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延遲治療 恐關節變形或殘障★退化性關節炎病程長 致病機轉尚不明★滑膜皺襞症候群作怪 膝痛誤認是退化90%膝關節炎 竟是「內側摩擦症候群」退化性關節炎病程長 致病機轉尚不明關節退化最終只能換人工關節?來看德國醫師破除迷思★25歲痛風男尿酸值飆800 醫從膝蓋擠出「牙膏」★婦人腳無力誤認關節問題 醫師:腦瘤造成★生物製劑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治療的標靶武器★★★★★★★★

 

案例二十三:折騰將近30年的膝關節

 

林○欽先生住板橋松江街,因在網路上看到我的部落格,才預約來找我治療膝蓋〝退化關節炎〞。


     去年12月31日他來到本店,一進門就告訴我他雙腳患「退化關節炎」將近30年,受盡折騰就是不會好而且越來越嚴重……。
林先生說:「多年來中醫的針灸、推拿、喝中藥;民俗療法也治過;西醫治療包括抽取關節積水、關節內注射治療、口服藥及物理治療等,雖然都能短暫得到舒緩,隨後很快又回復到原本情况,現在止痛消炎藥都不太敢吃,因為很多朋友都說會有副作用,而且情况越來越嚴重以致行走困難。」


     經過檢查雙膝都有些浮腫右重左輕,而且右膝撫之稍有發燒,到這地步情况比較複雜,主要痛點有三處即膝蓋兩側及膝蓋上端;左膝較輕,撫之較正常,也有三、四處痛點只是位置不同。

     我告訴林先生:「依我的經驗,這種情形西醫稱謂「內側摩擦症候群」,你應該會感覺膝蓋後方膕窩處腫脹、膝關節彎曲伸展受侷限、很難完全蹲下頂多只能半蹲、上下樓梯或走路時膝蓋偶爾會產生疼痛或脹痛感。」
林先生說:「是的,剛發作的初期膝蓋還沒腫,只是行動時才覺得痛,上厠所蹲下時是右腳伸直只有左腳蹲下,幸好現在都是坐式馬桶,如果是以前的糞坑就麻煩了!」接著他說:「嚴重時關節浮腫疼痛,醫生從關節內抽出2支針筒如膠水般的液體,雖能緩解終究不能根治,近幾年來每個醫生都說要手術治療。」

 

     對於首次來本店的患者,我都先告訴他什麼是〝拔膿術〞及換吊膏的方法,他若能接受才會幫他處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我告訴他說:「由於時間太久病灶已經擴散,病點太多,所以必須多治療幾次才能完全。你是第一次來,治療和換藥的實際情形你都不清楚,今天先從一個最嚴重的病點治療,一個禮拜後如果有改善你就有信心繼續治療。」
林先生反問我:「一個病點要治療幾次才會根治?」我說:「如果沒有人為錯誤例如治錯位置、沒按時換吊膏、沒按照吩咐處理傷口……,一個病點只要治療一次就可根治所以也不會拖太久。」林先生接受了,所以就從右膝內側先治療。

 

     1月8日,林先生再來本店,一進門從他臉部的表情就知道好壞。他說:「到第5天右膝内側就明顯改善很多,所以今天要來治療右膝外側。」
治療過程中他問我一些換藥細節,例如沒膿之後傷口如何處理、膏藥沾在皮膚上要如何清理……,最後他說:「我腰部右邊經常會痠痛所以每天都會不自覺去敲打它,這要如何治療?」
我告訴他:「以前也都是用〝拔膿術〞治療,現在我有一種不會出膿的〝賊仔膏〞效果不錯,費用也較便宜,對於不是很嚴重的痠痛可以先貼貼看,如果效果不錯,左膝也可用〝賊仔膏〞貼。」他接受我的建議,並且帶3份回去自己換,

 

