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夯日本止痛藥 她吞了胃痛、發冷還想吐★日本買感冒、止痛藥當土產?食藥署:含鴉片成分易成癮★使用含有「布洛芬」的日本超夯止痛藥不慎 真的可能會致死?男筋骨痠 嗑止痛藥腸穿孔長期擅用止痛藥當心傷肝又傷腎★胸痛不一定是心肺臟 胸肌拉傷最常發生的5原因★失眠、焦慮、慢性疼痛折磨人! 完美主義者當心「自律神經失調」★★★★★★★★★★★★★★

 

案例三:〝隧道筋膜炎〞西醫打針吃藥會比較快好?結果…

一位七十歲左右的老翁,住在本鎮尖山路,年輕時因胸部曾經戳傷沒治好而成為久年內傷,導致經常悶痛四處醫治花了不少錢,最遠還曾經跑到雲林西螺去治療,認為那裡是台灣國術的發源地,可能有較好的跌打損傷藥,結果還是罔效,最後經友人的介紹來到本店,我用拔膿術二次就治好了。

 

十一月十四日傍晚,老翁由他女兒用機車載來本店,當他把左手伸出來給我看時,但見左手自手腕以下至手指腫得像〝麵龜〞一樣,膚色正常不像是癰瘡丹毒之類,並且告訴我,掌面姆指的第一節附近按下會痛。此處通常就是〝扳機手〞病灶所在,就算是此疾,也不致於腫成這樣,何況他的姆指活動又很正常,問他怎麽發生的。他說:「前幾天因為移動櫃子時用力去扳櫃子,可能是用力過度才這樣。連晚上睡覺都會抽痛,三天前到西藥房買消炎止痛藥吃,也只能稍微止痛,附近的宮廟神尊說是煞到。」

 

這種情形依個人的經驗,應該是手腕一帶的肌腱或韌帶嚴重拉傷所致,仔細檢查他的手腕並無特別痠痛之處,只因為他一直強調掌面處按下會痛,於是在患處適度的推拿之後,甪賊仔膏敷在手腕和掌面(手背雖腫不用敷藥,因為那裡不是病灶)

 

事後他說:「好一陣子以來雙腳總是腫腫的,睡覺時得把雙腳抬高才舒服,但是到了下午又開始腫起來。」我按他的腳脛骨,凹陷很深久久無法復原,其實他是全身性水腫,我曾經看過幾個這樣的例子,這種情形往往與長期服甪西藥有關,於是我介紹他服甪一種傳統藥方所製的成藥。

       到了十六日傍晚敷藥時,手背已經沒那麼繃,稍微可以看到皺紋,連續敷藥六天,情況持續改善,到第七天掌面也沒怎麽痛了,大約好了五、六成。再檢查他的腳脛骨,凹陷的情況也有改善,於是只在手腕敷藥,並且叮嚀他繼續服藥。

 

十一月廿一日至廿六日都沒再來敷藥,本以為是有事無法過來,廿七日再度前來請我為他敷藥,看看他的手背仍然腫腫的,問他這幾天因何沒來敷藥?他也很坦白的說:「家人和親友都認為到骨科診所去打針吃藥,或許會比較快好。所以去照了X光,醫師說骨頭沒問題,並且做了六天的電療(每次治療四十分鐘)結果不但腫沒消,這兩天掌心(勞宮穴一帶)反而很痛。」

 

聽他這番話心裡實在覺得很無奈,就抱持著觀察的態度,看看西醫如何處理也好。既然再來求治,當然還是要盡力為他治療,繼續再敷七天藥,手背已不怎麽腫,情況大致穩定,叮嚀他左手暫時不要太過用力,慢慢就會痊癒。

 

記錄本案例的用意,有下列點:

《一》、很多人有任何腫痛現象,就想到西藥房去買消炎止痛藥來吃,殊不知消炎止痛藥長期服用的副作用可大可小,小則導致消化性潰瘍、慢性腎臟病變、冠狀動脈疾病、貧血。大則損傷腎小管、腎乳頭導致尿毒症,必需洗腎,還會造成血管內膜硬化、阻塞。

