到更小的一種科技,製作過程都在無塵室,就連操作人員都不需進去,不會有機會把奈米微粒吸入肺部,因此消費者不用過度擔憂。實驗室裡的老鼠是因為刻意讓牠吸入奈米微粒,一般民眾買到、使用到的是已經製造好的奈米產品,除非不肖廠商沒掌控好品質,才需要擔心。,但是不同產品的內容物不同,不見得被人體吸收就會不好,使用奈米產品前,看清楚說明就能比較安心。2009/09/21 華視新聞
***-----------------------------------------------------------------------***
一整天待冷氣房 小心得冷氣病
夏季天氣熱,許多人喜歡待在冷氣房,最近就有一位20多歲王先生,鼻過敏的時間相當規則,周一至周五上班時間,症狀相當明顯,鼻塞、流鼻水、頭暈、注意力不集中,但到了六日在家裡休息,過敏症狀卻不藥而癒。其實有很多人,明明沒有過敏體質,不過這一兩年卻出現流鼻水、打噴嚏、鼻癢、全身酸痛等過敏性鼻炎等症狀,醫師表示,應該是長時間吹冷氣引發了冷氣病,也就是空調病,而寒氣可能造成呼吸道異常、也會造成筋骨酸痛,至於冷氣病與過敏性鼻炎最大的差別是,冷氣病多在夏季發作,過敏則是夏季病狀較輕。
許多上班族一整天待在冷氣房辦公,不過冷氣吹久了,醫師表示,也可能誘發冷氣病、空調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許中嚴說,最近就有兩位20多歲的年輕病患,明明從小沒有過敏體質,最近卻出現了鼻塞、打噴嚏,還有全身酸痛,肌肉緊繃、精神差等的過敏性鼻炎症狀,才醫院就診,而所謂的冷氣病、空調病,屬於一種症候群,通常夏季症狀最為嚴重,患者常會出現流鼻水、鼻塞、鼻癢、眼睛乾澀、頭昏、輕咳、容易疲累、全身酸痛、注意不集中等症狀,已經造成了生活上的困擾。醫師表示,有些人進冷氣房,座位位於空調出風口,整天受到風寒影響,而寒氣是造成呼吸道異常的原因之一,也可能導致筋骨酸痛,如果身體長期處於相同溫度之下,身體調節體溫的中樞系統也會比較差,而避免變成冷氣病症候群之一,建議長時間要待在冷氣房時,如果覺得冷,要記得添加衣物,而症狀發生時,建議可以多喝溫開水,可以有立即改善的效果。 摘錄自:2009/07/09 中廣新聞(林麗玉報導)
******
研究:冷氣開太低 反影響工作效率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報導】夏天戶外高溫讓人受不了,開冷氣消暑氣似乎更有精神,不過,根據美國研究顯示,工作場所冷氣溫度調太低會降低工作效率,出錯的機率反而容易提高。
美國康乃爾大學設計中心主任海吉教授,針對佛羅里達州一處辦公大樓進行長達1個月的研究發現,冷氣溫度設定在25度時,員工打字錯誤率為10%,溫度往下調到20度時,錯誤率提高到25%,當辦公室冷氣溫度從20度調高到25度時,打字字數增加150倍。以此計算,每調高室內冷氣溫度一度,每小時每位員工就可以省下2美金的成本。海吉教授因此表示,「辦公室內的冷氣溫度,的確是影響工作效率的因素之一。」
另外,根據美國勞倫斯伯克來國家實驗室稍早的研究發現,「在最酷熱的夏天,室內冷氣效果過強,時常讓人感到不舒適,而且夏天是最容易出現冷氣症候群的季節。」而且冷氣開太強反而浪費電,並造成環境負擔。
加拿大職業安全衛生中心專家畢盧也表示,所謂冷氣症候群通常包括頭痛,或上下呼吸道發生感染以及眼睛與皮膚乾燥等現象,甚至會出現注意力不易集中症狀。因此他認為,最佳的辦公室溫度設定,只要能讓8成的人感到舒適就夠了。
不過,冷氣溫度不管太高或太低都有人抱怨,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指出,在調查的215棟大樓辦公室職員中,僅有11%的上班族對辦公室冷氣溫度設定感到滿意。2010/07/20
***-----------------------------------------------------------------------***
研究證實 顆粒毒性改變魚的泳速與活動力/奈米化妝品風行 學者憂威脅生態
