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體質太詭異 屢被三寶撞、新電視一碰就冒煙 他傻眼:剩我沒出事「華裔神探」李昌鈺涉作偽證…2男冤獄30年 驚傳州政府付上8億和解金迷你「外星人木乃伊」真相曝光!科學家認:基因與正常人類不同★速食店員工聚餐烤肉 脫序「醉」亂象引怨意外的「意外死亡」!她車禍身亡 卻是在「10年後」士可殺,不可戴口罩!英國人為什麼這麼抗拒戴口罩?《轉載》★台生戴口罩被攻擊!俄國見「新冠肺炎」剩滿滿歧視:講中文就是病★美國亞裔仇恨犯罪,疫情中暴增 1900%!連加州科技公司徵才都敢直言「不要亞洲人」★武漢肺炎疫情催化種族攻擊 台灣留學生戴口罩也為難「心臟驟停」是新冠後遺症?青少年散步「打了個噴嚏」 9秒後突倒地不治★丈夫打20個噴嚏後倒地!妻以為是開玩笑 沒想到他已猝死★哈啾要人命?!少年狂打噴嚏打到死★★★★★


***-----------------------------------------------------------------------***
★新婚人妻廚藝爛卻每天煮!公婆竟吃到送醫 老公無奈:早說妳不聽
  摘錄自:2025/03/06 CTWANT【編輯:林立浩】近日一位人妻表示,她新婚1個月,公婆規定每天下班要煮晚餐,但她不太會下廚,不僅讓公婆吃到送醫,最後一次煮還把廚房搞到燒起來,婆婆嗆,媳婦煮廚餘給大家吃。老公說,「早跟妳說不要叫她煮,妳自己不聽。」
原PO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原PO表示,她剛嫁進來一個月,公婆規定她每天要煮晚餐。原PO說,她不太會煮。婆婆回,煮久了就會。我看向老公,老公說,沒關係你就煮,私下老公跟我說,一星期他們就不會要妳煮了。」
原PO表示,之前跟老公同住,都老公煮晚餐,每次她想煮,不是沒熟就是焦掉,被老公多次警告不要碰廚房,「想想有人願意吃我煮的飯真的很感動,可是我真的很努力也很認真在煮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公婆吃了我煮的飯會送去醫院。」
醫生稱,這是食物中毒。原PO說,「不可能,她都一大早市場買菜跟肉,放廚房當天煮。」老公問「肉跟蝦也放廚房?有放冰箱嗎?」原PO不解,「為什麼要放冰箱,當天買的都很新鮮。後來我才知道要放冰箱。」
經過這次經驗,原PO說,「老公有問婆婆還要不要我繼續煮,婆婆說還要,我清楚看到我老公翻了白眼,最後一次煮飯忘了關火廚房燒起來。」婆婆跟老公說,媳婦每天煮的晚餐像ㄆㄨㄣ(廚餘),害他們送醫院,每天都在吃胃藥,現在還把廚房燒了,真是掃把星。
老公回婆婆說,「早跟妳說不要叫她煮,妳自己不聽。」婆婆怒嗆,「搬出去住。」原PO說,「我沒有爸媽一直很希望有個父母親可以孝順,雖然飯煮不好可是該給公婆一樣也沒少。」老公說,「至少可以回去過兩人世界。記住!下次別再碰廚房。」
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你很故意」、「本日最中肯」、「這是在寫笑話吧」、「我覺得你是故意的,但是我沒有證據」、「感覺是編故事,但當傻媳婦也是一個方法」。
***-----------------------------------------------------------------------***

女友體質太詭異 屢被三寶撞、新電視一碰就冒煙 他傻眼:剩我沒出事
摘錄自:2022-10-19 周刊王CTWANT【編輯:林立浩】這樣該說是巧合還是運氣真的差?近日一位網友表示,女友不知道是不是災星轉世,騎車開車都被三寶撞;新買的電視她一開就冒煙;公司主管也不敢對她大聲,因為紛紛出事。讓網友看了直呼,「你撿到死亡筆記本真人版」。
原PO近日在臉書社群《靠北女友2.0》發文說,「只要她所接觸的人事物沒有一樣是完好無損,只剩我還沒出事過!就好比我機車第一次借她,輕一點車子毀損,重則出車禍躺醫院機車已經買第3輛,並非是她三寶,而是她被三寶擊落。」換成開車也是如次,車子修了2次,拜拜後也沒有。
原PO表示,他新買了一台70寸電視,「那天剛好女友來,她覺得很棒拿走我的遙控,轉台看別的節目,電視就冒煙了,裡面居然電路板燒毀。」女友玩手遊運氣也很爛,手機甚至會毀損,原PO說,「去迴轉壽司吃飯,轉盤運送帶直接出事,去2間都一樣狀況,讓我很毛。」
原PO說,公司主管都不敢對女友大小聲。同事表示,「某回主管刁難,該名主管下班就被車撞,還是一撞躺1個月醫院那種,那個月分3個刁難她的主管紛紛出事,所以公司稱她為媽祖娘娘。」大家都不敢對女友亂說話,只求她把事情做完趕快下班。
原PO沒想到連看花式溜冰都能出事,「上回跟她去看表演,她就說這些人花式溜冰好厲害,只要不摔倒肯定很完美!,下一秒表演者直接摔倒受傷?我立刻跟女友說噓!不要亂說話了你事後聽說表演者摔骨折。」只有跟她去公園散步安然無事。