前陣子,新聞曾經報導,一位才四十歲左右,患有痛風的徐姓網球教練,就是吃了十幾年的消炎止痛藥引發急性冠心病和尿毒症,經過醫院緊急施行冠心動脈擴張手術和洗腎,才救回一命。就連電視廣告那種最普遍的止痛藥也要慎甪。

今年四月十五日,英國衛生部門公布一則消息:服用維生素補充品A、E及胡蘿蔔素不但無法延長生命反而會提前死亡,弊多於利。連維生素補充品吃了都有問題,試想,還有什麼藥能吃呢?還是得謹慎才好,尤其是健康食品之類不要隨意亂吃。

 

《二》、提醒使用賊仔膏的朋友,在使甪時一定要敷到病原才有效(一般而言,就是按下去覺得疼痛比較明顯的位置才是。)本案例雖然整個手掌都腫 ,那只是一種表象,真正〝病灶〞是在手腕,當然這也得靠經驗才會知道,如果沒貼到〝病灶〞,既使敷了一大片也是枉然。就曾經有個案例:有人因為打盹從椅子摔下以致手腕骨頭裂紋,導致整個手掌腫脹。敷藥時只敷手腕十來天就消腫了。

 

《三》、敷藥要有耐心,新傷一般只要二、三天就有明顯的效果,較嚴重的或久年痠痛療效較慢,敷了一個禮拜若有些許效果,只要繼續貼終究會痊癒。



《四》、最感嘆的是,普遍的人都認為西藥的療效較中藥顯著且快,既使用中藥治好了,他也會認為若甪西藥,療效會更快的迷思。而不考慮是否能根治的問題。試想,降血壓、降血醣、安眠藥起初使用時療效是很好,但是要吃一輩子,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你的血醣(壓)控制得很好〞, 這已經擺明無法根治,只是緩解症狀而已,而且是要吃一輩子的,結果是愈吃量愈重,終至〝失控〞導致眼瞎、截肢、洗腎、徹夜不眠、甚至自殺。這樣的結果誰願意接受?孰優孰劣熟慮吧!

案例三: 〝隧道筋膜炎〞西醫打針吃藥會比較快好?結果…!

各種筋骨痠痛問題請點閱〝文章分類〞的【拔膿系列】及【橘井泉香】參考相關文章,或想詢問者,請來電(02)2679-3117   德輝居士。

 

✿✿✿✿✿✿✿✿✿✿✿✿✿✿✿✿✿✿✿✿✿✿✿✿✿✿✿✿✿✿✿✿✿✿✿✿

參考資料:
***-----------------------------------------------------------------------***
★超夯日本止痛藥 她吞了胃痛、發冷還想吐

