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大學虛榮心毀掉技職教育 ★看遍數不清的死亡 法醫:父母別替孩子製造更多煩惱了★彭博又出招:上大學 不如去修水電★赴陸交換 台生:我們輸了★「高技能=保證就業」8成民眾打臉高學歷★他為鼓勵廚師父親苦練 勇奪世界名廚大賽金獎★投縣推國中技職教育 中輟率漸下降★叛逆女進國中技藝班 上演「逆轉人生」★選技職.好好讀.有前途-技藝在身‧亮麗人生★畢業起薪少1萬!32K妹「跟科大比」後悔:不該選校不選系★逃學美少年只愛畫畫 被東京大學視為「奇異天才」栽培★讀者來稿:政府應正視「後段班」大學揀珍珠的作用與價値子★一技之長重要 建北生選科大★戴勝益—讓小孩有夢想,先斷他的後路★學生提前卡位考公職 文憑主義面臨挑戰★致理商總策略結盟 幫學生提前培養競爭力★日上班夜上課 科大打造世界級黑手★高職生考取電銲甲級 船公司80K搶才★投履歷沒人要 交大碩士:學歷沒用…★偷車上的便當…博士男坦言「找不到工作」!網感慨:父母害了他★報考中華郵政 20名博士竟全員落榜★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 留美雙博士失業精神分裂被遣返★博士隔8年再縱火!拘提時遭痛罵追打★38歲留美博士失業2年 母親心痛自白:我錯了!★李眉蓁論文抄襲案 教育部怒了:大學不查處、扣招生名額★★

 

輔大演講 張忠謀: 大學教育首重謀生技能【小孩教育】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應邀至輔仁大學演講,他以「我如何看待大學教育」為題,分享自己在哈佛、麻省理工學院求學經驗外,勉勵同學應趁在校期間培養謀生技能、透過看報訓練邏輯思考能力、培養廣泛興趣,養成終身學習習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謀生技能」這一生便夠用了。
張忠謀說,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他的忠告是「自己看,自己問,自己讀」,不要以為念完四年大學,自然就會有滿意工作,沒找到就有「被欺騙」的感覺。其實早在高中、大學階段,就應評估自己接受的教育,是否足以引導學到謀生的技能,「這是成熟人生第一個要做的事。」
張忠謀以自己為例,大學時期總共念了3所學校。原本他的興趣是中文寫作,但父親認為寫作不足以謀生,讓他就讀上海滬江大學銀行系。後來受到國共內戰影響,父親又改變想法,認為唯有讀理工科,才能找到出路,便把他送到美國,申請進入哈佛大學讀理工。
張忠謀僅在哈佛大學就讀1年,隨後便轉往麻省理工學院,一直到碩士畢業。但在哈佛的1年,是他這一生到目前為止,最為「興奮」的1年、而學到最多的不是在教室,是在宿舍中。張忠謀建議同學,不妨多多認識其他科系的同學,因為知名大學之所以強,其實不是因為老師教得好、課程設計得好,而是好學校的學生素質好,從同學身上也能學習不少知識,藉此養成終生學習習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正是如此。
哈佛規定大學新鮮人都得住宿,他住的宿舍大約100多人,每個同學都擁有不同興趣、不同領域的專長,有的想作音樂家、文學家,也有人一心想當科學家。他說,宿舍裡的每個人都可以教他許多東西,有人帶他去波士頓的博物館、音樂廳、看棒球,也有人教他如何約會。在哈佛1年的通識教育,仍讓他帶來深遠影響,到現在,他始終維持當時培養的多元興趣,包括英文老師一句「學好英文,得看The New Yorker」(《紐約客》雜誌),促使他持續閱讀該雜誌至今,以及聆聽蕭邦音樂的習慣,當時念的荷馬、莎士比亞等古典文學,也奠定日後英文基礎,都受惠於在哈佛的求學經歷。
但大一年級結束前,叔叔對他說:「這個時代,中國人在美國,最好出路還是學理工,然後教書」,張忠謀後來聽從叔叔的建議,轉念麻省理工學院,充實自己的專業技能,
張忠謀說,和哈佛相比,麻省理工的學習可說是「枯燥無味」,同學沒那麼有趣,他受周遭同學影響,每天晚上10時、11時還是在做習題。但麻省理工給了他最重要的謀生技能,奠定他一輩子的科技生涯,畢業後找工作順利,「確定我一輩子在科技方面的生涯。」因此,張忠謀表示,大學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學會謀生的技能」。
另外兩個在大學必學的技能,分別是「邏輯思考」和「終身學習的習慣」,張忠謀說,他在哈佛的一年,雖沒學到多少專業技能,卻養成了文學、音樂、看新聞雜誌的興趣,讓他一生受用無窮。
張忠謀建議大學生多閱讀,且要一邊讀一邊想,養成批判、獨立思考的能力,雖然關心時事、經濟和文學對謀生沒有幫助,但卻充實了他的人生。他指出,從大學時期養成閱讀書報的習慣,至今60多年都沒有改變,而從閱讀中,他也「學會邏輯思考的能力」,出社會後面對各種傳播媒體的資訊,就有能力做出判斷。張忠謀強調,這是大學生必須學會的第2種能力,讓人在各種紛雜的資訊下有所評斷。他也勉勵學生,有機會要多聽有經驗的人演講,分享人生智慧,古語有言:「與君一席話,勝讀萬卷書」;好學校的學生因為素質高,同學間互相學習更勝過課堂中的知識,理想的大學學習,最好3種技能都要學到,若無法,最起碼要學會「謀生技能」,其餘2項可以在社會中慢慢培養。
演講告一段落接受提問,有學生問及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張忠謀說,當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取得碩士學位,想要直攻博士,卻連續2年沒有通過考試,他整整一週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親、對不起新婚的太太。但他念頭一轉,覺得自己的長處並不是「純粹的學術」,升學受挫只是一時,還有很長的人生路途要走。他找到了工程師的工作,在生產線上發揮所長,最後公司認為他是可造就的人才,送到史丹佛念博士。
張忠謀建議年輕人,除非是一心想往學術界發展,不如先到外面做點事,想要充實自己時再回去唸書,那樣會更懂得用功、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有同學問:是否覺得現在的大學畢業生的程度比10年前差?張忠謀回應,素質並沒有比較差,但因為大學生比往年增加了2至3倍,在工作機會並沒有增加那麼快的時候,「學會謀生能力」就更顯得重要。
也有同學問張忠謀「人生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如何面對挫折?」張忠謀也說,他人生最大的挫折就是連續2年申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班不成,整整1星期吃不下飯、也睡不好覺;後來先去工作6年後,反而被公司栽培到史丹佛完成博士學位。他說,對他來講,如此反而是更好的結果,因為有了工作經驗之後再去念書,不僅更知道自己要什麼,也變得更加努力用功。摘錄自:2012/03/20 網路新聞
******
童子賢:大學虛榮心毀掉技職教育
2013/02/04.自由時報 【記者蔡乙萱/專題報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畢業於台北工專,與光寶董事長宋恭源、景碩科技執行長郭明棟是學長、學弟關係。他感嘆地說,台灣會出現缺工與失業率同時居高不下的窘境,就是因為教育體系出了問題;社會上對大學的虛榮心毀掉了技職教育,也造成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困境。
和碩前陣子與光寶合力捐款6600萬元給台北科技大學,推動18個實驗室設備更新,並提供75名的實習機會開放給全國技職校院學生申請。童子賢強調,這波實習生的薪水絕對會比22K高。
童子賢認為,現在技職學校搶著升格,其中確有一些是需要升格,但若是大量及全面性升格,那就是社會處於藏有大學虛榮心的錯誤氛圍,這將會把台灣技職教育毀掉,甚至影響未來台灣產業競爭力。
他感慨地說,技職教育是相當重要的環節,這可從德國、日本到目前都保有良好的技職教育來觀察,包括精密機械、光學等領域都成功佔有一席之地,且多數都是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在金融海嘯時抵抗力較大型企業更好。
童子賢說,所謂的菁英教育並非適合每個人,就如同一片天然森林中,怎麼可能全數都是蘋果?只有百花齊放才是最美好。他憂心,就是因為台灣教育體系出現了「重大學、輕技職」的扭曲現象,企業只好自力救濟,想辦法協助台灣技職教育再發展。
他舉例,近期與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及其他產業重量級人士,到台東拜訪在當地推廣藝文及公益環境,也走訪後山學校的公東高工,因公東高工在技職教育成果亮眼,在木工工匠精神的教育洗禮下,主導了台灣傢俱業的發展。
他說,這趟行程深深感動了他,也決心要支持技職教育信念。童子賢強調,雖然目前高職生升學率很高,但真的有必要讀那麼多高深知識嗎?他舉例,美容美髮科的學生學了一堆化妝品分子結構、背一堆公式應付考試,畢業後卻不會化妝、做頭髮,毫無技術可言,這就是整體問題所在。
他指出,應該鼓勵孩子有不同的發展,不一定非讀大學不可,做個專業工匠一樣能受人肯定;政府應該引導整體資源投入技職教育,這樣的教育環節才會更完整,且不會出現缺工與失業並存的難解問題。
他認為,現今少子化,卻投注資源在建立新大學及技術學校,一年大概浪費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的資源;且當孩子沒有學習適當技能,只一味地學習沒有興趣的課程,在考試考不好的情況下,心裡面會出現挫折感,就會出現產學落差,這絕對會拖累到未來台灣產業的競爭力。
***-----------------------------------------------------------------------***
★看遍數不清的死亡 法醫:父母別替孩子製造更多煩惱了
摘錄自:2019/09/05 元氣網【 文/陳莞欣】人為什麼而死?為什麼而活?關於人生的大哉問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曾與死亡為伍的人,更能珍惜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
51歲的新竹地檢署法醫楊敏昇,從業20餘年,曾參與過921大地震、國華空難等重大災難事件的驗屍工作。每天經手的,都是非自然死亡的遺體:自殺、意外、他殺和無法確認身分者。作為法醫,他不只幫每具屍體找出死因,也在大學兼課宣導生命教育。每具遺體,都是啟發生命的無言教師。
作為一個看過比一般人更多屍體與死亡的人,如何體會人生應該怎麼「活」?
