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金森新療法 保病患黃金歲月★巴金森氏症患者年輕化★部分中藥具多重作用、機轉 能改善巴氏症★體內過多重金屬 增阿茲海默症風險★藥效一旦沒了…中晚期帕金森病友 斷電慘如木頭人美國最新突破性研究:巴金森氏症的真正元凶不在腦部,而在你的腸胃!★巴金森氏症可能源自腸道毒素!便祕、疑似五十肩竟都是症狀★丈夫有點臭!婦聞出老伴罹患帕金森氏症 超強鼻子助開發最新檢測法★★★★★★★★


男多吃含黃酮食物 降巴金森氏症風險【巴金森氏症】
摘錄自:2012/04/06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男人定時、規律地食用莓果類水果、蘋果等食物,或喝紅酒、喝茶,都可幫助預防巴金森氏症。美國哈佛大學、英國東英格蘭大學研究發現,男人多吃含類黃酮食物可明顯降低巴金森氏症風險,而上述食物都含有豐富的類黃酮成分。
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常食用含類黃酮食物可促進身體健康,這篇發表於「神經學」期刊(Neurology)的研究報告更證實這點。最近研究發現,有些類黃酮化合物可預防心臟病、高血壓、失智症、部份癌症等疾病。這次所發表的研究第一次顯示,類黃酮可保護人類大腦神經元,進而預防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
共有大約十三萬名男女參與這項研究,其中有八百多人在研究二十年期間出現巴金森氏症。經過分析發現,男人若多吃含類黃酮食物,得巴金森氏症的風險會下降四成左右,女性則沒有這種關聯性。
研究計畫主持人為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高翔教授,他與英國東英格蘭大學營養學教授艾丁、卡西迪共同進行這項研究。
卡西迪教授表示,這篇研究第一次分析食物中的類黃酮成分與巴金森氏症有無關聯。研究結果顯示,類黃酮當中的花青素似乎對神經有保護作用。
高教授指出,像莓果類食物就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花青素似乎可以降低罹患巴金森氏症風險。一個人一周吃一份以上莓果類水果出現巴金森氏症的機率就會減少約百分之二十五。此外,莓果類食物也可降低高血壓風險。
******
巴金森新療法 保病患黃金歲月
摘錄自:2012/04/07【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7 日電】巴金森氏症病患雖以老年人居多,台灣卻有1名患者19歲發病,數年後接受腦部手術,目前治療方式配合藥物貼片,可減緩疾病剝奪患者的黃金歲月。
醫界估計,60歲以上人口約有1%罹患巴金森氏症,花蓮慈濟醫院近年觀察發現,也有40歲以下年輕病患,除了基因遺傳,也可能與農藥、重金屬以及揮發氣體等汙染、濫用管制藥品毒品有關。
慈濟醫院2002年成立巴金森暨動作障礙治療與研究中心,10年來治療巴金森個案超過860例。34歲的戴姓病友19歲那年發病,23歲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是全台接受這類手術的最年輕個案,手術後,從原本必須臥床到現在可以工作。
慈濟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主任陳新源指出,許多患者服藥5到10年後,療效愈來愈差,身體異動及動作的開關現象副作用愈來愈大,考慮動手術治療,最有效的就是深部腦刺激手術,藉著電流調控腦內不正常活動訊息,改善肌肉震顫、行動緩慢僵硬的巴金森氏症狀。
另外,中央健保局去年中將巴金森氏的藥物貼片納入健保給付,適用原發性巴金森氏症,貼片貼在大腿、肚子等大面積皮膚部位,每天貼1片,多巴胺促效劑成分緩慢釋出,搭配傳統藥物,治療更為便利。
慈濟醫院與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在4月11日「世界巴金森氏症日」前夕,今天透過病友會分享治療趨勢。陳新源說,罹患巴金森氏症不是世界末日,希望社會大眾不要再以異樣眼光看待病人。