     1月23日,一位住内湖麗山街的李○耹的女士,是同事介紹來治療雙手指會麻的毛病,同事還告訴她一個禮拜就好了。所以一星期前先來治療左手。
我問她這情形多久了,她說:「這情形很久了,起初是肩頸也會痠痛後來四處治療現在已經沒問題了,就剩下雙手指麻治不好。」依據經驗來說肩頸不痠痛手指就不會手麻,何况她才四十初頭,所以我就懐疑她身體不好所致。因為是首次過來所以先用〝拔膿術〞治療較嚴重的左手。
     今天再來治療另一手並告訴我:「左手只改善六成,而且出膿不多到第五天只剩一點點
(洗澡時如果把膏藥拔掉也會影響出膿)。」我告訴他:「用〝拔膿術〞治療,一般來說肩頸痠、手麻都會同時改善,只改善六成且出膿少與體質有關,吃藥一段時間漸漸會再改善……。」談話中覺得她因療效不如預期而感到失望,不想再用〝拔膿術〞治療的感覺,所以建議她改用〝賊仔膏〞治療兼服顧筋骨的藥丸。


     就在此時林先生走了進來,說是回嘉義返程專程過來,打過招呼我邊調藥邊問林先生近來狀況如何?林先生說:「治療過的二個病點目前都很好,按壓也不會痛,是廿多年來最滿意的狀況。目前膝蓋上端還有些浮腫疼痛所以今天繼續用拔膿治療。」
接著他說:「右腰貼〝賊仔膏〞後也有進歩,原本每天不自覺會去敲打的行為也沒了,想說我的左膝是否也可貼〝賊仔膏〞?」我告訴他:「是可以試試看,可能反應沒腰部那麼快,你稍待會兒再幫你敷藥。」
     李女士聽了我們的對話,從她的表情可看出對於本店的治療增加了不少信心,敷藥後我再給她三片〝賊仔膏〞回去自己換,並且給她一包藥丸她卻說要多拿一包。


     輪到林先生治療、敷藥時他說:「近來右肩頸經常痠痠的也順便處理一下!」左膝敷完藥,準備在膏肓敷藥時,林先生說:「我是肩頸會痠痛怎麼要貼膏肓?」
聽了他疑問,我隨機教育說:有的痠痛是那裡痠痛就貼那裡,例如你的腰痠;但是有的痠痛就不是如此,因為有的痠痛是由特定的病點牽引的,一般的人都是把貼布貼在肩頸,這樣就算是靈丹妙藥都沒效果,所以必須貼在特定的病點才有效。」
我繼續說:「這就是為何一定要患者到店來經過我檢查、敷藥後,才拿藥回去自己換。如果自已拿藥回去貼,萬一無效,他一定會認為此藥無效,而不會想到是自己貼錯位置!」事後林先生拿了16片藥回去自已換。

案例二十三:膝關節炎兼積水

 

     1月29日,李女士來電問我「敷藥後皮膚上會有如抜火罐般的痕跡要如何處理」。我告訴她過些時日會自行消失。順便問她是否有改善?她說:「有,而且左手也有改善!」

     2月7日,李女士來拿藥丸並搜取帳號,說來日可以用寄的。


     5月12日補記:是後,林先生也介紹了住雲林的妻舅來治療坐骨神經痛;和幾個工作伙伴來治療腰背痠痛的問題。並且說左膝蓋用〝賊仔膏〞貼,至今也沒再痠痛,應該不用再拔膿了。

 

******
附錄:
膝蓋積水就是關節滑膜發炎,臨床上十分常見,滑膜覆蓋在關節周圍,分泌潤滑液滋潤關節,一般關節液外觀澄清、微淡黃色如蛋清。多種原因會造成關節內滑膜發炎,引起滑液生成過多和吸收障礙,造成關節積液腫脹、疼痛、膝蓋無法伸直彎曲以及蹲下困難等症狀。
年輕人膝關節腫脹積水原因多是膝關節外傷造成,如十字韌帶及半月板撕裂傷,急性期受傷抽取關節液可見大量血水;中老年人以慢性勞損導致的退化性關節炎為主,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痛風也很常見,關節液顏色較深黃且略帶混濁。另外,細菌感染導致關炎發炎、腫脹,關節液是深黃色或是黃綠色混濁不透明。
一般處理關節腫脹積水的方式,除了休息、冰敷跟使用消炎止痛藥外,還可用護膝或彈性繃帶局部壓迫,減緩關節腫脹,必要時還會抽取關節積水做檢驗分析。