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她屬於你,千萬別放生!不要害別人」、「帶去澳門博弈,跟她做對家,不就荷包滿滿回來」、「你應該是撿到死亡筆記真人限量版」、「哥,我請你們看中職總冠軍賽,順便送2位棒球球迷衣,賞光嗎」、「地獄倒霉鬼」。

***-----------------------------------------------------------------------***
★「華裔神探」李昌鈺涉作偽證…2男冤獄30年 驚傳州政府付上8億和解金
摘錄自:2023/09/22 風傳媒【綜合報導】美國康乃狄克州兩名男子柏奇(Ralph Ricky Birch)與亨寧(Shawn Henning)在1985年被控殺害65歲男子卡爾(Everett Carr),隨後因知名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提供的證詞與證據遭到判刑、入獄30餘年。此案在2020年重新審查,法官最終撤銷柏奇與亨寧的謀殺罪名,並裁定李昌鈺提供的證據是「捏造」。而康州檢察長湯偉麟本周宣布,州政府將以2520萬美元(約新台幣8億1600萬元)和柏奇與亨寧進行和解。
根據美聯社報導,當時柏奇與亨寧定罪的關鍵證據是一條在死者家中的毛巾,李昌鈺作證該毛巾上沾染柏奇與亨寧的血跡。而在兩人服刑期間,康州檢調單位又再鑑定毛巾,發現該污漬並非血跡,因此在2020年重審並釋放兩人,及裁決李昌鈺涉嫌「偽造謀殺案證據」。
李昌鈺在今年7月發表聲明,表示自己「沒有動機也沒有理由捏造證據」,並指出事發到現在已經過了許多年,血跡自然會發生生物降解、腐爛或變性現象。「生物證據會因檢測而減損,會隨著時間和其他不利條件而分解,這是科學事實,沒有任何法庭科學家會否認這一點。」(相關報導:神探李昌鈺涉偽證!美聯邦法官:捏造謀殺案證據,致兩男冤獄數十年|更多文章)
柏奇與亨寧在2020年被釋放後,隨即向聯邦法院提起「錯誤定罪訴訟」,李昌鈺、8名警調人員及新密爾福鎮(受害者所在地)列入被告,最終由康州政府出面,以2520萬美元與柏奇、亨寧達成和解。康州檢察長湯偉麟日前與柏奇、亨寧的律師發表了聯合聲明指出,「我們很高興在原則上達成協議,解決這些問題,符合各方最佳利益。」
***--------------------------------------------------------------------------***

★迷你「外星人木乃伊」真相曝光!科學家認:基因與正常人類不同
摘錄自:2023-03-28 CTWANT【編輯:朱冠宇】外星人是否存在甚至造訪地球,一直是爭議焦點,而在智利沙漠被發現只有15公分高、頭部極似外星人的神祕木乃伊阿塔(Ata),就被視為外星人存在且來過地球的最有力證據。不過,科學家檢測阿塔的基因後,認為祂只是40多年前死去的人類嬰兒。
據《每日星報》報導,由舊金山史丹佛大學及加州大學組成的團隊,檢驗這具體型、外貌都與人類相去甚遠的木乃伊後,發現祂的頭部大小、形狀與肋骨數量,確實都與人類不同,但沒有傳言說的古老,死亡時間距今只有40年左右。
而最困惑專家及各界的木乃伊身分,科學家雖發現有7處基因與普通人類不同,但這些其實是存在於俗稱侏儒症患者體內的變異基因,所以木乃伊的骨骼才會如此異於常人。科學家研判,這個「外星人」可能死於早產,或一出生就夭折,加上沙漠氣候影響,才會形成現在的樣貌。
這尊外星人木乃伊在2003年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的廢棄城鎮城附近被發現,後來由一位西班牙商人買下收藏。不過,木乃伊真正聲名大噪,是2012年被幽浮愛好者發現並瘋傳,才逐漸被世人所知。

***-----------------------------------------------------------------------***
速食店員工聚餐烤肉 脫序「醉」亂象引怨
摘錄自: 2022/08/21 東森新聞【綜合報導】外送員到新北市鶯歌這一家連鎖速食店要來取餐時,想不到,怎麼店內竟然有員工喝得醉醺醺,導致店內店外亂象百出,其中兩人就醉倒店內大廳,這一晚,讓周邊住戶、顧客及要取餐的外送員,都相當傻眼。
夜晚,救護人員獲報來到連鎖速食店,內部一團亂,地上滿是垃圾,員工們各自拿起塑膠袋開始清理地面,而一旁內用的顧客對這一幕也相當傻眼,原來,速食餐廳員工在門口烤肉,舉辦員工聚餐,其中兩人喝醉,倒在店內大廳,警消獲報,來到新北市鶯歌這間速食餐廳,兩名喝醉的員工身上沒有外傷,沒有大礙,拒絕就醫。
附近住戶:「很吵,不知道在吵什麼,他們只要晚上10點多之後,開始收東西,我們在樓上都有聽到乒乒乓乓,每天都在吵。」
