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生成大遲到一遇到台灣就轉彎     史上罕見異象、歷年慘重災情一次解密任內創下無颱風登陸奇蹟!「無颱局長」鄭明典今天退休了★金鐘罩護體!台灣「無颱登陸」滿4周年 閃過95個颱風★驚!超狂照片見北半球「9颱連線」 環繞地球一圈★颱風最可怕路徑曝光 網憶「46年前賽洛瑪」重創高雄:死傷慘重★蘭嶼遭「小犬」撕裂 破紀錄狂風 竟排全球史上第3★侵台4大怪颱之一 韋恩颱風活23天「釀68死損失破200億」★史上襲閩第2強 颱風「杜蘇芮」 145.45萬人受災★海葵15:40正式登陸台東東河!終結4年紀錄 第二波風雨更強★★★★

 

***-----------------------------------------------------------------------***
颱風遇到台灣就繞道!那年的34個完美閃過
摘錄自:2022/09/13  網路新聞【編輯中心/綜合報導】台灣已經連續三年沒放過颱風假,近期的中度颱風「軒嵐諾」帶來豐沛雨勢後向北離開,朝日、韓前進。而中秋連假期間的中颱「梅花」強度略減,逐漸朝中國沿海前去(自(14)日起以熱帶風暴等級連續三天4 次登陸中國東北,並打破中國 6 項颱風紀錄)。氣象局近期表示,若到年底前都沒有颱風中心登陸台灣,那意味著自2020年以來,已連續3年無颱風登陸台灣,創下觀測紀錄以來首次紀錄。日本NHK最近也製作了1張圖分析近年各月份颱風的路徑,結果所有的路線竟然都避開台灣。

據悉,此圖為NHK網站上引用自日本氣象廳的圖片。據日本統計每年平均會出現26個颱風,而在這張預估的主要路徑圖中,7、8、9、10月的颱風往台灣北方行徑,6、11、12則吹向西方,沒有一個會行經台灣本島,因此引起眾人熱議。
貼文一出引起熱烈討論,網友紛紛回覆,「中央山脈:沒一個敢來挑戰」、「中央斬颱刀有多久沒切颱風了」、「NHK都說台風了,台灣的風台灣管的」;不過也有網友感嘆「日本真的慘,地震多颱風多海嘯多,什麼天災都有他的份」。
中央氣象局長期預報課課長羅資婷表示:2020年至2022年的反聖嬰現象持續發展,且這3年夏季的印度洋海溫也偏暖,導致偏強的太平洋高壓不利颱風的生成,也的確讓這3年的夏季西北太平洋生成颱風個數較氣候值偏少。因此,連續3年的反聖嬰現象並不一定伴隨連續3年的無颱風登台,而是因為又搭配偏暖的印度洋海溫配置,間接造成太平洋高壓偏強,不利颱風生成。再加上太平洋高壓位置也更偏西,導致颱風直接侵襲台灣的機率跟著降低。
羅資婷指出,在未來暖化的情境下,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個數也有減少的趨勢,另有研究指出,未來西北太平洋颱風路徑北移,會導致侵襲日本及韓國的颱風數量變多,相對來說,通過菲律賓附近的颱風就會減少,往台灣及華南的颱風數量雖然也會下降但不確定性仍高。
此外,氣象專家賈新興在臉書表示,NHK的颱風路徑圖根本不算什麼,那一年才狂!他貼上1964年的颱風路徑圖,當年有34個颱風生成,都直接避開台灣。

▲氣象專家賈新興表示,2022年13個颱風避開台灣「不算什麼」,1964年甚至有34個颱風生成但都沒撲台的情況發生。(圖/賈新興臉書)
***-----------------------------------------------------------------------***
颱風生成大遲到一遇到台灣就轉彎     史上罕見異象、歷年慘重災情一次解密
摘錄自:2022/09/13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綜合報導】台灣每到7、8月,颱風就是一個接一個侵襲,但2020年與往年相比,颱風生成總數明顯偏少,即使有颱風,也很巧妙地迴避台灣,讓台灣免於災害之苦。究竟每年颱風生成數有多少?侵襲台灣的頻率有多高?台灣上空真的有「金鐘罩護體」躲颱風嗎?台灣曾有哪些重大的颱風災害?《聯合新聞網》帶讀者一一解密。
- 歷年颱風統計-
台灣往年遇到的颱風大多是從西北太平洋來的,根據氣象局2010年至2019年氣候年報顯示,西北太平洋海域全年颱風生成數最多的一年為2013年,當年有31個颱風生成;最少為2010年,有14個颱風生成(下表一)。從生成月份來看,颱風主要生成季節於7月至10月(下表二),以2019年舉例,全年颱風總數為29個,8月、9月至11月生成數較多。
雖然2020年氣候年報尚未出爐,但氣候異常使人提早警覺,截至11月9日西北太平洋有21個颱風生成(下表一)。另外,2020年7月份西北太平洋零颱風生成,打破台灣46年來的紀錄,氣象局表示,7月為颱風生成高峰期,每年平均要有3.6個颱風生成,但2020年一個都沒有,甚至連熱帶性低氣壓也屈指可數,氣象局解釋,2020年副熱帶高壓比較強,加上位置落在緯度較低的地方,佔據颱風會生成的位置,才會導致形成颱風的機率不高。
氣象局表示,每年約有3至4個颱風侵襲台灣。所謂侵台颱風的定義為該颱風中心登陸台灣,或颱風中心雖然沒有登陸,但導致台灣陸上有災情發生。回顧2010年至2020年侵台颱風的數量,最多的1年為2013年,有5個颱風侵台;最少的為2011、2018年,皆有1個颱風侵台;至於2020年,氣象局預估侵台的颱風個數正常為3至5個,但天氣變數難料,根據「有發警報颱風列表」顯示,2020年截至第21號颱風艾陶都沒有登陸台灣的紀錄,其中僅有10月底生成的颱風閃電,是台灣2020年第1個發陸上警報的颱風。
- 2020年颱風異象-