《看太多自殺案,孩子不必成功只要平安就好》
楊敏昇的博士論文以自殺研究為題,實務經驗也接觸到許多自殺案件。他觀察,人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常是社會安全網層層漏接的結果。每個年齡階段,自殺的主因又各自不同:老年人多是久病厭世,中年人往往和債務有關,最令人唏噓的則是因感情問題、課業壓力而自殺的年輕人。
「我每年都會驗到至少1件清大、交大這種名校自殺的學生。」楊敏昇說。他曾幫一位跳樓的少年驗屍。這個孩子從小就是資優生,一路從國中保送到交通大學。但名校競爭激烈,過往總是第一名的孩子壓力愈來愈大,最終罹患了精神方面的疾病。
有天,少年出門前告訴爸爸:「爸,謝謝你的照顧,我要走了。」父親不疑有他,沒想到這一別即是永別,兒子在實驗室頂樓跳樓身亡。中年的父親坐在地檢署外,淚流滿面說不出話來。
「我不希望孩子考第一名,他只要平安快樂就好。」楊敏昇說,為人父母,總希望子女能走上光明的坦途。但選擇眾人眼中成功的路,也不意味人生就此順遂。他鼓勵不愛念書的兒子念護專,即使科科被當都沒關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進度,時間到了自然會找到一片天。兒子後來也順利畢業,考取護理師執照。
爸爸在大學教書,孩子卻讀五專,是否會感到有些遺憾?楊敏昇並不這麼想。他認為,孩子不一定要念名校,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孩子徬徨時,大人可以從旁引導,但不要代為決策。
他想告訴50+的家長們,每個年齡都有自己的煩惱,「我們不需要為孩子製造更多的煩惱。」【50+(Fifty Plus)是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2017年成立,是台灣最大熟齡媒體與生活風格社群。】
《面對年邁的父母,保持「厚養慎葬」的精神》
身為法醫,最艱難的時刻是驗到自己熟識的親人、朋友。「做了法醫,才發現自己的親朋好友真的很多。」楊敏昇開玩笑說。他曾在解剖台上驗過自己的學生、表哥,甚至幾年前爸爸過世時他也在相驗室。
看著學弟為遭受車禍意外的爸爸「開腸剖肚」,楊敏昇表情鎮靜,心中卻百感交集。做筆錄時,他忍不住放聲痛哭。即使是專業人員,在那一刻也只是個平凡而悲傷的家屬。
失去了爸爸,楊敏昇花更多時間陪伴81歲、輕度失智的媽媽。他工作繁忙,最高紀錄曾在法醫工作外,同時在3、4間大學兼課。現在他晚上絕不排課,每天回家陪媽媽吃晚餐。儘管母子之間的話題幾乎日日重複,他仍欣慰自己還有時間和媽媽相處。「如果我不回家吃飯,媽媽還會問我是不是不愛她了。」
他主張,對待父母應該要「厚養慎葬」。厚養的不是金錢,而是陪伴老人家的時間和心意。不用百依百順,但要趁父母在世時盡量對他們好。「有緣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不是過一天算一天,而是過一天賺一天!」楊敏昇說。
「慎葬」不是舉辦浮誇的葬禮或花大錢買墓地,而是給予家人足夠的時間和死者好好地道別。近年來台灣有股簡葬的風氣,主張「人過世後什麼都不需要」。對此,楊敏昇有不同的看法。「失戀都要6個月才能淡忘,何況親人的死亡?」透過參與儀式、走訪實體的墓地,家人可以沉澱悲傷的心情,逐漸回歸日常。
他舉例,朋友夫妻的小女兒因為醫療疏失過世。爸爸認為女兒未來無人參拜,骨灰直接撒在樹林即可。但太太堅持反對,夫妻就此產生心結。楊敏昇勸他們將骨灰罐先放在公墓納骨塔,真的要撒葬也不急於一時。想起女兒,隨時可以去祭拜。這對夫妻後來和好,一家人常帶兒子去看妹妹,將悲傷轉為凝聚家族的力量。
楊敏昇強調,辦喪禮不需要花大錢,只要在能力範圍內做到圓滿即可。以佛教喪禮為例,請師傅誦經或放錄音帶都可以。摺紙蓮花、燒金紙,都是分散注意力、減輕悲傷的方法。過度追求簡單,有時反而有違人情。「中國喪假只有3天,你還來不及失落,遺體就火化了。」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悲傷,也是復原的必經之路。
遺體修復也是同樣的道理。有人會質疑,人都走了,為什麼還要打理外表?其實遺體最後的表情,會一輩子留在家人心上。楊敏昇的團隊修復過一具遺體,死者女兒轉述,媽媽當年不顧眾人反對嫁給外省老兵,夫妻感情很深。爸爸看到媽媽漂亮的臉被癌症病魔侵蝕,一直非常難過。
修復完成後,90多歲的先生緊握著太太的手。在生命的終點,他終於留給妻子一張好看的臉。遺體修復不只是把軀體恢復原狀,更是修補家屬破碎的心情,讓他們能放手與摯愛告別。
《看過無數死亡領略的人生道理:避免不必要的爭執》
看過了這麼多死亡,悟出了哪些活著的道理?「愛惜生命,真的。」聽起來平凡無奇的結論,楊敏昇卻說的語重心長。
他說年輕氣盛時,總仗著自己有理,不怕與人衝突。年紀大了,反而愈來愈常瞻前顧後。開車時遇到飆車族,就停到一旁讓對方經過。有人狂按喇叭,以「您先請」取代三字經。不是因為膽小,而是知道不必要的爭執只會傷害自己。「我的命跟他不等值!」楊敏昇開玩笑的說。
有回,他和家人聚餐,孩子們在騎樓上玩耍。一位年輕人騎著機車駛來,差點撞到孩子。對方有錯在先,卻還滿口髒話,語帶恐嚇。楊敏昇不回嘴,反而向他道歉:「不好意思喔,造成你的困擾。」隨後記下車牌,事後再向警局報案。確保當下家人安全無虞,也讓對方知道自己犯了錯。
「人跟人之間很多事情是講情不講理。你有理,但當下退一步不會怎麼樣。」楊敏昇說。看過太多人為了不值得的小事丟了性命,他認為,人生不必爭一時的勝負。平平安安、好好活著,就是最大的成功。
「人只要有心跳,就很美了!」這是一位法醫對生命的哲學詮釋。
***-----------------------------------------------------------------------***
彭博又出招:上大學 不如去修水電
2013/05/19 聯合新聞網.【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美國畢業季節已開始,在畢業生苦思下一步之際,紐約市長彭博17日在他的每周電台節目中,語出驚人地「指點」學業成績不怎麼樣的高中生,與其上大學,還不如去學清理水管。建議一出,至少已獲得一名專家認同。
「紐約每日新聞報」報導說,彭博認為對於許多青少年,上職業學校學當水管匠,經濟效益遠勝唸大學學位。他說:「你不必白白浪費四年,不但沒有收入,每年還得花4、5萬元學費,積欠大筆學生貸款。」
彭博說:「大學畢業生麻煩最大,除非他們是火箭科學家,或全年級頂尖人才。對於一般人,當水管匠實際上比上哈佛更好。」
他說,當水管匠可以維持相當好的生活,又不必背負學生貸款,也不必擔心工作被外包到其他國家,或被電腦和自動化取代。
大學財務計畫專家康卓維茲認為,彭博的說法不無道理。上大學會損失四年收入,再加上學生貸款,因此有些大學畢業生終其一生的收入,還趕不上放棄上大學,去當水電工的人。他說:「並非每一個人都得有大學學位才能找到好工作。」
但他也強調,對於大多數人,上大學還是很好的投資。他指出,一年學費要4、5萬美元的是那些精英名校,而對於有些人,上學費較便宜的州立大學或名氣稍遜的私立學院,未來更可能獲得較好的長期財務報酬。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不是彭博第一次挑起具爭議性話題,他曾推動禁售大杯含糖飲料,以免紐約市民過於肥胖;也推動種種禁菸措施,尤其限制青少年購菸,以保護下一代紐約市民的健康。
******
大學生怎麼了?義籍藝人任教很感嘆
摘錄自:2015/10/10 Yahoo奇摩【Yahoo奇摩新聞】義大利籍藝人韋佳德多才多藝,也在台灣的大學任教,但他對學生的上課態度卻有所感觸,日前就在臉書上撰文談「台灣大專院校可悲之處」,認為大學已變成一個商業機構。
韋佳德表示,六年來在六所不同的大學任教,很多同學平常不來上課、上課的時候態度欠佳(睡覺、吃飯、滑手機等不妥行為)、不寫功課、不參加小考、甚至誤認為有權利不參加期末考,「如此荒誕的態度,各校有之而且屢見不鮮」。
台灣的大專院校每年進行教師評量,讓學生替老師打分數,但韋佳德質疑,「表面上看似校園民主,問題是,難道每個學生都有評量老師的資格嗎?從未出現過在課堂,或上課時從不專心聽課的學生,在期末卻有權利執筆評量,洋洋灑灑地批評他們根本不熟悉的老師或課程,這像話嗎?!」
韋佳德說,如今大學已變成一個商業機構,學生不過是一個企業的客戶,所以客戶至上,甚至可以對提供教學服務的老師提出評量。「表面上的民主化以及僵硬、裹足不前的官僚制度,只會讓『教育』離它的本旨愈來愈遠,這是台灣大專院校可悲之處」。
【版主按:這般的大學生,真的去當學徒比較實在。】