營業時間,速食店員工因為私下聚會,不只脫序行徑讓人錯愕,當下要取餐的外送員更是氣得透過媒體表達不滿。
外送員:「看到烤肉,男男女女有的就喝醉了,女的喝得醉醺醺的,然後就坐在門口擋住,我還進不去,然後一進去之後,裡面的櫃檯服務人員、店員跟我說,你的餐點要再等20分鐘後,然後看到有人喝醉了躺在地上了,甚至裡面用餐的桌上都有啤酒,還有人喝醉趴在桌子上頭,都有 。」
顧客:「滿誇張的,怎麼會很突然醉倒。」
直到事發隔天,地上還有前一晚烤肉的木炭痕跡,店員持續打掃清理,原先開心員工聚會,卻演變亂象遭到客訴,恐怕也是始料未及。
***-----------------------------------------------------------------------***
意外的「意外死亡」!她車禍身亡 卻是在「10年後」
 摘錄自:2019/03/08 自由時報【記者黃美珠/竹縣報導】 離奇!新竹縣64歲范姓婦人10年前的車禍,竟跟她10年後的死亡有關係!檢警相驗遺體和調閱相關資料後,還據以認定她是「意外死亡」!
范姓婦人日前往生,新竹地檢署會同警方相驗確認,她的致命原因跟她10年前的車禍有關!原來當年她走在馬路上,跟一輛自小客車發生事故時,腦部受到重創,曾一度失去生命跡象,搶救後也始終陷入重度昏迷、不曾甦醒過,被認定為植物人長達10年。
她這10年來都在安養院內度過,直到最近才因多重器官衰竭而往生,所以檢警認定她是意外死亡,並非病死或正常老化往生。
相驗檢察官直言,范婦死亡的直接原因固然是多重器官衰竭,但先行原因卻是那場車禍。如果不是因車禍所致的嚴重腦傷,她也不致不省人事地臥床10年,器官功能也不致於比同齡的常人要容易退化和衰敗。
不過,檢方也說,雙方當事人及其家屬當年已經達成和解,「意外死亡」的判定,原則上不影響雙方權利義務的關係!
除非范婦家屬舉證說:當年以「重傷害」所請求的損害賠償金,明顯少於如今可改以「死亡」這個新事實所據以的,2種不同名義的損害賠償存在有「價差」的問題,那麼范婦家屬是還有權可以就車禍所致的新損害結果要求賠償,但僅限在舊、新2損害結果的損害價差範圍內求償。
檢方直言,當年跟范婦發生車禍的駕駛人早在2012年就已經先往生除戶。而范婦子女在檢察官基於職權,告知他們的相關權益後,也顯得相當明理、平靜接收事實。
至於新竹縣政府雖然開辦有縣民意外險,不幸因意外死亡的縣民家屬可獲理賠30萬元。但是縣府社會處說,這個縣民意外險是在2011年7月開辦的,給付要件之一就是「事故」發生的時間點必須在開辦後才會受理,不是以「死亡」發生的時間點來論處。
***-----------------------------------------------------------------------***
士可殺,不可戴口罩!英國人為什麼這麼抗拒戴口罩?《轉載》
摘錄自: 2021/08/08上報【 編輯:讀者太太】要是沒有爆發新冠肺炎,我們大概永遠不會知道東西方對於戴上口罩這件事竟然有如此天差地別的想法。尤其是英國,把「士可殺,不可辱」改成「士可殺,不可強迫戴口罩」似乎都行得通,對許多英國人來說,戴口罩真的會要了他們的命,有人甚至誇張地說寧願得病也不要戴口罩。
英國人到底有多抗拒戴口罩?英國政府為了控制疫情「不得不」多次改變口罩政策的「心路歷程」又是如何?以下是我從二○二○年初疫情爆發,英國全國上下沒人相信戴口罩能防疫,到後來政府承認戴口罩有助防疫,並在疫情出現半年後才將戴口罩納入防疫政策的第一手觀察。
二○二○年一月新冠肺炎在中國爆發並迅速蔓延到亞洲其他臨近國家時,英國也在一月底出現第一個個案。當時英國人普遍覺得沒什麼好怕的,新冠肺炎只是一個「亞洲來的疾病,就像嚴重一點的感冒而已」,壓根沒把疫情放在眼裡。
英國人在疫情初期對新冠病毒到底有多輕忽?最經典的例子應該是一月底英國政府以專機接回滯留在武漢的英國公民,卻被發現撤僑專車的巴士司機統統沒戴口罩。
媒體詢問巴士公司,巴士公司直接把球踢給政府。政府的理由是:高危險的僑民都戴了口罩,我們健康人不用戴就被保護到了。對比其他亞洲國家撤僑時大陣仗的保護措施,英國人的大意果然讓他們在後來付出慘痛代價:三百多萬人確診、十多萬人死於新冠肺炎。
二月,疫情在亞洲迅速擴散,當我建議兩位即將前往日本出差的英國同事戴口罩時,他們很委婉地拒絕了我,理由是覺得只要聽從政府的指示,勤洗手就不會有問題。
這件事讓我感到莫大的心理壓力,畢竟不只他們,整間公司、甚至全英國都不認為戴口罩是必要的防疫手段,不但民眾沒有戴口罩的習慣,政府推廣的衛教宣導短片也不主張戴口罩,而是宣導以打噴嚏或咳嗽時遮住口鼻,以及常洗手做為主要的防疫方法。
當時的英國醫療體系公認,戴口罩的防疫效果有限,無法阻絕病毒透過眼睛傳染的可能性,如果沒有勤換口罩更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防疫專家」甚至說,戴口罩會製造假性安全感,讓人忽略洗手的重要!
