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罹「桃花癲 」咬掉夫蛋蛋★罕見 女罹蘋果恐懼症 看別人吃 立刻昏倒★克服蘋果恐懼症 她進水果攤「看一眼」★1成同病相憐 怕雞不敢看肯德基(恐懼症)★聽見嘆息聲就崩潰 女患恐音症用頭撞牆★男子聽到「聖誕快樂」就抓狂 躁鬱症發作被趕下機★女子罹患接吻恐懼症 不怕上床只怕接吻★看到大海就害怕?覺得娃娃很恐怖?揭密奇怪「恐懼症」3大原因★「恐雨症」點蠟燭入眠 政大女生宿舍引發火苗★上高速就皮皮剉 竟是「駕駛恐懼症」★男童罹患「食物恐懼症」 7年只敢吃起司三明治★正妹罹怪病!腦海全是「與妹妹交纏」畫面…猛看A片療癒(強迫症)★飽受強迫症之苦 女逼父母不斷洗手且一次要五分鐘★強迫症知多少 別讓強迫症影響生活(抗NMDA受體自體免疫腦炎)★(苗勒管發育不全症)★★★★★★

 

★與男性接觸時特別興奮! 春天好發「桃花癲」?
摘錄自:2013/04/23 優活健康網【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季節交替時是精神疾病好發的一個高峰,其中春天易出現俗稱「桃花癲」的躁鬱症症狀。一名26歲的吳姓女病患,已經結婚還沒有小孩,突然在半個月內個性大轉變,從內向安靜轉變成高談闊論,尤其特別喜愛貼近男性說話,打扮花枝招展,丈夫察覺有異,送妻子至童綜合醫院心身科看診,目前用藥後病情穩定。
這名吳姓病患,曾在17歲時罹患過憂鬱症,治療後已未曾再發病,迄今只有在月經前出現經前不悅症。平常內向不愛講話,且穿著樸素簡單、勤儉持家,但在半個月內突然變得很愛說話,且與男性接觸時特別興奮又多話,性需求變高,且愛打扮穿著艷麗性感,還常常出門花錢亂買東西,一星期就花了好幾萬元;丈夫感到妻子行為太過異常,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經心身科黃尚堅醫師看診後確定吳姓病患,罹患了俗稱桃花癲的躁鬱症發作,在持續用藥治療後病情已穩定改善。目前「桃花癲」因有汙名化之嫌,易造成社會負面觀感,也造成病患抗拒就醫,已較少使用。
黃尚堅醫師也呼籲,躁鬱症患者有2~3成病人會在季節交替時發病,患者的言行完全被大腦的異常變化所主導,而做出與平常個性截然不同的行為。所以如果民眾發現家人出現異常行為時,要適時的關心並協助到心身科門診進行評估,只要正確的治療,多數躁鬱症患者都能獲得改善。
***-----------------------------------------------------------------------***
(躁症)
摘錄自:2017/12/28   蘋果日報 【地方中心╱台中報導】台中一對夫妻前天半夜做愛時,妻子竟將丈夫右側睪丸整個咬下,救護人員到場時老公捧著碗裝著被咬下睪丸站門口候送,妻子穿睡衣緊張說:「我不小心就把它(睪丸)咬下來了!」丈夫經急救脫險,但被咬下睪丸,醫師擔心感染未接回,日後性功能恐受損,醫師研判,婦人恐罹患俗稱「桃花癲」的躁症變慾女,做愛時玩得過火、樂極生悲。
這起意外發生在26日凌晨,梧棲童醫院急診部執行長盧立華表示,男子到急診室時表示睪丸遭太太咬掉了,醫院緊急清創後將傷口縫合,鄰居指出,這對夫妻年紀都在50歲左右,有一兒一女,丈夫經營汽修廠約20年,夫妻感情看來不錯。 
《恐影響另顆睪丸》至於為何妻子會咬下丈夫睪丸?鄰居表示難以置信,也想不出原因,警方及消防隊員則都表示,係個人隱私應當事人要求無法透露,但丈夫並不提告。
彰基泌尿外科醫師陳俊吉說,睪丸血管細小接回去成功率低,且可能影響另顆健康睪丸,並表示50多歲男子睪丸少一顆,可能因荷爾蒙分泌變少影響性趣,但是否影響生殖力,要做精液品質、精蟲數量檢查才能確定。
精神科醫師王志中說,這名丈夫可能會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並產生性冷感、噩夢連連、胸悶或逃避類似情境;彰基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王俸鋼也建議丈夫需要接受心理輔導、身心治療。精神科醫師張庭綱說,該名婦人疑躁症發作情緒會高亢,對性的需求比較多,才會有這樣激烈動作。 