颱風生成爆發期延遲
誠如上文提到,7月份創下46年來零颱風生成紀錄,但8月份情況截然不同,截至11月9日共有21個颱風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其中4個就在8月初接連生成(下表四),也代表2020年颱風季晚了一個月才來。
究竟8月份是否為颱風生成爆發期?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解釋,從8月1日至9日,西北太平洋已有3個颱風生成,其頻率遠高於氣候平均值,代表颱風爆發期已經來了。另外,天氣風險公司總監賈新興公布8月1日至8月10日的歷年颱風生成數據,發現1955年的這10天最多有5個颱風生成;其次發生於1960年、1981年、2006年及2020年,同時間皆有4個颱風生成。經由統計,這10天的颱風生成中位數是2個,75%的發生數也為2個,顯示2020年8月1日至8月10日颱風生成數明顯偏多,8月確實是「颱風生成的爆發期」。
颱風普遍營養不良
氣象局表示,2020年下半年受到反聖嬰現象影響,西太平洋海水溫度升高,連帶台灣附近海水溫度攀升,可能讓颱風的生成地點比較接近台灣,預警時間會縮短,生成輕颱的機率也會提高。此外,氣象局解釋,颱風需要長期在洋面上吸收熱能才能增強,但反聖嬰年的颱風大多在關島西側的位置生成,也比較靠近陸地,因此2020年的颱風強度自然偏弱。
另外,賈新興指出,颱風生成後進入的海域較為狹窄又靠近陸地,發展起來往往「先天營養不良」,直到颱風北上中高緯度時,所在的海域廣闊、海溫也合適,颱風才會變胖增強,也顛覆以往的「緯度較北的地方,不利於颱風發展」的印象。
颱風一遇到台灣全閃開
檢視氣象局颱風資料庫的路徑,2020年截至第21號颱風艾陶皆沒有登陸台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颱風「過門不入」?首先必須了解影響颱風路徑的副熱帶高壓,氣象局表示,2020年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7月在台灣上空「黏著著」,天氣還炎熱好長一段時間。一旦副熱帶高壓「往北抬」,就會使得季風槽得以在南海及菲律賓東方海面建立,而季風槽是熱帶擾動的溫床,有利於或颱風的生成發展。
為何副熱帶高壓的位置會影響颱風發展?根據「科學雜誌」指出,副熱帶高壓是一股溫暖氣團,也是主要影響颱風走向的因素之一,其位置、範圍及強度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夏季時副熱帶高壓較強,開始向西伸北抬至中國大陸,此時循著副熱帶高壓邊緣行徑的颱風,可能從台灣南部、菲律賓附近經過,最後直撲中南半島;反之,秋季副熱帶高壓轉弱,會東退至菲律賓以東的太平洋,覆蓋位置也比較南,此時颱風可能向西前往菲律賓、或轉向西北到台灣、日本等地,這幾處都是飽受颱風災害最頻繁的地方。
氣象局長鄭明典也說明颱風不登陸的兩個可能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上文提到的,2020年夏季的副熱帶高壓範圍大而強,颱風不喜歡高壓環境,幾乎沿著高壓邊緣走,也導致颱風移動範圍被限縮,第二個原因是,如果有颱風往北移動,氣流會進行繞地形運動,這時就考驗颱風強度,如果強度不夠,颱風接近陸地時會被氣流帶走,且2020年颱風多在南海生成,路徑直接偏向南海,自然沒有機會接近台灣。
不過鄭明典強調,全然用高壓或氣流來解釋颱風繞過台灣的情況,還是有點牽強。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也認為是「巧合」,用高壓、地形等無法解釋。
「金鐘罩」不是第一次發生
根據氣象局「颱風百問」統計,1911年至2019年的這段時間,共有369個颱風撲向台灣,一年內有3個颱風撲台的機率最高,歷史上有37次記錄(下表五);而颱風數最多的情況是,一年內高達7個颱風撲台,有4次紀錄(1914年、1923年、1952年、2001年)。
至於一年內完全沒有颱風撲台的罕見情況,歷史上有2次紀錄,分別為1941年、1964年,其中1964年最誇張,颱風生成多達37個,台灣上空的「金鐘罩」也是全開,沒有一個颱風來襲。
- 台灣史上最強颱 -
颱風所挾帶的風雨,造成陸地上淹水、土石流等災害,更重創公共交通設施、房屋等。這些無法避免的災害,讓台灣人的生命財產飽受威脅,也摧毀無數個幸福的家庭。《聯合新聞網》帶讀者回顧台灣史上10大超強颱風。
以下颱風是綜合當年傷亡人數、經濟損失多寡以及網路討論度等因素納入,納入範圍從1970年至2016年。
- 1977年賽洛瑪颱風 - 重創高雄港
賽洛瑪颱風1977年侵襲台灣,其路徑詭異,抵巴士海峽時「回馬槍」,以反S型路徑轉向北北東登陸南台灣,登陸才短短幾小時造成南部數十年來最大的風災,被稱為「台灣二戰以來,最大破壞事件」,其中以高雄市災情最為嚴重,當時高雄至少數十艘船毀損,數十座電塔倒塌,高雄向北供電的通道全被切斷。
- 1986年韋恩颱風 - 三進三出台灣
韋恩颱風為台灣史上第一個從中部登陸的颱風,生命期長達23天,是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第二長壽颱風。韋恩曾創下「三進三出台灣」的紀錄,過程還180度轉向,被稱為最怪颱風。其造成當時中、南部及澎湖災情慘重,電信業、農漁業受到衝擊,全台估計損失金額超過200億以上。
- 1996年賀伯颱風 - 北台灣大淹水