聽到如此「有創意」的藉口,我打心底對英國人抗拒戴口罩的堅定意志「刮目相看」,更加相信英國人當年如何憑著堅強的意志力,以一介小島國家之姿,在二戰時成為唯一成功抵擋納粹德國侵略的國家(真心佩服,絕無諷刺)。
進入三月,政府繼續提倡「口罩無用論」的同時,英國境內的新冠肺炎確診數不斷攀升,從每日數百人確診到上千人,為了防堵疫情持續擴大,政府終於在三月二十三日宣布全國封城。
封城期間除了醫護人員、警察等必要工作者必須出門工作,其他人一律在家工作,一天只能外出運動一次,剩餘時間都要待在家裡,家戶之間禁止互訪。此外,學校停課,所有商店、餐廳、酒吧、電影院、健身房等非必須店家統統關閉,只有超市對外開放。
即便執行如此大刀闊斧的防疫政策,卻還是沒有列入「戴口罩」。直到封城進入第八周,二○二○年五月十一日,英國因為疫情死了三萬多人,政府「終於」改口,表示在密閉場所把口鼻遮住有助防疫。雖然官方還是堅持大眾不要戴醫療用口罩,把它們留給醫護人員,至少終於承認口罩有用了,這應該是英國建國以來史無前例的創舉!
二○二○年六月四日,繼五月首次肯定口罩的防疫功能後,英國政府在死亡人數破四萬時,「超後部署」地頒布了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強制戴口罩的政策,不遵守者將被罰款。時間點晚了整整三個月,被諷刺就像是舉辦 baby shower 時才呼籲準爸媽記得使用保險套,讓人忍不住狂翻白眼。
更扯的是,明明已經後知後覺,這項政策還不是立即生效,而是六月十五日才開始執行。讓人不禁想問英國政府,戴口罩就戴口罩,不需要挑良辰吉時好嗎?自從這項政策公布後,許多嘴硬不怕死的英國人大表憤怒,甚至說寧願死也不願意戴口罩,真為「士可殺,不可強迫戴口罩」下了最完美的註解。
就在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強制戴口罩的政策上路同一天,政府也宣布了封城後的最大解禁──所有商店全部恢復營業。好笑的是,直到商店重新開門一個月後,政府才再次慢半拍地宣布,從七月二十四日起,進入商店必須戴口罩。奇怪了,六月十五日到七月二十三日這段期間不用戴口罩有什麼特殊原因嗎?還是過了一個月發現確診數又增加,所以「不得不」推出這項措施?