******
赴陸交換 台生:我們輸了
2013/05/17.旺報【交通大學陳燕珩╱採訪報導】大學畢業前的最後一學期,來自台灣交大的陳慕天,選擇給自己一個學習的機會,前往北京清華大學擔任交換生。實際踏上這片土地,感受中國的教育體制與整體環境,擺脫台灣人主觀的思維後,他感慨地說:「大家都誤解中國了。」
許多人在比較兩岸校園和學子時,常提到台灣學生的優勢是創意,陳慕天卻不這麼認為。他提到,赴陸交換後發現中國學生的創意不比台灣差,他們的教育風格也早已擺脫填鴨式教學,學生的思想變得快、學得也快,單就兩岸的高中教學環境來看,就可充分反映這點。
在台灣是建中畢業生的陳慕天,前不久到北京第五志願的高中參訪,他看到那裡的圖書館比建中資源更豐富,學生做的美術作品更加出色,老師不斷強調不要死讀書,學校推行各種特別的活動與科學競賽,並有隨時開放的實驗教室,供學生做科學研究,甚至在高中時期,就具有與各國學校交換合作的機會。
「我第一個感受是我們輸了,而且還停留在對中國錯誤的刻板印象之下。」陳慕天說,中國的教學環境早已朝美國邁進,幾年後就可以遠遠把台灣甩在背後。他認為兩岸學生在學習心態上相差不多,中國學生可能更努力一點,但整個教育體制與環境才是導致台灣落後的主因。
來到全中國最好的理工大學擔任交換生,陳慕天說,出發前已做好心理準備,但身處其中還是有很多體悟。進到大學校園後,看到北京清華各種計畫與資源的推行,讓他更明顯地感受到兩岸教學環境的落差。
而讓陳慕天印象深刻的還有中國的大學師資,他提到,儘管北京清華許多教授的學歷背景不如交大老師好,但他們教學非常認真,對學生的關心超乎他的想像。陳慕天舉例說,有次他寄簡訊給課堂老師請假,老師回覆他:「沒問題,下周上課前記得來辦公室找我補課,確保進度不落後。」
他也提到,前陣子某位課堂教授發現上課的學習效果不好,決定隔周開始不上課,讓學生在教室自習,自習後開始一個一個提問,邊問邊講課,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理解,這種案例非常多。「我看到的老師都是很用心,想盡辦法讓同學們可以真正學會。」陳慕天說。
親身感受到中國的教學與生活環境,陳慕天感慨地說,在台灣的時候,永遠沒辦法理解中國在想什麼,唯有身在其中,才會發現這裡的優勢與問題。而接觸過不少兩岸學子的他,認為台灣學生最缺乏視野、開闊的腦袋,以及全球競爭的危機意識,因此,他也認為:「台灣學生有機會一定要來中國念書,非常值得。」
***-----------------------------------------------------------------------***
「高技能=保證就業」8成民眾打臉高學歷
摘錄自:2017/05/23  台視新聞【綜合新聞】高學歷代表就業保證嗎?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只有一成多的人認同,但卻有八成的人認為,擁有專業證照或一技之長才好找工作,其中又以具備專業跟多功能的兀型人,更能在職場如魚得水,專家認為,並非高學歷就沒有實質幫助,職涯也可自我充電,為發展增加深度。 
哲學博士林先生,兼差做起傳銷人員,畢業後找不到適合職缺,失業五年變成流浪博士生,高學歷難道也有就業阻礙,人力銀行調查,只有一成多的民眾認為,高學歷等於就業保證,另外八成多的人認為,高技能才好找工作,擁有財經、理工雙背景的莎莎,32歲就已累積7年投資經歷,她認為除了學歷外,工作續航力和表現才是關鍵,也有37歲的竹科新貴,寧願放棄博士學位,轉職創業變木工,調查顯示,擁有兩種專長以上的兀型人,月薪46K,平均謀職期一個月,若是工作配合度高,無特殊才能的工具人,平均一個月33K,謀職期45天則較長,專家建議,職涯當中,應隨時自我充電,或是增加專業深度,學習廣又精,對職場發展會大大加分。
***-----------------------------------------------------------------------***
★他為鼓勵廚師父親苦練 勇奪世界名廚大賽金獎
 摘錄自: 2018/09/02    聯合新聞網【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雲林子弟陳有朋參加2018年菲律賓世界名廚大賽擊敗各國好手,奪得中餐主菜金獎,他家中經營快炒店,從小就跟在廚師父親身邊跑腿,高中就已在店裡幫忙,近年父親因為長年炒菜造成職業傷害,他為鼓勵父親,每天拚命練習,初次參加國際賽事就奪得金牌,成為送給父親的最佳禮物。
陳有朋就讀弘光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大三,家中經營快炒店多年,從小就在父母身邊幫忙,父親陳慶瑞就是他的廚藝啟蒙師父,教導他基本的中餐烹調知識,高中時就已能擔任父親的左右手。
長年炒菜,父親的手有了職業病,無法高舉,一度感到沮喪,陳有朋藉著參賽機會,與父親一同研究比賽戰略,倆人一起研究比賽醬汁的調味、包餃子練習,父親給予他許多建議,並再三叮嚀,「食材一定要新鮮」。
為節省練習材料費,他每天凌晨三點多到魚市場挑選新鮮又便宜的食材練習,儘管過程辛苦,但付出終究獲得甜美果實,陳有朋說,他初次參加國際賽事,就獲得金獎,最想把這獎牌獻給在背後支持他的父母,也藉機為父親打氣。
媽媽李琍華知道他獲獎後,也鼓勵他將來傳承父親手藝,開發更多菜色,讓更多人吃到美味料理。
***-------------------------------------------------------------------***
投縣推國中技職教育 中輟率漸下降
2013/05/24.客家電視台【李鴻祺 南投】南投縣101學年度的國民中學技藝教育成果發表,24日在草屯鎮舉行,南投縣教育處表示,自從推動技職教育後,學生的學習意願提升不少,中輟率也明顯下降,也有偏遠地區的學生表示,希望能夠開放更多種類的課程,讓大家可以盡早找到有興趣的專長技能。
學生們端著自己做的美食與飲料請民眾試吃,還有學生現場提供美髮服務,大家對於國中階段就能夠學到專長技能,也因此順利考取自己喜歡的學校,都感到相當滿意。
北梅國中學生 黎台尼:「我是用技藝成績,申請到苗栗的護專,我將來想要當護士。」北山國中學生 林昱翔:「我現在學習的技能,到高職也能用得到,我希望順著走下去。」
南投縣教育處表示,因為技能教育的推動,不僅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同時也大幅降低中輟率,還有學校鼓勵學生,考取烘焙證照,讓大家及早做好,面對社會的準備。
中興國中學生 李苑琪:「我們中興國中預計有30位,可以拿到丙級(烘焙)證照,我們選擇這條路是因為興趣。」
南投縣教育處課程督學 李孟桂:「因為我們開設技藝學程,發現我們的中輟率也降低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變高了,他變得更愛來學校,因為他在學校找到重心。」
不過對於目前的技職課程,也有偏鄉學生反應,能夠選擇的職群相當有限,希望可以多一些課程選項,讓他們選擇,對此 教育處也表示,已經在規畫當中。
爽文國中學生 陳俊穎:「我們學校只有設計和烘焙,所以我希望學校,可以開辦更多的技藝課程,讓更多人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
南投縣教育處課程督學 李孟桂:「讓孩子提早,在國中3年級的時候,就開始進入技職體系,這是我們目前縣政府,預計下個學年度要推動的方向。」
不少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能夠朝技職教育發展,都感到相當開心,也認為從國中階段,就推動技能教育,不僅能讓學生有多元的學習機會,同時也能及早做好,面對職場的準備,讓所有的學習都能轉換為成長的原動力。
***--------------------------------------------------------------------***
叛逆女進國中技藝班 上演「逆轉人生」
摘錄自: 2013/05/21網路新聞【綜合報導 】2013年5月21新北市國中技藝競賽頒獎典禮今天(21)在三和國中舉行,共有391位學生獲獎,積穗國中彭采潔,原本對飲料調製一竅不通,但是經過7天的集訓後,竟然一舉拿到第一名;福和國中曹嘉真,曾叛逆、翹家過,卻因為老師的一句話,痛定思痛,奪得設計基礎類的第一名。
新北市積穗國中學生彭采潔,在學校集訓期間,都比其他學生早到一、兩個小時,因為他在第一天發現大家的飲料都調得很好,只有他的情況不穩定,讓他打擊很大,他說,集訓的最後兩天,他連托盤都拿不好,還摔破一個沖茶器,心情跌到谷底,跑到廁所哭,結果,彭采潔加強訓練,只接觸飲料調製課程7天,就獲得第一名,讓他感覺,想要做的事,只要努力就會做得好。
