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乳房檢查 名醫太太死於乳癌★「超前佈署」 先切除雙乳「預防」乳癌對嗎?★★★多生育 多哺乳 可降低罹患乳癌機★修女易得乳癌 300年前就知道★醫定要注意/腸胃藥副作用 年輕女孩胸部腫脹分泌乳汁正確的乳癌防治法罹癌可怕,接受癌症治療更可怕!★醫學研究:1/3乳癌病患其實不需治療★救命飲食》要割乳房?還是得乳癌?得了癌症不去治,反而能活得更長久?★治療反而可能加速癌症擴散,TGF-Beta數值可能是關鍵★英國研究:常吃止痛藥 乳癌機率高★婦女濫用抗生素 罹患乳癌機率高★常喝豆漿防乳癌 改善更年期不適★★★★★★★★★★★

 

***-----------------------------------------------------------------------***
乳房X光篩檢是否有所助益再成爭議
摘錄自:2013/10/28 台灣癌症防治網 【綜合報導】乳房X光篩檢對於病患是否有幫助這幾年仍然是個爭議,目前還沒有一個共識,引起這個爭論的是英國倫敦大學榮譽教授Michael Baum,他在20年前就開始從事乳房篩檢,起先他是非常贊同乳房X光篩檢,但是近年來慢慢改變了他的想法,他認為當初對於乳房X光篩檢的好處太過誇大,而對於壞處有所忽略。
根據最近的一些研究報告發現50歲以上女性在往後的20年間接受乳房X光篩檢,在1萬人之中可以減少43位病患死亡,但是1萬人之中有129人卻被過度診斷誤診為乳癌,他們發現這些誤診的病患有五分之四都接受過放射線治療,增加了1.3%心臟疾病、2.0%肺癌疾病,有三分之一的病患會因其他原因死亡。
英國所舉辦的三年一次的乳房X光篩檢有19%被過度診斷,但一般民眾約有50%被過度診斷,但有的估計被過度誤診的比例應該更高。另外有一些專家還是認為乳房X光篩檢還是有所幫助,而且隨著儀器的進步,被過度診斷的病患應該會慢慢減少,他們認為研究報告中19%的病患被過度診斷有一點太誇張,在一般檢查時比例應該不會這麼高。
乳房X光篩檢在台灣各醫院相當普遍,但是問題勢必需要有資深的放射線專家來檢查診斷才是最重要。
***-----------------------------------------------------------------------***
年年乳房檢查 名醫太太死於乳癌
摘錄自:2006/11/14 網路新聞【記者許峻彬、施靜茹/台北報導】國內親子鑑定權威柯滄銘的妻子陳純貞因為乳癌過世,得年五十二歲。陳純貞每年固定做乳房檢查,但發現時卻已是晚期,讓身為醫學院教授的柯滄銘很沮喪。(西醫學的理論本身就是錯誤的,就算是名醫又如何呢? 錯在西醫學直到今日尚不知道乳癌是怎麼得到的,所以西醫根本就無法預防或是預知乳癌的,這就是科學證據證明西醫是錯誤的醫學。)
五十七歲的柯滄銘,曾任台大婦產科教授、優生保健部主任、省立桃園醫院院長,專長為遺傳學、產前診斷、分子生物學等,與衛生署長侯勝茂、前台北市副市長葉金川、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是台大醫學院同班同學。最近他在與同班同學合撰、董氏基金會出版的「陽光,在這一班」書上懷念亡妻,透露「這是我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柯滄銘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說,太太在九十一年發現乳癌,當時五十一歲,之前的三年都在和信醫院做乳房檢查,發現乳癌那年也有做,醫師都沒發現乳房有異狀。(我一直在鼓勵大家不要去做每年的乳房檢查,不但完全沒用,反而這種西醫的霸道檢查方式就是造成乳癌的原凶之一,也就是說越檢查就越容易得到乳癌,不去檢查反而沒有問題。)
柯滄銘說,九十一年的某一天,太太摸到乳房有硬塊,到和信找專長乳癌的醫師求診,醫師卻說正常,他跟太太也接受醫師的說法。三個月後,他感覺不對勁,帶太太到台大醫院就診,乳房超音波發現太太的乳癌「很明顯」,已有五到六公分,屬第三期的晚期乳癌。(西醫不但誤診,而且根本無法治療乳癌,讀者如果發現乳房中有硬塊時,請千萬不要動它,不要做切片,不要再做超音波掃瞄等,因為這些檢查動作都會讓乳癌加速惡化,一旦做了再找中醫治時,恢復速度就變慢了,而且後遺症很多,變化也多,是自找麻煩而已。)
「我跟太太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兩個人不知道抱頭痛哭多少次!」身為醫師,沒有辦法救太太,柯滄銘感到沮喪。太太本身也是台大護理系畢業,曾在台大當過護士,也在台大護理系任教過。(經歷如此好,那又怎樣呢? 他們學習的是錯誤的醫學,就算學一輩子也是錯,是錯誤的醫學殺死病人的,病人是死於她錯誤的信仰。 )
柯滄銘說,和信醫院診治太太的那位醫師,也是太太的親戚,太太跟他都十分信任這位醫師,「怎麼會想到竟然變成這樣的局面?」(錯誤醫學就算是你全家都是西醫師又能如何呢?根本無法治療乳癌。)
「在台大確定診斷是晚期乳癌後,太太跟我就做最壞打算!」柯滄銘說,有人介紹偏方給他們,他們沒有去用,都在台大醫院接受正規治療,先開刀清除乳癌,然後化學治療,也使用標靶治療藥物,當乳癌轉移到肝臟之後,也接受手術清除並使用酒精注射治療。(如果此時完全不做任何治療,病人可能可以多活十年,一旦西醫治療,病人只有死路一條,而且死的非常之快,而病人死亡原因不是乳癌,而是死於化療的折磨。我至今尚未看過一位病人經過這種治療後而存活的,通通都死掉,無一例外。)