賀伯颱風為典型「西北颱」,挾帶破紀錄的豪雨量重創台灣,其曾為阿里山帶來連續24小時、48小時的暴雨,逼近當時的世界紀錄。台灣各地出現10級以上的強風,基隆更出現17級強烈陣風。賀伯給台灣帶來大量的雨水,導致台北社子島遭到洪水侵襲、新北市(原台北縣)多處淹水嚴重、南投縣的信義鄉、水里鄉爆發土石流,多人慘遭活埋。
- 2000年象神颱風 - 新北成水鄉
象神颱風挾帶充沛的濕氣,形成連日暴雨,讓新北市(原台北縣)汐止、五堵及基隆地區因為基隆河水位暴漲而淹水,有多處街道更淹水到三層樓高,也造成基隆百福社區一家安養院的多名老人不幸溺斃。另外,新加坡航空的一架班機因為大雨能見度不佳而造成空難。
- 2001年納莉颱風 - 北市街道成河
納莉颱風2001年肆虐台灣,打破各種紀錄,其中包含石門水庫連續洩洪15天,以及滯留台灣本島長達49小時又20分鐘,創下台灣氣象史上颱風中心停滯最久紀錄。
由於納莉颱風伴隨驚人的雨量,加上滯留時間長,造成當時北台灣嚴重的水災,尤其當時台北捷運、台鐵地下鐵路全部被淹沒,都會區的交通癱瘓,內湖區、南港區、松山區成為水鄉澤國,景象令人怵目驚心。
- 2004年敏督利颱風 - 颱風尾橫掃
敏督利颱風本身未對台灣造成太大的災情,但其「颱風尾」所挾帶的西南氣流,卻重創中南部地區。各地爆發洪水及土石流、全台至少有十餘處橋樑斷裂、電廠損失慘重,蘭嶼更對外交通中斷超過一星期,台灣一般稱這場災情為「七二水災」。
- 2007年柯羅莎颱風 - 罕見大眼颱
柯羅莎颱風為2007年登陸時間最短的颱風,其在花蓮外海轉了一圈,接著快速通過台灣北端土地,最後衝向中國大陸福建、浙江。由於柯羅莎風眼直徑約為80公里,比一般颱風大2倍,也被稱為歷年少見的「大眼颱」。其伴隨的強風豪雨也造成全台灣多處淹水、土石流。
- 2009年莫拉克颱風 - 小林村滅村
莫拉克颱風挾帶充沛雨量,侵襲台灣三天便將一年份的雨都下光,也稱「八八水災」。莫拉克導致台灣多處淹水、土石流災情,其中,台東知本「金帥溫泉大飯店」不敵洪水沖刷而倒塌的一幕,更震撼全國。不過最嚴重的是,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部落慘遭土石淹沒而滅村,400多條人命從此葬生獻肚山。
這場天災造成共造成681人死亡、18人失蹤,33人輕重傷,估計全台損失約200億元,是台灣史上傷亡最慘重的颱風 。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最終決議把莫拉克從「颱風命名表」上除名,理由是「莫拉克」曾重創台灣。
- 2015年蘇迪勒颱風 - 歪腰郵筒誕生
颱風蘇迪勒2015年侵襲台灣,造成新北市烏來區爆發土石流,不僅連外道路被沖垮,當地的基地台也嚴重受損,烏來如同「孤島」般被隔絕。此外,受蘇迪勒影響,新店溪上游的南勢溪流域多處土石崩塌,原水濁度飆高至近四萬度,創下歷史新高,也導致家戶用水又濁又黃,民眾不敢食用,引發各大賣場出現搶購瓶裝水的人潮。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蘇迪勒挾帶的強風,將許多招牌吹落,台北市龍江路邊的兩座紅綠郵筒因此被砸到「歪腰」,可愛的模樣吸引許多旅客打卡拍照,中華郵政後來也將兩座郵筒原地保留下來,並設立告示牌,做為蘇迪勒強風的最佳見證。
- 2016年尼伯特颱風 - 強風掃台東
尼伯特是2016年北太西洋海域第一個生成的颱風,其帶來的狂風暴雨肆虐台東,市區有許多商家招牌被吹起散落一地、路邊的車輛被吹翻,甚至連火車車廂也被吹倒。尼伯特一共造成3死142傷,單是台東縣的損失高達20億元,颱風過後的重建之路讓台東民眾相當頭痛。
- 破除颱風5迷思 -
台灣天災已經發展成複合性災變的型態,例如一個颱風襲台就包含洪澇、風災、山崩及土石流等災害,因此台灣每到颱風季,就使人膽戰心驚。你是否聽說九月的颱風很可怕要特別提防?中央山脈真的能稱為「護國神山」?以下5個關於颱風的迷思,帶你一一破除!
颱風不登陸不會帶來災害?
氣象局在「颱風百問」報告指出,颱風眼經過地方一定有重大災害,如果颱風眼沒有登陸,僅沿著海岸經過,但風速最大部分卻在陸上掃過,仍會造成災害;反之,如果颱風眼牆距離陸地較遠,暴風最大之處也沒有經過陸地,災害較輕。因此有無災害,需要看所在地是否有山脈阻隔及該地的風速大小,並非颱風不登陸就沒有災害。
輕度颱風可以不用擔心?
內政部消防署表示,颱風能否造成災害需看風速大小和降雨量多寡而定,輕度颱風的風力有8~10級,此強度會使行人寸步難行,還可以吹斷小樹枝,如果加上簡陋的房屋設備以及一切裝置不牢固的東西(如招牌),仍會造成災害;即使風速較小的輕度颱風,同樣會帶來災害,對於輕颱不容忽視。
聽說9月颱風特別可怕?
台灣有句俗語叫「9月颱無人知」,指的是古代沒有氣象預報,民眾為了預測颱風是否將來臨,透過各種氣候徵兆推測,但現今已有氣象預報,連遠在幾千公里外的颱風都可以透過衛星雲圖監視,因此這句俗語不適用於現今的時空背景。另外,這句俗語的9月是指農曆,代表國曆10月,屆時天氣受到季風影響,颱風來襲前的徵兆已經不明顯或消失。
中央山脈是「護國神山」嗎?
氣象局解釋,颱風在東部登陸後,會受到中央山脈的阻擋,導致底層結構被破壞而消散,但上層結構仍可通過,通過後可能再發展,但威力不如登陸前強烈;或者可能在中央山脈的西方形成副中心,這一個副中心再發展,就可以取代原颱風中心繼續前進。例如1958年襲台的溫妮颱風,因為受中央山脈阻擋,中心結構漸趨消散,但同時在台誘發一副中心,逐漸發展,最後登上中國大陸。
每次颱風都在夜間登陸嗎?