得到設計基礎類第一名的福和國中曹嘉真坦承,國三以前是個叛逆的孩子,她進入技藝專班前,雖然知道自己很喜歡畫畫,但是「不知道未來的目標在哪?」時常晚歸,和父母吵架。直到進入技藝專班,遇到生命中的貴人——能仁家商廣告設計科主任劉夢燕,發掘她的天分。
今年1月,曹嘉真進入設計領域,一切從零開始,學習設計基本技巧,包含勾邊、漸層,樂在其中。然而,她和培訓人員熟絡後,時常上課遲到1、2小時,某次設計的考試成績掉到僅16分,引起劉夢燕勃然大怒,把她臭罵一頓,難掩失望之意。曹嘉真痛定思痛,決定發奮向上,努力練習,不再遲到,終於拿下國中技藝競賽的冠軍,也經由免試管道,將進入能仁家商廣告設計科就讀。
該次的獲獎,也讓曹嘉真的父母看到她的努力,她開心地說:「原本爸媽以為只有流氓學生才會進入技藝專班就讀,得獎後,爸媽才看到我的改變。」同時,經由班導的協調和溝通,也讓她和父母的關係逐漸好轉。未來曹嘉真希望成為一名傑出的廣告設計師,設計出可以引起大眾共鳴的作品,貢獻所學。
另一名獲得新北市國中技藝競賽「餐旅服務技術」項目比賽冠軍的是三峽國中王譯嬋,競賽內容包含派送麵包、折口巾,由於準備時間僅1個多月,所以她每天放學後加緊練習。「派送麵包」服務,聽起來很簡單,裡頭學問不少,王譯嬋提到,像是笑容不能太僵硬、注意走路儀態、夾取麵包技巧,都需要反覆練習,才能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另外,王譯嬋為了在比賽中脫穎而出,讓評審留下深刻印象,她苦練英文,比賽時,以英文向客人介紹麵包,苦心沒有白費,拿下冠軍。
三芝國中學生郭依妏,以作品「綠色圓舞曲」,獲新北市國中技藝競賽「觀賞植物栽培」項目冠軍,圓弧型的透明魚缸內,擺設馬拉巴栗等植物,呈現夏威夷風情,獲得評審賞識。郭依妏透露,以前從沒想過踏入花藝設計領域,直到參加學校的技藝專班,花店老師姚哲輝帶領她們,一路從種花草到植物擺設佈置,不單喚起小時候常常和爺爺一同上山種樹、拔蘿蔔的回憶,也激發她對花藝的興趣,未來希望成為一名優秀的花藝設計家。
****------------------------------------------------------------------***
選技職.好好讀.有前途-技藝在身‧亮麗人生
2013/03/15.教育部 【~102年技職教育宣導記者會~】102學年度免試入學報名即將開跑,為使家長及國中學生在選填志願時能配合孩子興趣和性向,教育部特於今(15)日(星期五)下午2時30分辦理「選技職.好好讀.有前途」技職教育宣導記者會,會中邀請技職代言人、傑出校友、優秀技職學生等各類代表,透過他們創業及就學經驗的分享,說明技職教育如何亮麗他們的人生。
技職教育提供多元的領域課程,培育專業知識與技能,讓莘莘學子們進入職場,能更快速、更準確的取得優勢。本次記者會邀請到鈊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李柯柱董事長擔任代言人,李董事長當年在考量未來的發展後,選擇技職體系的嘉義高工就讀,大學畢業後和幾位同窗開始創業,提供維修服務,憑藉著在技職學校所接受的電子專業技術,承接客戶委託電動遊戲機板的工作,在校實作學習,讓李董事長畢業後能立即投入職場。
記者會也邀請到誠和品牌行銷股份有限公司與東昇青草總鋪簡志強執行董事,以及臺灣優品醫事檢驗所與台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陳嗣民董事長等2位創業傑出校友,他們累積職場實務經驗、結合專業技能,創立了二間公司,他們也分享到技職學校如何提升他們的軟實力,來開創事業高峰,其中簡志強執行董事更在畢業20年後重返校園,以「學習、了解、探討的角度」和學校老師交流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差異,並以「產學合作」為目標分享自己的經驗。
此外,更邀請4位優秀技職學生代表,他們在國中時代即已了解自己的興趣與性向,以技職學校為第一志願,其中畢業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的李俊輝同學,他表示:「在經過與父親溝通後進到高職這個夢想島,身邊的課程都必須親手操作,實務及實習經驗是影響我最深遠的。」而就讀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的蘇柏原同學,在第41屆國際技能競賽網頁設計取得優勝,成為代表臺灣的國手,並已經申請多項專利。從小就喜歡技術性的事物的蘇同學,國中畢業後升學選填志願僅寫了技職體系的學校,他表示:「我的觀念始終如一,我要走一條技職之路。」。
教育部表示,為讓每位學生適性發展,依自己的性向及興趣選擇升學方向,在學習的過程中方能有效發揮,並從中獲得成就感。未來是一個專業走向的社會,技職教育有豐富且多元的科系,能滿足不同特質學生就讀的需求。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的特色,能將課程與產業需求密切結合,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實務能力及就業競爭力,因此,選讀技職教育,可以學到帶著走的專門技術和能力。希望學生、家長們都可以先充分了解與分析比較各項升學資訊,並依個人興趣、性向與能力,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做出最好的選擇,創造屬於自己的廣闊道路,開展未來無限的潛能。
***-----------------------------------------------------------------------***
★畢業起薪少1萬!32K妹「跟科大比」後悔:不該選校不選系
摘錄自:2021-01-11   NOWnews【編輯中心/綜合報導】大學所就讀的科系,對於未來的發展影響重大,因此不少人當初在選填校系時,都會思考哪些科系未來較有發展,但也有人考慮未來找工作時,若頂著名校光環求職,起薪和職位會相對有保障。近日就有一名女網友在《Dcard》分享自己當初「選校不選系」的決定,導致現在自己的月薪相比科大友人少了整整1萬元,讓她不禁感嘆不已,也掀起不少台灣學子討論。
自從4年多前從某間高職畢業後,這名女網友就面臨必須選擇普通大學或私立科大的兩難,本來自己和朋友打算一起選填雖然較不知名,但系所有名氣且師資、課程都相當優良的私立科大,卻在家人要求「讀一間親戚也聽過名字的大學」和學費考量下,靠指考成績妥協填了相同科系的普通大學。
原Po接著感嘆表示,畢業已經一年多了,「原本跟我選填科大的同學,因為年資夠久,加上實習、老師介紹等,每個月42k,但我現在才32K,整整差了一萬元」,此外她也深感系上的課程、資源相較缺乏,「雖然頂著不錯的大學光環畢業,但還是有點後悔,當初怎麼不選科大,當然這跟選什麼系也有關係,並沒有指全部的系都這樣」。
這篇經驗文也掀起不少台灣學生的共鳴,許多網友也感同身受的留言表示「沒辦法啊!台灣的觀念就這樣」、「學校資源真的很重要啊」、「乖,我懂妳感受,這感覺很差,但還是覺得妳這樣比有點偏頗,畢業證書是門票,剩下的看本事,你有本事一定被看見,事情都過去了這樣想妳只會更憂鬱,於事無補」。(編輯:楊智傑)
***-----------------------------------------------------------------------***
逃學美少年只愛畫畫 被東京大學視為「奇異天才」栽培
2014/12/12 ETtoday【國際中心/綜合報導】如果孩子一天到晚翹課,只在家寫小說、畫畫、種菜,相信父母都會非常煩惱,但這些不愛上學的小朋友在專家眼中,可能是擁有特殊天分的「異才」,日本東京大学「先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因此策畫一個「異才發掘計畫」,要親自栽培這些不適應學校教育的小天才們。
據日本媒體報導,東京大学先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和財團共同合作,從國內600名孩童中選出15位親自栽培,這些獲選孩童共同特徵是很少上學,有的一周只到校2、3天,有的乾脆休學在家,他們因為學習或交際障礙,無法適應學校的教育方式,但每個人都有超乎常人的特別專長,被東大的專家視為「異才」。