***-----------------------------------------------------------------------***
巴金森氏症患者年輕化 有人19歲即發病
摘錄自:2012/04/07 NewTalk 新頭殼【謝莉慧/台北報導】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的人口,大約每百人就有1人罹患巴金森氏病,而花蓮慈濟醫院巴金森治療研究中心觀察發現,有愈來愈多的40歲以下民眾罹病,甚至有病友19歲就發病。
慈濟醫院最近針對1百多名巴金森氏症患者的生活作息進行分析,發現巴金森氏症的危險群包括經常接觸除草劑、殺蟲劑以及身處重金屬或揮發性氣體環境者。台灣目前約有5萬多名巴金森症病患,醫學上已確認若吸入太多錳,極可能導致巴金森症,因此包括工廠工人、焊接員、常接觸重金屬、有機溶劑等民眾,應多注意工作時別吸入或接觸太多重金屬和化學物品。
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包括不自主的顫抖、行動緩慢、口齒含混、結巴等,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肢體僵硬必須臥床,不過最令病友難受的還是外界的異樣眼光。目前的治療方式可分為藥物治療與手術2種形式,近年來也有人開始研究幹細胞療法的可能性。
其中藥物治療以1960年代後期開始使用的左多巴(L-dopa)為主,可以有效治療包含動作緩慢、僵硬與顫抖等主要症狀,最新趨勢是研究各種配合使用的緩效式多巴胺促效劑,並在疾病初期利用含有多巴胺促效劑的藥物貼片,將貼片貼在大腿、肚子等大面積皮膚部位,搭配傳統治療藥物,而台灣這幾年也規畫引進藥物貼片的治療方式。
手術治療最有效、最新的方式就是深部腦刺激手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通常建議病友在使用藥物出現嚴重副作用時,以深部腦刺激透過放置電極片,採用電刺激的方式來刺激大腦深部的結構,藉著產生電流控制調節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而達到運動症狀的控制。
有別於傳統的燒灼手術,深部腦刺激最主要的優點在於不會破壞腦部組織,而是一種可逆式的反應,如果有不良的副作用可以將刺激器摘除,還可以配合個案反應調整刺激量,以符合最理想的臨床結果。
而19歲發病、23歲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治療的戴宗龍,是目前全台最年輕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治療的個案,他在接受DBS手術後,已從原本必須臥床到現在可以工作。
「明天不是世界末日,太陽下山還是會再爬起來,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戴宗龍表示,連小朋友都會的洗澡、吃飯、穿衣服對發病後的他來說,都十分困難,當時因為害怕別人的異樣眼光而不敢出門,只有半夜是清醒的,因為半夜才不會有人發現他的「奇怪」,直到接受了深部腦刺激手術後,最大的不同是做任何事情都不用再靠別人,現在有工作可以自力更生,甚至還可以幫助別人。
花蓮慈院兼任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理事長陳新源醫師提醒大家,目前巴金森氏病還是一種無法完全治癒的疾病,現行的治療方式都在針對症狀的改善,不論是吃藥還是手術,都需要病友及家屬的全力配合,希望每位病友不光是勇敢接受治療,治療後也要勇敢走出家門、重拾信心。
***-----------------------------------------------------------------------***
《健康之鑰》部分中藥具多重作用、機轉 能改善巴氏症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許多巴金森氏症患者接受西醫藥物治療一段時間,藥物劑量常越加越重。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林佳瑜表示,有些中醫藥物可幫助延緩巴金森氏症病情,使西醫藥物效果延續久一點,如果中西醫雙管齊下,患者病情惡化速度就不會那麼快。