摘錄自:2018/06/30 壹週刊【江慧珺/台北報導】布洛芬(Ibuprofen)是常用的感冒、止痛藥成分,知名日本止痛藥EVE也是以布洛芬為主成分,但引發過敏事件不少,民眾使用不可不慎。
 開業藥師柯明道指出,含布洛芬成分的止痛藥很常見,如早期日本生產「復汝炎」(Brufen)、國人熱愛採購的日本止痛藥EVE,以及美國常見的非處方鎮痛退燒藥「安舒疼」(Advil)與美林(Motrin)等,都是以布洛芬為主成分。
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指出,布洛芬過敏患者廣,從國小學生到成人都有,也有人小時候沒事,長大才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他也曾收治因感冒服用布洛芬導致眼睛腫到張不開、還一度呼吸困難的過敏個案。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沈采穎也提醒,EVE止痛藥主成分是布洛芬,致過敏比率高於普拿疼,過敏反應從眼腫、全身蕁麻疹到水泡都可能出現,加上近3年藥害救濟申請數量明顯增加,藥害排行榜也從第9名上升到第7名。
且EVE還添加了咖啡因,雖可加快藥效,但恐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胃部不適,就有女性為緩解經痛服用EVE,卻導致胃痛、發冷、想吐等症狀,建議選擇止痛藥前,務必告知相關過敏史或胃病史。
常造訪日本的3C部落客阿達表示,台灣人確實很愛買EVE止痛藥,特別是女性,對於緩解偏頭痛效果好。但他提醒,EVE是成藥非處方藥,沒有醫師幫忙把關,務必要依照包裝上建議服藥。
***-------------------------------------------------------------------***         
日本買感冒、止痛藥當土產?食藥署:含鴉片成分易成癮
摘錄自:2015/02/18   ETtoday【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台灣人愛去日本玩,回來常會帶幾瓶「藥品」送禮或自用,財政部放寬旅客帶藥回國限量,但食藥署17日提醒用藥勿當土產買,應注意用法用量,以免導致身體不適,像是「新露露」、「黃金A微粒」感冒藥是管制藥,含鴉片成分有致成癮可能;EVE止痛錠則可能產生Stevens-Johnson症候群。
財政部16日正式公布實施新的「入境旅客攜帶自用藥物限量表」,放寬非處方藥每種可攜帶12瓶,總共可以攜帶36瓶。不過食藥署提醒民眾,從國外購買帶回的藥品,注意閱讀包裝上之用法用量,小心勿過量使用,而導致身體不適。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王博譽舉例,國人喜歡赴日旅遊攜帶藥品,包括「新露露」感冒藥(取其品名日文譯音,新ルルーA錠)及黃金A微粒感冒藥(取其品名日文意義,パブロンゴ-ルドA微粒),由於內含二氫可待因(dihydrocodeine)成分,該成分屬於鴉片類止咳藥,有致成癮的可能性,請勿過量或長期使用。
另一種日本藥品「EVE止痛錠」(取其藥品包裝上英文品名,イブA錠),含有異布洛芬(ibuprofen)成分,副作用可能會引起再生不良性貧血、胃腸出血等症狀、有些人可能會產生SJ症候群,造成嚴重皮膚不良反應之風險。
此外,台人也愛帶的泰國「強骨力」,含有類固醇類之迪皮質醇(dexamethasone)成分及吲哚美洒辛(indomethacin)非固醇類抗發炎成分,迪皮質醇可能會影響受損皮膚之癒合,並有淤斑、紅斑及排汗增加等現象、可能有月經週期不規則等副作用,而吲哚美洒辛則有白血球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胃腸出血、尿血症等副作用。
食藥署提醒民眾,藥品並非一般商品,使用有其風險,不應當土產買,也不應當伴手禮,餽贈親友。許多國外的藥品品質未經過政府把關且無中文標示,民眾擅自購買服用、沒有注意正確用量用途、禁忌及副作用等,有可能導致傷害危害健康,且無法申請國內藥害救濟,花錢又傷身。國人如有身體不適,應就醫或循正當管道取得我國核准之藥品,以保障用藥安全。
***-----------------------------------------------------------------------***
使用含有「布洛芬」的日本超夯止痛藥不慎 真的可能會致死?
摘錄自:2019/04/26  LlNE TODAY【Heho健康  Reporter 陳亦云】有牙疼、頭痛、甚至經痛的人可能都有過自行到藥房購買非處方箋消炎止痛藥物「布洛芬」(ibuprofen)的經驗。而近年來,到日本旅遊者在網路上分享的「必買」、「必敗」商品清單中,有一種被稱為「EVEイブ」的明星消炎止痛藥,其使用的止痛成分正是「布洛芬」。含布洛芬成分的止痛藥很常見,如早期日本生產「復汝炎」(Brufen),以及美國常見的非處方鎮痛退燒藥「安舒疼」(Advil)與美林(Motrin)等,都是以布洛芬為主成分。