柯滄銘以喪妻的切膚之痛建議婦女,不要只信任一位醫師的說法,感覺身體有異狀,醫師卻說正常時,應該儘快尋求其他醫師的第二意見。
柯滄銘也呼籲,發現乳癌的女性應勇於面對事實,接受正規治療,不要因為少數成功的例外,就去使用偏方延誤病情。(此人的太太都是按照西醫的正規治療去做,結果是死亡,所以不能再聽他說的話,不然妳就跟他太太一樣死掉了。雖然是晚期乳癌,只要西醫沒插手處理,中醫治癒的機率仍然很高。)
柯滄銘說,他跟太太原預定九十二年農曆過年後,要出國旅遊,沒想到臨行前太太突然嚴重黃疸,檢查發現乳癌已經轉移到肝臟淋巴結,阻塞總膽管膽汁無法排出引發嚴重黃疸。醫師建議開刀引流,但太太跟他決定不開刀。(西醫不知乳癌從何而來? 其實乳癌跟肝癌、淋巴癌、肺癌、腦瘤、血癌、紅斑性狼瘡等病因是一樣的,因為西醫不知是一樣的起因,所以西醫只知道移轉了,卻不知道是可以預防移轉的。)
柯滄銘說,太太當時的症狀已代表全身都有乳癌的轉移,即使開刀引流,對乳癌的病情也無濟於事,太太跟他決定放棄開刀,自然安詳地離開人世。
九十二年農曆過年前,柯滄銘的太太去世。至今柯滄銘的房間仍放著太太的雕像,追思愛妻,身為名醫卻無法救太太,他也只能長嘆。
 評論
     台灣的精英都在研究西醫,但是都陷入科技的泥沼中,很可惜!他們自以為很科學,實際上他們是科技學根本就不是科學,真正的科學在中醫學中,中醫經過五千年以上的經歷,早就已經從錯誤中記取教訓,真正的中醫學才是最科學的知識,台灣有位105歲女人瑞照顧她失明的兒子七十四年不棄,她極度貧困,絕對沒有每年去體檢,她也沒有名醫的先生照顧她,結果反而讓她活到105歲而沒有乳癌,這就是科學證據證明了西醫學是錯誤的,過度的檢查就是禍根,就是製造疾病的原凶啊,還有因為不知道病因所在,所以無法治病,只能注意妳生病了沒,也無法預防病情惡化,西醫所謂的正規治療就是害死人是合法的。我還告訴讀者一件事,就是目前我已經做到當婦女發現乳房中有硬塊時。此際不須要去給西醫確診是否是乳癌? 直接服用中藥湯劑就可以化解掉。《美國佛州漢唐中醫 倪海廈醫師評論》
***-----------------------------------------------------------------------***
「超前佈署」 先切除雙乳「預防」乳癌對嗎?
摘錄自:2007.09.02 .中國時報【黃天如/台北報導】真有女人為了「預防」乳癌切除乳房!一名卅五歲未婚女性日前檢查出右邊乳房有纖維鈣化症狀,經切片證實為零期乳癌。由於患者家人中已有數人罹患乳癌,她自認逃不過遺傳的「宿命」,堅持醫師將她兩邊乳房先後切除。
    台大公館院區外科主任黃俊升表示,該名女患者日前因觸摸到右邊乳房有硬塊至門診接受檢查,醫師診斷為局部纖維鈣化,但不確定是良性或惡化,故建議切片確診,無奈檢驗結果出爐,很不幸的正是零期乳癌的表現。
    由於該名女患者的惡性纖維鈣化病兆只限局部,暫時並沒有轉移的情況,醫師評估她只須局部挖除癌細胞,術後再配合接受放射治療即可,並不須要切除整個右邊乳房。
    為求慎重起見,最後醫師選擇先為該名患者切除右邊罹癌乳房,然後然後轉介她至精神科就診,適度紓解壓力,半年後經與精神科醫師會診,證實患者並沒有過度焦慮的身心症狀,且「一勞永逸」的決心仍然堅定,才又為她安排手術切除另一邊的乳房。
評論
   約十五年以前,美國的西醫都勸不再生育的婦女們將子宮卵巢切除,因為他們認為婦女沒有了子宮跟卵巢,當然不會有子宮癌跟卵巢癌了,這種接近白痴天真的想法,終於在十年後就破滅了,因為非常多的婦女,當年都因為相信西醫,而將正常的子宮跟卵巢切除,原本以為自己做了非常正確的決定,結果十年後居然在沒有子宮卵巢的狀況下,還是得到子宮癌跟卵巢癌,於是現在西醫又不再建議病人將之切除,因為根本無用啊!如果男性為了避免得到睪丸癌,於是大家就將睪丸切除,想想這世界將是什麼樣子了。《美國佛州漢唐中醫 倪海廈醫師評論》
***-----------------------------------------------------------------------***
多生育 多哺乳 可降低罹患乳癌機
2002年07月20日【閻紀宇/綜合十九日外電報導】 英國科學家近來針對全球各地四十七項女性乳癌相關研究進行分析,結果有重大發現:女性生育子女的數目多寡與餵哺母乳的時間長短,是決定女性罹患乳癌機率最重要的兩大因素,其重要性遠超過家族病史、飲食、肥胖、服用荷爾蒙等因素。這項結果將有助於乳癌的預防與治療,同時也解釋了為何已開發國家女性罹患乳癌的比例遠高於開發中國家,而且從十九世紀末以來持續攀升。
    這項分析由英國牛津大學流行病學教授貝若女士主持,報告刊登於廿日出刊的最新一期「刺胳針」醫學期刊,所分析的四十七項研究涵蓋了卅個國家、十四萬七千多名婦女,規模之大史無前例。研究者的結論是:女性每多生育一名子女,罹患乳癌風險會降低七%,餵哺母乳的時間每延長一年,罹患乳癌風險會降低四.三%。這兩項因素對所有女性都具有保護作用,不受種族、飲食習慣與停經年齡差異的影響。
    貝若教授指出,如果已開發國家女性的生育及哺乳習慣與開發中國家女性一致,她們在七十歲前罹患乳癌的風險將由六.三%降至二.七%,與開發中國家女性相同。研究計畫的另一位主持人瑞芙絲表示,如果所有已開發國家的女性生育每一名子女時,都將餵哺母乳的時間延長半年,那麼乳癌罹患比例可望降低約五%,亦即每年減少約兩萬五千個病例。