颱風登陸的時間並非一定在夜間登陸。根據氣象局統計,在白天登陸和在夜間登陸的次數大致相同,一般人以為颱風常在夜間登陸,這或許是因為狂風暴雨在夜晚來襲時,容易加深記憶,所以覺得颱風常在夜間登陸。

***-----------------------------------------------------------------------***
★任內創下無颱風登陸奇蹟!「無颱局長」鄭明典今天退休了
摘錄自:2023-07-26 網路新聞【編輯中心】原本在美國工作的鄭明典,因為當初與老師的一句承諾「台灣如果需要我,只要老師一通電話,我一定回來」,當老師撥來一通緊急越洋電話,鄭明典在1991年便從美國返台,11月進氣象局展開氣象局工作的生涯。
鄭明典為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氣科學博士;曾任氣象局氣象資訊中心副主任、氣象局氣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2018年3月16日,鄭明典升任中央氣象局副局長,在2020年5月6日接任代理局長,同年6月29日正式升任中央氣象局局長。
2023年7月14日65歲屆齡退休。擔任氣象局長期間,沒颱風登陸台灣,至今已1430天。
連雜物都透露著鄭明典,在氣象局的點點滴滴,不過外界最津津樂道的,恐怕是鄭明典上任後,在這3年2個多月期間,竟沒有颱風登陸台灣過,這段時間氣象局一共發布14次颱風警報,其中5次陸警,全都與台灣擦身而過,上一次登陸台灣的颱風為2019年8月24日在屏東滿州登陸的白鹿颱風。被網友笑稱是「護國神人」,維基百科名稱還一度被改為「鄭明典aka台灣晴天娃娃」。鄭明典說:「我覺得這算是一種餘興的講法,有趣啦不要太認真,我們看過去百年的歷史資料,真的台灣很少很少沒有颱風。」
鄭明典24日上Yahoo! tv節目「彭博士觀風向」,主持人彭啟明問起鄭明典被封為「颱風最怕的男人」這個封號,他笑稱,這其實都是長期的變化,並舉例,大概15年前,有香港學者找氣象局合作,研究為何颱風都不往南韓去,結果研究才剛開始,就有一堆颱風都往南韓去,這大概都是長周期的變化影響,一陣子有颱風,一陣子就沒有,他認為現在的狀況也是一種長周期影響,笑稱說這是「科學」。他也說,開開玩笑還好,但災害性天氣還是要嚴肅以待。
鄭明典也為「護國神仙」解密,透露氣象局曾做過暴風圈內風力標準各縣市停班停課機率的分析,蘭嶼常常暴風圈還沒到就已經達標,新北達停班課標準機率約90%,而「小台中市」機率只有10%,但再往外大台中市就有70%以上。
鄭明典也提到,他沒想過要當網紅,想走網路這條路,莫拉克颱風是整個防災及預報的轉捩點,當時他在臉書發文示警,那時候網路時代剛開始,希望用不同角度來預警,最初發文就是「令人不安」的降雨預報,讓「上面的人」有點意見,甚至差點就要走人,但後來他當預報中心主任做了7年多,算是存活下來。
鄭明典還喜歡在臉書,科普氣象專有名詞,分享下雪資訊等等,被笑稱是在「增加預報員」的工作。
氣象人獨有的內斂沉穩,鄭明典身上表露無遺,他感謝多年前的契機,能接觸預報科學,看來就算是退休,對氣象的熱愛和研究,依然沒有停止。
******
【全台灣重視預報!轉捩點來自「莫拉克」 鄭明典還因此差點走人】
他印象最深刻的颱風是莫拉克,也是從莫拉克之後,是整個防災及預報的轉捩點。他透露,當時他在臉書發文示警,後來「甚至差一點點就要走人」。
他回憶,當時他在防災中心輪班,莫拉克是整個防災、預報的轉捩點,因為衝擊太大,防災是一種文化,早期都是從救災開始,防災重視的是事前處理。
鄭明典說,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要當網紅,最初的出發點就是在莫拉克颱風,當時對氣象局的批評不是預報不準,監察院糾正的理由也不是,而是預警的強度史無前例,但決策單位沒有感受到,是溝通的落差。
鄭明典說明,之前預報能力有限,往往最高單日雨量是300毫米起跳,但已預估莫拉克是500毫米起跳,代表會是重大災情。
鄭明典說,當時防災中心開始運作,但氣象局提供的是基本資料,衝擊是其他單位配合評估;那時候網路時代開始,希望用不同角度來預警,最初的文章就是「令人不安的降雨預報」,這樣的做法也讓上面的人有點意見,「甚至差一點點就要走人」,但後來預報中心主任也做了7年多,算是存活下來。
鄭明典也說這樣的做法是「有一點民粹,不走正常管道,訴諸民意」,只是想要用更有效率的管道讓民眾、官方溝通;後來官方發現網路是可以開發的平台,不只氣象局,其他單位也跟進;文化就是慢慢來,走得早就是有風險。
每每颱風接近,民眾都會關心放颱風假的問題。鄭明典透露,早期統計,在暴風圈範圍內,蘭嶼颱風還沒到就達放假標準,北部放假機率約90%,在縣市合併前的舊台中市放颱風假的機率僅有10%,主要是因為中央山脈的緣故。他強調,不是暴風半徑畫起來就會放颱風假,仍有地方政府的綜合考量。
雖然在鄭明典擔任局長任內沒有颱風中心登陸台灣,但卻面臨到百年大旱。鄭明典說,之前常說的是「3年一小旱、10年一大旱」,現在是年年缺水,缺水不只是降雨,還有應用管理的問題。
他指出,就氣象資訊中南部長時間統計,雨季的確愈來愈短,且降雨時間集中,表示水庫需要的存量愈大,但又沒有地方開發,因此水源條件的確愈來愈困難。