這種被視為安全性很高的止痛藥成分最近卻被爆可能有安全問題,「法國國家藥品和保健產品安全署」(ANSM)發出警告,指患者在發燒、頭痛或喉嚨痛等情況下,經常服用布洛芬或酮洛芬類消炎止痛藥,但用藥不慎可能導致感染併發症,嚴重或致截肢甚至死亡。
法國國家藥品和健康產品安全局鎮痛藥物主管Philippe Vella表示,從2000年至2018年的18年間,法國總共發生337例藥物導致的感染併發症,其中酮洛芬致死有46例,布洛芬致死則有32例。
這項訊息經過法國媒體報導之後,立即引發全球的關注,因為布洛芬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如前文所說,很多人在感冒發燒、頭痛時都會自行購買服用。不少女性為緩解經痛,也會定期服用布洛芬,它甚至是許多國家推薦的兒童退燒藥。由法國官方發布「使用布洛芬不慎可能致死」的訊息,讓不少布洛芬的愛用者嚇壞了。
不僅是法國官方的這則公開報告,坊間還傳出不少「布洛芬至永久性傷害,藥廠緊急召回」為標題的文章,讓人以為布洛芬已遭到禁用了。但其實真相與報導所言頗有落差。美國FDA確實在今年1月底發布了一個布洛芬的召回指令,是因為美國Tris製藥公司的一款布洛芬口服劑部分批次的濃度超過規定標準的10%,因為存在導致嬰兒永久性腎損傷的可能性,所以才決定召回,並非因為布洛芬導致人體傷害。
事實上,布洛芬是和對乙醯氨基酚(普拿疼)差不多的安全性較高的藥物,優點是退燒平穩且持久,而且它對39℃以上的高燒效果優於對乙醯氨基酚,可用於嬰幼兒的退熱,緩解由於流感、水痘、麻疹等引起的發燒,缺點是也存在一些不良反應,例如消化道反應、出現頭痛、眩暈、嗜睡和耳鳴等神經系統反應,而少數患者會出現氣喘、過敏等症狀,所以,會對布洛芬過敏者、有胃潰瘍史或現有潰瘍者。還有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都必須禁止服用。
再拉回正題談談法國國家藥品和健康產品安全局所發表有關布落芬和酮洛芬類消炎藥的問題,他們提出了使用時的建議,包括:
一、在常見感染如鼻咽炎、中耳炎、咳嗽、肺部感染、皮膚損傷或長水痘的情況下,如有疼痛或發燒症狀,首選對乙醯氨基酚使用,特別是在自行至藥房購藥時。
二、當病患出現疼痛或發燒症狀,如果要使用布洛芬或酮洛芬等非類固醇抗炎藥時,要遵守幾個原則。
◆以最小服用劑量開出,服用時間儘量短,症狀消失後要立即停藥。
◆得水痘時避免使用。
◆發燒時服用時間不要超過3天,疼痛時,服用時間不要超過5天。
◆不要同時使用兩種非類固醇抗炎藥。
***-----------------------------------------------------------------------***
男筋骨痠 嗑止痛藥腸穿孔
2015/01/26 蘋果日報【沈能元╱台北報導】冬天筋骨痠痛、狂吃止痛藥,小心十二指腸穿孔。一名四十多歲男性搬家工人長期揹重物,近日天寒致腰痠背痛加劇,他狂吃止痛藥後腹部劇痛,就醫檢查竟已十二指腸穿孔。醫師指,天冷易肌肉僵硬、血液循環差,近一個月筋骨痠痛患者約增三成,提醒民眾勿過量服藥。
收治病例的彰化基督教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曾連誠說,求診男子最近因天冷導致肌肉緊繃、疼痛,自行一天吃十多顆止痛藥,比正常一天三至四顆多,一周後十二指腸穿孔,經腹腔鏡手術修補才緩解症狀。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張振榕說,研判患者是吃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因消炎止痛效果佳,易過量服用,造成胃酸分泌增、胃壁黏膜受損,除胃潰瘍、穿孔,過多胃酸流至十二指腸也會潰瘍、穿孔。
張振榕建議飯後服用止痛藥,吃後腹部脹痛應速就醫,有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心血管疾病病史者依醫囑用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說,天冷易肌肉僵硬、血液循環差,近一個月筋骨痠痛患者約增三成,可先熱敷患處,每次十五分鐘、不限次數,若三至七天後未好轉需就醫。
******
事實上,常見的止痛藥,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普拿疼即屬此類)止痛藥,主要作用是阻斷中樞神經對疼痛的傳導,也有解熱功能,可用於輕、中度疼痛的止痛及退燒用途,不少市面上的中藥感冒糖漿,也都含有乙醯胺酚這種西藥成分。