    以一九九○年為例,開發中國家女性平均每人生育六.五名子女,為每名子女餵哺母乳兩年;相較之下,已開發國家女性平均每人僅生育二.五名子女,為每名子女餵哺母乳的時間更只有三個月。研究涵蓋的卅個國家中,美國女性生育子女並哺乳的比例最低,只有五○%,不過日本、斯堪地那維亞地區與開發中國家的母親,餵哺母乳的比例則高達九○%。
    整體而言,罹患乳癌女性的子女數目為二.六人,少於未罹患乳癌女性的二.二人;罹患乳癌的母親中有二九%從未哺乳,這種情形在未罹患乳癌的母親中只有二一%。在曾經餵哺子女母乳的母親中,罹患乳癌者的平均哺乳時間為十個月,少於未罹患乳癌者的十六個月。
    在一個世紀之前,西方女性的生育與哺乳習慣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女性並無太大差異,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社會轉型,以及口服避孕藥、嬰兒奶粉的問世,西方女性的子女數目越來越少,哺乳時間也越來越短,而乳癌發生比率也跟著逐年上升。
    科學家早在一九七○年就已確知,女性如果在卅歲之前產育頭一胎子女,其罹患乳癌的風險將大為降低。然而產育多胎子女以及餵哺母乳與乳癌是否有關聯,學界一直爭議不休,因為相關研究的規模往往太小,而且多半是針對已開發國家女性。因此英國的科學家擴大研究範圍,蒐集了全球五萬多名罹患乳癌女性的資料,並以近九萬七千名未罹患乳癌女性做為對照組,同時比較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情形,終於得出確鑿的結論。
    多生子女與長期哺乳為何能夠預防乳癌,原因至今尚不明朗,有研究人員推測,這兩種情況也許能夠刺激荷爾蒙分泌或組織的變化,從而達到防癌的效果。
***--------------------------------------------------------------------------***
修女易得乳癌 300年前就知道
2008/10/07【編譯陳世欽/報導】倫敦衛報6日報導,義大利職業醫學創始人拉馬希尼(Bernardino Ramazzini)18世紀初即發現,修女死於乳癌的機率遠高於從事其他行業的婦女。從此之後,生兒育女並以母乳哺育嬰幼兒足以產生保護作用的證據陸續出現。(這完全符合中醫理論,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1920年代,英國醫師珍妮‧藍克雷邦(Janet Lane-Claypon)為英國衛生部執行首見的流行病學調查後發現,乳癌與婦女的子女人數、哺乳、首次懷孕與進入更年期時的年齡有關。
學術界對其中哪一項因素比較重要的問題始終爭論不休,牛津大學臨床流行病學組華蕾莉‧貝雷爾(Valerie Beral )所主持「百萬婦女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的結果則具有相當程度的決定性。研究發現,如果婦女年輕時首次生產,獲得的保護較大,進入青春期的時間比較晚,以及進入更年期的時間比較早,亦同。如果婦女身材比較高大,體重較重,乳癌的風險相對較高。(前段是因為沒有 奶水屯積在其中,後段是因為體格健壯,奶水自然多些,所以較易得乳癌啊。)
最重要的保護因素是子女人數與哺乳時間的長短。婦女每生下一名子女,罹患乳癌的機率平均可減少7%,每哺乳一年,罹癌率可再減少4%。癌症研究通常偏重注療,相對忽略預防。多種新藥已能有效降低罹癌婦女的死亡率,療程卻令人難以忍受。(這已經說明了,乳癌的來源就是有陳舊的奶水,累積於乳房中造成的,因為生完小孩再加上餵奶,當然奶水因為大量的排出與更新,所以比較不會有陳舊的奶水累積其中,自然就不容易得到乳癌啊。)
評論
這篇報導是非常正確的報導,修女們因為是孤陰,沒有陽性的協調,所以每個月累積在乳房中的奶水,自然會比結婚又生過小孩的婦女來得多些,日久以後,當然就會比較容易得到乳癌,這完全符合中醫學的理論,我時常說,婦女們會得到乳癌,先生佔有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先生不疼愛妻子,妻子憂鬱的心情,加上不安定的生活,就會造成奶水很容易累積於乳房中,自然就容易得到乳癌,所以先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美國佛州漢唐中醫 倪海廈醫師評論》
***-----------------------------------------------------------------------***
醫定要注意/腸胃藥副作用 年輕女孩胸部腫脹分泌乳汁
摘錄自:2007/08/25  網路新聞【記者鍾筱如、王鴻年/台北報導】你知道吃腸胃藥也會有副作用嗎?一名年輕女孩不明原因分泌乳汁,到醫院檢查,發現泌乳激素指數飆高,好在檢查後,發現是腸胃藥引起的反應,停藥就可以抑制,不過如果不加理會,還是有可能造成經期大亂的後遺症。(任何西藥包括綜合維他命、健康食品都有副作用,這不足為奇。)
肚子不舒服,吃腸胃藥舒緩症狀,不過接下來更嚇人,20幾歲未婚的年輕女孩服藥三星期,胸部突然腫脹還分泌出乳汁,嚇得她以為是得了乳癌。(就算真的因此而得到乳癌也不奇怪,我一位病人才41歲,但是過去五年來每天不斷的吃腸胃藥,現在卻因此癌症全身蔓延,所有內臟及腸胃還有淋巴腺內都是癌症,讀者說划得來嗎?)