 

★有各種筋骨痠痛問題者請點閱〝文章分類〞的【拔膿系列】及【橘井泉香】參考相關文章,諮詢電話(02)2679-3117 德輝居士。

案例二十三:膝關節炎兼積水

參考資料:
***-----------------------------------------------------------------------***
★關節炎延遲治療 恐關節變形或殘障
摘錄自:2009/12/21  網路新聞【文/邱啟勝】「醫師啊!我的膝蓋已經痛了好久,最近愈來愈痛,已經痛到沒辦法走路了,這到底是什麼問題啊?」、「我在最近兩個月來,早上起床的時候,雙手的關節好硬,都合不起來,且關節都紅紅腫腫的,怎麼辦?」這是在風濕科門診常常聽見的抱怨。
其實一個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另一個則可能要小心是否有類風濕性關節炎。
《老化或受傷造成》
關節炎,顧名思義就是關節發炎,造成關節發生紅、腫、熱、痛的現象。有的患者甚至可摸到腫脹的關節中,好像有積水的感覺。因為這些現象,使得關節的活動度受限,走起路來,或用手拿東西的功能因而大受影響。可能的原因很多,包括最常見的因老化或受傷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免疫錯亂引起的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等,或者是代謝不平衡引起的痛風等。
因比較不會危及生命,許多民眾就想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自行到藥房買止痛藥吃,有吃藥的時候就好一點,沒吃藥的時候又痛起來,什麼原因也不知道就長期吃藥,甚至有些長輩因此去購買來路不明的偏方,引發許多嚴重的問題(如腸胃道出血等),既花錢又傷身,結果問題還在。
也有人因為太晚治療,甚至因而造成了關節變形,或是殘障的問題。
《就醫觸診對症下藥》
引發關節炎的原因很多,治療方式也不太一樣。從第一線的止痛消炎藥,抗風濕藥物的選擇,到最新科技的生物製劑,都需要先由專業人員詳細的問診、觸摸檢查、抽血、照X光等,才有辦法做好診斷,然後才能對症下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之後持續的門診追蹤,對於治療的反應評估、是否產生併發症等,也非常重要,絕不可以輕忽關節炎的治療。(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
***-----------------------------------------------------------------------***
退化性關節炎病程長 致病機轉尚不明
2013/11/21.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跟著年齡逐漸惡化的毛病,一般來說,通常會發生在五十歲以後。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表示,目前這種病症的確切病因仍屬不明確,而且各種療法只能減輕患者的症狀,並無法阻止退化,患者到最後可能會進行人工關節置換。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關節面軟骨往往磨損,膝關節囊的潤滑液比較少,常有關節疼痛、腫脹、無力、活動困難等症狀。呂主任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致病機轉經常晦暗難明,而且病程實在太長,所以往往造成患者長期不適與困擾。
此外,呂主任進一步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男性或女性,其實關節退化程度與〝內側皺壁病變〞的嚴重程度有著正向的關係,而且患者年齡也與內側皺壁病變嚴重程度、關節的整體退化程度成正向的關係。
根據統計顯示,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率有男女之別,台灣女性約為百分之十八‧七、台灣男性約為百分之六‧三。相較於台灣的發生率,中國大陸女性約為百分之十五、中國大陸男性約為百分之五‧六;美國女性約為百分之十‧五、男性約為百分之五‧五。