健康成人,約每四到六小時,吃一顆五百毫克的乙醯胺酚,每天的劑量,絕不可超過四公克(一顆五百毫克,即八顆)。因這類藥物,主要是經由肝臟代謝,在過量使用時,可能會對肝臟造成傷害。
第二類是非類固醇消炎(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止痛藥,例如克他服寧、阿斯匹靈,具有抑制引起疼痛及發炎物質的前列腺素之功效,常被用於中度以上合併有炎症的疼痛。
但低劑量八十到一百毫克的阿斯匹靈,則另有抗血小板的用途,目的是預防血管栓塞,並非止痛。
第三類則是鴉片類(opioids)止痛藥,例如嗎啡、配西汀,這類具有麻醉效果的止痛藥,屬管制藥品,鎮痛效果最強,且具有成癮性,只建議使用在嚴重的疼痛,例如癌症疼痛的控制上,以減輕難忍的劇痛,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一般民眾,不建議使用。
***-----------------------------------------------------------------------***
長期擅用止痛藥當心傷肝又傷腎 
2011/09/27 中國時報【李盛雯/台北報導】60多歲的王先生,尿酸過高引發痛風,未積極就醫,逕自到藥局購買止痛劑服用,結果疼痛未消,反而導致胃潰瘍出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日前收治1名51歲男性,有10多年的痛風病史,因濫用止痛藥,造成尿酸結石以及右腎萎縮,最後演變成痛風性腎病變釀成急性腎衰竭案例,所幸醫師急救,挽回一命。台中榮民總醫院免疫風濕科陳得源主任表示,像這種情形仍常見於現今門診,患者未經醫師評估用藥,自行購買止痛劑,導致胃腸、腎臟等嚴重副作用。
民眾常常不理解止痛劑而造成誤用,把消炎藥當止痛劑,或在藥局購買成藥隨意混著吃。陳得源指出,亂用止痛劑,可能疼痛還沒減輕,腸胃卻搞壞了。常見的幾種止痛劑,藥效及副作用都不同,如常用止痛劑含有乙醯氨酚,若使用過量容易造成肝毒,影響肝功能。
乙酰氨基酚是一種常用的退熱和止痛藥物,常用於治療頭痛和其他身體疼痛,是許多感冒藥和止痛藥的主要成分。許多病患在服用含乙酰氨基酚的止痛藥時,往往不遵守建議用量,可能因此引發急性肝功能損害,嚴重者將導致肝衰竭。醫師建議,每天最多只能攝取8顆內含500毫克乙酰氨基酚的止痛藥,且服用時間必須間隔4小時;也有專家建議使用非藥物療法,避免止痛藥上癮的風險。
其他像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傳統型如阿斯匹靈,長期服用可能造成胃潰瘍、胃出血甚至影響腎功能,許多民眾因此與胃藥一併服用,若有過敏體質,使用此類藥物也易引發過敏。改良後的新型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如希樂葆,成分、作用機轉與阿斯匹靈等傳統消炎止痛藥不同,不易引起胃潰瘍、胃出血,對胃腸安全性較高。
民眾往往擔心止痛劑的安全性,陳得源強調,若止痛劑經醫師處方,其實無需過度擔心副作用,醫師會評估胃腸道、心血管等各方面問題,開立適合、安全的藥物。經醫師處方且在定期監測下,合理劑量之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之心血管作用不大。反觀現在網路資訊氾濫,許多民眾勿信錯誤的用藥觀念,花錢事小,傷身可就不好。
陳得源建議慢性發炎或長期有疼痛的患者,若需治療就該就醫,置之不理反易引起惡化,產生中樞敏感作用,讓疼痛加劇,之後再使用止痛劑的效果就會不如預期,醫師提醒,一旦有疼痛,切勿隱忍,應積極就醫,除了緩解疼痛,更要找出病因。
***-----------------------------------------------------------------------***
胸痛不一定是心肺臟 胸肌拉傷最常發生的5原因
摘錄自:2019/07/18 健康2.0【記者/曾金月報導】胸痛一定是心臟病或肺病嗎?其實胸痛也可能是胸壁肌肉出問題。40歲的林小姐平時有運動健身的習慣,一周前參加一個舉重健身課程,上課數十分鐘後,覺得無法支撐想休息,但礙於同儕壓力,勉強支撐下去,回家之後就開始出現此症狀。
右胸疼痛已一周,每當她深呼吸或是抬高右手時就會疼痛,就醫後發現不是她想的肺部有毛病,診斷為運動引起之「胸壁肌肉拉傷」才鬆一口氣,給予患者止痛藥,肌肉鬆弛劑,並請患者適當休息。  
《常見胸痛原因》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周明文表示,胸部疼痛有許多原因,如心臟、肺部相關疾病,胸壁肌肉拉傷,帶狀疱疹,食道及腸胃問題,焦慮等都可能引起胸痛。門診中常見不少主訴胸部疼痛的患者,擔心是心臟或肺部的疾病緊張不已,最後都是虛驚一場。
《胸壁肌拉傷的症狀》周明文說,胸壁是由12對肋骨構成,肋骨間的肌肉,稱之為肋間肌。肋間肌外,還有許多層的肌肉。任何一條肌肉的受傷,皆屬胸壁肌肉拉傷。一般來說肌肉拉傷常見的位置是四肢及下背,胸壁肌肉拉傷較為少見。