二○二○年八月底,因應中小學即將開學,戴不戴口罩再次成為焦點,英國政府再一次「不負眾望」地展現了在口罩政策上猶疑不決的態度。從一開始說全體師生不用戴口罩,到開學前幾天突然政策急轉彎,改成十一歲以上中學生必須戴口罩,但只需要在走廊等公共區域戴,在教室裡不用戴。
學生一天中待最久的密閉空間就是教室,如果要認真防疫,教室才是要加強的重點呀?英國政府的口罩政策就是這麼匪夷所思。
當正讀小學三年級的小龍包堅持在學校一整天都戴口罩,只有吃午餐才拿下來時,竟然還受到老師的「柔性勸導」,理由是政府認為幼童感染新冠病毒的比例不像成年人這麼高,就算染疫通常也是輕症,所以十一歲以下的兒童不需要戴口罩。還好七歲的小龍包力排眾議,拒絕了老師的「好意」,成為全班唯一、全校唯三戴口罩上學的學生。
經歷了許多次轉折、延宕、落後世界其他國家防疫腳步好幾拍後,英國政府好不容易漸漸宣布在不同的室內場合需要戴口罩,並在二○二○年九月,也就是疫情已經在英國蔓延超過半年之後,終於將防疫口號改成「Hands, Face, Space」,要求大家以洗手、戴口罩遮住口鼻,以及保持社交距離這三個方法來防疫,算是正式向全國人民宣布戴口罩是防疫的主要方式之一。
對於口罩如此後知後覺,而且如此不乾脆、不簡單明瞭,加上諸多但書與奇怪的限制,這件事對我的衝擊實在太大了,而且想破頭都無法理解為何英國人會如此強烈抗拒。為此我訪問了很多人,歸納他們的說法,得到以下三個勉強可以解釋這詭異現象的答案(之所以說「勉強」是至今我還是覺得很扯!怎麼會有人像英國人如此冥頑不靈)。
第一個答案主張,口罩是給快死的人戴的。
傳統觀念上,英國人認為口罩是給病入膏肓的人戴的,他們認為只有病到那種程度的人才會渾身充滿病毒,需要用口罩來保護其他人,如果明明沒有病到那個程度,就不要戴口罩出來嚇人。
對!就是這麼荒謬,而且是存在於英國文化許久,已經根深柢固、很難改變的觀念。其荒謬程度好比某些國家的男性還是對女性保有處女情結般不可理喻,對於相信的人來說卻又如此堅不可摧。
第二個則是戴口罩會引人側目。
和世界上許多民族相比,英國人是非常低調的民族,他們痛恨在臉書上放閃,也不太習慣接受讚美,如果突然被稱讚總是尷尬癌發作,更別提在大庭廣眾下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絕對會要他們的命!
好死不死,在公共場合戴口罩就是個超容易引人注目的行為,一旦戴上口罩,就像為自己貼上「我是怪咖」的標籤。這導致英國人在疫情初期很難卸下心防,戴口罩成為極難克服的心理障礙。
最後是把臉遮住會讓人聯想到恐怖攻擊
打從二○一六年以來,歐美社會的恐怖攻擊事件愈來愈多,強化了西方人對於把臉遮住者的恐懼感。畢竟無論是你死我也死的自殺式炸彈客,還是瘋狂大屠殺的狙擊手,這些恐怖分子在肇事時,臉上大部分都是蒙住的,導致歐洲人一直對「把臉遮住」這件事心存疑慮,疫情初期歐美國家自然出現反口罩的聲浪。
由於對口罩的抗拒與不熟悉,西方人對戴口罩也產生了一些錯誤認知。譬如許多英國人堅持戴口罩會造成大腦缺氧,或是影響小朋友的腦部發育,世界衛生組織還為此在網站上特別澄清,並羅列了其他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下的 COVID-19 迷思與不正確的防疫觀念,予以一一破除。
新冠疫情就像一面文化衝擊的照妖鏡,照出世界上各民族在防疫認知上的文化差異,也讓英國人不得不放下對口罩的成見,接受口罩能夠防止疫情擴大的事實。
經過疫情的洗禮,目前在英國為了防疫主動戴上口罩,已經像常識一樣是大家公認且稀鬆平常的事,走在路上隨處可見戴口罩的英國人,進入店家或室內空間也絕對會將口罩戴好戴滿,之前那個人人抗拒戴口罩的英國,已恍若隔世般離我們很遙遠。
而對於視戴口罩為家常便飯的我來說,疫情期間除了親眼目睹這場別開生面的「口罩扶正記」,也再次被點醒了文化衝擊真的無所不在,千萬不要預設全世界的人都和自己有一樣的文化理解,即便是那些被我們視為常識的平凡事物,在來自其他文化的人眼中,可能都是從來沒聽過的科學新知。
*本文摘自《大不列顛小怪癖: 讀者太太的英國文化驚奇點評》,時報出版。
***-----------------------------------------------------------------------------***
生戴口罩被攻擊!俄國見「新冠肺炎」剩滿滿歧視:講中文就是病
摘錄自: 2020/02/21 ETtoday新聞雲 【俄式酸奶】最近因為新冠肺炎(COV
ID-19)的關係,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大家的恐懼感,但不僅僅是亞洲地區,就連歐洲大陸也淪陷,更不用說緊鄰中國的俄羅斯了。
上個禮拜從莫斯科傳來不是很好的消息,有2位台灣留學生因為戴口罩,遭到俄國人的公然攻擊。
朋友得知的第一時間通知了酸奶,酸奶也感到很不敢相信,但事後想想,可能就是因為在當地生活時,已經習慣用圍巾當作口罩遮住自己的臉,因此逃過一劫。
俄羅斯跟一般歐洲國家很像,平時除非是遇到重病,在路上幾乎看不到有人會戴口罩,就連自助餐廳的員工也是,頂多就是戴個「透明塑膠口罩」擋飛沫,如果真要說,酸奶真心沒在俄國看到有人戴過口罩,就連醫院裡也是。
但自從新冠肺炎的疫情開始蔓延後,其實在地鐵、路上已經能看到比較有警戒心的俄國人戴上口罩,就連剛去出差的朋友抵達機場後也嚇了一跳,因為機場的人員罕見的全副武裝,就連朋友戴口罩過海關也沒有被刁難,這在之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照理說戴口罩會遇到的情況就是,「他們覺得你想要幹壞事」,然後你就被抓走了。好了,扯遠了。回到正題來說,「口罩」在當地真的不算是一個標準配備。
如果你是黃種人(對,他們還是會有歧視亞洲人的民眾出沒在路上),又不巧遇到歧視亞洲人的俄國人,再不巧的戴上口罩,就會被默默視為病原體。好一點就是被側目後,聽著他們碎言碎語說著:「中國人欸……(在他們的眼中亞洲人都come from China。)」,慘一點就是像台灣學生一樣被攻擊。
又或是酸奶的朋友戴著口罩出地鐵時,不小心撞到一個年紀稍大的奶奶,正當他張嘴要說「對……」,連音節都還沒發完,那名奶奶抬頭看到朋友戴著口罩的臉龐,跟看到鬼一樣馬上轉身用「跑」的逃走,留下朋友一臉錯愕的覺得,不就戴個口罩到底是有多恐怖啦!