《季節交替會發作》中山附醫精神科醫師賴德仁指出,「桃花癲」是躁症的一種,主要是季節交替情緒變化,出現性慾高漲的症狀,男女都有,且因性慾強無法控制衝動,才會出現妻子一口咬下睪丸的失控行為,若已發病不及時就醫,不但可能反覆發病,長期下來恐會因為不正常神經傳導傷害腦細胞,造成腦部認知功能障礙或提前退化。
律師林瓊嘉表示,夫妻情趣行房妻子咬下丈夫睪丸若非故意,屬《刑法》「過失傷害」或「過失重傷害」可處最重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因是告訴乃論,不告不理。
林瓊嘉也說,若妻子是故意,恐觸《刑法》非告訴乃論「重傷害罪」,最重可處10年有期徒刑。 
《桃花癲》
病名:躁鬱症中「躁症」的一種
病因:腦中神經傳導不正常造成
好發:14~20歲青少年期、40~50歲中壯年期
性別:男女皆有
症狀:性慾強、說話大聲、易衝動
治療:藥物治療、情緒控制管理訓練
叮嚀:勿單獨出門、定期追蹤病況    資料來源:中山附醫精神科醫師賴德仁 
***-----------------------------------------------------------------------***
罕見 女罹蘋果恐懼症 看別人吃 立刻昏倒
摘錄自:2016/03/28 蘋果日報【王煌忠、曾雪蒨、詹智淵╱連線報導】台中市一名從事服務業的黃姓女子(37歲)罹患「紅蘋果恐懼症」,黃小姐不怕青蘋果、削皮的紅蘋果,偏偏怕紅蘋果,不僅害怕紅蘋果,甚至只要看到身邊有人啃紅蘋果,就會心悸、頭暈,嚴重時甚至會暈倒,本月中她與朋友參加日本4天3夜旅行團,為顧及「性命安全」,出發前一一拜託領隊及20多名團員「千萬不要在我面前吃蘋果」,不料返台當天,領隊還是當著她的面,拿出蘋果給同團媽媽餵小孩吃,黃女目睹當場頭暈、喘不過氣,急忙逃離現場。
事後她向領隊反應,對方不當一回事說:「妳就閃遠一點就好。」事後她向旅行社反應,要求對該名領隊進行懲處,旅行社蔡姓承辦人僅敷衍表示「我已經積極處理中,一定給你們一個交代」但至今卻毫無回應,黃女不禁痛斥「不把客人生命當一回事,這種領隊實在太惡劣了。」
這位領隊告訴記者,當時班機延遲,有團員小孩發燒二天沒吃東西,又嚷著肚子餓,他才拿蘋果與麵包讓小孩挑,真的忘記黃小姐有「蘋果恐懼症」,看黃小姐躲到大廳柱子旁,有趨前致歉。旅行社日本部李姓副總表示,領隊疏失造成團員不適,將請公司主管親自致歉,也會加強導遊、領隊的教育訓練。
世界上真的有人怕紅蘋果?黃小姐說:「不知道為何自己對紅蘋果如此恐懼,我也很想知道答案!」她說,父母不喜歡吃蘋果,從小沒在家中看過蘋果,讀幼稚園大班時,有次老師發放紅蘋果給小朋友,她生平第一次摸到蘋果,竟全身起雞皮疙瘩、心悸,被老師送到醫護室。
黃小姐回憶,小時候感覺很討厭蘋果,國小三年級時,看到弟弟吃蘋果,她又起雞皮疙瘩、心悸及頭暈,大叫要弟弟閃開後才舒緩,此時才知道自己真的很討厭紅蘋果。
黃小姐表示,只因見別人吃紅蘋果就昏倒的情況,印象中至少有五次!她指出,高中時,同學明知她怕蘋果,竟惡作劇拿一顆紅蘋果大口咬下,她看到立刻昏倒,「我真的無法忍受有人在我面前吃紅色表皮的蘋果,距離越近殺傷力越大」,也曾在公園、辦公室,不小心看到有人吃蘋果昏倒不省人事,醒來時都已在急診室,最近一次昏倒則是三年前。 
******
克服蘋果恐懼症 她進水果攤「看一眼」
摘錄自:2016/03/28 蘋果日報【王煌忠/台中報導】黃小姐受到「蘋果恐懼症」百般困擾,為了找尋病因,曾到身心科診所求診,透過催眠找出病因,但不論醫師如何嘗試,她始終無法進入催眠狀態,導致最後一絲希望宣告失敗,還有醫師診斷後研判,是她「從內心深層發出的恐懼」,靠藥物或心理治療仍無法根治,建議她遠離蘋果就是上策。
不過黃小姐靠著意志力,10多年來經常進入水果攤,從看一眼蘋果慢慢增加觀看次數,終於克服心魔,現在已經能夠正視蘋果。
黃小姐表示,以前看到蘋果就渾身不舒服,「現在能接受任何顏色的蘋果出現在我面前,甚至用手去碰觸,也可以勉強喝下蘋果汁與吃蘋果派,但仍會起雞皮疙瘩,也無法克服有人在面前吃紅色蘋果」,所以到餐廳用餐,同行親友都會提醒服務生不要出現蘋果,而深愛蘋果的弟弟,也都會躲到房間吃,避免觸動她的恐懼症。