***-----------------------------------------------------------------------***
滑膜皺襞症候群作怪 膝痛誤認是退化
摘錄自:2018/01/03   自由時報【文/台南五德物理治療所院長陳俞州】一位年約50多歲的男性,跛足進入診間,訴說他右邊膝蓋已經疼痛一個多月,認為是自己常常爬山引起的膝蓋退化,且自行服用消炎藥以及補充葡萄糖胺都不見其效果。然而多休息會比較舒緩,但久走或是爬樓梯就會疼痛加劇且會有喀喀的微小聲音,以為是骨頭互相摩擦的聲響。
先從X光片檢查,膝蓋有些許磨損但還不至於嚴重退化,於是再檢查疼痛區域為膝蓋內側髕骨下方處,而不像退化性關節炎常疼痛、腫脹在膝蓋內側。懷疑為滑膜皺襞(讀音同壁)症候群或脂肪墊炎,因此再執行休斯頓皺襞測試(Hughston’s Plica Test),結果為陽性反應,而排除脂肪墊炎的可能。
滑膜皺襞為胚胎發育遺留下來的薄膜組織,正常的情況以及股四頭肌肌力、肌耐力充足下是不太會摩擦疼痛,但如果長時間反覆彎曲、伸直膝蓋,造成過度摩擦就會引起發炎甚至纖維化,例如:參加長跑、騎自行車、爬階梯比賽或爬山,皆容易發生。情況嚴重者,需要接受手術切除滑膜;輕微者,物理治療即可改善。
***-----------------------------------------------------------------------***
★90%膝關節炎 竟是「內側摩擦症候群」
摘錄自:2017/01/21 優活健康網【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體膝關節構造精緻完美,理論上軟骨並不容易受傷或「退化」,除非結構受到破壞(像是因為過度激烈運動造成半月軟骨、十字韌帶損傷,甚至是骨折等),膝蓋的穩定度受到影響,軟骨才會受到波及而逐漸損壞,這在醫學上稱為「外傷性骨性關節炎」,約占「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10%,然而,絕大部分的人沒受過傷(占了「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90%),為什麼他們的膝關節還是會「退化」?
《軟骨破壞幾乎會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中年(40歲)以上的膝痛患者如果去找醫師,由於X光檢查總是會看到或多或少軟骨破壞的現象,幾乎都會被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目前全世界接受正統訓練的醫師對「退化」性膝關節炎病人的標準治療建議依序是:復健,服用消炎止痛藥,補充軟骨成分製劑(葡萄糖胺),注射潤滑保護製劑(玻尿酸),若無效,則建議注射血小板濃縮製劑(PRP)。最後,就只好換人工關節。
《內側皺襞與內側摩擦現象》根據筆者的長期觀察以及10年來的研究,這90%患者的病痛,真正原因並不是「退化」,絕大部分是內側皺襞與關節的摩擦造成的「內側摩擦症候群」。內側皺襞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殘留在膝關節滑膜腔中的皺襞,外型像是衣服的皺褶。
正常人膝關節平均每年彎曲多達百萬次,每次膝蓋彎曲、伸直時,內側皺襞與關節股骨內髁會互相摩擦而產生物理及化學破壞,隨著年齡增長,內側皺襞與股骨內髁摩擦達數千萬次,若是從事必須一再重覆彎曲及伸直膝蓋的活動或工作,摩擦次數就更多了。【版主按:這應該說是慢性勞損所致還不致到〝破壞〞地歩,《拔膿術》可以根治此疾。】
《軟骨崩解後產生的碎片會加速破壞》因此,原本像新鮮絲瓜一樣柔嫩的內側皺襞,經年累月摩擦後,最後會變成像菜瓜布一樣粗糙。人在年輕時,內側皺襞是平滑且薄的半透明狀;至3、40歲時內側皺襞開始纖維化,漸漸失去彈性而變硬;50多歲以後即出現磨損、發炎,對關節軟骨的破壞逐年增加。
內側皺襞終其一生會影響膝關節的活動,也會因為每個人的日常活動及工作狀況不同,而造成膝關節不等程度的「退化」。當內側皺襞發炎、變厚、缺乏彈性時,就會磨損股骨表面的軟骨。內側皺襞本身被重複夾擊而產生的發炎現象也會釋放出有害的化學物質,使關節軟骨逐漸崩解。軟骨磨損或崩解後產生的碎片,會掉到關節中,產生更多不正常摩擦而導致軟骨加速破壞,致使膝關節繼續「退化」。(本文摘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時報出版)