不僅如此,酸奶有朋友還聽過有俄國人覺得「新冠病毒只有中國人會得」的想法,雖然覺得很新穎,但不免幫他們捏把冷汗。現在就酸奶所知,俄國雖然有這麼一點點的慢半拍,但前幾天開始發放單子要求台灣、中國、香港跟澳門的學生每天要回報體溫,算是一種補救的辦法吧!
***-----------------------------------------------------------------------***
美國亞裔仇恨犯罪,疫情中暴增 1900%!連加州科技公司徵才都敢直言「不要亞洲人」
摘錄自:2021/02/23 Crossing【翁琬柔/大蘋果小故事】疫情重創美國經濟,而在美國的亞裔,也被迫面臨到許多「病毒歧視」,甚至是更醜陋的「亞裔仇恨犯罪」,根據紐約警署(NYPD)的數據,在疫情發生的 2020 年,紐約針對亞洲人的「仇恨犯罪」暴增 1900%——過去一年,有店家拒絕服務黃種人,認為他們是病毒帶原者,也有華人女性在路上被潑不明液體,上週甚至有多名長者分別在曼哈頓的地鐵站、以及華人區法拉盛無端遭到攻擊。
疫情發生前,在紐約住了兩年的我,每每被問到「在美國會不會被歧視?」我總是笑著回答,紐約文化多元,我很幸運沒有遇到歧視。但是疫情發生後,我再也無法自豪地說出這番話,因為我走在路上曾經被大吼「亞洲人拿下口罩!」也有人揶揄我們講中文的聲調,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出門,真的會覺得有些害怕。本來以為加州是亞裔的大本營,狀況應該會好一點吧?答案是否定的,「停止仇視亞太裔」(Stop AAPI Hate)組織去年 8 月發布的報告顯示疫情爆發期間,美國各地收到超過 2,500 起亞裔歧視案件,其中 46% 發生在加州。
最近,舊金山甚至發生了兩起亞裔長者被攻擊的事件,讓藝人吳彥祖氣到站出來懸賞目擊者,聲言要把那個推倒老人家的非裔男子繩之以法。不只這樣,加州一間資訊顧問公司 Aptude 開出了資訊分析職缺,求才廣告上面羅列了需要的程式技能之外,還大喇喇地寫上「不能是亞洲人」、必須「沒有工作簽證的問題」。我相信現在沒有哪間公司敢在徵才內容上面寫著「不能是黑人」,但為什麼就敢這麼對待亞裔呢?
《幾乎每個美國亞裔,都有被歧視的故事》
事實上,亞裔在美國遭到歧視,早在疫情發生前就存在了,如果去問問身旁的台美人,每個人都有類似經驗。前陣子我認識了一個台裔美國人 Tiffany,她 3 歲就跟父母移民到紐約長島一個白人居多的社區,學校裡也幾乎都是白人。小學時的某年聖誕節,當她開開心心地跟著同學們交換禮物、唱聖誕歌的時候,有個白人女生過來推她,說:「妳又不是美國人,也不是基督徒,慶祝什麼聖誕節?」
當天她哭著回家,問信奉佛教的爸媽為什麼家裡沒有聖誕樹、為什麼他們都不上教堂,於是爸媽帶著她去買了聖誕樹,也耐心向她說明宗教典故,最後她母親突破盲點:「那個推妳的女孩是猶太人,他們也不慶祝聖誕節啊。」
另一個故事來自麻吉大哥黃立成:我前陣子在 Clubhouse 房間內,討論美國的亞裔歧視議題,他進來聽,我馬上邀請他發言。他說他高中的時候,某天走在路上,被一群黑人同學指著用難聽的字眼叫罵,他一頭霧水,心想平常不是都相處得蠻好的嗎?怎麼突然翻臉不認人?那群黑人接著表示:「今天是珍珠港事變紀念日,你們小日本殺了好多我們的人!」於是大哥衝上前跟那群人打了一架,為這個烏龍氣憤不已,如今回顧,他開玩笑地說:「我到現在都覺得日本人欠我一次。」
這些故事在主角長大後,可以用輕鬆的口吻說出來,但是如果我們生長在本來以為充滿希望的國家,但卻遭受各樣人種歧視及不友善的對待;甚至,在講求平權的今天,亞裔老人在路上還會平白遭受攻擊,但整個議題卻不受美國社會及主流媒體關心,試想會多麼令人心碎?