******
1成同病相憐 怕雞不敢看肯德基
摘錄自:2016/03/28 蘋果日報【綜合報導】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王俸鋼表示,據統計台灣人罹患恐懼症比率約百分之五至十,怕的事物千奇百怪,臨床中曾遇到一名患者對「雞」有恐懼症,只要看到跟雞有關的事物都害怕,連「肯德基」的招牌都不敢看,需要常常繞路、改道。
王俸鋼說,恐懼症有先天性、也有後天形成,病因是人體大腦有自我防衛機制,會特定害怕某些事物,但如果大腦神經傳導出現異常,就會異常放大與恐懼相關的事物,影響日常生活。有一名女患者很怕蜘蛛,只要一隻蜘蛛就讓她嚇到歇斯底里,吵著要搬家,差點鬧家庭革命。 
台中榮總精神科醫師林本堂表示,二十五年行醫生涯曾碰過一名四十歲女性,從小看到綠樹和綠油油草地就渾身不舒服,更別說吃綠色蔬果,治療後雖可接受看綠色物品,仍堅持不吃所有綠色蔬果,連削皮變白色的芭樂、棗子也不吃。還有一名六十歲男性從小怕釘書機,怕被釘書機釘到,一輩子堅持不碰,有人不信要他拿釘書機,他就抓狂,直到子女帶他就醫,才了解自己對釘書機的強迫恐懼症狀。 
英國則有一名女子寶拉羅斯,因小時候在學校被霸凌,欺負她的人拿香蕉追她,後來她連與香蕉共處一室都辦不到;另名英國女子法蘭丹朵七歲時被兄弟惡作劇,放一根香蕉在她被窩裡,她壓到涼又滑的香蕉被嚇到,從此怕香蕉,兩女都在接受心理治療後才克服對香蕉的恐懼。 
***-----------------------------------------------------------------------***
★聽見嘆息聲就崩潰 女患恐音症用頭撞牆
摘錄自:2020/01/22 東森新聞【責任編輯 郭卉寧】人的日常生活中總有許多聲音圍繞,像是喝水、打字、交談等,不過這些習以為常的聲音,對某部分的人而言,卻是一大困擾。國外有一名女子就因患上「恐音症」(Misophonia),不但不能和家人同桌吃飯,連溝通都只能透過傳訊息或肢體語言的方式進行。
根據《BBC》報導,一位名叫普拉格雅・巴賈特的女子,在七歲時發現自己對於生活中的某些聲音有點敏感,「像是我爸爸喝茶後的嘆息聲,或他說話時發出的K音和T音,都會使我感到不適。」當時年紀尚輕的她,一聽見這些聲音,就會大聲哭鬧或尖叫,甚至用頭去撞牆,只為了讓聲音停下來,「但它停不下來。」
事實上,普拉格雅是患上「恐音症」,因此才會對聲音感到不適。而恐音症起初被認為是一種單純的強迫性疾病,直到2017年,科學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一篇針對恐音症的研究指出,患者大腦負責產生「社會情緒」及「感覺反應」的腦島,因過於活躍且與其他部分連結錯亂,導致患者無法承受聲音,而出現心跳加速、冒汗、情緒不安等症狀。
雖然恐音症目前沒有治療方法,但普拉格雅仍找出一套應對方式,她表示,自從罹患恐音症後,她再也無法和父母一起吃飯,因為吃東西的咀嚼聲會讓她無法忍受,「我們大部分時間會以傳訊息或肢體語言溝通,如果我真的想和他們一起吃飯,就會帶耳機聽音樂,因為耳塞已經隔絕不了那些噪音。」
除了父母之外,普拉格雅說,從三、四年前開始,同居伴侶也成為令她不適的聲音源,像是打字或唱歌的聲音,都讓她十分不舒服,因此她為了隔絕噪音,經常聽上一整天的音樂,「對我而言,恐音症最可怕的地方是,它把我和我最在乎的人分隔開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我,但幸好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非常支持我。」
***-----------------------------------------------------------------------***
男子聽到「聖誕快樂」就抓狂 躁鬱症發作被趕下機
2014/12/27 NOWnews【國際中心/綜合報導】美國1名罹患躁鬱症男子,在紐約拉瓜地亞機場(La Guardia Airport)聽到機組人員說「聖誕快樂」就抓狂。