他並談到,現在講全球暖化,2050除了溫度外,還可能面臨到什麼,這是科學議題;台灣有海洋調節,溫差會比較小,極端溫度不會像內陸劇烈,但縱使是海島氣候,現在也有很多不同變化,天氣愈來愈熱帶化,這應該是跑不掉。
鄭明典認為,環境議題一開始是道德訴求,為了不要影響下一代,現在全球暖化是科學議題,已經有科學論證,但行動力沒有等同拉高,還需要時間;他也不是那麼悲觀,雖然一開始很多運動做不了,但只要有契機、有準備,就能開花結果。
有民眾質疑,這次颱風杜蘇芮的路徑,氣象預報一直修正。鄭明典認為應該是「之前看天氣預報的人太少」,他笑稱「這樣的調節不算多,也曾有過直衝過來卻又90%轉彎的」,但關心是最好的支持,希望大家多關心天氣、氣候,未來就會愈做愈好。

***--------------------------------------------------------------------------***
★金鐘罩護體!台灣「無颱登陸」滿4周年 閃過95個颱風
摘錄自:2023-08-25 CTWANT【編輯:謝佳娟】台灣上個登陸的颱風是2019年的「白鹿」颱風,周四(24日)恰好滿4周年,細數這些日子以來,台灣共閃過95個西北太平洋生成的颱風,百颱不侵讓台灣宛如蓋上一層「金鐘罩護體」。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發文表示,颱風「白鹿」於2019年8月24日下午1時登陸屏東滿州,下午4時從高雄梓官出海,「自此後颱風登陸台灣漸漸成為傳說」,不過由於颱風是輪流命名的,因此只要再閃過45個颱風,便會回到白鹿2世,「明年有機會達成!前提是這45個依然錯過。」
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熱議,「跟我錯過的女人一樣多」、「那些年,我們一起錯過的颱風」、「我小姪子出生至今,沒見識過颱風天的狂風暴雨」、「中央山脈:到底有沒有一個能戰的啊。」
只是為何近百颱都能巧妙迴避台灣呢?氣象局說明,近年受到反聖嬰現象影響,赤道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海溫偏暖,使得太平洋高壓偏強、位置偏西,造成西北太平洋颱風季的季風槽偏弱,因此較少颱風生成,侵台機率也跟著下降。
對此,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統整近3年颱風路徑圖分析發現,台灣夾在颱風兩條路線中間,因此完美躲過所有颱風直撲入侵。

***-----------------------------------------------------------------------***
★驚!超狂照片見北半球「9颱連線」 環繞地球一圈
摘錄自:2018/09/13 TVBS【編輯 林保宏 報導】強颱「山竹」來勢洶洶,儘管目前中央氣象局預報顯示,「山竹」的路徑略往南偏,對於台灣的影響減輕不少,但還是提醒民眾要注意。只是今年似乎颱風特別多,主要分享氣象資訊的推特用戶「Jamaica Weather」,10日分享一張驚人照片,目前北半球一共同時出現9個颱風、颶風和熱帶氣旋,而且連成一線,連推特上都發文強調「這個週末將會很瘋狂!」
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等外媒報導,從「Jamaica Weather」分享的照片看到,這個星期在北半球一共出現了9個颱風、颶風和熱帶氣旋,從最左邊看到的就是往海南島一帶的颱風「百里佳」,接著就是號稱是地表最強颱風的「山竹」,它的後面跟著一個熱帶氣旋「91W」。
而在太平洋中間的,則是颱風「奧莉薇」,後面緊跟著的則是熱帶風暴「保羅」;而在跨越中美洲之後,在佛羅里達州下方有一個熱帶氣旋「95L」,在95L後方的就是4級颶風「佛羅倫斯」,目前已經對佛州和北卡等地造成威脅;最後面則有2個颶風「艾薩克」、「海蓮」;而且從照片中看來,這9個熱帶風暴正好完美地連成一直線,連「Jamaica Weather」都直呼「這個週末將會很瘋狂!讓我來看看熱帶地區。」
看到這張照片的網友們,紛紛在底下留言「這一字排開看來真的很可怕」、「今年是怎樣啊?颱風生成這麼多?」對此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大氣科學研究員克洛茨巴赫(Phil Klotzbach)則說,今年大西洋已經出現9次風暴,已經高於平均數。

♣颱風遇到台灣就繞道!那年的34個完美閃過(颱風)
***--------------------------------------------------------------------------***
颱風最可怕路徑曝光 網憶「46年前賽洛瑪」重創高雄:死傷慘重
摘錄自:2023-07-24 CTWANT【編輯:黃任強】中颱杜蘇芮路徑持續南修,登台機率大幅降低,但未來24小時內恐發展為「強烈颱風」,後續走向仍有待觀察。有網友便認為,順著台灣海峽往北走的颱風路線最可怕,貼文也釣出許多人的回憶,是46年前的中颱賽洛瑪,重創南台灣,死傷相當慘重。
一名網友在PTT八卦板指出,他印象中最猛的颱風走法,是過了巴士海峽之後,沿著台灣海峽往北走,因此中央山脈完全發揮不了作用,台灣西部首當其衝,「應該就是最可怕的颱風走法了」,同時也好奇沿著台灣海峽北轉的台灣有哪些?