案例二十三:膝關節炎兼積水90%的膝關節疼痛,是「內側皺襞」疼痛

***------------------------------------------------------------------***
退化性關節炎服藥3個月不見效就停藥 擱呷嘛嘸效
摘錄自:2009/12/26 臺灣新生報 【記者陳元春/專題報導】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日常應注意什麼?台北榮總骨科部運動學科主任馬筱笠指出,透過飲食或補充維骨力,效果其實都很有限,建議民眾多做肌力訓練,散步、騎腳踏車倒是不錯的運動選項,並避免蹲姿、爬山、負重活動。
葡萄糖胺是形成人體軟骨細胞的重要營養元素,補充足夠葡萄糖胺,可促進身體蛋白多糖及膠原蛋白的製造,有助補充關節滑液,是提供民眾受傷後,關節恢復健康的軟骨組織所必要的材料。
國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 鄧修國指出,其實人體自己可自行合成葡萄糖胺,但因隨著年紀增長,合成的速度不比耗損的速度,因此需要額外補充,不過這類保健食品較適合早期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攝取,對晚期退化性關節炎患效果較不明顯。
而且就算是早期患者額外補充,也非對人人都有效,據了解,只對七、八成的初期患者有效,但有兩成患者就算吃了也沒效,因此提醒民眾,若已吃三個月後發現症狀沒改善,就可停藥,不用再吃了,臨床則建議透過包括復健、吃消炎止痛藥、注射玻尿酸或動手術等其他方式改善。此外,食物中也含可合成葡萄糖胺營養素的食物,舉凡螃蟹、蝦子、牡蠣、貝類、蛤蠣等帶殼海鮮類,建議可以適量補充。不過,醫師也坦言,若要從食物中攝取補足缺乏的營養素,比較困難,可能要吃很大量。 