據美國《紐約郵報》報導,該名男子當時正準備登機,地勤人員面帶微笑跟他說「聖誕快樂」並檢查行李,男子卻抓狂。男子大聲對著地勤人員咆哮「不是每個人都想慶祝聖誕節」,並不斷的大叫「不要聖誕快樂」。
男子上飛機後再聽到一次「聖誕快樂」,他再度爆發,大叫「不要說聖誕快樂」,並且批評空服人員與機師無禮,然後不斷做出恐嚇,最後該名男子被押送下飛機,其他乘客則是拍手叫好。
***-----------------------------------------------------------------------***
女子罹患接吻恐懼症 不怕上床只怕接吻
2014/08/22 NOWnews【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英國1名女子罹患接吻恐懼症,不怕跟別人上床,但就是害怕接吻,導致她無法談戀愛,至今單身超過2年。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來自英國36歲的瓦倫汀(Erica Valentine),1999年從巴西移居倫敦,發現無法與其他人有親密接觸,只要和男友接吻,腦中就不斷浮現傳播細菌、病毒的畫面,讓她對於接吻感到畏懼,因此會不斷的找藉口拒絕接吻。
即使有發生性關係,但仍然無法接受接吻。導致過去2段戀情和8年的婚姻,最終都是失敗收場。因為「接吻恐懼症」讓瓦倫汀單身已經超過2年,她始終渴望愛情,能夠找到1個懂她的人。
***-----------------------------------------------------------------------***  
看到大海就害怕?覺得娃娃很恐怖?揭密奇怪「恐懼症」3大原因
摘錄自:2018/05/25   ETtoday【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說到恐懼症,除了常聽到的幽閉恐懼症之外,還有深海恐懼症、刮黑板聲恐懼症、布娃娃恐懼症等。為什麼人會對一個東西感到恐懼?專家認為原因可能有3個,包括未知、過去的糟糕經驗以及消極聯想。
大陸健康類媒體《生命時報》刊登一篇文章,內容在探討恐懼這種常見的情緒,撰文者是心理諮詢師、語沐心理創始人潘笑楠。文章指出,恐懼症是指對特定的事物感到害怕、緊張,演講恐懼症、幽閉恐懼症、深海恐懼症、尖端恐懼症、刮黑板聲恐懼症、布娃娃恐懼症等,這些恐懼症雖然會引起不適,但往往不會到折磨我們的程度。
「恐懼來源於未知。」潘笑楠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在舒適區中我們可以熟練地見招拆招,而未知會讓人暫時失去對事情走向的控制感,「深海恐懼症就是如此。面對漆黑無光、深不可測的大海,我們基本的視聽嗅觸感官都無法正常工作,這種一無所知且手足無措的感覺,便是恐懼症發生的原因之一。」
對於這類恐懼症,潘笑楠認為,「解藥」就是把未知變成已知,可以補充一些相關知識或透過頻繁接觸來認識新事物,增加熟悉感能緩解恐懼情緒。
不過,恐懼還可能源於過去的糟糕體驗。潘笑楠表示,這種體驗有時是心理上的,例如幽閉恐懼、失眠恐懼、演講恐懼等,有時則是生理上的,例如刮黑板聲恐懼症,「這個時候,我們恐懼的不再是事物本身,而是害怕再次體驗上一次『失敗』後的痛苦感受。針對這種恐懼症,我們需要回到第一次產生恐懼情緒的事件,找到掩藏在情緒之下的原始需求,也許是想獲得認同感或安全感等。當我們發現需求並找到了實現它的途徑後,原始的恐懼情緒就會慢慢消失。當然,如果是生理不適,避免接觸就是最好的應對策略。」
潘笑楠說,對一個東西感到恐懼,其實也可能是因為消極聯想,例如布娃娃,本來是很可愛的一個事物,但由於很多恐怖片會利用它來製造氣氛,導致布娃娃成了恐怖的象徵符號,「這個時候,我們恐懼的事物,更像一個媒介,或者一種催化劑,把我們接入到意識中的恐怖情景中。」應對策略就是重新建立積極的聯想,例如讓布娃娃和喜劇片聯繫在一起,並且不斷強化,慢慢地就會覺得布娃娃是可愛的。