好在檢查後,發現是吃了腸胃藥,體質特異反應,醫師發現有兩種腸胃藥,用來抑制胃酸的自律神經穩定劑,還有腸胃蠕動的促進劑,可能造成女性泌乳激素異常,如果不理會,經期也會受影響。(這種抑制胃酸的自律神經穩定劑,不只會影響經期,還會造成骨質疏鬆症。)
國泰汐止腸胃科主任楊瑞能表示,異常泌乳原因很多,吃腸胃藥泌乳,一般停藥就會自我抑制。服藥出現怪狀況,帶著藥袋向醫師說明自己狀況,就知道是不是吃藥過後的不良反應。《美國佛州漢唐中醫 倪海廈醫師評論》【版主按:可見分泌乳汁與經期有關聯】
***-----------------------------------------------------------------------***
夫妻「性」福 有助老婆防治乳癌
摘錄自:2008.10.18 網路新聞【聯合報╱記者陳永順/嘉義報導】「夫妻美滿性生活,老公也可幫妻子防治乳癌喲!」署立嘉義醫院副院長李明杰昨天指出,1對夫妻在做愛時,老公愛撫妻子胸部,發現妻子乳房有硬塊,經求醫確診為乳癌,腫瘤約2公分,只好切除右乳房救回一命,他鼓勵夫妻「三不五時」摸摸乳房,隨時為乳房做健檢。 (這段出現大錯誤的觀念,就是切除乳房救回一命是大錯特錯的想法,一但乳房被切除後,將再無生機了,所以反而是致命的一擊,絕對不是救一命。夫妻多摸摸是正確的。)
李明杰表示,不少案例顯示已婚婦女胸部長腫瘤,大多是老公撫摸時發現,因為老公常常摸,很容易感覺乳房是否有異樣,最近1件病例也是如此。(這是正確的。)
李明杰說,這名妻子到醫院診療後,發現乳房有硬塊,起初很排斥看乳房外科,只到1家醫學中心抽血驗癌,雖然報告正常,但硬塊有變大趨勢,拖了1年多才就診,腫瘤直徑已約2公分,只好接受右乳房切除手術,如能早點治療,或許可避免切除的遺憾。 (這位西醫真是在胡說,只要給西醫治療,就算早知道,照樣還是要切除乳房的。)
李明杰指出,光靠老公撫摸來感覺是否有異樣,是不夠的,更何況有些夫妻「辦事」時草草了事,少了「前戲」,很難發現乳房有異樣,建議婦女每年定期做乳房檢查,經由醫護人員觸診、超音波、乳房攝影等檢查,才能知道乳房是否出問題。 (這些西醫永遠無法說到重點所在,一直在繞著這個圈子打轉。)
他說,從前婦女生育率高,哺乳時間長,很少聽說得乳癌,現在婦女晚婚、少子,尤其大幅改變的飲食習慣是誘發乳癌最主要因素,國人飲食西化後,很多人喜歡吃殘留荷爾蒙的炸雞、雞排等油炸類食品,危險因子集中在一起,造成乳癌發生率升高,台灣約新增6000名婦女得到乳癌,乳癌已躍居台灣婦女罹癌排行第1名。 (這裡西醫無意之間說出了乳癌的成因,就是奶水累積在乳房中過久,以及吃殘留荷爾蒙造成的。婦女生育率高,哺乳時間長,自然累積在乳房中的奶水相對的就很少了,當然就不容易得到乳癌。)
李明杰建議,婦女每個月定期做乳房自我檢查,35歲至49歲婦女,每年定期由專科醫師檢查,可健保給付,50至69歲婦女每2年可做1次免費乳房攝影,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都不錯。 (說什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都不錯,這種話只是安慰病人的話,沒用的。)
評論
 夫妻之間的愛撫絕對有助於檢查初期乳癌,甚至於可以說是絕對可以預防乳癌的發生,按照中醫學的觀念,女子胸為陽,腹為陰,當奶水在月經來臨前集中於此時,先生的撫愛可以增加心臟的噴射力量,幫助奶水下達子宮,同時又在愛撫,這等同於按摩,這種輕微的擠壓動作,卻很有助於奶水離開乳房而下達子宮,所謂陽,就是要動,妻子的胸陽因為先生的愛撫而被激發為動力,所以說可以預防乳癌的發生,我時常說一句話,太太得到乳癌時,先生佔有絕對的致病因素,這樣的說法,就是完整的說法了。
    如果依此類推,大家就明白了為什麼上段中所說的 [ 從前婦女生育率高,哺乳時間長,很少聽說得乳癌 ],因為在餵母乳時,小孩的用力吸允與小手的擠壓動作,就是最天然的保護媽媽不受到乳癌的侵襲,因為胸陽一直在動啊,這就是原因了。
    如果再推演下去,我可以告訴讀者,這種愛撫動作如果是持續在每日進行中的話,我保證天下婦女都必將健康長壽又年輕,不會有癌症的。
當一個理論是正確的時候,它就成為一個定律,只需要知道推演的法則,就可以隨時推算到你所要的極限了。因為中醫學的理論是正確的,所以千年以來都不須要做改變,我因為學的是正確的醫學理論,西醫學與中醫的溫病學其中錯誤很多,還須要隨時做修正,所以他們當然就不是我的對手,跟我一碰,誰對誰錯就立刻見真章了。
 就像1+1=2一樣的簡單,由於是真理,永遠不會改變的真理,所以可以推算到無限。《美國佛州漢唐中醫 倪海廈醫師評論》
***-----------------------------------------------------------------------***
正確的乳癌防治法
      乳房是長在妳們自己身體上,當然也只有妳們自己最清楚它的感覺,對不對呢? 乳房本來就是成雙成對的,這是上帝給妳們開的窗口,讓妳們可以自己做出比較,不須要依賴外在的儀器,正常的乳房應該兩邊完全一樣的感覺,當妳月經來的前幾天時,妳就可以感覺到雙乳會脹大,等到月經來了以後,雙乳的壓力就會減少,直到月經停止,壓力就會全部消失,這叫做正常。
當有一天,妳在月經來之前,感覺到兩側壓力不一樣時,甚至於一邊大一邊小,或是一側乳房會痛,一側不痛,諸如這種雙乳出現不同的感時,就應該要找有經驗的中醫來治療了,如果妳是這樣的做法,我保證妳一生一世都不會受到乳癌的威脅,而且不只是乳癌而已,同時還應該包括腦瘤,紅癍性狼瘡,血癌,淋巴癌,肺癌,肝癌等六種癌症,妳都不會得到,因為只有真正的中醫知道這些癌症的成因。
知道病因自然可以知道如何預防這些癌症的發生,對不對呢? 直到目前為止,只要一發現乳房出現異常硬塊反應時,立刻來找我治療的美國婦女很多,她們都無一例外的被我使用經方治好,這類病人有時多到一天出現三位。這都是靠我平日就教育我的病人正確的觀念,也因此許多婦女得到預防乳癌的知識,大大的降低她們得到乳癌的機會。
我衷心的勸告天下的西醫師與婦女,請不要繼續犯下同樣的過失了,已經有無數的婦女因為西醫學錯誤的切片檢查觀念與治療,提早喪失了保貴的生命,造成無數的家庭悲劇,請大家醒醒吧,請多多珍惜妳們的生命。在做決定之前,多想一下有實際醫療經驗所說的話,一開始就找有經驗的中醫治療,妳們將不會終生遺憾!