報導指出,獲選人中包括不擅長寫字,但非常會畫畫的6年級逃學美少年濱口瑛士,他表示自己在學校體制下過得並不開心,能得到這項計畫的幫助真的很高興;還有一名5年級男童雖然學習漢字非常不擅長,卻是個專業小農夫,不但親自栽種蔬果給家人吃,還懂得如何延長食材的保存時間。
其他包括擁有豐富想像力和超強語言能力,寫出的散文、小說令人讚嘆的小3男童,和喜愛爬蟲類,正在自行研究最適合蛇類生存環境的小4男生,以及覺得學校教導的知識已經無法滿足她,想要進一步研究醫學的國二女學生等等。
獲選的孩子都有異於常人的地方,但這些可能也是他們的特殊專長,因此東京大學團隊決定親自栽培他們,每個月請最好的師資幫他們上課,鼓勵他們在自己有興趣的專業裡盡情發揮,目標要把他們培養成日本未來的頂尖人才。
***--------------------------------------------------------------------***
讀者來稿:政府應正視「後段班」大學揀珍珠的作用與價值
2013/05/07.台灣立報【政治大學教育系助理教授李淑菁】某周刊以斗大的「誰打敗台大?」為題,或許敲醒了部分家長的名校夢,以為讓孩子一路進名校,就是未來「發展」的保證,誰知工作機會與薪水可能不見得比私校或「非名門正派」學系(例如餐飲、土耳其文等)高明多少。
剛回國時,曾在私立大學任職二年半,我發現在台灣高漲的新自由主義旗幟下,政府以5年5百億扶植少數「頂尖大學」;一些私立大學卻能在夾縫中扮演起「揀珍珠」的角色,讓學生看見自我價值,無形中減少未來政府的社會支出的關鍵力量。這是一種投資報酬率很高的「社會投資」(social investment),而非表象的支出而已。
以所謂的「後段班」大學為例,許多學生因為學習方式「不符合」主流,或者學校教育與教學讓他們覺得無趣,因此在以升學導向的國中、高中/職一直被「放棄」(鮮少被貼上「好學生」的標籤)。然而,隨著少子化趨勢,私校大搶學生,這些「被放棄」的學生要思考的是:我該進哪個學校?學生或許覺得自己從來沒那麼有價值過。大學教授或系主任不斷主動家庭訪問、親自輔導、解決疑難雜症,幫學生排除各種困難,好讓學生順利報到就讀。
或許你/妳認為,這還像個「大學」嗎?這樣的大學本來就應該倒了。以前一路唸名校的我,若不是因為到後段私校任教,也會有一樣的想法。在與所謂「後段班」學生接觸、相處與輔導,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景況,也產生不同的觀點。
現在念後段班私立大學的學生,過去很難有機會上大學,他/她們在智識之外的其他多元能力也就沒有機會被看見。現在因為「搶學生」及其之後各校學生表現的競爭,許多學生的能力被發掘培養,學生對自己產生信心,突然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也有能力。
當每個學生產生自我價值感,他/她自然不會走偏,國家以少許教育經費「社會投資」在後段私立大學,後段私立大學則幫政府「揀珍珠」,相輔相成,對整體社會來說,是一門穩賺不賠的「好生意」。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上大學,然而,當念大學變成必然的現實,大學不該成為中學的翻版,否則,許多在升學制度下被犧牲的學生,將繼續被忽視,未來政府所要花用的社會支出,恐怕比前期教育投資多出太多,教育單位應與社政單位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
一技之長重要 建北生選科大
摘錄自:2013/05/29網路新聞【社會中心/綜合報導】大學學歷貶值,愈來愈多高中生選擇就讀技專校院,甚至包括建中、北一女的學生,以學習一技之長。今年就有學測七十二級分的北一女學生蘇庭萱錄取台科大創意設計學士班,還有建中生以六十五級分錄取北科大。
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指出,根據統計,今年共有八三三九名高中生申請四技,報到率七成七,雙雙創下歷年新高。
台科大、北科大今年都吸引不少明星高中學生就讀。台科大表示,今年共有三三一名高中生報到,報到率超過九成五,榜首就是錄取該校創意設計學士班的蘇庭萱。
蘇庭萱的導師張嘉仁說,日前學測放榜,蘇庭萱錄取成大建築系,她跟家裡溝通後,決定選台科大,班上只有她參加技職體系大學考試。蘇庭萱個性認真、負責,而且藝術方面能力很好,很放心她選擇台科大創意設計科。日前蘇庭萱媽媽到學校,分享女兒確定走設計、藝術這條路,也做好未來的規畫,非常支持她走這條路。
技專校院招聯會表示,今年四技個人申請提供近一.一萬個招生名額給高中生,有八三三九名報到。以各校報到率來看,正修科技大學九成八排名第一,其次是南台科技大學、東南科技大學、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三校均為九成七,以及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的九成五。尤其是東南科大,報到率比去年大幅增加二成四。台科大分析,該校創意設計學士班錄取生學測級分平均六十七.五五,電資學士班平均六十六.二三,不分系學士班平均六十六.○三,相當於台成清交的水準。
虎尾高中今年也有一百多人錄取科技大學,創下歷年新高,正心中學今年也有三十三人選擇科大,比去年多一倍,斗六市長謝淑亞的女兒也放棄普通大學,選擇國立科大的設計學院。斗六高中教務主任李惠娟說,這幾年不少學生選擇科大,進入科大後也表現優異,科大著重實務,孩子畢業即有一技之長,不論老師或家長都很支持。今年斗六高中有四十人確定讀科大,其中國立科大有二十一人,集中在雲科大,離家近可省下生活開支,雲科大也在雜誌調查的就業率名列前段班。
***-----------------------------------------------------------------------***
戴勝益—讓小孩有夢想,先斷他的後路
2012/06/13 Yahoo!奇摩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人一定要有夢想,才會成長,而且夢想要有階段性:當你還沒有成就時,夢想叫做夢想;當你有一點成就時,夢想就變成願景;當你再掌控好願景時,夢想就變成目標。你一定要努力讓夢想變成目標。如果二十或三十年後,你的夢想還叫夢想,那就是失敗的。
回想起我大學時的夢想,是回到家族企業、有一番作為,建構我夢想中的公司體制。所以,我大學就開始負責家族企業的對外業務。但這個夢想很快就破滅,因為當我真正進入家族企業才發現,那是我父親與大哥的事業,不是我的,我很難有所發揮。所以到了三十幾歲,我的夢想變成創業,也實現我經營公司的理想。
大家或許會認為我大學時的夢想太嚴肅、直接,但如果沒有這個夢想,我也不可能開創自己的事業,建構我理想中的企業文化。而且我創業時,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勝過我大哥。有一個刺激的目標在你前面,你才會前進。
我的父親與大哥不是平凡的工作者,這讓我從年輕時就有激勵前進的目標。但大部份的人並非如此,所以需要儘量結交比自己厲害的朋友。很多人喜歡結交比自己差的,感覺這樣才能顯得自己很厲害、可以一呼百應,但這是錯的。話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無友不如己者,才能讓你進步,並永保謙虛。
很多人認為現在年輕人的日子過得很苦。的確,現在的環境是不好,但我認為人不應該要求擁有先天的保障生活。當你未來前途有保障,沒有夢想時,就會失去發展潛力的機會與信心。我念台大中文系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在大學還沒有畢業,就考上會計師執照,這就是難能可見的潛力。
我面對我的小孩也是同樣作法。我曾說過:「要斷了孩子的後路。」為了讓他們認知人生夢想要靠自己完成,我在他們小時候就訂了王品的「非親條款」:他們絕對不可以進入王品工作。
那時我兒子大概國中,當他發現爸爸不給他靠了,他其實還蠻緊張的,但也因為這樣,他對電腦很有興趣,逼自己在這領域下苦工,結果在19歲時,考到難考的CCIE執照,他是華人裡面最年輕考到的。若沒有「不能接班」這項認知,我想他也不會這麼努力,找出自己的夢想好好努力。
每個人身上都有引擎,你的引擎能量到底有多大,不去試永遠不知道。若你自己放棄了讓引擎奔馳的機會,是非常可惜的。(王品餐飲集團董事長戴勝益)
***--------------------------------------------------------------------***
學生提前卡位考公職 文憑主義面臨挑戰