***-----------------------------------------------------------------------***
★關節退化最終只能換人工關節?來看德國醫師破除迷思

摘錄自:2018 /10/21匯流新聞網【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據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2萬人進行人工膝關節手術,7成民眾有關節疼痛問題。過去大家認為隨著年齡、體重,關節使用次數的累積,軟骨會隨著磨損與退化,不得不進行治療甚至開刀。不過德國醫學博士佩特拉.布拉赫特(Petra Bracht)認為,其實可以透過一套關節修復計畫,緩解關節軟骨承受的過大壓力,重拾靈活手腳,不用擔心面對手術帶來的壓力。
醫學專家佩特拉.布拉赫特與熱衷研究武術與運動能量學的丈夫羅蘭.利伯沙.布拉赫特,針對營養攝取與排毒醫學研發出創新且突破性的關節炎療法,兩人共同創立 疼痛治療的機構「利伯沙與布拉赫特」(Liebscher & Bracht),在德國、奧地利與瑞士有超過四千名治療師,教導人們透過攝取營養、運動及藥物治療治癒關節炎。
佩特拉.布拉赫特指出幾個人們常見對關節炎與關節疼痛的迷思,第一個就是很多人覺得老了關節就一定會又卡又痛。佩特拉表示,有些高齡長者爬山慢跑都不是問題,有些人不到五十歲蹲下卻站不起來,年齡不是造成關節問題的主因,缺乏正確保養觀念才是。關節會疼痛不全然是關節老了、退化了,而是該部位的肌肉緊繃、筋膜缺乏彈性且沾黏,因此壓迫軟骨、造成磨耗、產生疼痛。
其次是一但關節痛,吃藥止痛最直接又有效。佩特拉說,不管是貼貼布還是吃消炎止痛藥,都只能暫時緩解疼痛,就跟牙痛一樣,還是得需針對患部進行處理,才能有效獲得改善。吃藥止痛只是把疼痛警訊壓下去,還可能造成關節惡化。
第三個迷思是關節會痛是因為使用過度,盡量少動就不會痛了。佩特拉表示,很多人整天坐著、很少運動,卻有關節疼痛問題;有些人關節疼痛就盡可能少動,以為能減少關節磨損與疼痛。但是,「活動」並不會磨損關節,反而能重建關節,運動有助於關節與軟骨健康,所以要學習讓關節得到修復強壯的運動,而非不動。
第四個迷思是關節疼痛退化,只能動手術換人工關節才能解決問題。佩特拉指出,很多人即使不想換人工關節,但是最後會因受不了疼痛而動了手術,然而即使換了人工關節,疼痛仍然不會消除。其實大部分的疼痛都能透過運動減輕過度緊繃的肌肉,進而改善。
因此佩特拉.布拉赫特設計出一套28天關節修復計畫,透過伸展運動、筋膜按摩、居家照護等方式,讓關節炎患者跳脫治標不治本治療方式,針對14個關節部位,一天15分鐘,只要4週便能緩解關節軟骨所承受的過大壓力,並使軟骨進行再生。
***-----------------------------------------------------------------------*** 
★25歲痛風男尿酸值飆800 醫從膝蓋擠出「牙膏」
摘錄自:2021/02/12 東森新聞【翻攝自《廣州日報》 】一名25歲男子,日前因痛風導致自己膝蓋無法彎曲,甚至連走路都出現困難,急忙到醫院求助,沒想到醫生一檢查發現他的尿酸值高達800多,且膝蓋中滿滿都是「尿酸結晶」,擠出畫面讓網驚呆。
根據《廣州日報》報導,這名男子因痛風所苦,到大陸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療,沒想到醫生檢查發現他膝蓋堆積大量尿酸結晶,但男子又不愛吃海鮮、碳酸飲料等等,仔細詢問才知道男子愛吃牛、豬、雞等肉類食品,且不愛運動。
對此,醫生推斷男子尿酸高原因應該是個人體質影響,身體尿酸生成多、排出少,才會導致大量尿酸結晶沉澱。最後醫生替男子進行微創手術,而透過關節鏡可以看到,男子關節軟組織內滿滿都是尿酸結晶,隨後在醫師巧手下慢慢被擠出,整個過程就像是擠牙膏一般,讓人看得忍不住倒抽一口氣。
該名醫師還提醒,長期尿酸高的後果相當嚴重,除了會傷害關節、軟組織,還會對腎臟、心血管等器官造成不良影響。而男子治療後狀況也好了很多,膝蓋的活動範圍也變大,不像以前幾乎不能彎曲。
因此就有醫師建議,痛風患者,平時應多喝水、減少食用含糖飲料、醬料,節制攝取紅肉、內臟、海鮮、酒精等高普林食物,良好控制體重,並配合醫囑按時服藥避免痛風再度發作。
***-----------------------------------------------------------------------***
婦人腳無力誤認關節問題 醫師:腦瘤造成
摘錄自:2008/12/08.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8日電】嘉義一名七旬老婦人因長期頭暈及左下肢無力,一開始以為是「膝蓋骨關節炎」開刀,術後情況未獲改善;日前到大林慈濟醫院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腦中長了一顆巨大腦瘤。(西醫開刀前沒先檢查嗎?膝關節沒問題因何還開刀?醫生的心態有問題。)
     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金城表示,病患兩年前因左側膝蓋骨關節炎開刀,原以為是年紀大導致關節退化、無力,因此接受人工關節置換,不過術後情況惡化,且持續頭暈及左腳感到無力。(平白無故的開了一刀,換上人工關節,問題仍然沒解決,行動沒以前方便,無故自添麻煩。)
     後來家屬帶往大林慈濟醫院心臟科檢查,醫師評估雖然病患血壓高,但控制得不錯,應該不是血壓問題,於是轉到神經內科,發現患者臉部有麻痺狀況,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才發現腦裡長瘤。(從臉一側會麻,一支脚會無力,頭暈不止就已經可以判定是腦瘤了。)