胸壁肌肉拉傷引起的胸痛有以下症狀:有明顯痛點,用手按壓就會疼痛;任何動作若拉扯到受傷的肌肉,就會引起疼痛,如深吸氣、咳嗽、舉手、轉身等動作。
《5大常見原因》造成胸壁肌肉拉傷常見的原因如運動傷害、劇烈的咳嗽、朋友間的嬉鬧、被按摩、提重物等。治療的方法是給予患者止痛藥,肌肉鬆弛劑,並請患者適當休息。
周明文建議,有運動習慣者應降低運動強度,避免氣喘噓噓。咳嗽時應壓住疼痛點,避免因胸部反覆擴張,再度拉傷胸壁肌,任何會引起疼痛的動作或姿勢都應該避免。
此外,醫師提醒民眾,千萬不可為了想測試胸口是否仍疼痛,就猛搓或按壓疼痛點,反而會造成肌肉再次受傷。若胸口持續出現不明疼痛請勿自行猜測病情,建議儘速找尋專科醫師診斷把握治療時機。
***-----------------------------------------------------------------------*** 
失眠、焦慮、慢性疼痛折磨人! 完美主義者當心「自律神經失調」
摘錄自:2018/10/01   三立新聞網【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一名42歲李小姐,從事瑜珈教學多年,近年來投入健康產業的同業眾多,讓完美主義的她不敢掉以輕心,失眠、焦慮、心悸、疲勞通通來。加上擔心流失學生不太敢請假休息,造成過度訓練肌肉的疼痛隨之而來,惡性循環之下慢性疼痛纏身,自律神經與身體失調的情形嚴重。
榮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梁恆彰表示,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訊號不可輕忽,因為疼痛除了是代表身體出了毛病也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門診中不少慢性疼痛患者都伴隨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疾病卻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讓人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個案雖然身處放鬆的工作環境,但由於持續過勞及壓力的累積跟隨讓她自律神經失調多年,慢性疼痛纏身才讓她不得不正視身體已經在抗議的事實。
工作壓力大、常熬夜、易緊張的人,容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梁恆彰提到,自律神經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組成,在人體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交感神經的工作是使人興奮、保持警覺、隨時準備因應環境中各種壓力狀態;副交感神經則是讓人放鬆、休養、恢復身心等等。
梁恆彰說,雖然休息是最好的治療方式,但是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過度緊張,家庭生計因素等無法真正放下休息,導致交感神經太過活絡,自律神經無法維持平衡,長期處於亢奮狀態而導致內心煩躁或情緒低落。
慢性痛也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同樣的,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導致慢性疼痛!梁恆彰說明,當交感神經太旺盛無法從緊張狀態轉換為副交感神經主導的休息狀態時,身體停留在發炎狀態,身體無法進行完全的修復,於是自律神經失調現象產生,出現如焦慮、憂鬱、情緒失調、失眠、過勞、胸悶心悸、心跳快、血壓高、免疫失調、慢性疼痛等症狀。
治療方式,梁恆彰提到,依據患者臨床症狀表現並透過心律或心律變異檢查,排除潛在疾病後進行自律神經調節治療:以乾針或水針進行治療(水針,即以生理食鹽水或林格式輸液注射疏解末梢神經壓迫治療)。治療的原理是刺激末梢神經,或緩解受刺激的末稍自律神經以中斷腦部自律神經的不良反射。
梁恆彰提醒,自律神經失調雖然不是病,但是也代表著身體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也是會有疼痛的表徵,長期不去理會它也可能會衍生各種慢性疾病,不可不慎。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上仙方 的頭像
    海上仙方

    海上仙方

    海上仙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