2012/12/09. 聯合新聞網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經濟不景氣,大家爭捧鐵飯碗,今年甚至有科大新生及大二學生提前卡位,決定放棄大學,先當公職員,傳統的文憑主義面臨挑戰;許多留學英美的碩博士也投身公職,開啟新的人生。
考選部次長曾慧敏指出,台灣的大學教育普及化,沒讀大學的年輕人很少,今年不管高普考或初等考試,都有九成多的錄取者至少大學畢業。
但也有少數大學生以高中職學歷報考普考、初考或同等的公務員特考,錄取後先工作,暫停學業。
例如今年廿歲的成大政治系學生康予馨,大二休學準備考公職,先後錄取初考、地方特考、普考;決定先報到任職,再轉考大學夜間部,畢業後拚高考。
王婕庭、黃政庭兩名高職畢業生,同時考上國立科大及鐵路特考佐級電力工程類科,也都決定先到台鐵擔任基層的第一線電力人員,以後再完成大學學業。
愈來愈多年輕人決定先當公務員、再讀大學,考試院長關中、考選部長董保城都表示樂觀其成。關中說,台灣幾乎都是高中畢業就一路讀大學、研究所,他鼓勵不同的選擇,畢竟當了公務員,以後想在職進修,機會多的是。
也有不少留學歸國的碩博士選擇吃公家飯。例如一路從建中、台大法律系讀到倫敦大學法學碩士的葉帝余,發現自己並不喜歡讀法律,掙扎多年決定放棄法律這條路,改考公職,卅一歲終於錄取今年高考二級新聞類科榜首,起薪近五萬元。
***--------------------------------------------------------------------***
致理商總策略結盟 幫學生提前培養競爭力
許多社會新鮮人都想找到理想工作,為了在學校就培養就業競爭力,新北市的致理技術學院宣布和全國商業總會策略聯盟,由商總先幫學校種子老師上課,讓老師們了解職場需求和趨勢,再回到學校教學生,同時商總也請企業專家設計考試科目和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在畢業前就有機會接觸職場,並且可以提前表現,希望多管齊下幫學生提高未來到理想企業的求職成功率。(李書璇報導)
就業大不易,怎麼在出社會前就培養好就業競爭力以及熟悉職場情勢,不讓在校所學和職場實務脫軌,成為技職學校設計課程的重點;致理技術學院和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宣布策略聯盟,共同推動商業管理基礎知能(BMCB)認證制度,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指出,「商總」擁有2360多個各行各業的商業團體,134萬多家的公司行號會員,在這次的結盟活動中他們首先培訓學校34位種子師資,先讓老師們了解業界的用人需求和趨勢,然後讓老師回到課堂上和學生分享;另一方面,商業總會也蒐集各業者提出的專業需求,和專家群設計出一套考試科目,學生通過考試後,就頒發合格證書,加上有更多到企業提供的單位實習的機會,畢業後到商總各會員團體求職,都會有比較高的錄取機會。
致理技術學院校長尚世昌也說,對於推動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方面,他們一直很重視,學校的學生也有著高達九成的畢業就業率;這次和商總結盟,讓全校12個系的學生,都有更多機會到企業參訪、見習和實習;也可以在畢業前就對職場實際狀況就能夠先了解,畢業就能夠就業,而且一上班就能夠馬上上手。
學生們對於這次學校的策略聯盟也有高度期待,蕭同學表示,商總有許多企業都是她心中夢寐以求的公司,如果可以透過上課,考試和實習,先了解企業本身,甚至透過自己的努力先讓企業看見,希望能因此在如此不景氣之際,比別人更提前拿到理想職場的入場券。 2012/09/19.中廣新聞網
***-----------------------------------------------------------------------***
日上班夜上課 科大打造世界級黑手 
【楊宗興/台北報導】教育部今(23)日下午舉辦「發展技職教育新典範」記者會,請到台北科技大學、台灣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南台科技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龍華科技大學等6所技職院校,介紹他們在推動「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上的成果。北科大校長姚立德表示,該校在人才培訓上推動產學合作,讓學生自大二開始在業界實習吸取經驗,到大四畢業時不只有相關技術證照、也具有實務經驗,增加人才競爭力。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表示,教育部為引導科技大學建構產業創新研發環境,帶動產學合作人才培訓及智財加值,並均衡高教與技職經費資源分配,於101年先期試辦「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以發展具備「與一般大學明顯不同的實務特色」及「於人才培育及研發技術轉移皆與產業有緊密結合」的典範科技大學,今天來到現場的6所學校就是此計畫的初步成果。
台北科技大學在人才培訓方面,針對車輛工程系及冷凍空調系學生規劃4年的產學合作課程,學生大一開始先送到職訓中心接受1900小時的技術訓練並取得乙級證照,大二開始就分發到各實習企業工作吸取實務經驗,白天上班晚上上課來兼顧技術與學業,大四下學期則會讓學生接受甲級證照的訓練,這樣一畢業就是具備甲級、乙級證照,增強就業競爭力。
北科大校長姚立德自豪的說,北科大以「打造世界級學士黑手」為目標,另一方面也與木柵高工合作,推動學生以「師徒制」的方式學習專業技能,讓學生進入知名醫療器材製造商瑞健,以每週工作4天、上課3天的方式,一面在企業學習專業技能,一面在學校學習基礎學理課程,畢業後不只可取得二技或二專學歷,更可直接與就業市場「無縫接軌」。
學生白天上課晚上唸書會不會太累?姚立德認為還好,畢竟夜間部學生也是這樣在學習,而且學校會對在校課程進行調整,因此不會有課程上不完的問題,而且由於學生大一就已經受過職訓局的專業訓練,大二開始進入企業實習的薪資條件也較佳,與一般建教生的水準有所差距。
除了台北科技大學之外,其餘5所科技大學也分別在人才培訓及產學研發上成果豐碩,屏東科技大學就和樂活生技公司合作,將研發出來的農業栽種技術轉移給民間企業,讓企業培育美觀又可口的香檳菇,巨大的菇體其直徑可超過10公分以上,非常具有市場競爭力。
不過台灣勞動與政策協會執行長張烽益提醒,在各校積極推動產學合作的同時,也應注意學生的勞動權益,尤其要兼顧工作與學習,校方更應注意到學生在企業實習的內容是否真的有助提昇競爭力?還是只是單純讓企業享受廉價勞工?學校也應該關心學生在白天疲憊的工作後,是否還有精神完成晚上的學校學習?他說,如果學生有任何疑問,歡迎向相關勞工團體諮詢。 2012/10/23 NewTalk 新頭殼
***-----------------------------------------------------------------------***
高職生考取電銲甲級 船公司80K搶才
摘錄自:2018/06 /01  自由時報【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身上傷疤,就是苦練最好見證,撐過去就是我的。」電銲工作高溫又具危險性,宜蘭縣蘇澳海事學校輪機科學生游恒瑋、許嘉文、陳韋銍,憑藉堅強毅力向學,從銲接門外漢,到完成五項電銲檢定,取得一般手工電銲甲級資格,成為創校五十九年來,首三位獲得電銲甲級學生,未畢業就有船運公司開出八萬元月薪招手。
電銲屬專業技術工作,雖然高薪,但工作環境嚴苛,得耐高熱,還得避免高溫鐵屑噴濺到身上,蘇澳海事高三學生游恒瑋、許嘉文、陳韋銍,高一就訂下目標,要在畢業前拿到電銲甲級證照。
「高中三年讓我們吃盡苦頭!」手工電銲職類屬單一級技術士,需通過五項不同的電銲檢定考試,連過五關才能取得甲級資格。許嘉文說,電銲過程會產生高熱,會有鋼鐵燃燒的刺鼻味,且為了安全,過程都得穿上厚重防護服、戴防護眼鏡等,夏天的訓練場「根本就是座烤爐」。
為達成目標,許嘉文三人下課後自發留校半小時練習,考前一個月則是從早「燒到晚」,手腳常被高溫鐵屑燙傷,身上的傷疤,就是苦練的最好見證,他們彼此互相加油打氣,朝著一致的目標往前邁進。陳韋銍說,過程很辛苦,但「再痛,也要咬牙忍下去」。
「撐過去就是我的。」許嘉文出身單親家庭,即使訓練過程再苦,但他從不抱怨,不想再讓媽媽操心,還好辛苦終有收穫,「媽媽以後不用再為我的出路操心」!