    用切片來確診乳癌的檢查方式,正好是加速乳癌成長與移轉的原因,這是我幾十年的臨床經驗,請不要再做了。 這個醫療過程中還有一個重點,被西醫隱瞞了,就是疼痛,乳癌是一種從發病到死亡為止,完全是沒有一點點疼痛的癌症,但是妳如果給西醫切片或是開刀切除乳房,再接受化療與放射療等,其產生的疼痛是非常非常劇烈的疼痛,此時妳只有吃嗎啡來止痛,吃嗎啡的後遺症就是肝癌與失眠 還有便秘,而便秘會讓乳癌加速的擴散,當妳失眠時西醫給妳吃安眠藥,而安眠藥的副作用就是憂鬱症,然後妳又吃抗憂鬱的藥物,這種抗憂鬱的藥物其副作用就是想去自殺。
請天下婦女們仔細想一想,當妳選擇給西醫治療時,妳的西醫師在治療之前,可曾跟妳 這樣的說清楚講明白,妳將會出現這些後遺症?而且妳將因為切片與開刀,做化療放射療而讓乳癌加速擴散,這種加速擴散的結果就是妳會提前死亡,如果每一位西醫在做乳癌治療之前,確實有跟病人說明 這些後果,請問妳們還願意接受西醫的治療嗎?《美國佛州漢唐中醫 倪海廈醫師》
***-----------------------------------------------------------------------***
神鬼交鋒
    下面這張照片是一位38歲來自德國的乳癌病人,因為她遇到了 [ 鬼 ] 的治療,於是從二年前的開刀切除乳房,之後緊接著做化療與放射線療,這二年多以來,她從剛罹病時想到她真正很幸運,在乳房只有一個硬塊時就被西醫查出是乳癌後,立刻就接受所謂西醫的正統治療,一切都按照西醫的SOP做,但是自從開始治療後,她每天過著惡夢般的日子,因為她不知道她是遇到 [ 鬼 ] 了,每天都要面對劇烈的疼痛,吃著讓人會洗腎又會得到肝癌的止痛藥,每天以淚洗面,直到現在她還是過逝了。死亡對她來說是一種解脫吧,因為她誤信鬼的理論,死前的三年過著如煉獄般的生活,我相信如果她可以回到當年在乳房中只有一個小硬塊時,她是絕對不會接受這種地獄般的折磨,寧可自然死亡,也不會再接受這種 [ 鬼 ] 的治療了,可惜她已經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了。

下面這張照片是一位美國中年婦女,她也得到乳癌,她看身邊得到乳癌的人接受切片、放療、化療最後也是沒活多久就死了,而且死之前還很痛苦,所以她從一開始就不讓西醫做任何所謂的正統治療,也就是給 [ 鬼 ] 治療,她說:「我母親得乳癌38年,未接受任何西醫的治療,卻一直都很好,我為什麼要接受西醫的治療呢?」她個性樂觀開朗,一直任其自然發展,等到左乳房開始潰爛發出惡臭後,才來找中醫治療,經過正統中醫的治療後,她發現她是接受到 [ 神 ] 的治療,由於她得到她所信任的神的眷顧,經過一年多 [ 神 ] 的治療後,現在不但乳房中堅硬如石的硬塊完全消除了,甚至於原先已經潰爛成災的傷口,都結痂收口了,更有意思的是,從開始發現乳房有硬塊出現到病發展到潰爛成災,再來接著給中醫治療,此人自始到今,從未發生有一點疼痛過,當然是不 需要吃止痛藥,也由於每天都在進步中,所以心情當然是很好,也不需要什麼抗憂鬱藥這些害人去自殺的藥物了,現在她還計劃著要去中國的西藏玩,之所以她會有如此好的結果,主要原因就是她遇到神的治療了。
   女性讀者看到這二張截然不同的照片,妳們可以自己深思一下,妳要給鬼來治療 ? 還是給神來治療 ? 其中病患的乳頭仍然是呈凹陷的狀態,表示乳癌仍未痊癒,必須要等到乳頭凸出,回到原來樣式,才是真陽回復的現象,才是痊癒的症候。

有智慧的人,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教訓,所以可以 [ 不二過 ],而愚蠢的人,必須等到發生在自己身上後,才學到教訓,往往此時卻已經無力回天了。聰明跟笨拙只差一個觀念而已,其他都一樣的是個人形。摘錄自:《美國佛州漢唐中醫 倪海廈醫師 網路》
***-----------------------------------------------------------------------***
罹癌可怕,接受癌症治療更可怕!許多患者因身心俱疲中斷治療
摘錄自:2019/04/27   網路新聞【綜合報導】罹癌可怕,接受癌症治療更可怕!對許多癌症患者來說,癌症治療過程帶來種種身體不適的副作用雖然痛苦,但治療過程中產生的「癌因性疲憊症(CRF)」(癌症化、放療副作用)卻更是可怕,許多患者因身心俱疲中斷治療,根據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過去調查統計,高達92%癌友罹患「癌因性疲憊症CRF」,更有4分之1已達中重度需藥物協助治療。
許多癌症患者接受化療、放療後,骨髓遭到破壞,造血功能變差,以致免疫功能下降,出現嚴重貧血、疲勞嗜睡、走路無力會喘、食慾不振等情況,正是所謂「癌因性疲憊症」。造成癌症患者抵抗力下降的主因為化療藥物中的抗癌成分及放療使用的熱能會產生毒性,隨著血液、體液及淋巴系統進入骨髓,抑制骨髓機能。