《CNN》亞裔主播 Amara Walker 在去年的一次訪問中表示,她曾在機場準備搭機的一小時之內,遭受到三次歧視,包括有人對他講:「你好!Ching Chong」,過不久又有一個沒戴口罩的人走向她,問她:「妳會講英文嗎?」而她在美國的成長過程中,更不乏「被學丹鳳眼」,或者「被叫 Ching Chong」等經歷,重新提起仍令她激動得發抖,不敢相信在這個年代、身為一個在美國出生長大的亞裔美國人還必須經歷這一切。
《不再忍氣吞聲!「模範生」為自己發聲》
其實,不少在美國長大的亞裔都經歷過這種歧視,但可能是不習慣跟別人起正面衝突的文化使然,大多數家長在自己或孩子遭遇歧視時,會傾向息事寧人,默默地把委屈吞下去;也可能因為亞裔在美國的聲量一直都不夠強,很少主流媒體會關切亞裔被歧視、甚至被仇恨犯罪攻擊的議題,以至於亞裔缺乏發聲管道。在美國的少數族群當中,亞裔一直被認為是「模範生」,默默埋頭工作、溫和有禮、鮮少參與政治跟社會運動,久而久之跟亞裔相關的議題也漸漸被漠視。
但是到了今年,中國城接二連三受到攻擊開始,從有華裔老人被惡意傷害,到有企業敢公開說自己不接受亞洲人,我看到不少亞洲人已經站出來,無論是遊行、還是在社群平台發聲,邁出了屬於亞裔的第一個步伐,不再默默忍受不平遭遇。畢竟如果繼續當個「乖乖牌」,聲音就不太可能被聽到。未來,我也期望看到更多亞裔參與美國的社會運動,讓更多人一起打造一個「漸漸沒有歧視」的美國社會。   執行編輯:吳玲臻   核稿編輯:林欣蘋
***-----------------------------------------------------------------------***
武漢肺炎疫情催化種族攻擊 台灣留學生戴口罩也為難
 摘錄自:2020/3/26 中央社【中央社記者周世惠舊金山26日專電】武漢疫情尚未平息,各國都在為抑止疫情蔓延盡最大努力。然而,全球各地卻陸續傳出亞洲人遭受種族歧視甚或暴力的意外。種族歧視不是因為武漢疫情才發生的,那是一種根深柢固對外來者的排斥。但他們也不認為自己只是單純的受害者,因為他們能夠反擊,或用藝術設計為人權發聲。
許多在德國居住或求學的亞洲人陸續在社交網站上分享,自從武漢疫情開始延燒後,在日常生活中被歧視的不快經歷。
前一周,根據德國媒體《每日鏡報》,有中國女留學生在柏林米特區(Mitte)上學途上,被兩位德國女青少年辱罵並吐口水。中國女留學生反擊後被肢體攻擊,受了傷。她之後在微信中提及自己的遭遇,表示攻擊她的人是中東背景的德國人。這起遇襲事件引發中國留德生在網戰激烈的討論,以及中方關注。中國駐德使館高度重視,要求德國調查此事以及防範。
另外,有一位台灣女學生陳同學,在台灣留學生臉書社團提及,上個月底時在德國乘坐地鐵時,驗票員竟然告訴她,「你生病了,離我遠一點」。她感到十分憤怒及難過,並計劃投訴。
今年23歲,高中畢業就到德國讀書的,要求不用真名的台灣移民小紅(化名)告訴記者,她在僅有100多人居住的柏林近郊村莊居住,但遠在天邊的武漢疫情也開始影響她的小村子。
小紅說,這個村莊居民多數是退休的德國白人,全村只有她一個亞洲人,但她與丈夫一直與村民相處平順。不過,武漢疫情爆發後,德國陸續傳出確診個案。他們相熟的一個鄰居,突然打電話告訴她說,村子認為她是中國人,現在都人心惶惶。這位老鄰居也開始小心翼翼的先在電話上問她身體狀況,才願意串門子喝茶,不若以往熱絡。
訪談中小紅強調她同意她的德國丈夫說的,德國人對種族歧視很敏感,很害怕被稱為種族歧視者,卻又對自己的言行沒有反思。因此每當遇到歧視的時候,小紅並不迴避衝突。小紅提到,之前住在柏林時,大大小小的種族歧視對她來說幾乎是家常便飯。
她說印象較深的是有一次,一個德國青少年走過來問她說,「你黑頭髮黑眼睛,妳身上有帶白米嗎?」小紅立即回應對方說:「那你金頭髮藍眼睛,是納粹嗎?」 對方一聽反應很大,說:「你怎麼可以說我是納粹?」小紅笑著告訴記者。
最嚴重的是一次下電車時,有一個白人醉漢從後面推了她一把,讓她重重的摔在地面上,並罵她「越南婊子」之類的粗話,她身後的先生見狀與對方理論,併發生衝突。
事實上,不只在德國,種族歧視也隨著新冠病毒的肆虐,在全球各地堂而皇之的浮上台面。
英國衛報最近持續評論,指出英國種族歧視隨著武漢疫情已開始蔓延,攻擊華人或者亞洲背景的英國公民。