林佳瑜醫師指出,根據中醫古籍記載,巴金森氏症症狀屬於「顫證」、「顫震」或「痙病」等範疇,治療除了使用中醫辨證處方用藥,也可搭配針灸、按摩、推拿與藥膳。以中醫輔助治療巴金森氏症不但可延緩病情惡化,也可減少西藥副作用。
根據現代實驗研究發現部份中藥藥材會透過清除自由基、調節線粒體功能紊亂、保護腦神經細胞、抑制細胞凋亡、調節免疫異常等不同作用、機轉改善巴金森氏症病情。有的中藥同時具有多重作用。像銀杏葉、紅景天就有抗氧化作用,有助減少自由基傷害,而銀杏葉也可抑制細胞。或者像人參,可以同時保護腦神經細胞、抑制細胞凋亡。枸杞、靈芝可調節粒線體功能紊亂,芍藥、川芎等中藥則可讓身體免疫功能維持平衡。
不過林佳瑜醫師說,中醫師會針對患者病情、體質辨證論治處方藥物,同一款藥物不見得對所有患者都適用。患者若體質偏屬虛寒,但又有虛火問題,此時治療雖以溫熱藥為主,但也會酌加涼性藥物,以緩和藥物熱性,防範溫補時病人產生不適感覺。
運用藥膳也可幫助巴金森氏症患者調養身體。林佳瑜醫師舉例,像「葛根鯽魚湯」有助「養血袪風通絡」,而「菊花白芷魚頭湯」能「袪風通絡止痛」。「紅棗糯米粥」則可「健脾養血補虛」。醫師會根據每位患者的體質、病情,給予不同建議。
醫師叮嚀,巴金森氏症患者重心不是很穩,平衡感不是很好,很容易跌倒。一旦不慎跌倒、摔倒,就好像雪上加霜,對病情更為不利。因此巴金森氏症患者走路、行動都要特別小心,慎防跌倒意外發生。 2012/04/18台灣新生報
***--------------------------------------------------------------------***
體內過多重金屬 增阿茲海默症風險
2015/06/03 台灣新生報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體內過多重金屬,容易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韻如針對失智症致病機轉進行一系列研究,於昨(二)日獲頒中研院二O一五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陳韻如研究團隊發現,阿茲海默症類澱粉蛋白當中,含有高濃度鐵、銅、鋁、鋅等重金屬物質,其濃度比一般組織增加兩到五倍,其中鋅、鋁離子更會對神經產生毒性。
陳韻如解釋,體內蛋白質就好像一條直鏈,必須正確摺疊成3D立體結構,才能產生酵素等作用。一旦蛋白質錯誤摺疊,就可能產生乙型類澱粉蛋白等有毒物質,進而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
陳韻如分析,身體對於重金屬濃度自有一套調節、平衡機制,當這項機制受到破壞,鋅離子等重金屬就可能滯留特定區域,該區域重金屬濃度便會飆升。而重金屬濃度增加,可能與類澱粉蛋白寡聚化、纖維化有關,進而導致阿茲海默症更為嚴重、失智症風險上升。以鋅離子來說,這種重金屬容易造成球狀多倍體有毒蛋白增多,進一步對大腦神經組織造成傷害。
研究團隊也在前側額顳葉退化症患者大體大腦發現TDP-43蛋白質寡聚體,目前也研發TDP-43蛋白質抗體。陳韻如表示,六十五歲以下族群,這種疾患占失智症排行榜第二名,未來這項技術或可用來篩檢、檢測前側額顳葉退化症,或許有助盡早確診。
***-----------------------------------------------------------------------***
★藥效一旦沒了…中晚期帕金森病友 斷電慘如木頭人
摘錄自:2020/10/27 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電影「冰雪奇緣」中艾莎公主用手一揮,施展法力,就能冰封一切,在現實生活中,中晚期帕金森氏症病友也常遭到冰封,體內藥物難以保持穩定,一旦沒了藥效,整個人像是被凍僵,場景有如「一二三木頭人」,四肢僵硬,患者尷尬萬分。