「癌因性疲憊症」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為「疾病」。「癌因性疲憊症」不同於一般精神疲憊,無法透過睡眠或休息來緩解,調查發現,台灣三成癌友認為,與腹瀉、掉髮、嘔吐等化療副作用相較,這類疲憊更令人困擾、無法忍受。
「癌因性疲憊症」常覺身體四肢無力,發生健忘、注意力難以集中,有些患者還會產生焦慮及憂鬱情緒,以致足不出戶,無法與人正常社交及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超過七成五的癌因性疲憊患者未曾接受適當治療,急診室裡的癌症患者中,高達五成四是因為異常疲憊而需住院治療。【版主按:正如上篇倪海厦醫師說的是被折磨死的。】
***-----------------------------------------------------------------------***
新研究:部分乳癌患者無須接受化療
摘錄自:2018/11/23 自由時報【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數據,乳癌高居我國女性十大癌症第4名,其後續治療方式更令不少婦女聞之色變,國外一份最新研究發現,透過術前進行基因測試,部分乳癌患者並不需要進行化療也可以避免癌症復發。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這份發布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新研究指出,癌症復發風險低的病患並不能從化療中獲益;復發風險高者的化療效果較符合預期,而基因測試則可提供醫護團隊評估患者的復發風險,進而判定該風險是否高到需要採取化療。
報導指出,過往醫護人員並未對復發風險中等的病患做出化療方面的明確建議,但最新研究證實,對復發風險中等的女病患而言,化療對大多數案例並不管用,意即有不少早期發現的乳癌病患其實並不需要接受化療。
化療對人體健康組織存在負面影響,常見副作用眾多,如噁心、易疲勞及落髮等,除此之外,化療也會對心臟及神經系統造成損害,被不少病患形容為「七傷拳」。
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可使無數復發風險屬偏低至中級的癌症早期患者免於接受化療,避免不必要、會產生強烈副作用的治療。
******
醫學研究:1/3乳癌病患其實不需治療
摘錄自:2009.07.11 中央社【華盛頓10日專電】美國多家媒體今天引述外電報導指出,有1/3因做乳房攝影篩檢而發現乳癌的人,因癌細胞成長速度過慢不會影響當事人,這些人其實不必接受治療。
報導引述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Journal)今天出版的醫學研究報告說,婦女們應該瞭解,乳房攝影篩檢可能引導她們去治療其實對她們不會造成傷害的癌症。
這項在5個國家進行的研究報告指出,在3個經篩檢查出有乳癌的病人中,有1個其實不必接受治療,因為這些人的癌細胞成長過慢,一輩子也不會影響到她們。
報告說,由於篩檢無法區分那些癌會致命,那些不會,因此所有被查出有乳癌的人,都接受治療。但這種治療會產生對人有害的後遺症,而且會使病人心生恐懼。
進行這項研究的丹麥醫生裘根森(KarstenJorgensen)說,多年來鼓勵婦女做乳癌篩檢,但事先卻未被告知可能的風險,包括如果查出罹癌,即使可能不會威脅到她們的健康,卻必須接受不必要的治療。裘根森說,婦女們應該被告知這項資訊,讓她們有所選擇。
報導引述另一項荷蘭醫學研究的發現說,在5個經篩檢查出有前列腺癌的男人中,有兩個人的瘤成長過慢,永遠不會形成威脅。
乳房攝影篩檢一直是醫學界論戰的議題。美國癌症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主任醫官布拉里(Otis Brawley)在這項研究報告出爐後,以電子郵件發表意見說,事實證明,乳癌篩檢使罹患乳癌婦女死亡率下降了35%。
但維吉尼亞州醫師威爾希(Gilbert Welch)則認為,毫無疑問,乳房攝影篩檢救了一些人,但它也害了另一些人。
英國專家貝爾(Laura Bell)則表示,英國的乳癌病例減少,乳房攝影篩檢有其貢獻。但重點是,婦女在做檢查前,必須被充分告知篩檢的優缺點。
***--------------------------------------------------------------------------***
救命飲食》要割乳房?還是得乳癌?