今年一月底,居住在英國威爾斯的台裔英商呂束珠向BBC投訴。她說農曆新年從台灣探親後回到英國市集工作,卻被市集的一些其他商家要求關門離開。有人更指責她將病毒從亞洲帶回英國是不道德的行為,引起風波。呂束珠說,投訴媒體不是要一個道歉,而是希望大眾正視此事之嚴重性。
在南半球,許多華人也開始抱怨最近受到大大小小的歧視。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中文網,有一位在悉尼地區執業的華人梁醫師(Rhea Liang)說,有個病患看診後還跟她開玩笑說「預防傳染新冠病毒,所以我不能跟你握手。」報道這則新聞的張姓記者亦陳述自己在超商消費時,聽到一位澳洲婦人在她背後說:「亞洲人,在家待著,別帶著病毒到外面來。」種種跡象顯示,對亞洲人的種族歧視已經在全球蔓延,根深柢固的歧視正排擠甚至傷害少數族裔。
***--------------------------------------------------------------------------***
★丈夫打20個噴嚏後倒地!妻以為是開玩笑 沒想到他已猝死
 摘錄自:2018/09/14 三立新聞【國際中心/綜合報導】澳洲一名男子某天起床後,不停打噴嚏,打了約20個後卻突然倒地,一旁的妻子以為是丈夫在開玩笑,沒多加理會,沒想到過了許久男子都沒醒來,妻子才發覺異狀,立刻將他送醫,但已回天乏術。
綜合外媒報導,事情發生在新南威爾斯州獵人谷(Hunter Valley),一名34歲男子保羅(Paul Doe)9月2日起床後,不斷打噴嚏,接著暈倒在地,就算兒子靠近,他也毫無反應。在門外做園藝的老婆貝琳達(Belinda)看到他暈倒後,覺得他在開玩笑,也未上前查看,直到進屋一看,才發現保羅已經陷入昏迷。
貝琳達立刻打給救護車,同時替保羅進行心肺復甦術,等到醫護人員到場接手,仍無法讓他恢復意識,緊急送醫,保羅仍不治身亡。目前還不知道保羅的確切死因,只知道他心臟有肺氣腫和主動脈瓣的問題。同事得知消息後也相當震驚和難過,因為保羅死亡前一天,才開心說「期待父親節」,沒想到卻突然傳來噩耗。(編輯:李艾庭)
******   
★摘錄自:2022/12/07 妞新聞【哈啾要人命?!少年狂打噴嚏打到死】當時Liam告知35歲的母親Suzanne連續打噴嚏和頭痛的怪事,Suzanne還沒察覺到不對勁。她敘述當下情況:「一開始我以為那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告訴他我會給他一些止痛藥,但情況惡化得很快。」
在Liam大叫「我的頭好痛,我的頭好痛」之後,異狀便開始發作─他的眼睛來回翻動,因疼痛滾在地板上,無法控制自己的手,而且全身發燙。Suzanne遞給他一杯水,他潑得自己滿身,為了要降溫。
Suzanne連忙叫救護車將兒子緊急送醫,入院動手術搶救。原來這些都是打噴嚏引發腦溢血的症狀,Liam的腦內血塊移除後情況仍危急,因此一直待在加護病房隨時監控,但是少年只撐到了4天。
失去兒子的母親悲痛地表示:「我永遠都難以想像,單純幾個噴嚏如此簡單的事,可以殺死一個健康的年輕男孩。我無法相信,這樣的事發生得毫無跡象。」
她去詢問驗屍官,少年的健康狀態絕對沒問題,只是這種打噴嚏打到死的情形較常發生在年過40的人身上。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無論是誰做些什麼都無法挽救這種情況。
Liam死前6個月決定成為器官捐贈者,現在他的心、肝、胰、腎都捐贈出去,救了其他6個人的性命,對此母親為他感到自豪。
♦2009年也曾發生過一起打噴嚏致死的案例。老人院員工目擊79歲老人John Oram劇烈打噴嚏,力道大到造成他心臟和大腦外傷,2天後便在醫院身亡。驗屍官Ian Arrow研判,確切死因是傷及大腦的硬膜下血腫,併發冠狀動脈心臟疾病。
人因為打噴嚏而受傷是可能的,強烈力道造成血塊或骨折等情形,嚴重者進一步引發死亡,但是因噴嚏刺激原有腦壓致死的案例還是屬於罕見情形。雖然這種事難以預防,打噴嚏不要憋,不過也還是避免太猛來得保險!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上仙方 的頭像
    海上仙方

    海上仙方

    海上仙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