***-----------------------------------------------------------------------*** 
★「恐雨症」點蠟燭入眠 政大女生宿舍引發火苗
摘錄自:2019/12/29  CTWANT【撰文/陳柔瑜  】政治大學女生宿舍昨日發生火警,一名女學生因患有嚴重恐雨症,平時會點蠟燭的習慣,但昨日因太累睡著,蠟燭因而延燒到周邊物品,所幸煙霧檢測系統引發火警警報,該生立刻清醒滅火才沒造成更大傷害,而該生則僅輕微燙傷,並無大礙。
據了解,該生因有嚴重恐雨症,雨季期間會點蠟燭讓自己心情平靜,但她昨日在蠟燭點燃時睡著,火苗因而延燒到周邊放置的藥袋和塔羅牌,由於附近放置的多為可燃物品,火勢因而蔓延,在宿舍內冒出濃濃黑煙。
所幸煙霧檢測系統即時發現,也引發火警警報,巨大火警鈴聲將該學生叫醒,該生清醒後發現桌面和地板局部有火,連蠶絲被都在燃燒,該學生則立刻將火勢撲滅,並未釀成更大殺害。
該學生事後回想則心有餘悸,慶幸煙霧警報立即提醒,不然自己恐怕命喪火海,更可能連累同宿舍的其他學生,她也因而檢討使用燭火電器的安全性,將來會更小心避免類似意外發生。
***-----------------------------------------------------------------------***        
上高速就皮皮剉 竟是「駕駛恐懼症」
摘錄自:2019/01/10 PChome新聞【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五十歲的王姓患者只要握住方向盤心裡就開始發毛,尤其是上了高速公路之後,更會感到特別緊張,甚至出現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尤其在某些空曠、遼闊路段特別嚴重,經醫師診斷為「空間恐懼症」。臺南醫院精神科顏嘉男醫師表示,病人會在某些情境感到非常害怕逃脫困難,像是在高速公路上駕駛,搭乘飛機等交通工具、坐雲霄飛車、開車通過橋梁隧道等。無論是哪種情況,碰到時要保持冷靜; 就醫只要經過適當的認知行為治療、訓練放鬆的技巧及藥物治療,通常治療效果皆可達到相當程度的改善。
顏嘉男表示,恐懼症是一種對某種特定情境或是特定物體產生非常不合理的極度害怕,即使病人也知道這種令人害怕的物體、情境並沒有危險。常見的恐懼症以害怕動物或昆蟲居多,例如蜘蛛、蟑螂、蜈蚣或老鼠、鳥類、貓;其次是某些自然情境,如懼高、怕黑等;第三種是某種特殊情境如打針、看牙醫等,病人也會感到非常害怕。此外,還有兩種較複雜的恐懼症,第一種是社交恐懼症,病人會對參加社交場合或是要公開上台感覺特別不安;第二種是今天的主題,空間恐懼症病人會在某些情境感到非常害怕逃脫困難,像是在高速公路上駕駛,搭乘飛機等交通工具、坐雲霄飛車、開車通過橋梁隧道等。
駕駛恐懼症(Driving Phobia)是屬於空間恐懼症的一種,常見的原因有兩種,第一是過去曾發生過危險駕駛事故,噵致造成創傷壓力症候群;或是患者本身有空間恐懼症。如開車在高速公路上或是塞車在車陣中,病人會出現恐慌發作或極度害怕,感到極度不安、害怕、心悸冒汗、擔心失控不安全的感覺,致使病人以逃避駕駛來避免上述症狀出現,對生活品質造成顯著影響。
***-----------------------------------------------------------------------***
★男童罹患「食物恐懼症」 7年只敢吃起司三明治
摘錄自:2020/09/06  鏡週刊 【 文|吳妍】英國一名年僅10歲的小男童札卡利(Zachary Twigger),出生18個月就罹患了「食物恐懼症」,7年來都只敢吃夾著某品牌起司的三明治,一碰到其他食物就會噁心嘔吐,讓家長相當憂心。
外媒報導,男童母親透露,從札卡利還是幼兒時期,唯一願意吃的固體食物就是某品牌的起司,但從一歲半起罹患了「食物恐懼症」後,唯一能吞得下去的食物就是夾著某品牌起司的三明治。當家長求助醫師時,醫師認為問題不大,隨著孩子長大,可能會自動痊癒,而且札卡利也有攝取到大量的蛋白質。