取得電銲甲級資格的三人,還沒畢業就有船運公司開出八萬元月薪搶人,也同時錄取高雄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系,最後一起決定,將繼續升學補足專業知識。
「高中階段取得甲級資格,真的很不容易。」蘇海輪機科主任邱英勝說,電銲屬高技術工作,銲接點多停留一秒,可能就會熔穿鐵板,少停留一秒,銲接就不完整,訓練過程必須扎實,也很辛苦,但只要能撐過去,未來的薪水也相對豐厚,初入行日薪都達三千元以上。
******
摘錄自:2018/04/24  華視新聞【偏鄉3少年愛修車! 考取丙級證照】擁有一技之長是職場上最重要的要素,位在台東太麻里鄉偏遠的賓茂國中,有一群孩子正在實現他們的黑手夢,學校成立技職專班,讓活潑的原住民小朋友能夠學習各種技能,週一到高雄參加技職檢定,三位國三同學一舉拿下機車修護丙級証照,為自己的未來先開了一扇光明大道。
***-----------------------------------------------------------------------***
★投履歷沒人要 交大碩士:學歷沒用…
摘錄自:2019/01/18 三立新聞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學歷是不是越來越沒什麼用了?」一名交通大學光電碩士畢業的網友,日前在PTT發文表示,他從去年8月開始投履歷,來來回回投了10至20間以上的公司,大部分都是石沉大海,讓他直喊「找工作找得有點累有點沮喪…」
一名網友在PTT分享自己的求職過程,他是113(交通大學)光電碩士畢業,學士與碩士是「台、清、交、成」4大純血出身,他在去年10月底退伍,大概在8月左右就開始慢慢有在投履歷,但找到現在還是都沒下文,共投了10至20間以上的公司,但有面試的沒幾家。
原po表示,他承認自己可能稍微有一點挑,但只不過是挑台北或竹科和桃園的,因為他家旁就是內科,有家可以住可以省掉不少錢,但他面試到最後漸漸覺得「學歷似乎沒什麼用」。
原po解釋,台灣的企業真的對新鮮人很不友善,面了那麼多家,面到最後其實在面試當下就可以知道主管對你有沒有興趣了,而他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你有沒有學過XXX(例如:程式語言)?」或是「你有沒有XXX相關的經驗?」原po無奈地說,只要說不會或沒經驗,很多主管就會開始露出不屑的臉,一副你什麼都不會就該低聲下氣的樣子,然後說一些你不適合這份工作之類的話。
「你什麼學校什麼科系根本不重要!」最後原po感慨,他面試到最後一直在想,反正你會你有經驗就好,反正進得去有工作比較重要,因為他面試了那麼多,沒一個在意學歷,「真的覺得學歷好沒比較吃香」。
其他網友看到後掀起熱議,開始替原po分析,「不是113沒用,是光電沒用」、「你看得上的公司,主管學歷通常也不會比你差」、「光電原罪,我光電投出去也是有回的不多…」、「問題不在學校,在科系」、「最近經濟真的比較差,多找找,不要氣餒」、「這叫二線科系,如果是資工早就滿手offer」、「加油!好的工作要是沒學歷,連面試機會都沒有」。(編輯:凌毓鈞)
***--------------------------------------------------------------------***
偷車上的便當…博士男坦言「找不到工作」!網感慨:父母害了他
摘錄自:2018/05/11  NOWnews【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只是要求孩子讀書、考好學校真的好嗎?有網友透露,近日遇到一個偷便當的街友,一聊之下才發現,對方從小在父母高壓的環境下成長,只懂得念書,雖然取得博士學歷,但求職路卻相當不順,最後連父母也不諒解他,只好在街頭偷東西吃。這樣的遭遇讓原 po 有感而發地說「有些父母,太過溺愛孩子,造成社會問題,卻不自知」。
柯姓男網友在臉書「爆怨公社」 po 文表示,自己外出購物時,看到一個中年男子打算偷走放在車上的便當,見他靠近又轉身離開,原 po 便叫住對方,問他「有什麼困難嗎?」對方卻只淡淡地回「要報警就報警吧,我在這等警察。」原 po 見車上放著許多東西,男子卻只偷走便當,又看他外表許久沒整理,心中猜出了七八分,就把便當送給男子吃,對方相當驚訝地一直道謝。
原 po 在男子用餐時和他閒聊,男子透露,自己已經 40 幾歲了,但從小在父母高壓的環境下成長,每天只知道讀書,雖然擁有博士的高學歷,但他沒有一技之長,加上同等學歷的人太多了,求職路上一直碰壁。為了生活,自己曾經去做勞力工作,但又因手無縛雞之力,把腰和腳都給摔傷了,讓他更難找工作。
「那怎麼不回去呢?」原 po 問道,男子只是從口袋裡拿出一張出監證明,嘆「這不知道已經是第幾張了」。男子哽咽地表示,自己因父母不諒解而不敢回家,只好流落街頭,餓了就偷別人的東西吃,累了就睡路邊、公園,最後因此進出監牢,犯的案子也是一些小小的竊盜罪。
男子吃完便當後不忘再次向原 po 道謝,表示自己今天真的很走運,如果換成別人又被報警移送法辦的話,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填飽肚子,之後便一跛一跛地離開。
「一個便當的事件,每天都在發生」原 po 有感而發地說道,父母不應該只在乎成績而給孩子填鴨式的教育,畢竟學校的高分數是無法應用在社會大學中的,「過度的寵愛和保護,使孩子無法自食其力,讓孩子活在父母的期待下,而失去孩子自己的將來」、「有些父母,太過溺愛孩子,造成社會問題,卻不自知」。
文章 po 出後引發熱烈討論,許多網友感嘆「台灣的教育制度不知道殺了多少人的未來」、「每個小孩天生都有對翅膀,無奈有些父母硬生生把它們折斷了,才來怪小孩為什麼不能飛翔」、「人生不是只有讀書......有太多功課考驗我們」、「愛,是放手讓他磨練,而不是一輩子擦屁股」。
也有網友認為原 po 的作法雖然溫馨,但男子自己也有問題「人都會有生存本能,成年前可以怪父母不當的教育,造成他跟不上社會節奏。成年後就要自己修正行為,加強技能,只要有想改變現狀,就能一天比一天進步。養活自己不會有問題」、「真心的認為,18歲開始半工半讀,接觸社會比較好」。
***-----------------------------------------------------------------------***
報考中華郵政 20名博士竟全員落榜
摘錄自:2018/05/23 三立新聞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中華郵政今年舉辦招考,吸引逾2.9萬人報考,歷經兩階段考試,最後正取1483人、備取576人,不過,根據放榜結果顯示,前來報考的博士竟全數落榜。對此,中華郵政則表示「高學歷不見得吃香。」
根據《自由電子報》報導,中華郵政今年招考吸引20名博士報考,僅3人通過第一階段筆試,不過,到了第二階段的面試也全遭淘汰。中華郵政表示,2016年招考時也有15名博士前來報考,但光筆試階段就全員被淘汰。
此外,碩士報考的部分結果也出乎外界預料,今年吸引2千多名碩士報考,但通過筆試比例僅一成。對此,中華郵政分析,高學歷的博士專精特定一門學問,可能較不熟悉多元考科的筆試模式,加上開放高中學歷即可報考、外勤人員廢考英文、加考交通安全法規等規定,「可能讓高學歷考生優勢降低,高學歷不見得吃香。」
***-----------------------------------------------------------------------***
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 留美雙博士失業精神分裂被遣返
2015/04/27 ETtoday【大陸中心/綜合報導】「除了學習,我什麼都不會!」大陸西北一名女子在北京及美國名校攻得博士學位,在美國卻失業流落街頭,還疑似罹患精神分裂,後來因為簽證過期入獄並被遣返。
根據《觀察者網》報導,上述女子小蘭(化名)今年38歲,家在大陸西北的一個省會城市,她是獨生女,家境一般。小蘭從小成績就很好,父母也引以為傲,努力為她創造一個良好環境,從不讓她做任何家務事,她的任務也只有一個,就是「學習」。