此文一出,引發一番討論,有網友PO出1977年的賽洛瑪颱風路徑圖,「不就賽洛瑪」、「好像停電10天」,還有人指出:「到尻就賽洛馬颱風,回馬槍就偉恩颱風」、「沿海峽走不經本島的最可怕,本人多年前海南島體會過一次災難」。
據了解,1997年的賽洛瑪颱風路徑詭異,抵達巴士海峽時「回馬槍」,以反S型路徑轉向北北東,在7月25日上午9時10分自高雄附近登陸,侵襲高雄港,造成至少數10艘船沉沒或毀損,部分交通中斷,更有許多地方停電。由於供電系統嚴重被破壞,以及不少工廠被吹損,公私營工業損失極為慘重,而農林漁牧也受災很大,水利及糧農損失新台幣數十億元以上。
賽洛瑪颱風在台灣造成37人死亡、12人失蹤、298人受傷,還有3385間房屋全倒、22038間房屋半倒。一直到25日下午2時許,颱風才進入台灣海峽,當晚7時登陸中國福建,當年的報告形容此颱風為「造成二戰以來台灣最大的破壞事件」。

***--------------------------------------------------------------------------***
蘭嶼遭「小犬」撕裂 破紀錄狂風 竟排全球史上第3
摘錄自:2023/10/06 CTWANT【中時新聞網 王嘉慶】「小犬」颱風重創蘭嶼,當地連續兩天停班課,運輸據點開元港「像被轟炸過一樣」,泊港漁船不是翻船就是沉沒,僅少數船隻逃過一劫。氣象粉專指出,「小犬」吹出每秒95.2公尺的台灣氣象史紀錄,這紀錄甚至是全球氣象史第3名,可見威力有多驚人!
「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分享,蘭嶼的95.2m/s,僅次於1996年熱帶氣旋Olivia在澳洲巴羅島的113.1m/s,以及1934年溫帶氣旋在美國華盛頓山的103.3m/s,堪稱27年來地表最強陣風;事實上要不是觀測儀器陣亡,測得風速恐怕更高。
「這也凸顯了蘭嶼的風速有多麼極端」,粉專認為,󠀠󠀠󠀠󠀠󠀠󠀠蘭嶼的氣候條件太特殊,若把全球前11名風速紀錄攤開來看,蘭嶼甚至還有第7名(1984年亞力士颱風、89.8m/s)、第11名(1995年賴恩颱風、85.3m/s),等於前11強,蘭嶼就佔了3個。
「面對大自然,始終要保持敬畏的心,做好每一次準備,把災害降到最低。希望蘭嶼盡快復原,再回到那個充滿生命力的熱帶雨林小島」。󠀠󠀠󠀠󠀠

***--------------------------------------------------------------------------***
侵台4大怪颱之一 韋恩颱風活23天「釀68死損失破200億」
摘錄自:2023-07-26 CTWANT【編輯:黃任強】颱風路徑難以預測,杜蘇芮颱風原本可能「穿心」登陸台灣,後來又數度南偏,未來走向捉摸不定。有網友回憶起1986年的「韋恩颱風」,認為根本是「子龍轉世」,也被氣象局列為「侵台4大怪颱」之一,掀起熱烈討論。
鄉民在PTT八卦板PO出韋恩颱風路徑圖,表示自己在37年前還沒出生,但聽聞這個颱風是子龍轉世,濁水溪上岸後宜蘭出,吸足水分再回轉襲擊墾丁,還跑去巴士海峽打轉。
貼文曝光後,引來許多網友分享經歷,「一直停課」、「我老家進水」、「我那時還很小,不過記得家裡淹水又停電」、「老家在登陸點附近,據說那時好多人家屋頂都沒了」、「我爸媽那時還沒結婚剛交往而已,彰化外婆家有一半的屋頂被颱風吹跑,但附近的鄰居都跑來我外婆家躲雨,因為鄰居家的屋頂都被吹跑,整個被掀翻」。
據了解,韋恩颱風生命期長達23天,僅次於1972年超級強烈颱風莉泰的25天紀錄。當時登陸台灣2次,氣象局發布3次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原本在高雄外海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沒想到起死回生,再度發展為颱風,路徑詭譎多變,造成總共68人死亡、19人失蹤、442人受傷、6624 間房屋倒塌,經濟損失估計超過200億元。

韋恩颱風路徑詭譎。(圖/翻攝自全球災害事件簿)
***-----------------------------------------------------------------------***
史上襲閩第2強 颱風「杜蘇芮」 145.45萬人受災
摘錄自:2023-07-30 網路新聞【編輯中心】強颱「杜蘇芮」路徑一變再變,原本要從台灣穿越,但路徑一再西偏下修,最後是少見的繞過台灣島。於28日9時55分前後在最大風力15級(50米/秒,強颱風級)的強度下,登陸福建泉州晉江,成為直接登陸福建的「一手」颱風。因沒有受到任何地形破壞的杜蘇芮,破壞力與實力與相當驚人,除了有雙眼牆外,中度颱風的結構也不容小覷。「杜蘇芮」登陸前,廈門、漳州、泉州、莆田等地此前已宣布停工、停產、停課、休市,海陸空交通暫時停運。
它維持超強颱風強度超70小時,狂風暴雨造成福建全省逾70萬人受災,泉州一地就有114人受傷、超過50萬戶斷電,直接經濟損失1.77億元人民幣(約2475萬美元)。大量樹木被吹倒,泉州台商區一株數百年歷史超過40釐米直徑的古榕樹被颱風連根拔起,壓倒在泉州市的一個主幹道上;廈門金融中心大樓,暴雨似飛瀑傾洩而下。
在「杜蘇芮」登陸點的晉江沿海,網傳視頻顯示風強雨驟,部分道路出現積水,街頭盡是被吹毀的招牌鐵皮、還有多台冷氣室外機、和被掀翻的貨車,就連泉州海峽體育館的屋頂都被直接掀翻。
據官方通報,(28日)早上8時至今早(29日)8時截止,福建中部和北部以及沿海地區普遍出現大暴雨,局部地區特大暴雨掩水。福建多地創有氣象紀錄以來單日雨量紀錄。其中,莆田市526.8毫米居冠,此前紀錄為1997年的296.8毫米;省會福州市338.2毫米居次,此前紀錄為2015年的254.3毫米。