但讓母親放心不下的是,札卡利患有一型糖尿病,這經常是好發於罹患先天性糖尿病的嬰幼兒身上,可能得依賴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也因為沒有足夠的脂肪,使得札卡利的體重和BMI都過低。家長擔憂,隨著他長大,健康狀況會持續惡化。
另一方面,札卡利自己也逐漸開始想要嘗試不同的食物,還央求母親帶他去餐廳吃飯,到了餐廳以後,札卡利很喜歡那些食物的味道,但當真的要吃下肚的時候,卻完全沒辦法放進嘴裡,讓他很挫敗。
一名認知心理治療醫師大衛(David Kilmurry)解決了男童一家人的困擾,以催眠的方式進行治療,情況顯然有好轉,札卡利開始能夠嘗試起司三明治以外的食物,連他自己都大感驚訝,沒想到自己這輩子能嘗到其他食物的味道。天真的札卡利還表示,自己最想去英國某知名連鎖餐廳,因為聽同學說那裏很棒。
***-----------------------------------------------------------------------***
★正妹罹怪病!腦海全是「與妹妹交纏」畫面…猛看A片療癒(強迫症)
摘錄自: 2019/01/27   東森新聞【責任編輯 林怡雨】英國一位名為卡特萊特(Rose Cartwright)的女子患有「純強迫症」(Pure O),她的病癥相當怪異,除了會將眼前所見的場景看成陰道,面對身邊的人時,也會不停想像他們的裸體,腦海中甚至出現自己在跟親人發生性關係的錯覺,讓她十分困擾。
根據英國《鏡報》報導,卡特萊特在15歲時,有一次與家人共進晚餐,席間她的腦中突然出現一個裸體小孩的畫面,自此之後,她的腦海就不停地出現類似情景,就連看電視時,都覺得電視中的背景是陰道。
症狀持續到卡特萊特17歲時依然沒有改善,她與朋友們出遊時,總是會忍不住幻想朋友裸露著胸部走來走去,而當她看到家人時,也總是覺得自己跟家人正在進行性行為,這讓她不堪其擾,更嘆:「有些事真的很難啟齒,根本就不該想,更何況是說出來。你能想像一個青少年如何告訴父母,自己一整天想的都是跟妹妹性交,一天至少想好幾千次。」
身體出現如此怪異的感覺,卡特萊特一度懷疑自己是戀童癖,還為此煩惱不已,原本以為自己是同性戀,但她幻想的裸體對象卻不分男女。這件事曾讓卡特萊特想要以輕生結束一切,但她上網搜尋過病徵後,發現自己可能罹患「純強迫症」,於是尋求正常醫療管道,而最後此事也被醫師證實了。
然而,為了治療「純強迫症」,醫師為卡特萊特安排了特別的治療,也就是每天必須觀看3次A片,說也奇怪,自從更直接地看到性愛場景後,卡特萊特的病癥確實減緩了許多,也不再為此事如此焦慮。
******
飽受強迫症之苦 女逼父母不斷洗手且一次要五分鐘
摘錄自:2016/12/19.NOWnews【國際中心/綜合報導】大陸一名21歲少女小文,每天洗手十幾次,並且逼著住一起的父母親一起洗手,洗一次手耗時五分鐘,持續半年後父母受不了報警。
據《重慶晨報》報導,小文先前沒考上大學,於是直接就業,不料工作沒多久後突然辭職了,並且每天待在家裡,一步也不願踏出門外。除此之外她的行徑也越來越奇特,開始不斷洗手,每天要洗手十幾次,洗到手都脫皮且變成紫紅色。之後甚至要求父母親也一同加入洗手的行列,每天定時洗手,且洗一次手至少要五分鐘,還會要求父母邊洗手時要報數,從1數到100,聲音要讓外面也聽得到才合格。
事後帶小文上醫院做檢查,發現是強迫症所造成的症狀。醫師開了藥給小文服用卻遲遲不見療效,小文的父母甚至忍無可忍一度給小文15萬人民幣,請她搬出去住,卻全被她拿去買清潔用品。
小文的父母忍無可忍最後只好報警處理,往後小文將接受心理治療機構的輔導,期盼能早日康復,脫離這場惡夢。
******
偷書賊5年偷千本書 強迫症輕判罰9萬
摘錄自:2016/12/19 自由時報【記者張文川/台北報導】台北市蔡姓男子,今年8月在台北市立圖書館柳鄉閱覽室偷了23本書被捕,他偵查時自行承認5年來在各公立圖書館偷了上千本書,檢、警至他家起獲其餘1023本書,總價值約31萬餘元;台北地院考量1023本書部分構成自首,又患強迫症的「儲物症」,書籍全都供自己看,未轉售牟利,且已全數歸還給圖書館,因此輕判罰金9萬元。可上訴。