小蘭從國中一路被保送,到北京念了一所全大陸最好的大學,還拿到博士學位。她後來被推薦到美國的大學,攻讀地質科學,又拿到博士學位,接著被推薦到企業上班。
不過,小蘭不擅於與人打交道,接連被兩家企業辭退,也找不到就職單位可以為她申請簽證延期。沒了經濟來源的她,無法繼續租住公寓,流落街頭,圖書館、走廊、公園、橋洞都成了棲身之地。
某一天,小蘭被警察發現,入獄了幾個月,接著被遣返。4月23日下午,小蘭抵達北京邊檢,遣返審查所員警前往登機口接人,發現她頭髮稀稀疏疏,其中還有不少白髮,臉色則呈現蠟黃,布滿皺紋,完全像一個老太太。
美方人員將一盒藥片還有一張服藥說明遞給了遣返所員警,指了指腦袋,又指了指小蘭。員警發現小蘭沒有任何隨身行李,甚至連手機都沒有。問到被遣返的原因,小蘭說,「我是北京XX大學和美國BF大學的雙博士後,我沒錢沒地兒住就被警察遣返回來了。」(註:博士後是指取得博士學位後在大學或科研機構中從事相關研究或深造的人。)
員警再拿出藥盒詢問小蘭,小蘭則辯稱,那是母親的高血壓藥,自己沒吃。不過,員警透過搜尋,發現那藥是治療精神分裂。小蘭最後吐露了實情,中文、英文夾雜,言語間顯現出她對自己學歷的自信,但也說「除了學習,我什麽都不會」。
員警聯繫小蘭父母,才發現兩老原本都以為女兒已經死了,在得知女兒還活著後,他們開心地立刻買機票飛往北京。而小蘭知道父母來接她,也終於笑了。一家人見面後,小蘭與父親抱頭痛哭,又撲進母親懷裡,員警在一旁看了十分感慨。
***-----------------------------------------------------------------------***
★博士隔8年再縱火!拘提時遭痛罵追打
摘錄自:2019/07/31  三立新聞網 【記者游承霖/新北報導】今天凌晨0時51分,消防人員接獲報案指出,板橋區大東街騎樓有機車起火燃燒,大批消防人員馳援趕赴現場灌救,僅花8分鐘就將火勢撲滅,但仍造成9部機車遭燒成廢鐵,共計燃燒面積約15平方公尺,所幸消防人員迅速疏散14人,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警方調閱監視器認為住在附近的一名57歲李姓留美博士涉嫌重大,今天上午向檢方申請拘票後,中午前往李男住處逮人,並在他家中起出疑似作案用的噴燈,警方準備將他拘提帶回偵辦時,附近住戶難忍激動情緒,痛罵他「惡質!」等語,並作勢追打,員警見狀急忙將男子拉走並未引發爭端。
據透露,疑似縱火的李男從建中、成大畢業後,赴美攻讀,獲得紐約州立大學物理博士學位,更曾在全台多間私立科技大學、學院任教擔任電子系講師。8年前僅因與鄰居相處不融洽,竟持自製的汽油彈、引信雷管到隔壁鄰居家縱火,所幸並未釀災,警方當時前往他家中逮人時,在屋內發現大量自製雷管、汽油彈、火藥,如同彈藥庫一般,豈料他8年後又再度作案。
***-----------------------------------------------------------------------***
38歲留美博士失業2年 母親心痛自白:我錯了!
摘錄自:2016/09/04 中時電子報【徐慈薇/綜合整理】台灣7月失業率來到4.02%,攀上近2年新高,由於正值畢業季,學生大量投入職場,20~24歲族群7月失業率衝上13.05%、25~29歲的失業率高達6.85%,大學及以上程度者的失業率來到5%,台灣高學歷、高失業率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不得不正視。還有一名母親表示,38歲的兒子是留美博士,但已經在家蹲了2年,還找不到工作,但她並不怪兒子,反而自責的說:「是我錯了!」
Yes123求職網資深副總經理洪雪珍在《商業周刊》專欄撰文指出,一名媽媽跟他談起兒子的情況,孩子剛從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回台灣時,曾找過工作,但當時大學關併校傳聞太多,教職缺難找,而民間企業又認為博士學歷用不到,而且36歲沒有工作經驗,求職更是頻頻碰壁。說到這裡,她的眼淚開始掉了下來,哽咽地說:「是我錯了,不該從小要兒子好好念書,考上好學校,以為這樣就可以擁有美好的人生,讓他有過高的期待,沒有辦法接受現實的人生不如他的理想。」她也提到,為了陪孩子在台北念書,還從南部調職到台北,甚至賣掉房子送小孩到美國讀博士,整個家族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如今,兒子不僅沒找到工作,眾人的關心更讓兒子受不了,便躲起來成為家裡的隱形人口,讓媽媽難過不已。洪雪珍表示,其實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如果你身邊的人也有這樣的狀況,建議給他們一些時間去修復心靈、找回自己,並做到「三不」:不詢問(當父母不想多談孩子,就不要特別關心起孩子的情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壓力)、不上門(外人上門會給孩子帶來尷尬與不便,與家人約在外面會是比較貼心的選擇)、不拒絕(若父母與孩子開口求助,請盡力協助與提攜)。
***-----------------------------------------------------------------------***
★李眉蓁論文抄襲案 教育部怒了:大學不查處、扣招生名額
 摘錄自:2020/07/27 聯合新聞網【記者章凱閎/台北即時報導】高雄市議員李眉蓁論文涉及抄襲案延燒多日,教育部今天大動作提出8大措施,督導各大學的學位論文品保機制,例如大學發生論文涉及抄襲、造假、代寫等爭議,未妥善處理,將扣減招生名額;學位論文若採不公開或延後公開,須有審核機制,教育部也預計年底公開各系所學位論文不公開比率。
根據教育部統計,過去4年來,公私立大學有37件「撤銷學位」案件,台大、政大、清大、台師大、台科大等名校均上榜,且其中至少17案是因論文涉抄襲,占比約4成6,其他則有論文造假或入學資格不實等。各撤銷案,又以「在職專班」占半數以上。
學位論文連環爆出學倫爭議,教育部今天提出8大品保機制,督導各大學積極強化學位論文的品保機制。
針對未來成立的碩博士班,教育部規定,110學年度,各大學提報碩博士班增設計畫書,須註明學位論文品保機制,其中如學位論文專業性檢核,避免論文主題與系所專業無關,以及學術倫理自律規範;學校也要揭露學位論文延後公開或不予公開的審核機制。若上述計畫不周延,教育部可不予同意增設。
至於有大學出現學位論文涉及造假、抄襲、代寫等爭議,若校方怠於處理,或是學倫自律機制不良導致論文亂象層出不窮,教育部可依此扣減系所招生名額。
論文公開上網方面,教育部表示,依現行法,只有涉及機密、專利事項等法定事項,且經學校認定者,可不予公開,或延後公開論文。教育部將要求各大學對於不公開或延後公開的論文,建立審核機制,且預計年底揭露各系所學位論文不公開比率。
教育部也表示,學生違反學術倫理時,指導教授應負相應責任,由教評會決議教師課責。否則教育部可命該系所停招、減招或禁止該系所用教育部獎補助款。
目前各校為把關論文品質, 會自行購置坊間論文比對系統。但教育部決議,會同國家圖書館開發「全國碩博士論文比對系統」,未來將無償提供大學使用,但強制作為各校審查論文的必備程序。至於海外期刊論文方面,則與科技部研議,以共同供應契約方式,採購主要的國內外期刊論文比對系統,提供大學使用。
此外,教育部也針對口試委員遴聘原則有規範,例如有特殊條件遴聘口委時,學校要公開遴聘原則及人數比率。教育部也將落實學生「學術倫理教育」,也將主動查處論文代寫情事,目前109年已成立專案辦公室,查獲60件疑似論文代寫相關案件,查證屬實即予裁罰。
《有關國民黨高雄市議員李眉蓁論文涉抄襲案,經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召開第二次審定會決議,全數同意李眉蓁論文抄襲情節嚴重,抄襲案成立,依學位授予之相關規定,決議報請學校撤銷李生之碩士學位。》
【版主按:沒被爆出來的不知還有多少?看來實力比學歷還實在!】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上仙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