摘錄自:2008/08/08【文/摘自《救命飲食》/T.柯林.坎貝爾&湯馬斯.M.坎貝爾著/柿子文化出版】 十年前的春天,我正坐在康乃爾大學的辦公室,突然有位女士打電話找我,詢問關於乳癌的事。
「我家族有很明顯的乳癌史,」這位名叫貝蒂的女士說道:「我媽媽和外婆都死於乳癌,而四十五歲的姊姊最近也被診斷出乳癌,因此,我實在不能不擔心我九歲的女兒。她初經快要來潮了,真擔心她罹患乳癌的風險。」她的聲音充滿恐懼:「我看很多研究報告都寫著家族病史非常重要,我很害怕女兒也難逃一劫,甚至想要她動乳房切除術,把兩邊的乳房都拿掉。不知道你有什麼建議?」
這位女士陷入一種困境──該讓女兒走上絕路,或該讓她沒有乳房?雖然看似相當誇張,但全世界成千上萬的女性,每天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早發現不一定治得好》
因為憂心基因與家族病史,女性們開始接受乳癌篩檢。篩檢雖然是必要的步驟,尤其對有乳癌基因者而言,但是別忘了,光靠乳房攝影或基因檢測,並無法預防乳癌!篩檢只是一種觀察,看看疾病是否已發展到可以觀察的狀能,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成果,只是因為「疾病提早發現了,前幾年的存活率當然會相對提高」,並非真的是治療方式有所改善。
那麼,我們能怎麼辦,看著辦?在還未罹癌前先切除兩邊乳房?目前還有一個方式是服用泰莫西芬降低雌激素濃度,泰西莫芬雖為預防乳癌最知名的藥物,但其效果卻有待商榷,而且還可能提高中風、子宮癌、白內障等疾病的風險。
《抗雌激素藥物的風險》
除了篩檢和之前貝蒂所提到的乳房切除術之外,現在仍有其他預防乳癌的方式被推廣,包括服用泰莫西芬(tamoxifen,學名三苯氧胺)等藥物。
泰莫西芬是預防乳癌最知名的藥物,不過長期效益仍不明朗。而且,雖然整體而言,以藥物預防乳癌仍利多於弊,但泰莫西芬卻可能提高中風、子宮癌、白內障、深層靜脈血栓、肺栓塞等疾病的風險。也因為如此,目前仍有許多研究不斷進行,希望能尋找取代泰莫西芬的其他藥物,只不過替代藥物若非療效有限,就是具有相同的副作用。
泰莫西芬與類似的新藥物,都是「抗雌激素」藥物;由於雌激素和提高乳癌風險有關,因此這些藥物是降低雌激素的活動,以發揮效用。但是,何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目前,早已有充分的資訊顯示,動物性蛋白質與脂肪含量低的全植物飲食,可降低雌激素的濃度。
《還是吃的問題》
雖然有乳癌的家族病史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的確較高,但基因並不足以決定一個人是否會罹癌,有研究顯示:所有乳癌病例中,只有3%可歸咎於基因,食物營養所扮演的角色更重要。乳癌風險的提高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和黃體激素)暴露量過高有關,研究指出:富含動物性食品的飲食,既會增加女性荷爾蒙濃度,也會導致女性初經年齡提早和停經年齡延後,大大延長女性處於高女性荷爾蒙的時間,進而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
有研究表示:光讓八歲到十歲的女孩每天攝取脂肪(不到28%)、動物性食品含量較低(膽固醇不超過150mg)的飲食,便能降低七年後數種促成青春期啟的女性荷爾蒙濃度20%至30%(黃體激素甚至減少50%),這表示,其實只要稍微調整飲食,就能大幅降低女孩子未來罹患乳癌的機率。
基因和環境荷爾蒙對乳癌的影響,遠不及我們所選擇的食物,高乳癌風險的女性啊!除了看著辦、終生服藥或提早切除乳房外,妳還有第四種選擇,那就是──不吃動物性食品!
★富含動物性蛋白質的飲食,會讓女性的生育年齡延長9~10年,而生育年齡的增長則會提高乳癌風險。
★中國女性的雌激素濃度只有英國女性的一半,中國女性一生所接觸的雌激素比英美女性低35%到40%,中國女性乳癌機率是英國的五分之一。
***-----------------------------------------------------------------------***
得了癌症不去治,反而能活得更長久?
 摘錄自:2021/09/10   MP頭條 【綜合報導】癌症治療不能放棄,但是如果出現以下三種情況,不建議繼續治療,可以對照一下
1、體質差或者是年紀大的人群
癌症的治療是要起到治癒患者或者是延長患者壽命的目的,而這些治療方式要求患者要有一定的體質才能進行,要是確診癌症的人物是體質非常差或者是年紀大
那麼不管是手術還是化療都可能造成患者僅有的免疫情況受到損傷,從而增加死亡的風險。
2、對化療不敏感或不耐受
化療並不是對全部的癌病都適用,例如甲狀腺癌症、晚期肝癌、黑素瘤等,對化療藥品不比較敏感,因而化療的功效就並不大。
也有的癌病患者,歷經一系列的治療以後,身體早已造成了抗藥性,化療藥品起不上功效,因此不必強制化療,「摧殘」患者。
3、癌症發現在早期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比較留心的話,在早期的時候就發現了自己身體出現癌症的問題,是這個時候癌細胞還沒有擴散或者是擴散的範圍比較小的話。
這個時候就可以直接進行切除手術,沒有必要進行化療,如果化療的話,反而會給身體帶來更大的負擔,更容易導致病情出現惡化的情況。
所以對於癌症,我們最正確的做法是,別輕易放棄,及時了解病情,針對性制定治療方案,然後調整好心態,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規範治療,做好生活方面的護理。總之,能做的都去努力做了,剩下的就不要想太多了!