至於柳鄉閱覽室的部分,北院今年9月另案判蔡男5000元罰金,未上訴而定讞,他在柳鄉閱覽室偷的「看圖學甜點烘焙技巧自學全書」、「蜘蛛網中的女孩」、「了不起的圖柏伊亞」、「何謂主體性書」、「我買了一個女孩」等23本書,也已全數發還。
判決指出,蔡男自首坦承從100年8月起,至今年6月期間,在台北市圖總館、分館、民眾閱覽室偷書,手法是將黏貼在書上的感應磁條撕掉,裝進背包直接帶走;42個圖書單位都淪為他的偷書溫床,其中,市圖延平分館被偷了107本最多,北投分館89本也不遑多讓,天母分館、士林分館各69本,石牌分館61本。
法官依每本平均300元計算,估計總價約31萬元,但全數完整地堆在蔡男家中,蔡男患有儲物症,自承偷到的書全都存放在家,「都是我自己在看」,贓書已全數發還給各圖書館或閱覽室。
******
補教女老師壓力大行竊紓壓 一年半被抓6次
摘錄自:2016/01/26 自由時報【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高雄市張姓補教女老師,因生活壓力大,以行竊紓壓,一年半時間就被抓6次,日前在某商場偷了20多樣生活用品被逮,她丈夫得知趕來,不斷向店家道歉,並表示妻子罹患疑似強迫症不斷行竊紓壓,警方雖同情,但竊盜屬公訴罪,訊後仍依法送辦。
43歲女老師(有竊盜前科)日前到三民區十全一路某商場佯裝要購物,拿了20多樣價值3000多元商品塞在LV包包,僅2樣商品結帳,因背包異常鼓起,遭保全員攔下,張女表情緊張,講話吞吞吐吐,懷疑她說謊,報警處理。
警方到場後,女老師才坦承行竊,並在包包內查到未結帳20多樣商品,隨後帶回偵辦,女老師丈夫得知趕到派出所,不僅輕聲細語安撫妻子,還不斷向業者道歉,表示願意賠償損失。
女老師丈夫向警方說,2人結婚多年,並沒有生育,妻子自前年起疑因生活壓力過大,出現類似強迫性的精神官能症,且不斷行竊紓壓,現已就醫治療中,但只要她單獨到商店購物,仍會不自主偷竊。
警方表示,女老師一年半時間因偷竊被抓6次,地點遍及高雄、台南及嘉義,她丈夫仍不離不棄,愛護妻子有加,知道有狀況立即前來處理,讓警方也相當同情,但竊盜屬公訴罪,警方仍依竊盜罪嫌送辦。
***-----------------------------------------------------------------------***
★強迫症知多少 別讓強迫症影響生活
2012/04/22(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強迫症是一個很讓人困惑的疾病,「強迫」到甚麼程度才算是病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一般精神科湯華盛主任說,一般人多少都會有強迫想法或行為,若時間1天不超過1小時,且強迫症狀不影響人際關係或工作表現,那就不是強迫症,而只是強迫症狀而已。
強迫症的種類以強迫清洗或檢查為主,強迫清洗主要是怕髒或怕感染,怕髒方面包括:怕人或動物的排泄物所以不敢外出、怕廚房油污所以不敢下廚,病人會盡量避免接觸這些害怕的東西。怕感染的部分包括細菌感染或愛滋病感染,病人都會避免接觸,也會使用酒精來消毒,以致皮膚嚴重脫水乾燥,甚至不敢使用公共廁所、公用電腦,不敢碰公共場所門把,不敢去醫院就醫。重複清洗的病人有時會因清洗太繁複,以致雙手發白轉紅而發炎,常常要去看皮膚科,若不清洗往往戴手套才敢外出。
一般而言,強迫症病人個性上比較怕受傷害,不願意冒險,道德標準高,完美主義,所以凡事保守,拘謹,每當自己有任何不合常理的想法時,常常會自責內疚不已,因此多數病人也同時罹患憂鬱症與社交畏懼症。這些病人是因為腦中的額葉與基底核發生問題,所以會不斷地檢查、清洗。研究顯示,只要服用藥物或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可以改善上述的強迫症狀,讓病患減少焦慮、恢復功能,找到對的醫師,做對的診斷,然後持續正確治療,強迫症就不會影響生活。
***-----------------------------------------------------------------------***
(抗NMDA受體自體免疫腦炎)