     陳金城指出,這顆長在右側腦的良性腦膜瘤,足足有7公分大,腦部也受到腦瘤壓迫變形。因腦瘤長的位置在腦的正中間,剛好鄰近腦功能的感覺區與運動區,因此會出現腳無力症狀,手術後,病患原本左腳無力感立即獲得改善,頭暈現象也不藥而癒。(開刀切除腦瘤,只能暫時性的緩解一下症狀,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此病人不出半年,腦瘤必然會再長回來,而且會更大,成長速度會變得非常快。)
    由於關節病變以女性居多,容易讓人誤以為是關節炎而開刀;陳金城說,如果開刀後無力感沒有改善,就要考慮得腦瘤的可能性。
    陳金城表示,腦膜瘤大約1%為惡性,大部分都為良性;腦膜瘤並非一定都要開刀,若能及早發現,就能利用先進的X光刀治療。除了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外,腦膜瘤並無法預防,但良性瘤比惡性瘤的治療效果佳,術後約8至9成會痊癒。(錯了,腦瘤在手術後幾乎都會再長回來,而且是可以預防的。)
評論
    讀者可以參考我過去寫的論文就可以知道腦瘤的真正成因,簡單說,就是不要吃各種維他命,不要濫用西藥,保持心情開朗,不要沒事就去做體檢,光是檢查結果就足夠讓你失眠了,遠離西醫院,不要打各種疫苗,比如說像小兒腦瘤就是來自小兒痲痺疫苗的後遺症,如果持續要求小孩去打這種沒有預防效果的疫苗,怎麼能夠做到預防小孩不得到腦瘤呢?《美國佛州漢唐中醫 倪海廈醫師評論》
***-----------------------------------------------------------------------***
★生物製劑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治療的標靶武器
摘錄自:2008/12/02  中時新聞網【王國強/台北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是關節的滑膜腫脹引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目前並不明確,一般認為與自體免疫有關,也就是原本保護我們抵抗外來病原的免疫系統,錯把自身組織當成目標攻擊,因此導致損傷,出現發炎而紅、腫、熱、痛。(病的原因自己都已經說出不明,那為何要亂猜呢? 原因既然都不明白,那為何要治療呢?)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盛行率約在0.5~1%,保守估計在台灣約有10萬名患者飽受困擾,好發於女性,比率大約為3比1,由於初期的關節炎症狀,患者容易誤以為是運動傷害或關節退化,以致於輕忽而延誤就醫,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羅淑芬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若是延誤治療,往往關節會遭到破壞而變形,影響病人的正常活動。」(這裡說的延誤治療,應該是指給西醫治療就會造成延誤治療,要想不延誤治療的話,請盡快找中醫來治療吧。)
生物製劑的作用類似標靶治療,可以精準且專一地作用在異常細胞或分子上,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生物製劑有單株抗體的莫須瘤,以及抗腫瘤壞死因子的恩博、復邁,這兩大類生物製劑最大不同點,在於莫須瘤主要是針對B細胞作用。由於關節內的滑膜組織是最主要的病變部位,滑膜中的免疫細胞被活化後,會產生多種細胞激素(如腫瘤壞死因子),誘導發炎反應及病變;而莫須瘤能夠與自體免疫B細胞結合,促使其清除,以達到治療效果。(真是會胡說八道,這二種藥物根本就沒有任何治療效果,西醫才說過這種病的病因不明,現在又好像說的頭頭是道,煞有其事般,真正是在欺騙民眾。)
臨床上,約有三成左右的病患,在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製劑後,病情仍無法緩解。莫須瘤則能針對作亂的B細胞,清除這些在體內產生不正常抗體的B細胞,療效明顯維持較久,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張德明表示:「莫須瘤在國內外大型的臨床實驗結果顯示,對已經使用過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製劑效果不彰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確實能夠改善病情,並且能維持相當長的時間,平均效果大約會有九個月。」(何謂九個月的效果?真是欲蓋彌彰,我ㄧ看就知道他正在欺騙民眾。)
評論
   這種西醫所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以中醫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最嚴重的寒濕之痺,唯一的治療處方在經方之中,以我的實際臨床經驗來看,幾乎所有這類病人,在來看中醫之前,凡是先吃過這二種西藥的病人,其共同點就是肝臟與腎臟受損嚴重,西藥有一點止痛效果,但是關節還是照樣變形,雙手就像老巫婆的手一般的醜,這些病人在開始吃中藥後,幾乎每天都有變化,甚至於一段時間後,連已經變形的關節都會恢復原樣,這種病我稱之---來自魔鬼的詛咒---,真的是很恐怖,我秉持良心的告訴讀者,類風濕性關節炎只有中藥可以治療它,世上無任何可以替代中醫的治療,希望病人不要繼續再浪費時間給西醫治療,請盡快找中醫經方家來治療,不要再延誤病情了。
   這種來自魔界詛咒的病,你如果不幸得到,此時如果你去找西醫治療,就是找鬼在開處方治病,絕對不會好的,找真正經方家來治療,就是找神來治療了,千萬不要失去治療的時機。《美國佛州漢唐中醫 倪海廈醫師評論》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上仙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