據中國福建省防汛指揮中心29日消息,第5號台風“杜蘇芮”已於28日22時離開福建,29日11時減弱為熱帶低壓,并停止編號。災情方面,截至29日21時,台風“杜蘇芮”已造成福建全省145.45萬人受災,緊急避險轉移36.3萬人,緊急轉移安置15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08萬公頃,其中絕收面積456.61公頃;倒塌房屋90間,嚴重損壞房屋346間,一般損壞房屋4571間,直接經濟損失30.53億元。目前,災情正在進一步統計中。
據統計,28日8時—29日18時,福建全省45個縣的233個鄉鎮累計雨量超過250毫米,12個縣的33個鄉鎮超過500毫米,以莆田涵江區白沙鎮813毫米為最大,最大小時雨量為莆田荔城區新度鎮151.2毫米。福州市區、閩侯、莆田市區、仙游、泉州南安日降雨量超過1961年以來歷史極值記錄;莆田市區日降雨量破全省國家觀測站最大日降雨量歷史紀錄。
綜合媒體報導,「杜蘇芮」是今年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颱風,也是自1949年以來僅次於2016年的「莫蘭蒂」,成為登陸福建史上第二強的颱風,與1980年第15號颱風並列。
「杜蘇芮」從福建登陸後就一路北上,昨晚10時移入江西境內,由超強颱風級降級為強烈熱帶風暴。一路將大量水氣送入中國北方,導致北京、河北、黑龍江等地出現特大暴雨,發生嚴重洪災。東北地區災情慘烈,無數人、畜淹死,災民無家可歸,房屋倒塌、農田沖毀,經濟損失慘重。目前,洪水尚未完全消退,未來幾天還要再經歷颱風「卡努」的襲擊,這無疑會加重災情,令無數中國民眾心生憂慮。

***--------------------------------------------------------------------------***
海葵15:40正式登陸台東東河!終結4年紀錄 第二波風雨更強
 摘錄自:2023/09/03  三立新聞【生活中心報導】中央氣象局今(3)日宣布,今年第11號颱風「海葵」已於15:40正式登陸台東縣東河鄉。上一次有颱風登陸是2019年時的白鹿颱風;海葵登陸,也意味著終結1472天無颱風中心登陸台灣的紀錄。
氣象局資深預報員劉宇其提醒,颱風眼通過時,因對流較弱,風雨會有暫時停下跡象;不過另一邊眼牆又會馬上靠近,帶來非常強烈風雨,且第二波風雨可能比第一波還要強。提醒民眾不要看到風雨暫歇就外出。
氣象局預估,本島最快4日晚上脫離暴風圈,至於離島要等到5日上半天;颱風中心預估明天清晨出海。而颱風通過中央山脈後,強度會逐漸稍微減弱。

******
★海葵二度登陸詭異路徑曝!37年前1怪颱三進三出
摘錄自:2023-09-04 網路新聞【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年度第11號颱風「海葵」(HAIKUI)登陸前路徑一路南修,登陸後又來個回馬槍,成為二次登陸的怪颱!
「海葵」自8月28日從熱帶低氣壓升格為颱風後,各國模式對其路徑的推算便莫衷一是,從原先可能北轉直接繞過台灣的預測,逐漸南修至昨午後15時40分自台東東河上岸,成為睽違4年首個登陸台灣的颱風。更為宜、花、東3縣市帶來驚人強風和雨量,各地也陸續傳出零星的災情。
「海葵」直接加速翻越中央山脈,越過山頭後其結構遭到強烈破壞,其強度已減弱為輕度颱風橫掃南台灣。之後於昨(3)日晚間8時從高雄梓官出海後,出乎意料,竟在台灣海峽停滯不前、原地打轉,隨即又使出意料不到的「回馬槍」,於今(4)日凌晨4時自高雄左營二度登陸,更一路沿海岸線北上直至早上8點才從台南出海,轉往澎湖方向前進,極度罕見的軌跡也讓大眾專家直喊「見證歷史」。
(4)日14時中心位置在澎湖南南西方約60公里,正以每小時12轉8公里速度,向西北西轉西進行。根據《公視新聞網》報導,氣象專家指出「二度登陸」的颱風確實少見,有紀錄以來除了1977年的「賽洛馬」颱風,1986年的「韋恩」颱風外,還有2014年的「鳳凰」颱風。
「海葵」的路線沿著高雄台南北上,類似1977年的賽洛瑪,從高雄登陸北上後在台中港出海,氣象局的紀錄提到,它造成數十年來,南部地區最重大災害。
提到二次登陸,最有名的案例是1986年生命期達23天的中度颱風「韋恩」,先從濁水溪口登陸穿越台灣在花蓮出海,接著迴轉又在台東南端二次登陸,減弱之後卻有再增強並迴轉影響台灣,除了三度發颱風警報,也是首個從中部登陸的颱風。
「韋恩」曾被中央氣象局評選為「侵台4大怪颱」之一,與1991年「耐特」、2001年「納莉」、2012年「天秤」並列,創下所謂「一個颱風、二次登陸、三次警報、四次轉向」的紀錄。在台灣週遭「三進三出」繞了一大圈,最終造成68人死亡、19人失蹤、442人受傷,以及6,624間房屋全倒、31,532間房屋半倒,估計損失金額超過台幣200億元。
******
★海葵颱風在福建省啟動「倒水模式」 福州市緊急通告:不要出門
摘錄自:2023-09-06 網路新聞【國際中心/太報報導】颱風海葵掃過台灣後直撲中國福建省,福州市昨晚起降下豪大雨,部分地區雨量打破18年前強颱「龍王」所創下的紀錄,被媒體形容是啟動「倒水模式」。福州市政府表示,當地受災人數超過5萬人,昨晚緊急向居民發布通知,呼籲沒必要千萬別出門。
當地媒體報導,福州烏山國家氣象站3小時雨量達203.1毫米,6小時雨量達240.4毫米,均打破2005年強颱「龍王」所創下的紀錄。據報導,「龍王」當時因導致嚴重災情,隔年被除名而由「海葵」取代,沒想到時隔18年,改名重來的「海葵」還是不忘再度重創福州。
福州全市420座水庫有49座超過警戒水位。城區共有80餘處積水,路面最大淹沒水深為1.4米,隧道最大淹沒深度接近4米。截至目前,福州受災鄉鎮達147個,受災居民逾5.1萬人,逾3.6萬人緊急疏散。受損公路橋樑170處,損壞房屋919間,倒塌房屋67間,直接經濟損失逾5.5億元人民幣。
有報導指出,福州部分市區積水嚴重,水流湍急,有轎車被沖走,市民涉水險象百出,還有人受困路中央等待救援。許多地下停車場被大水倒灌宛如水庫,停車場多處漏水。
福州市昨晚緊急發出通告,要求居民非必要不要出門,也不要開車上路。福州地鐵、公車在6日清晨起暫停運營,部分地鐵路線直至今日中午12時才會恢復營運。