〔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奈米顆粒可能對人體潛藏風險,也恐威脅生態環境!學者指出,奈米科技被廣泛應用在防曬油等化妝品,可能透過下水道進入河川,影響生態環境。國內已有研究證實,奈米顆粒的毒性會改變魚的游泳速度與活動力。
奈米(nanometer)是長度的單位。一奈米等於十億分之一公尺(十的負九次方公尺)。奈米科技從物質的最基本單位—原子和分子層次的操控物質,組合出極其微小的新材料和新機器。
奈米科技大量應用在藥妝用品,如防曬油等,雖然產品沒有強調是奈米技術,但宣稱「清亮透明」、「透明感」或是「物理性防曬」等,主要成分有氧化鋅(zinc oxide)、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則為奈米成分的防曬油。
海生館副研究員、東華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與演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德豪,以「奈米金屬氧化物對魚類之生態毒理」為題進行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國際期刊「海洋污染學誌(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陳德豪針對氧化鋅、二氧化鈦等奈米金屬氧化物,以斑馬魚為模型物種,在暴露0.1到10ppm不同濃度下,觀察其胚胎及游泳行為。
結果發現二氧化鈦對魚胚胎發育沒有明顯影響,但會出現游泳速度、活動力下降。陳德豪推測,應是奈米顆粒進入斑馬魚的腦部,造成細胞傷害,進而影響行為。
至於氧化鋅,不僅隨濃度增加,胚胎孵化變慢,游泳速度、活動力也出現異常。陳德豪指出,氧化鋅除因顆粒大小造成的毒性外,其解離產出的鋅離子過多,對生物毒害更甚於二氧化鈦。
陳德豪說,奈米顆粒對環境影響,國內外目前仍在實驗室的生物毒性研究,但一般推測,奈米顆粒會跟水中雜質、有機物、污泥結合,沉降到底泥後,底棲性的魚類或螺貝類會吃底泥,透過食物鏈進入生物體,並會累積體內。
成大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指出,奈米對人體、環境的影響,目前尚在研究,「沒人敢保證一定沒毒」。尤其是化妝品,「皮膚毛孔大於奈米」,奈米進入人體,即使只塞在毛孔,對身體的排汗功能也不好。但他也質疑市面所謂的奈米產品,根本未達「奈米級」。2011/09/07
***-----------------------------------------------------------------------***
★他動完手術天天喝大骨湯 傷口竟潰爛2次開刀
摘錄自:2018/06/10  TVBS【編輯 隋昊志 報導】不少人在手術開刀後,都會選擇喝大骨湯補一下身體,但有些人喝了之後不見身體好轉,傷口反而越來越糟潰爛,需要進行2次手術。
據《看看新聞》報導,大陸武漢一名張姓男子日前因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到醫院進行置換手術,術後家人為了替他補身體,每天都燉煮大骨湯讓他照三餐喝。沒想到幾天後張男傷口化膿嚴重感染,身體不但沒好還必須進行2次手術。
醫師在檢測過後,發現張男血糖值是常人的3倍之多,為糖尿病患者,大骨湯含有很高的脂肪和熱量,不但會導致血糖升高,還會讓未癒合的傷口感染。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經和血管損傷嚴重,傷口的癒合能力較差,如果不控制好飲食的話,會導致血糖升高、傷口潰爛,術後應該要補充熱量低但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才有利於傷口復原。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上仙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