台灣帕金森之父、神經內科教授陸清松表示,帕金森氏症好發在50歲以上,因腦部組織黑質細胞數量下降,多巴胺濃度不足,以致引發肢體障礙,例如,靜止時,手卻不自主抖動,必須服用藥物補充多巴胺。
隨著病情惡化,藥物濃度無法維持穩定,若濃度太高,患者容易出現異動症,身體不自主顫動。藥物濃度過低,則會出現斷電現象,想動卻動不了,意識清醒,卻無法控制動作,身陷人間最悲慘的噩夢。
陸清松指出,傳統藥物一天需服用三至四次,每次藥效維持三至四小時,許多病友在接受傳統藥物治療五、六年後,若沒了藥效,會陷入「木頭人」窘境,就像是中了艾莎公主的魔法,頓時僵住,動彈不得。病人易在公共場所斷電,尤其是人車多的地方,就有病人走路突然「凍住」,變成木頭人,看到機車直衝而來,無法閃身,場面驚險。
「如何讓帕金森氏症患者腦中多巴胺濃度維持在穩定狀態,是重要治療目標。」陸清松說,建議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考慮植入腦部晶片,改善腦部不正常電波,搭配用藥,以減少斷電、異動症等頻率,不過,植入晶片費用昂貴,健保補助80萬元,病患仍須自付20萬元。
陸清松強調,多巴胺是治療帕金森氏症最好的藥物,如能在血中維持穩定濃度,病友就能正常生活,甚至重返職場。國內引進新劑型藥物,短效、長效成分進入體,能夠減少藥效波動,讓電力不中斷,找回身體主控權。
***-----------------------------------------------------------------------***
美國最新突破性研究:巴金森氏症的真正元凶不在腦部,而在你的腸胃!
摘錄自2016/12/04 風傳媒【網搜小組/綜合報導】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大腦疾病,但美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細胞》(Cell)雜誌上發表的動物研究顯示,這種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可能與腸道裡的微生物變化有關。這一發現可能帶來全新的巴金森氏症治療策略。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研究人員先培育出了兩組過多生成阿爾法─突觸核蛋白(alpha-synuclein)的實驗鼠,這種蛋白被認為是巴金森氏症的「罪魁禍首」之一。兩組實驗鼠的唯一區別是:一組擁有完整的腸道菌群(gut bacteria),另一組是無菌實驗鼠。
結果發現,無菌實驗鼠不僅沒有表現出巴金森氏症的症狀,而且在跑步、爬桿等運動機能測試中的表現要明顯好得多。
研究人員隨後給一部分無菌實驗鼠餵食由腸道菌群分解食物纖維時產生的短鏈脂肪酸,並為另一部分無菌實驗鼠移植從巴金森氏症患者糞便中獲得的腸道菌群,結果這些實驗鼠都出現了巴金森氏症的症狀。
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結論,腸道微生物是巴金森氏症的重要推手。腸道菌群的組成變化或者腸道細菌本身的變化,可能促使甚至導致運動機能惡化,而運動機能惡化是巴金森氏症的主要症狀。另一方面,75%的巴金森氏症患者有腸胃問題,最常見的症狀是便秘,還常伴有輕度憂鬱、嗅覺失靈、睡夢中容易拳打腳踢、失眠、肩頸或腰背疼痛等症狀。
領導研究的加州理工學院微生物學家馬茲馬尼恩(Sarkis Mazmanian)說,對於許多神經退化性疾病,傳統治療方法都是讓藥物在大腦中發生作用。而新發現意味醫生可能要從腸道著手治療巴金森氏症,比如調節短鏈脂肪酸水平、服用益生菌或清除有害的微生物。相比現有療法,新的治療策略要容易得多,而且更加安全,副作用更少。
馬茲馬尼恩指出,周邊神經系統(PNS)的神經元有70%聚集在腸胃,而且腸胃的神經系統透過迷走神經(vagus nerve)連結中樞神經系統(CNS)。就巴金森氏症而言,腸胃問題通常比運動神經元早出現許多年,而且巴金森氏症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綜合各種因素來看,腸胃細菌很可能是巴金森氏症的致病因子。