******
★海葵環流襲珠三角! 福建、廣東暴雨受災慘
摘錄自:2023-09-08 網路新聞【綜合報導】海葵颱風在大陸東南沿海三度登陸,重創大陸! 福建、廣東馬路成河,車子變成泡水車;廣東部分道路中斷,村莊都泡在水裡,也是災情慘重。
據深圳市氣象台專家介紹,造成本次極端特大暴雨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海葵颱風低壓環流從7日下午起至8日淩晨長時間的停滯;二是低壓、季風和弱冷空氣三者疊加;三是強降雨列車效應導致強降雨時間長。
♦福建福州馬路淹成河道。福州著名景點三坊七巷變成小河,百年老街全都泡在水裡。光是福州市災損就高達5.5億(約台幣24億)。為了救災被沖走的消防車也被找到,但車內兩名消防員不幸犧牲。
♦廣東各地也受災慘重溪水暴漲,部分道路中斷,許多鄉鎮全都泡在水裡,居民一度受困。綜合陸媒報導,深圳全市進入暴雨緊急防禦狀態,7日5時至8日6時平均降雨量達202.8毫米,包含2小時雨量195.8毫米、3小時雨量246.8毫米、6小時雨量349.7毫米、12小時雨量465.5毫米等4項指標,均打破深圳市1952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紀錄。深圳市最大累計雨量是羅湖區東湖街道的469毫米,
8日上午,廣東深圳全市、珠海全市,廣州、佛山、東莞的部分地區因暴雨紅色預警實施停課,暴雨紅色預警仍繼續生效中,當局呼籲居民繼續做好防禦措施,提醒市民減少不必要外出。
據網傳影片顯示,深圳路面成河洪流洶湧,水淹至成人腰部位置,更有畫面顯示停在路上的汽車一半車身都泡在水中,車主只能汽車避難。
♦香港7日晚間至8日清晨,下起傾盆大雨,香港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簡稱「黑雨」,香港多地暴雨成災、造成多地積水,大眾運輸嚴重受阻,香港政府宣布今(8日)所有日校停課,而這罕見且極端雨勢,7日晚間11點至午夜12點、1小時雨量為158.1毫米,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創139年來的新高。過去24小時更砸下600毫米,約全年四分之一的總雨量。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則宣布,黑雨警告至少延長到今午夜12點,且就算改為紅雨或黃雨警告也不能掉以輕心。
深圳市當局8日凌晨發布通告稱,由於連續降雨,深圳水庫水位已接近汛限水位,決定於8日0時15分開始洩洪,已通知港府、福田區、羅湖區、龍崗區組織人員撤離河道區域。深圳應急管理局表示,「洩洪量比較小,只有每秒80立方公尺左右的流量,可能對下游影響不會太大」。港府緊急安排特別車輛,將6個可能受到影響的村落居民送往庇護中心暫住。
香港政府發布「極端情況」,8日全港停課、股票交易所暫停買賣、大部分交通工具也暫停服務,全城幾近癱瘓。
♦東莞市也因強降雨,街道出現內澇現象,一輛停在社區的汽車在積水中自燃,竄出熊熊火焰,幸好消防及時趕到,火災已被及時撲滅,無人員傷亡。
大眾交通運輸部分,為確保鐵路運輸安全,廣鐵集團對廣深城際等線路採取迂迴、停運等措施,8日部分線路調整,提醒民眾密切關注官方、廣播與電子通知,以免行程被耽誤。
大陸官方統計,8月份的各種自然災害造成超過888萬人次受災,死亡失蹤168人,直接經濟損失將近342億人民幣。
******
★颱風海葵殘骸分身!又有熱帶擾動生成 「向台灣逼近」影響曝
摘錄自:2023/09/10 網路新聞【TVBS新聞網 記者陳希潔/綜合報導】今(2023)年第11號颱風海葵前腳剛走,又有熱帶擾動蠢蠢欲動。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已經生成,目前位於南海北部、廣東海域,往東北移動,朝台灣海峽前進,「應該算是海葵的殘骸的分身,因為有一部分往中國廣西走去了。」
「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發文表示,91W今(9)日進入台灣海峽後,會把更多水氣帶到台灣上空,要密切注意這個低壓的發展及走向,將會決定今,明(9、10)兩日各地降雨的情況。週一(11日)基本上開始逐漸遠離、消散,翻不過中央山脈或是走北部近海,帶下來的北風會把雲雨帶推到巴士海峽,各地天氣迅速穩定下來。
至於是否有可能發展成颱風?「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分析,要成為熱帶低壓還有點機會,但要成為颱風除非奇蹟出現,否則是微乎其微。
******
海葵陰魂不散!殘餘環流肆虐中國逾一週 已釀廣西7死
摘錄自:2023/09/12 網路新聞【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海葵颱風登陸中國已逾一週,不過仍持續對中國造成影響,現海葵殘餘低壓環流進入廣西境內,廣西許多地區降雨量破紀錄,當地發生多起土石流、山體滑波(山崩)意外,已造成至少7人死亡。
微博「中國天氣愛好者」表示,海葵在中國「陰魂不散」,其殘餘低壓環流中心現圍繞著南寧旋轉,廣西玉林、北海、欽州等地出現特大暴雨,其中博白縣打破日降雨紀錄、水鳴鎮24小時降雨高達446.2毫米,自9月4日登陸中國以來,海葵及其環流在中國福建廣東、香港和廣西等地總降雨量已經超過杜蘇芮颱風。
據中國媒體報導,受颱風海葵減弱後的殘渦西移影響,廣西玉林多地出現特大暴雨當地發生多起山崩,目前已造成7人遇難,當地相關單位正在緊急救援、搜救中。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上仙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