***--------------------------------------------------------------------------***
治療反而可能加速癌症擴散,TGF-Beta數值可能是關鍵
更新日期:2007/04/06 【路透華盛頓電】美國研究人員週四指出,不論是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或者是放射線照射等治療方法,有時候反而會加速腫瘤擴散,造成這種反效果的原因可能是一種名為TGF-Beta化合物。
經過老鼠實驗發現,使用化學抗癌藥物doxorubicin或者放射線照射會提高TGF-Beta的數值,反而幫助乳癌腫瘤擴散到肺部。
美國田納西州范德比特(Vanderbilt)大學阿特嘉(Carlos Arteaga)博士及其同僚的報告指出,但是使用抑制TGF-Beta的抗體則會阻止這種發展。
阿特嘉團隊的報告發表在《臨床調查報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5月號。他們指出,研發抑制TGF-beta的新藥或許可以抑制癌症的復發。
癌症專家以往訝異於癌症主病灶--第一個,也是最大的腫瘤可能會抑制其他腫瘤的生長。在切除或者破壞主病灶之後,反而會讓其他尚未發現的腫癌開始生長。
(這就是所謂的潘朵拉的盒子,千萬不要將它打開,一旦被打開,要再蓋回去就很困難了。)
阿特嘉的團隊指出,與腫瘤生長及抑制有關的TGF-Beta或許是這種現象的關鍵。編譯 李中慶;審校 張敏惠
***--------------------------------------------------------------------------***
英國研究:常吃止痛藥 乳癌機率高
摘錄自:2005/05/30  TVBS新聞【綜合報導 】您有長期服用止痛藥的習慣,可得留意以下這則報導,根據英國一份研究指出,止痛藥裡常見的ibuprofen成分,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提高罹患乳癌的可能性,而不少止痛藥都含有這種成分。
這一顆顆橘色的藥丸就是ibuprofen在國內藥房相當常見,用來治療關節炎等慢性疼痛。
長庚醫院婦產部主任賴瓊慧:「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會長期使用止痛藥,或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謂慢性痛的病的話,這些病患都會長期使用。」
然而根據英國一份研究指出,長期服用這類止痛藥的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將會比一般人高,而且對於超過50歲以上的婦女更為明顯,這個結果可把國內醫師給嚇了一跳。
長庚醫院婦產部主任賴瓊慧:「通常是對有用這些藥的人,他有多少的發生率,跟一般人的發生率相比,結果發現比較高,但是可能這些人的背景有比較高的乳癌成因,光就這一點就下定論,我持高度質疑。」
醫師表示,過去婦女還經常服用這類藥物來降低罹癌機率,因為這屬於非類固醇消炎藥,可抑制會誘發癌症成長的基因,然而這次的研究結果卻和大家過去的認知剛好相反,目前對這份研究,醫界還沒有定論,但止痛藥醫生建議還是不要吃太頻繁。
***--------------------------------------------------------------------------***
婦女濫用抗生素 罹患乳癌機率高
摘錄自:2005/07/20 中時電子報【作者張金堅為台大醫院外科教授 】張金堅抗生素自從青黴素(盤尼西林)問世以來,克服了許多細菌感染等重大疾病,在這幾十年間,抗生素的種類、品項推陳出新,其抗菌的藥效與範圍愈來愈強大;但相對地,具有抗藥性的細菌也應運產生。
除此之外,抗生素也會引起其他的副作用與併發症,諸如使用過多或過久的抗生素,會改變腸道內的細菌生態,使原本不重要而且數目不多的厭氧菌繁衍增生,造成腸黏膜的破壞,嚴重時會引起假膜性大腸炎,使得大腸黏膜產生潰瘍、大腸吸收水分功能大為減弱,並有嚴重腹瀉,此為急性症狀,另外慢性的副作用,可能使腸道菌相改變,導致腸道免疫功能降低。
至於長期服用或浮濫使用抗生素,是否會增加癌症的發生?則較少被探討,及至1981年Dr. Setchell在《刺胳針》(Lancet)雜誌的報告,可能與癌症發生有關,而後相繼有許多學者探討婦女使用抗生素是否增加乳癌的發生率,到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臨床研究,首推Dr.Velicer及Dr. Heckbert在美國癌症中心支持下於西雅圖所進行的計畫,其結果發表於世界著名之醫學雜誌(JAMA)中。
     研究人員收集從1993至2001年之乳癌患者共2,266人,同時以年齡相符合的健康女性共7,953人作控制組,結果發現,在過去17年若持續服用抗生素超過500天或25次以上,則其罹患乳癌的比率,比完全沒服用者高達2.07倍至2.14倍;如過去17年,若服用抗生素在51天至500天之間,則罹患乳癌的比率比全沒吃者,也達1.53至1.68倍。
     研究人員推測,抗生素如果吃得太多,可能使腸道內的菌相改變,而使得一些保護人體遠離罹患癌症的營養素或正常菌消失,或改變腸道免疫,使得乳癌發生率增加。在美國疾病管制局發現,在美國的女性常會因青春痘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而使用較多的抗生素,所以特別提醒女性朋友不要濫服抗生素,以免得不到抗生素的好處,反而惹上副作用。
在台灣,民眾及養殖業濫用抗生素的情形比美國更為嚴重,我們更應該要及早誠實面對與嚴加管控。
***--------------------------------------------------------------------------***
常喝豆漿防乳癌 改善更年期不適 
摘錄自:2005/10/04  TVBS新聞【綜合報導 】多項醫學研究證實,喝豆漿有益身體健康,其實是因為大豆裡頭的類黃酮素,能夠預防骨質舒鬆,有助於更年期女性改善不適症狀,據說還具有美容功效。
現代人飲食作息不正常,文明病說不完,專家建議每天喝500cc豆漿,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不只如此,豆漿所含的大豆成分對45歲以上的女性身體健康,有顯著的功效。
北醫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像豆類的製品,像豆漿這樣的產品,更年期後的面潮紅的症狀,是可以改善的,豆漿本身含的類黃酮素,類似像女性的雌性植物激素,荷爾蒙分泌減少的時候,它是也有改善的效應,甚至可以具有預防乳癌的功效。」另外,低熱量的豆漿對於婦女最關心的瘦身也有異想不到好處。
北醫附設醫院婦產部醫師周遵善:「對女性來講,大豆製品裡面異黃酮,或是女性荷爾蒙的含量,可以增加代謝,尤其在更年期的婦女,本來就很需要這些女性荷爾蒙,增加代謝的話,當然對於瘦身,對於美容,是有它的幫助的。從它整個黃豆的豆子,到它的加工品像是豆漿豆腐,或者像是豆乾、豆皮包等等,都是很好的黃豆食品來源。」
讀者只要記住凡是婦女們飲用之後會增加奶水的食物,都是會讓婦女更容易得到乳癌的,因為乳癌就是來自過多奶水累積在乳房內造成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上仙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