巴金森氏症與腦中風、老年失智症並稱老年人的三大腦病,發病年齡以50至79歲最常見。最主要的臨床症狀有三:四肢顫抖(震顫)、肌肉僵硬、運動緩慢或動作完全消失。到最嚴重的第5期,患者無法自行走動,需靠輪椅或躺在床上,日常生活也需要他人照顧。巴金森氏症患者初期主要靠藥物治療,也可考慮外科手術,但兩者都只能緩解症狀,無法根治。
***-----------------------------------------------------------------------***
巴金森氏症可能源自腸道毒素!便祕、疑似五十肩竟都是症狀
 摘錄自:2020/07/13 早安健康【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還以為巴金森氏症是銀髮族的專利嗎?其實青壯年也會罹患,根據統計,約有十分之一左右的患者在40歲之前發病,而且很愛「偽裝」成五十肩等症狀,讓人輕忽大意、錯失及早治療的機會。
巴金森氏症常讓人聯想到手抖、動作遲緩等症狀,其實這些典型症狀並不一定會出現,有時候是發生肩膀痠痛等類似五十肩的情形,最近奇美醫學中心就發生一個案例,一名男子因為肩膀痠痛被醫師診斷為頸椎退化合併五十肩,但治療後不見改善,後來發現有手抖症狀轉至神經內科,才發現原來是巴金森氏症惹禍! 
60多歲林姓男子右邊肩膀從2年前開始容易緊繃痠痛,至骨科就醫後診斷為頸椎退化合併五十肩,可是經治療後症狀未見改善。後來醫師發現林姓男子的右手會抖,於是建議轉至神經內科。收治該男的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醫師李佳維指出,陪林先生就診的林太太表示,最近覺得先生的反應、動作越來越遲緩,寫字變得不靈活,睡眠也變得不安穩,醫師評估後懷疑是巴金森氏症,給予相關藥物治療。後來老先生的肩部不適果然開始改善,右手抖動情形也好轉了。
李佳維醫師表示,人們對於巴金森症患者的印象多半是典型的運動障礙,比如肢體顫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等。實際上巴金森氏症的症狀有時比較不典型,可能只有部分肢體的僵硬、痠痛,而讓患者被誤診為五十肩。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吳瑞美指出,巴金森氏症病患中約有10~15%的確診年齡不到40歲,這代表著年輕人也不可對巴金森氏症掉以輕心。
吳主任表示,巴金森氏症的年輕患者與高齡患者的初期症狀有些差異,年輕患者初期比較不會出現手抖等顫抖症狀,多數呈現肢體僵硬、動作緩慢等情形,有些年輕患者甚至誤以為是五十肩。臨床上,高達3成患者求診復健科、骨科等,結果延誤治療時間。
有種說法是「腸道是第二個大腦」,意思是腸道裡的健康情形會影響大腦運作;現在科學已證實了腦部與腸之間確實會產生關係,稱為「腸腦軸(Gut-brain axis)」。李佳維醫師解釋,「腸道和腦部之間有雙向溝通的管道,腸道的菌落會影響腦部的運作。」有一假說認為,之所以會發生巴金森氏症,是人體接觸環境毒素後,先造成嗅覺和腸道神經退化,再由支配腸胃道的神經往腦部蔓延,進一步影響大腦。
也就是說,腸道毒素與發炎物質,也是造成腦部組織退化、發炎、疾病的推手之一。有時問題看似出在腦袋瓜裡,實際上卻要從腸道健康調理。臨床統計數據似乎也支持這個假說,因為不少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出現手抖等肢體症狀前,已常有「便祕」等困擾。
如果只注意巴金森氏症典型的運動功能障礙,如肢體顫抖、肢體僵硬、步態不穩等病症,往往難以及早發覺與治療。因為在發生那些典型病症之前,患者可能已發生許多與運動功能無關的徵兆,包括:✿疲倦  ✿憂鬱  ✿焦慮  ✿失眠  ✿長期便秘。  若發現自己肩膀痠痛、僵硬,且合併上述症狀,最好及早就醫檢查。
如果你沒有上述那些徵兆,也別高興得太早,巴金森氏症還有一些更細微的初期徵兆,不妨參考台灣神經學學會的「帕金森自我檢測表」,檢測表中有10個問題,只要有3題以上的答案為「是」,就可能罹患了巴金森氏症,建議盡早就醫排除罹患的可能性。10個問題如下:
1*手是否曾經在休息放鬆的狀態下,出現顫抖現象?