脫序行為是因為體內住著邪靈?2009年, 24歲的紐約時報記者蘇珊娜(Susannah Cahalan)開始舉止怪異,喜怒無常的嚴重程度,讓周圍的人以為她「中邪」了,儘管立刻送到醫院治療,但情況卻不斷惡化,連醫生們都束手無策,甚至還有人認為,蘇珊娜需要的不是醫生,而是牧師,因為有「惡魔在她體內」。
在當時,蘇珊娜會歇斯底里地哭喊,但下一秒又瘋狂大笑,甚至以詭異的角度扭曲手腳,讓身邊的親友都嚇壞,說她儼然就是真實版「大法師」。在住進紐約醫學中心的病房後,醫生為蘇珊娜做了各種檢查,她曾被診斷出卡普格拉綜合症、癲癇、人格障礙、精神病等等,但都不是確切的病症。
蘇珊娜的病情快速惡化,開始會出現妄想症,原本熟悉的親友全都成為假象,在她眼中的世界身邊的人都被冒名,她還認定電視台一直在播報自己生病的消息,而且爸爸殺了媽媽,蘇珊娜的精神狀況極度不穩定,甚至會對著醫護人員拳打腳踢,詭異的病徵連最頂尖的醫師都無能為力,找不到治療的方法。
直到納賈爾(Souhel Najjar)醫師出現,才終於讓蘇珊娜看見一絲希望,她向納賈爾醫師形容自己像隻動物,只能做出一些異常舉動,納賈爾醫師開始長時間觀察她,並要求她執行某些任務測試,最後醫師終於在一個「畫時鐘」任務中找到突破口,確診蘇珊娜患了「抗NMDA受體自體免疫腦炎」。
抗NMDA受體自體免疫腦炎是一種由未知藥劑或感染引起的腦部炎症,患者的免疫系統細胞會攻擊腦神經細胞,受體受到抗體攻擊,造成數量減少,才會讓患者出現脫序行為,而蘇珊娜畫的時鐘,數字通通集中在右側,納賈爾醫師透露那是因為「她的大腦著火了」,也就是蘇珊娜的大腦半邊發炎,才確定她的病症。
經過漫長的治療,蘇珊娜終於康復了,她是全球第217位被診斷出患有該病的人,在這無數人當中,不是每個人都向蘇珊娜那麼幸運,能夠花費100萬的巨額進行醫學測試,甚至請來最頂尖的醫療團隊,因此有高達90%的病患都未被診斷出來。
痊癒後的蘇珊娜失去了那1個月的記憶,也將這段故事寫成書籍《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抗NMDA受體腦炎倖存者自傳》,她也透露自己很幸運,如果再早出生幾年,或許她不會有機會再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而是會被記載進邪靈附身的事件中。
******
(苗勒管發育不全症)
加拿大一名罹患罕見先天疾病的女子,子宮無法健全生長,陰道只有正常女性的三分之一大小。這個怪病不僅讓她無法生育,甚至想要擁有有正常的性生活也很難。
這名女子最近向媒體透露自己克服病魔的心路歷程,同時高興的表示,已覓得願意接受自己缺陷的「靈魂伴侶」。
23歲的佛萊契(Briana Fletcher)來自東南部新斯科細亞省(Nova Scotia)。她在16歲的發育期間,體重異常輕盈,而且沒有月經。當她到醫院接受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後,證實她沒有子宮,陰道也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
醫生起初對佛萊契的病情毫無頭緒。直到後來才確診她是罹患罕見的「苗勒管發育不全症」(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 ,MRKH),得病機率為五千分之一。
由於這種病沒有明顯病徵,大部分患者都是步入青春期後才會被確診。 佛萊契曾自己搜集資料,但始終無法找出疾病的成因。多年之後,她已經接受了自己 患病的事實,她說:「我沒有感到自己跟別人不同。偶爾校內會有人向我借衛生棉條或護墊。我會感到有點奇怪,因為我真的沒有這些東西。」
感情生活方面,佛萊契一名前男友雖然嘴巴上說可以接受她,卻曾經形容她「並非真正的女人」。直到後來她遇上了敏尼(Erik Meaney),二人才變得水乳交融。很快就結為連理,展開人生新的一頁。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上仙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