2*走路時有一隻手臂彎曲,且不會擺動?
3*身體在站立或行進時,姿勢會向後彎曲?
4*走路姿勢雜亂、不順暢、好像要打結了或一隻腳拖在後面?
5*步伐小且常常跌倒或摔跤?
6*常覺得懶洋洋,做什麼事都沒動力?
7*頸部後方或肩膀常常疼痛?
8*刻意避免與聊不來的朋友或家人相處?
9*音調出現改變?變得更單調、小聲或沙啞?
10*寫字變慢且字體變小?
如果發現自己有巴金森氏症初期徵兆怎麼辦呢?是否下半生注定十分悽慘,只能看著自己漸漸失能?吳瑞美主任表示,巴金森氏症所造成的腦功能損傷雖然是不可逆的,但只要及早發現與治療,還是能維持正常生活,而工作只要沒有繁複的肢體動作,基本上不會受到影響。
林新醫院神經內科專科醫師林志豪表示,巴金森氏症患者可透過運動來幫助減緩惡化速度,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醫師建議太極拳、跳舞與乒乓球等運動,都能有效減緩巴金森氏症的侵襲,讓自己與病魔和平共處。
***--------------------------------------------------------------------------***
 ★丈夫有點臭!婦聞出老伴罹患帕金森氏症 超強鼻子助開發最新檢測法
摘錄自: 2022-09-07  CTWANT【編輯:吳哲宜】帕金森氏症與癡呆症、中風並列為老人3大疾病,對國人建康甚鉅,不過「帕金森氏症有味道嗎?」英國蘇格蘭一名72歲退休護士數年前突然聞到丈夫身上傳來一股不太好聞的氣味,多年後竟發現丈夫罹患帕金森氏症。在丈夫去世後,她決心要利用自己的能力為疾病研究做出貢獻,她的超級鼻子引起科學家注意,並在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皮脂確實含有特殊化合物,因此令患者散發出特殊氣味,專家還因此研發出帕金森氏症檢測方法。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這名居住於蘇格蘭珀斯的72歲老婦米爾恩(Joy Milne)患有一種罕見疾病,使她的嗅覺較一般人強上數倍,甚至可以透過嗅聞他人穿過的衣服,判斷對方是否生病。大約在他的丈夫33歲時,米爾恩突然從他身上聞到一股不好聞的「麝香氣味」,結果在12年後,丈夫被診斷罹患帕金森氏症,而他的大腦在這段期間內正在逐漸退化。
米爾恩的丈夫最終於2015年因病離世,讓她立誓要貢獻自己的能力協助帕金森氏症研究,而她的發現也啟發許多專家,透過她的超級鼻子,專家發現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皮脂,確實含有與該疾病有關的化合物,因此會使患者散發獨特氣味,同時經過進一步研究,科學家們目前已經確定了約500種此類化和物。
透過米爾恩的鼻子,專家們還發現,帕金森氏症氣味最強烈的地方不是腋窩,而是來自患者的脖子後方和肩胛骨之間,曼徹斯特大學近期便在此基礎上,開發了一種測試,只要用一種特殊的棉籤在脖子後方擦拭,便可以檢測是否罹患帕金森氏症。
曼徹斯特大學研究負責人巴蘭(Perdita Barran)將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雜誌》(AmericanChemical Society)上,雖然這項測試在初步階段,但科學家們對此測試前景仍感到興奮,巴蘭也稱「如果沒有喬伊,我認為這一切都不會發生,不只是因為她的鼻子,也是因為她堅持認為自己的能力可以幫助到他人」。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上仙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